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充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体安全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2.气体充气是通过加压,使气体进入物体内。
3.然而现如今的市面上常见的充气装置,尤其是抽充氮气的充气装置,在使用中需要经历抽真空和注入氮气两个步骤,在进行两个步骤的时候待充气袋容易进入空气,并且充气完成后在进行塑封的过程中容易漏气。
4.针对以上问题,对现有装置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气体安全充气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安全充气装置,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抽真空和注入氮气两个步骤时待充气袋容易进入空气,并且充气完成后在进行塑封的过程中容易漏气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体安全充气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夹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塑封机构,所述工作台的前端设置有气嘴,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台前端两侧的固定板,以及转动连接在固定板上的丝杆,且丝杆上下的螺纹方向相反;
7.所述丝杆的上下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丝杆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从动辊,夹持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顶部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辊,主动辊通过皮带与从动辊转动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内侧形状与气嘴相对应,工作台的顶部前后分别设置有氮气瓶和真空泵,真空泵通过抽气管与气嘴相贯通,抽气管上设置有压力表。
9.进一步地,所述氮气瓶的顶部通过第一进气管与容量控制筒相连接,容量控制筒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磁阀与气嘴相贯通。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二进气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二电磁阀和单向阀。
11.进一步地,所述容量控制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活塞板的底部与工作台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12.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的前端靠近夹持机构的位置设置有塑封机构,塑封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工作台内部的轴承,以及转动连接在轴承外壁上的第一夹条和转动连接在轴承内壁上的第二夹条。
13.进一步地,所述塑封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内侧的电磁加热板。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塑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内部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齿轮啮合连接
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气体安全充气装置,将待充气袋放在第一夹板和主动辊之间,然后第一电机转动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辊转动,从动辊转动带动丝杆转动,由于丝杆上下的螺纹方向相反,所以丝杆转动的时候带动第一夹板和主动辊相互靠近夹持待充气袋,通过驱动真空泵配合气嘴将待充气袋内的空气抽成真空后,氮气瓶将氮气充进待充气袋内,实现了抽真空和注入氮气,且由于第一夹板和主动辊紧密夹持不会进入空气。
17.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气体安全充气装置,在氮气瓶向待充气袋内填充氮气的过程中,首先保持第二电磁阀关闭,氮气首先进入到容量控制筒的内部,充满容量控制筒和活塞板之间的腔体,压缩复位弹簧,然后第一电磁阀关闭,随后打开第二电磁阀,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容量控制筒内部的氮气从第二进气管进入到待充气袋内部,避免高压的氮气瓶将待充气袋涨破,同时填充的氮气体积固定,也能减少氮气的浪费。
18.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气体安全充气装置,在充填完氮气后,电磁加热板通电,然后第二电机驱动齿轮转动,齿轮啮合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转动,带动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相互靠近对待充气袋进行热塑封,在整个填充以及塑封过程中待充气袋始终被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持,能有效避免氮气的泄露和空气的进入。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氮气瓶和真空泵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结构爆炸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容量控制筒内部结构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塑封机构结构爆炸图。
24.图中:1、工作台;11、氮气瓶;111、第一进气管;112、第一电磁阀;12、真空泵;121、抽气管;122、压力表;13、容量控制筒;131、活塞板;132、复位弹簧;133、第二进气管;134、第二电磁阀;135、单向阀;14、气嘴;2、夹持机构;21、固定板;22、丝杆;221、第一夹板;222、第二夹板;23、第一电机;231、主动辊;232、从动辊;233、皮带;3、塑封机构;31、轴承;32、第一夹条;321、第一齿条;33、第二夹条;331、第二齿条;34、电磁加热板;35、第二电机;351、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3,一种气体安全充气装置,包括工作台1以及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夹持机构2,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塑封机构3,工作台1的前端设置有气嘴14,夹持机构2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前端两侧的固定板21,以及转动连接在固定板21上的丝杆22,且丝杆22上下的螺纹方向相反,丝杆22的上下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丝杆22的
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从动辊232,夹持机构2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顶部的第一电机23,第一电机2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辊231,主动辊231通过皮带233与从动辊232转动连接,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的内侧形状与气嘴14相对应,工作台1的顶部前后分别设置有氮气瓶11和真空泵12,真空泵12通过抽气管121与气嘴14相贯通,抽气管121上设置有压力表122,氮气瓶11的顶部通过第一进气管111与容量控制筒13相连接,容量控制筒1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磁阀134与气嘴14相贯通,待充气袋放在第一夹板221和主动辊231之间,然后第一电机23转动通过皮带233带动从动辊232转动,从动辊232转动带动丝杆22转动,丝杆22转动的时候带动第一夹板221和主动辊231相互靠近夹持待充气袋。
27.请参阅图2和4,第一进气管111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12,第二进气管133上分别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34和单向阀135,容量控制筒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板131,活塞板131的底部与工作台1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32,保持第二电磁阀134关闭,氮气首先进入到容量控制筒13的内部,充满容量控制筒13和活塞板131之间的腔体,压缩复位弹簧132,然后第一电磁阀112关闭,随后打开第二电磁阀134,在复位弹簧132的作用下容量控制筒13内部的氮气从第二进气管133进入到待充气袋内部。
28.请参阅图5,工作台1的前端靠近夹持机构2的位置设置有塑封机构3,塑封机构3包括转动连接在工作台1内部的轴承31,以及转动连接在轴承31外壁上的第一夹条32和转动连接在轴承31内壁上的第二夹条33,塑封机构3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夹条32和第二夹条33内侧的电磁加热板34,第一夹条32和第二夹条33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321和第二齿条331,塑封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内部的第二电机35,第二电机35的输出端通过齿轮351啮合连接在第一齿条321和第二齿条331之间,电磁加热板34通电,然后第二电机35驱动齿轮351转动,齿轮351啮合第一齿条321和第二齿条331转动,带动第一夹条32和第二夹条33相互靠近对待充气袋进行热塑封。
29.工作原理:首先将待充气袋放在第一夹板221和主动辊231之间,然后第一电机23转动通过皮带233带动从动辊232转动,从动辊232转动带动丝杆22转动,由于丝杆22上下的螺纹方向相反,所以丝杆22转动的时候带动第一夹板221和主动辊231相互靠近夹持待充气袋,通过驱动真空泵12配合气嘴14将待充气袋内的空气抽成真空后,保持第二电磁阀134关闭,氮气首先进入到容量控制筒13的内部,充满容量控制筒13和活塞板131之间的腔体,压缩复位弹簧132,然后第一电磁阀112关闭,随后打开第二电磁阀134,在复位弹簧132的作用下容量控制筒13内部的氮气从第二进气管133进入到待充气袋内部,避免高压的氮气瓶11将待充气袋涨破,电磁加热板34通电,然后第二电机35驱动齿轮351转动,齿轮351啮合第一齿条321和第二齿条331转动,带动第一夹条32和第二夹条33相互靠近对待充气袋进行热塑封,在整个填充以及塑封过程中待充气袋始终被第一夹板221和第二夹板222夹持,能有效避免氮气的泄露和空气的进入。
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