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纳的可折叠电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71379发布日期:2021-11-10 10:3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收纳的可折叠电风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收纳的可折叠电风扇。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在倍加关注室外环境安全性的同时,对于室内环境的舒适性也愈加重视起来。对于室内温度调节,最常用的莫过于电风扇。电风扇,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的日常家用电器,其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
3.目前市面上有多种类型的电风扇,但大多数电风扇在使用时,风扇主体和底座、连接杆之间时相对固定的,风扇主体的送风角度和高度难以调节,使得电风扇不能很好地将风吹送到人体上,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差。此外,电风扇在不使用时,不能进行折叠收纳,既容易占用空间,同时也不方便用户携带。市场上也不断涌现出手持式、穿戴式等小型电风扇,其具有便于携带,随时随地可以使用的优点,但是存在着风量小、降温效果差、握持及穿戴不方便等缺陷。
4.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发明一款便于收纳且方便携带的电风扇。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以上所述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收纳的可折叠电风扇,该便于收纳的可折叠电风扇具有方便用户折叠收纳、吹风角度和高度可调整以及具有锁紧功能的特点。
6.一种便于收纳的可折叠电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7.底座和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位置;
8.拉杆构件,所述拉杆构件包括相互装配连接的拉杆本体和拉杆座,所述拉杆本体和所述风扇主体可转动连接,所述拉杆座和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
9.拉杆套,所述拉杆构件还包括拉杆压板,所述拉杆套和所述拉杆压板从上至下依次套设在所述拉杆座上,且所述拉杆套可沿所述拉杆座的轴向活动,当所述拉杆套压接在所述拉杆压板上时,所述拉杆座和所述底座之间无法相对转动。
10.进一步地,所述拉杆座的外周侧设有外螺纹,所述拉杆套的内周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相互配合,从而使所述拉杆套可活动地套设在所述拉杆座上。
11.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顶部设有弧形面;
12.所述拉杆座的底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抵接设置在所述弧形面上,从而使所述拉杆座和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为硅胶垫。
14.进一步地,还包括转轴盖,所述转轴盖将所述转轴压接在所述支撑件上,从而使所述转轴可转动地铰接设置在所述支撑件和所述转轴盖之间。
15.进一步地,所述拉杆压板设置在所述转轴盖的顶部,当所述拉杆套推动所述拉杆压板压接在所述转轴盖上时,所述拉杆座和所述底座之间无法相对转动。
16.进一步地,所述拉杆本体包括若干可相互滑动连接的伸缩杆结构,从而使所述拉杆本体的长度大小可调整。
17.进一步地,所述拉杆构件还包括拉杆盖,所述拉杆本体通过所述拉杆盖和所述拉杆座固定装配连接。
18.进一步地,所述拉杆本体还包括拉杆头,所述拉杆本体通过所述拉杆头铰接设置在所述风扇主体的背部。
19.进一步地,所述风扇主体的背部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用于容纳折叠后的所述拉杆构件。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收纳的可折叠电风扇包括底座和风扇主体,以及设置在二者之间的拉杆构件和拉杆套,拉杆构件包括相互装配连接的拉杆本体和拉杆座,且拉杆本体和风扇主体可转动连接,拉杆座和底座可转动连接。其中,拉杆套和拉杆构件的拉杆压板从上至下依次套设在拉杆座上,当拉杆套压接在拉杆压板上时,拉杆座和底座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具体来说,当该可折叠电风扇为使用状态时,将折叠的电风扇向上拉起,将其角度调整至直立或者接近直立状态;然后通过转动可活动的拉杆套使其压接在拉杆构件的拉杆压板上,此时由于拉杆套的压接锁紧作用,拉杆构件的角度实现固定。并且,由于拉杆构件的拉杆本体和风扇主体可转动连接,且拉杆本体的长度可调整,因此可通过转动风扇主体和伸缩拉杆本体分别来实现电风扇吹风角度(180
°
范围内)和吹风高度的调整,使得电风扇能够很好地将风吹送到人体上,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当该可折叠风扇为不使用状态时,反向旋转拉杆套使其松开解锁,拉杆座和底座之间恢复可转动连接的状态;然后分别旋转调整风扇主体和拉杆构件、拉杆构件和底座之间的角度,即可将风扇主体和拉杆构件折叠收纳至底座上,折叠收纳后的整体结构紧凑,体积较小,不占用用户的空间且方便用户携带。
21.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收纳的可折叠电风扇相比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①
、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收纳的可折叠电风扇整体结构简单,使用状态下通过拉杆套的锁紧作用来实现拉杆构件的固定,避免出现角度的偏移和晃动;折叠收纳后的电风扇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方便用户收纳和携带。
23.②
、本实用新型通过拉杆本体和风扇主体之间、拉杆座和底座之间的可转动连接,实现风扇主体多角度(180
°
范围)风向调整的功能,使得电风扇可以很好地将风吹送到人体上,有效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24.③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伸缩的拉杆本体来实现拉杆构件整体长度的调整,从而实现风扇主体高度在一定范围内的调整,使电风扇的吹风高度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25.④
、本实用新型在拉杆座上设置可活动的拉杆套和拉杆压板,通过拉杆套对拉杆压板的压接作用力即可有效实现拉杆座和底座之间的锁紧限位功能,防止拉杆构件在锁紧后仍出现晃动或者角度偏移的情况。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收纳的可折叠电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收纳的可折叠电风扇的爆炸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拉杆构件和转轴盖的爆炸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拉杆座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支撑件;2、拉杆构件;21、拉杆本体;22、拉杆座;221、外螺纹;222、转轴;23、拉杆压板;24、拉杆盖;3、风扇主体;31、收纳腔;4、拉杆套;5、转轴盖。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参见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便于收纳的可折叠电风扇包括底座1和风扇主体3,所述风扇主体3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位置;还包括拉杆构件2,所述拉杆构件2包括相互装配连接的拉杆本体21和拉杆座22,所述拉杆本体21和所述风扇主体3可转动连接,所述拉杆座22和所述底座1可转动连接。具体来说,拉杆构件2的两端(分别为拉杆座22和拉杆本体21)分别和底座1、风扇主体3连接,用作连接底座1和风扇主体3的中间连接结构,从而使底座1用于支撑其顶部的风扇主体3。
33.便于收纳的可折叠电风扇还包括拉杆套4,所述拉杆构件2还包括拉杆压板23,所述拉杆套4和所述拉杆压板23从上至下依次套设在所述拉杆座22上,且所述拉杆套4可沿所述拉杆座22的轴向活动,当所述拉杆套4压接在所述拉杆压板23上时,所述拉杆座22和所述底座1之间无法相对转动。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电风扇包括使用和非使用两种状态,且可在该两种状态中自由切换。当该可折叠风扇为不使用状态时,操作拉杆套4使其松开解锁,拉杆座22和底座1之间恢复可转动连接的状态;然后分别旋转调整风扇主体3和拉杆构件2、拉杆构件2和底座1之间的角度,即可将风扇主体3和拉杆构件2折叠收纳至底座1上,折叠收纳后的整体结构紧凑,体积较小,不占用用户的空间且方便用户携带。
34.当该可折叠电风扇为使用状态时,将折叠的风扇主体3和拉杆构件2向上拉起,将拉杆构件2的角度调整至直立或者接近直立状态;然后通过操作可活动的拉杆套4使其压接在拉杆构件2的拉杆压板23上,此时由于拉杆套4的压接锁紧作用,拉杆构件2的角度实现固定定位。并且,由于拉杆构件2的拉杆本体21和风扇主体3可转动连接,且拉杆本体21的长度可调整,因此可通过转动风扇主体3和伸缩拉杆本体21分别来实现电风扇吹风角度(180
°
范围内)和吹风高度的调整,即可使得电风扇能够很好地将风吹送到人体上,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35.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收纳的可折叠电风扇,可以彻底解决现有技术中电风扇的送风角度和高度难以调节,导致用户使用体验差;以及电风扇在不使用时,不能进行折叠收纳,既容易占用空间,同时也不方便用户携带的技术问题。
36.参见图2

图4所示,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拉杆座22的外周侧设有外螺纹221,所
述拉杆套4的内周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221和所述内螺纹相互配合,从而使所述拉杆套4可活动地套设在所述拉杆座22上。具体地,将拉杆套4上的内螺纹和拉杆座22上的外螺纹102相互旋合,从而将拉杆套4可转动地设置在拉杆座22上。当沿预设方向转动拉杆套4,使其压接在拉杆构件2的拉杆压板23上,此时由于拉杆套4的压接锁紧作用,拉杆构件2的角度实现固定定位,有效地阻止了拉杆座22和底座1之间的相对转动,避免伸拉杆座22锁紧在底座1上后仍出现晃动的情况。
37.参见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上设有支撑件11,所述支撑件11的顶部设有弧形面;所述拉杆座22的底部设有转轴222,所述转轴22抵接设置在所述弧形面11上,从而使所述拉杆座22和所述底座1可转动连接。具体来说,弧形面设置在支撑件11的上表面,且该弧形面的旋转弧度和转轴222外表面的转动轨迹相贴合,通过这种结构设计方式,可以防止支撑件11和转轴222之间出现滑脱情况,从而提高转轴222在支撑件11上转动的稳定性。
38.在该实施例的其中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撑件11为硅胶垫。在该优选方案中,由于硅胶垫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支撑件11和转轴222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二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便于用户调节拉杆构件2和底座1之间的角度。此外,由于采用硅胶材质制成的支撑件11和转轴222相抵接,在转轴222转动时,支撑件11能够给予用户更直观的反馈效果。
39.参见图2和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便于收纳的可折叠电风扇还包括转轴盖5,所述转轴盖5将所述转轴222压接在所述支撑件11上,从而使所述转轴222可转动地铰接设置在所述支撑件11和所述转轴盖5之间。在该进一步方案中,转轴盖5将转轴222压接在支撑件11上,此时,转轴222的上半部分和支撑件11的弧形面相抵接,转轴222的下半部分和转轴盖5相抵接。也即支撑件11和转轴盖5组合形成转轴222转动的容纳腔体,使转轴222可转动地铰接设置在二者之间,从而进一步提高拉杆构件2在底座1上的转动稳定性。
40.参见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的更进一步方案中,所述拉杆压板23设置在所述转轴盖5的顶部,当所述拉杆套4推动所述拉杆压板23压接在所述转轴盖5上时,所述拉杆座23和所述底座1之间无法相对转动。具体而言,由于拉杆压板23设置在转轴盖5的顶部,故当沿预设方向转动拉杆套4,使其压接在拉杆构件2的拉杆压板23上时,拉杆压板23对转轴盖5提供和拉杆套4对拉杆压板23施加的相同大小的作用应力,从而使拉杆压板23压接在转轴盖5上。此时,由于拉杆压板23的限位阻挡作用,拉杆座22和底座1之间无法实现旋转运动,从而将拉杆构件2和底座1之间的角度保持相对固定。
41.参见图2所示,在一个可选方案中,所述拉杆本体21包括若干可相互滑动连接的伸缩杆结构,从而使所述拉杆本体21的长度大小可调整。具体来说,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伸缩杆结构通过相互可滑动连接的方式组合形成拉杆本体21,从而使风扇本体3和底座1之间的距离可调整,也即风扇本体3相对于底座1的高度可调整。更为具体来说,当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电风扇为使用状态时,拉杆本体21整体呈拉伸伸展状态,用户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来调整其长度,从而实现可折叠电风扇的吹风高度调节功能。
42.参见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拉杆构件2还包括拉杆盖24,所述拉杆本体21通过所述拉杆盖24和所述拉杆座22固定装配连接。在该优选方案中,通过在拉杆本体21和拉杆座22之间设置拉杆盖24,即可将拉杆本体21和拉杆座22二者卡接装配在一
起,实现二者的固定连接装配。
43.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杆本体21还包括拉杆头,所述拉杆本体21通过所述拉杆头铰接设置在所述风扇主体3的背部。具体而言,拉杆头包括朝向左右两侧凸起的转轴结构,通过该转轴结构可转动地设置在风扇主体3背部的容纳槽中,从而实现拉杆头和风扇主体3之间的铰接连接。更为具体地,由于拉杆头和风扇主体3之间可转动连接,故折叠收纳该电风扇时,通过转动风扇主体3将拉杆构件2收纳至风扇主体3的背部位置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44.参见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风扇主体3的背部设有收纳腔31,所述收纳腔31用于容纳折叠后的所述拉杆构件2。在该优选方案中,收纳腔31为朝向风扇主体3内部凹进的凹陷容纳槽结构,该收纳腔31形成的容纳空间用于供折叠完成的拉杆构件2放置。更为具体来说,该可折叠电风扇的折叠具体操作过程为:先将拉杆套4从拉杆座22上旋转拧松,解除拉杆压板23和底座1之间的锁紧固定

再将拉杆本体21中的全部伸缩杆结构压缩缩短,完成锁紧拉杆本体21的压缩收纳操作

再将压缩收纳后的拉杆构件2翻转至贴紧底座1的位置,且放入风扇主体3的收纳腔31中,即可使底座1和风扇主体3紧贴相邻设置。
4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收纳的可折叠电风扇整体结构简单,使用状态下通过拉杆套4的锁紧作用来实现拉杆构件2的固定,避免出现角度的偏移和晃动;折叠收纳后的电风扇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方便用户收纳和携带。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拉杆本体21和风扇主体3之间、拉杆座22和底座1之间的可转动连接,实现风扇主体3多角度(180
°
范围)风向调整的功能,使得电风扇可以很好地将风吹送到人体上,有效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伸缩的拉杆本体21来实现拉杆构件2整体长度的调整,从而实现风扇主体3高度在一定范围内的调整,使电风扇的吹风高度满足用户使用需求。此外,本实用新型在拉杆座22上设置可活动的拉杆套4和拉杆压板23,通过拉杆套4对拉杆压板23的压接作用力即可有效实现拉杆座22和底座1之间的锁紧限位功能,彻底解决拉杆构件2在锁紧后仍出现晃动或者角度偏移的技术问题。
46.当然,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