一种空气净化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77275发布日期:2021-01-23 08:36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净化风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净化风扇。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风扇只有送风功能,一般只有在夏季乘凉时使用,而在其他季节一般闲置,而传统的空气净化器只有过滤空气的功能,空气净化器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进而人们需要同时购置风扇和空气净化器才可实现上述的两种需求,这样会非常占用空间,也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市场上出现一机两用的风扇,但是现有一机两用的风扇一般通过改变风机的功率来改变运行的模式,又或者扩大进、出风口的大小来改变风量,但是无论在风扇模式下还是空气净化模式下,从内部出风口进入的空气都会经过空气滤芯才从出风口吹出,如果在风扇模式下,还对空气进行净化,一来会使得空气滤芯的寿命缩短,二来也加大了风机的负荷,导致能耗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风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5]
一种空气净化风扇,包括机壳、风门组件、净化过滤组件、风机;在所述机壳内设置有风扇入风通道、净化入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风扇入风通道设置有风扇外部入风口和风扇内部入风口,所述净化入风通道设置有净化外部入风口和净化内部入风口,所述出风通道包括内部出风口和外部出风口,所述风扇外部入风口、净化外部入风口和外部出风口均设置于机壳的壁体上;所述风机安装于机壳内,所述风扇内部入风口、净化内部入风口和内部出风口均与风机连通,所述风扇内部入风口和净化内部入风口设置于风机的负压侧,所述内部出风口设置于风机的正压侧;所述净化过滤组件安装于所述净化入风通道内;所述风门组件用于开启或者切断所述风扇入风通道与所述机壳外部的连通。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空气净化风扇处于空气净化模式时,通过风门组件切断风扇入风通道与所述机壳外部的连通,在风机的运转下,外部的空气从而净化外部入风口进入,并经过净化入风通道内的净化过滤组件进行净化过滤,最后通过出风通道从外部出风口吹出;当空气净化风扇处于风扇模式时,通过风门组件开启风扇入风通道与所述机壳外部的连通,这时外部的空气可从风扇外部入风口进入,可直接通过风扇入风通道流经风机、出风通道,最后从外部出风口吹出,从而在风扇模式下,可加大入风量,在风机相同的功率下,可提高空气净化风扇的进出风量,实现在风扇模式下大风量吹风的功能,从而降低能耗,并延长净化过滤组件的使用寿命。
[000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出风通道内安装有加热体。加热体可对空气净化风扇的出风进行加热,无论在风扇模式还是空气净化模式下,都可实现暖风的供给。
[0008]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外部出风口的外侧安装有导风网格。导风网格一来可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出风可沿一个方向进行吹扫,二来也起到保护风机的作用,避免外部的大件异物从外部出风口进入,而损坏到风机。
[0009]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净化过滤组件包括净化过滤芯板和滤网,所述滤网安装于净化外部入风口的外侧,所述净化过滤芯板安装于净化外部入风口内。从净化外部入风口进入的空气,依次经过滤网和净化过滤芯板,滤网首先对空气中体积较大的物体进行过滤,然后净化过滤芯板再对空气进行深度的净化过滤,同时滤网也对净化过滤芯板起到保护的作用。
[001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净化过滤组件还包括安装于净化外部入风口内侧的隔网,所述净化过滤芯板安装于隔网与滤网之间。隔网固定于净化外部入风口的内侧,隔网的设置可避免净化过滤芯板被吸入风机内,并且方便净化过滤芯板的固定安装,一般滤网可拆卸安装于净化外部入风口的外侧。
[001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为双进风离心风机,所述风机包括蜗壳状的风壳、同轴设置于风壳内的风轮,所述风扇内部入风口和净化内部入风口分别同轴设置于风壳的两端,所述内部出风口设置于风壳的侧壁上。对于双进风离心风机,风扇内部入风口和净化内部入风口同时设置于风壳上,一台风机即可实现双进风的功能,这时风扇入风通道与净化入风通道可相互连通,在风扇模式下,进风主要从风扇内部入风口抽入风壳内,实际运行中,虽然净化内部入风口也有进风,因在净化过滤芯板的阻挡下,形成较大的风阻,使得净化外部入风口这部分的进风量较少,可忽略不计;而在空气净化模式下,进风主要从净化内部入风口抽入风壳内,也会有一部分风通过净化外部入风口以及经过净化过滤芯板净化后进入机壳内后,从风扇内部入风口抽入风壳内,这可提高双进风离心风机的工作效率。
[001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壳的轴向呈上下延伸设置,所述风扇内部入风口和净化内部入风口呈上下设置,所述净化外部入风口设置于机壳的底部,在所述机壳的顶部安装有检修门,所述风扇外部入风口和外部出风口均设置于机壳的侧壁上,所述检修门的底面与风壳的顶端设置有间隙。检修门设置在机壳的顶部主要方便对空气净化风扇的内部进行检修维护,在风扇模式下,风扇外部入风口的进风经过该间隙,然后进入风扇内部入风口。因净化内部出风口设置于机壳的底部,在机壳的底部一般设置有支撑脚,使得机壳的底面悬空,形成入风的间隙。
[001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门组件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紧贴于机壳的一侧壁上,所述挡风板的中心与机壳的侧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风扇外部入风口包括多个入风孔,多个入风孔以挡风板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均布于机壳的侧壁上,在所述挡风板上设置有与入风孔一一对应的过风孔。当需要打开风扇外部入风口时,即是打开多个入风孔时,只需转动挡风板至多个过风孔与多个入风孔一一对准连通即可;当需要关闭风扇外部入风口时,转动挡风板至过风孔与入风孔错开即可,这时挡风板封住多个入风孔。
[0014]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扇外部入风口设置有两个,两个风扇外部入风口呈相对设置于机壳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对应地所述挡风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挡风板与两个风扇外部入风口一一对应,所述挡风板的外周连接有摆动板块,在所述摆动板块上设置有条形的摆动槽孔,在所述机壳内可上下滑动地安装有拨动板,所述拨动板呈左右
延伸设置,在所述拨动板左右两端设置有与摆动槽孔滑动连接的拨动柱。设置两个风扇外部入风口可进一步提高风扇模式下的风量,并且只需操作拨动板即可同步关闭或者打开两个风扇外部入风口,具体地,推动拨动板往上或者往下移动,在拨动柱与摆动槽孔滑动连接下,这时因拨动柱的移动轨迹与摆动槽孔的延伸轨迹交错,进而拨动柱可带动摆动板块绕挡风板的中心转动,带动挡风板转动,从而实现了过风孔与入风孔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
[001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机壳的前侧壁扇设置有调节槽口,在所述拨动板的中部设置有拨动片,所述拨动片设置于调节槽口内。使用者可通过拨动片来推动拨动板上下移动,操作简单,并且拨动片在上限位或下限位时,挡风板都可实现锁紧定位。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气净化风扇,其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气净化风扇,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气净化风扇,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0]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机组件,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机壳,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门组件,其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0026]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7]
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净化风扇作出如下实施例:
[0028]
一种空气净化风扇,包括机壳100、风门组件、净化过滤组件、风机200;在所述机壳100内设置有风扇入风通道、净化入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风扇入风通道设置有风扇外部入风口120和风扇内部入风口240,所述净化入风通道设置有净化外部入风口110和净化内部入风口230,所述出风通道包括内部出风口220和外部出风口130;
[0029]
如图5所示,所述风扇外部入风口120、净化外部入风口110和外部出风口130均设置于机壳100的壁体上。
[0030]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风机200安装于机壳100内,所述风扇内部入风口240、净化内部入风口230和内部出风口220均与风机200连通,所述风扇内部入风口240和净化内部入风口230设置于风机200的负压侧,所述内部出风口220设置于风机200的正压侧,所述净化过滤组件安装于所述净化入风通道内,所述风门组件用于开启或者切断所述风扇入风通道与所述机壳100外部的连通。
[0031]
本空气净化风扇的工作原理:当空气净化风扇处于空气净化模式时,通过风门组件切断风扇入风通道与所述机壳100外部的连通,在风机200的运转下,外部的空气从而净化外部入风口110进入,并经过净化入风通道内的净化过滤组件进行净化过滤,最后通过出风通道从外部出风口130吹出;当空气净化风扇处于风扇模式时,通过风门组件开启风扇入风通道与所述机壳100外部的连通,这时外部的空气可从风扇外部入风口120进入,可直接通过风扇入风通道流经风机200、出风通道,最后从外部出风口130吹出,从而在风扇模式下,可加大入风量,在风机200相同的功率下,可提高空气净化风扇的进出风量,实现在风扇模式下大风量吹风的功能,从而降低能耗,并延长净化过滤组件的使用寿命。
[0032]
在一些实施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净化过滤组件包括净化过滤芯板400和滤网410,所述滤网410安装于净化外部入风口110的外侧,所述净化过滤芯板400安装于净化外部入风口110内。从净化外部入风口110进入的空气,依次经过滤网410和净化过滤芯板400,滤网410首先对空气中体积较大的物体进行过滤,然后净化过滤芯板400再对空气进行深度的净化过滤,同时滤网410也对净化过滤芯板400起到保护的作用。
[0033]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净化过滤组件还包括安装于净化外部入风口110内侧的隔网420,所述净化过滤芯板400安装于隔网420与滤网410之间。隔网420固定于净化外部入风口110的内侧,隔网420的设置可避免净化过滤芯板400被吸入风机210内,并且方便净化过滤芯板400的固定安装,一般滤网410可拆卸安装于净化内部出风口230的外侧。
[0034]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所述出风通道内安装有加热体300,加热体300可安装于内部出风口220和外部出风口130上。加热体300可为加热灯或者ptc发热件,加热体300可对空气净化风扇的出风进行加热,无论在风扇模式还是空气净化模式下,都可实现暖风的供给。
[0035]
在一些实施中,在所述外部出风口130的外侧安装有导风网格131,导风网格131一来可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出风可沿一个方向进行吹扫,二来也起到保护风机220的作用,避免外部的大件异物从外部出风口130进入,而损坏到风机220。
[0036]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风门组件安装于风扇外部入风口120上,所述风门组件可关闭或打开所述风扇外部入风口120。具体地,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风门组件包括挡风板500,所述挡风板500紧贴于机壳100的一侧壁上,所述挡风板500的中心与机壳100的侧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风扇外部入风口120包括多个入风孔121,多个入风孔121以挡风板500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均布于机壳100的侧壁上,在所述挡风板500上设置有与入风孔121一一对应的过风孔510。当需要打开风扇外部入风口120时,即是打开多个入风孔121时,只需转动挡风板500至多个过风孔510与多个入风孔121一一对准连通即可;当需要关闭风扇外部入风口120时,转动挡风板500至过风孔510与入风孔121错开即可,这时挡风板500封住多个入风
孔121。
[0037]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风扇外部入风口120设置有两个,两个风扇外部入风口120呈相对设置于机壳100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对应地所述挡风板500设置有两个,两个挡风板500与两个风扇外部入风口120一一对应,所述挡风板500的外周连接有摆动板块520,在所述摆动板块520上设置有条形的摆动槽孔521,在所述机壳100内可上下滑动地安装有拨动板600,所述拨动板600呈左右延伸设置,在所述拨动板600左右两端设置有与摆动槽孔521滑动连接的拨动柱610。设置两个风扇外部入风口120可进一步提高风扇模式下的风量,并且只需操作拨动板600即可同步关闭或者打开两个风扇外部入风口120,具体地,推动拨动板600往上或者往下移动,在拨动柱610与摆动槽孔521滑动连接下,这时因拨动柱610的移动轨迹与摆动槽孔521的延伸轨迹交错,进而拨动柱610可带动摆动板块520绕挡风板500的中心转动,带动挡风板500转动,从而实现了过风孔510与入风孔121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
[0038]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在所述机壳100的前侧壁扇设置有调节槽口150,如图1和图6所示,在所述拨动板600的中部设置有拨动片620,所述拨动片620设置于调节槽口150内。使用者可通过拨动片620来推动拨动板600上下移动,操作简单,并且拨动片620在上限位或下限位时,挡风板500都可实现锁紧定位。
[0039]
在本实施中,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风机200为双进风离心风机时,所述风机200包括蜗壳状的风壳210、同轴设置于风壳210内的风轮250,所述风扇内部入风口240和净化内部入风口230分别同轴设置于风壳210的两端,所述内部出风口220设置于风壳210的侧壁上。对于双进风离心风机,风扇内部入风口240和净化内部入风口230同时设置于风壳210上,一台风机200即可实现双进风的功能,这时风扇入风通道与净化入风通道可相互连通,在风扇模式下,进风主要从风扇内部入风口240抽入风壳210内,实际运行中,虽然净化内部入风口230也有进风,因在净化过滤芯板的阻挡下,形成较大的风阻,使得净化外部入风口110这部分的进风量较少,可忽略不计;而在空气净化模式下,进风主要从净化内部入风口230抽入风壳210内,也会有一部分风通过净化外部入风口110以及经过净化过滤芯板净化后进入机壳100内后,并从风扇内部入风口240抽入风壳210内,这可提高双进风离心风机的工作效率。
[0040]
进一步地,所述风壳210的轴向呈上下延伸设置,所述风扇内部入风口240和净化内部入风口230呈上下设置,所述净化外部入风口110设置于机壳100的底部,在所述机壳100的顶部安装有检修门140,所述风扇外部入风口120和外部出风口130均设置于机壳100的侧壁上,所述检修门140的底面与风壳210的顶端设置有间隙。检修门140设置在机壳100的顶部主要方便对空气净化风扇的内部进行检修维护,在风扇模式下,风扇外部入风口120的进风经过该间隙,然后进入风扇内部入风口240。因净化外部入风口110设置于机壳100的底部,在机壳100的底部一般设置有支撑脚,使得机壳100的底面悬空,形成入风的间隙。
[0041]
在其他一些实施中,风扇入风通道与净化入风通道相互独立开,风扇入风通道与净化入风通道为管状的结构,在风扇模式下,风量主要从风扇入风通道进入,而在空气净化模式风量主要从净化入风通道进入。具体地,风机200为一般传统的风机组件,风机200的入口分别与风扇内部入风口240、净化内部入风口230连接,而风机200的出口与内部出风口220连接,在风扇模式下,可加大入风量,在风机200相同的功率下,可提高空气净化风扇的
进出风量,实现在风扇模式下大风量吹风的功能,从而降低能耗,并延长净化过滤组件的使用寿命。
[0042]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