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充气的手拉气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08024发布日期:2021-10-09 14:18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双向充气的手拉气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拉气筒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向充气的手拉气筒。


背景技术:

2.手拉气筒(也叫充气泵)种类相当多,其中传统式结构即如同一般人用来对充气产品进行充气的打气筒。该种打气筒具有一筒状的筒身,在筒身中组装有一由连接杆操作的活塞,活塞周侧设有向下凹的橡皮碗,并于连接杆顶端设有供用户握持的握把,在筒身下端延伸出一充气管,另在筒身的适当位置设置上述活塞。当用户拉起握把时,空气会进入筒身内侧的活塞下方,而当用户将握把下压时,则会由活塞将筒身中的空气推入充气管中,提供一份充气的功效。
3.现有双向充气的手拉气筒通常在筒身外侧设置有外管,手拉气筒的筒身、外管及上盖通常是分离式装配,后期组装在一起,需要通过各种密封件在保证不会漏气,组装效率和成功率都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充气的手拉气筒,既实现双向充气,又将第一连接部、第一腔体、底座和第二腔体一体成型,提高手拉气筒的装配效率。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双向充气的手拉气筒,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腔体、底座和第二腔体;
6.所述第一腔体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第一腔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
7.所述第一连接部内形成一出气腔,所述出气腔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气室、第二腔体以及出气通道,所述第一腔体经所述底座连通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一气室与所述出气腔之间的气道中设有第一单向阀片。
8.可选地,所述手拉气筒还包括把手装置,所述把手装置包括相连接的主体部和联动管,所述主体部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联动管;所述联动管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央;所述活塞连接于所述联动管。
9.可选地,所述把手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主体部和联动管。
10.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二端的内径,所述第一腔体的外壁呈平滑状;沿着自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径逐渐增大。
11.可选地,所述手拉气筒还包括压力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一与所述出气腔相连通的容置腔,所述压力表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卡接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所述压力表和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12.可选地,所述活塞包括第二单向阀片,所述第一单向阀片仅让空气由所述第一气室进入所述出气腔;所述第二单向阀片仅让空气由所述联动管进入所述第二气室。
13.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三腔体之间设有第三单向阀片;所述第三单向阀片仅让空气由所述第二气室进入所述第三腔体。
14.可选地,所述把手装置还包括两个握把,所述把手装置的主体部还包括两个第二连接部,每个握把的一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
15.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中空圆管,所述中空圆管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握把包括一向所述中空圆管内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握把通过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
16.可选地,所述底座设于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二端,所述底座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踩脚部,且所述踩脚部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可旋转地连接。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充气的手拉气筒将传统位于联动管内部的外管,设于联动管的外部,这样使得充气过程中联动管内部的充气量增大,并且实现了双向充气,利于提升手拉气筒的充气效率;同时将手拉气筒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腔体、底座和第二腔体一体成型制成,提高了手拉气筒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19.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双向充气的手拉气筒的立体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双向充气的手拉气筒的另一立体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双向充气的手拉气筒的主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双向充气的手拉气筒的后视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双向充气的手拉气筒的侧视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双向充气的手拉气筒的俯视图;
26.图7为图6中a

a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图6中b

b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
29.第一连接部1
30.第一腔体2
31.底座3
32.第二腔体4
33.把手装置5
34.进气口11
35.出气通道12
36.第一气室13
37.第二气室14
38.第三腔体15
39.活塞16
40.容置腔17
41.出气腔18
42.主体部21
43.联动管22
44.第一单向阀片23
45.第二单向阀片24
46.第三单向阀片25
47.第四单向阀片26
具体实施方式
48.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材料、装置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49.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具有”以及“设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50.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充气的手拉气筒。参考图1至图6,该手拉气筒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1、第一腔体2、底座3和第二腔体4。这样就不必分开组装,并且不需要通过各种密封件来保证不会漏气,提高了手拉气筒的装配效率。参考图1和图2,第二腔体4位于第一腔体2的外部。
51.参考图7和图8,上述第一腔体2内部设置有活塞16,上述活塞16将上述第一腔体2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气室13和第二气室14。上述第一连接部1设有与外界联通的出气通道12,即手拉气筒内的空气经上述出气通道12排出至待充气物品,实现为待充气物品充气。
52.参考图4和图5,上述第一连接部1设于上述第一腔体2的第一端。上述底座3设于上述第一腔体2的第二端。以图1的视角来说,第一腔体2的第一端即为第一腔体2的上端,第一腔体2的第二端即为第一腔体2的下端。第一腔体2内的第一气室13即为上气室,第二气室14即为下气室。
53.参考图8,上述第一连接部1内形成一出气腔18。上述出气腔18分别连通上述第一气室13、第二腔体4以及出气通道12。上述第一腔体2经上述底座3连通上述第二腔体4。上述第一气室13与上述出气腔18之间的气道中设有第一单向阀片23。上述第一单向阀片23仅让空气由上述第一气室13进入上述出气腔18。该第一单向阀片23在手拉气筒上拉过程中,处于打开状态,实现空气由第一气室13进入上述出气腔18。在手拉气筒下压过程中,处于关闭状态。
54.本实施例中,上述手拉气筒还包括把手装置5和压力表(图中未示出)。上述把手装置5包括相连接的主体部21和联动管22。本实施例中,主体部21和联动管22一体成型。这样可以避免主体部21和联动管22分开装配,利于提高手拉气筒的装配效率。并且,这样联动管22可以不采用金属材质,利于降低手拉气筒的生产成本。本技术对主体部21和联动管22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体部21和联动管22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比如螺接等,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
55.上述主体部21上设有进气口11。上述联动管22穿设于上述第一连接部1的中央;上述活塞16连接于上述联动管22。上述进气口11连通上述联动管22。具体来说,上述联动管22为中空的管件。活塞16与第一气室13之间的气道上设有第四单向阀片26。在手拉气筒下压过程中,第四单向阀片26打开,进气口11流入的空气通过联动管22的内部腔体流进第一气室13。在手拉气筒上拉过程中,进气口11和上述第一气室13是不连通的,此时进气口11通过联动管22和上述第二气室14连通。
56.参考图8,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连接部1包括一与上述出气腔18相连通的容置腔17,上述压力表设于上述容置腔17内且卡接于上述容置腔17的内壁,上述压力表和上述容置腔17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以保证压力表装配完成后气道的密封性。由于在打气过程中,容置腔17是和待充气物品连通的,所以利用压力表监测容置腔17内的压力即可实时获知待充气物品内的压力,可以防止充气过度导致待充气物品内部压力过大,导致对待充气物品造成损坏等情况。
57.本实施中,压力表和容置腔17的内壁采用卡接的连接形式,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螺纹连接,还需要在螺纹处提前打胶水,并且安装角度需要人工矫正,导致安装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上述安装方式不必进行矫正,安装位置精准。
58.本实施中,上述第一腔体2的第一端的内径小于上述第一腔体2的第二端的内径。上述第一腔体2的外壁呈平滑状。沿着自上述第一腔体2的第一端指向上述第一腔体2的第二端的方向,上述第一腔体2的内径逐渐增大。这样有利于利用模具对手拉气筒制作成型时,从手拉气筒的底部倒抽,提高手拉气筒制作的简便性。另一方面,该结构的手拉气筒可以降低用户打气时的费劲程度,有利于改善用户打气时的手感体验。
59.本实施中,上述活塞16包括第二单向阀片24。第二单向阀片24设于活塞16与第二气室14之间的气道中。上述第二单向阀片24仅让空气由上述联动管22进入上述第二气室14。
60.上述底座3包括第三腔体15。上述第一腔体2与上述第三腔体15之间设有第三单向阀片25。上述第三单向阀片25仅让空气由上述第一腔体2的第二气室14进入上述第三腔体15。
61.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把手装置5还包括两个握把,上述把手装置5的主体部21还包括两个第二连接部,每个握把的一端分别与一个上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这样可以便于减小手拉气筒的整体体积,增强手拉气筒的便携性。
62.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第二连接部为中空圆管。本技术不以此为限。上述中空圆管也即上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设有内螺纹,上述握把包括一向上述中空圆管内延伸的延伸部,上述延伸部的外壁设有外螺纹,上述握把通过上
述内螺纹和上述外螺纹与上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这样可以便于减小手拉气筒的整体体积,增强手拉气筒的便携性。
63.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底座3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踩脚部,且上述踩脚部的一端与上述底座3可旋转地连接。这样也利于减小手拉气筒的整体体积,增强手拉气筒的便携性。
64.下面结合图1至图8所示,介绍本技术的手拉气筒的工作原理:
65.在活塞16下移过程(即手拉气筒下压过程)中,把手装置5的主体部21上的进气口11吸气,空气进入联动管22的内部腔体,第一单向阀片23和第二单向阀片24处于关闭状态;第三单向阀片25和第四单向阀片26处于打开状态。空气依次经过联动管22、活塞16的内部腔体和第四单向阀片26,进入第一腔体2的第一气室13,从而使得第一气室13内的气体得到补充。由于第二单向阀片24处于关闭状态,第二气室14中的气体受到活塞16的挤压,气体依次经由第三单向阀片25、第三腔体15进入第二腔体4,然后经由出气腔18和出气通道12排出,进而向与出气通道12相连的待充气物品进行充气。
66.在活塞16上移过程(即手拉气筒上拉过程)中,把手装置5的主体部21上的进气口11吸气,空气进入联动管22的内部腔体,第一单向阀片23和第二单向阀片24处于打开状态;第三单向阀片25和第四单向阀片26处于关闭状态。空气依次经过联动管22、活塞16的内部腔体和第二单向阀片24,进入第一腔体2的第二气室14,从而使得第二气室14内的气体得到补充。由于第四单向阀片26处于关闭状态,第一气室13中的气体受到活塞16的上移挤压,气体依次经由第一单向阀片23、出气腔18和出气通道12排出,进而向与出气通道12相连的待充气物品进行充气。
67.综上,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向充气的手拉气筒至少具有如下优势:
68.本实施例公开的双向充气的手拉气筒将传统位于联动管内部的外管,设于联动管的外部,这样使得充气过程中联动管内部的充气量增大,并且实现了双向充气,利于提升手拉气筒的充气效率;同时将手拉气筒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腔体、底座和第二腔体一体成型制成,提高了手拉气筒的装配效率。
6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部”、“纵向”、“横向”、“上”、“下”、“前”、“后”、“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
7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是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者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者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者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71.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