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泵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36289发布日期:2022-03-20 01:4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液泵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流体泵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液泵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2.随着计算处理单元等电子器件或模组性能的不断提升,无人机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散热风险,大量热量会使元器件工作于较高的温度,严重威胁无人机的可靠性和性能。作为强制对流换热中的液冷散热,液泵是一种常见的液流驱动装置,但是现有的液泵大多为电磁驱动,电磁泵的重量较大,且在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干扰会为无人机的通讯功能部件带来较大的影响,引起无人机定位精度及数据传输等模块性能的下降等。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泵及无人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液泵,包括:
5.泵体,所述泵体包括泵壳,所述泵壳上形成有用于与进液管道连通的进液口和用于与出液管道连通的出液口,所述泵壳内形成有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以及液腔,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与所述液腔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液腔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均沿与所述泵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沿从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端口到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的方向,所述第一流道的通流面积逐渐增大,沿从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一端口到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的方向,所述第二流道的通流面积逐渐增大;
6.压电驱动器,设置在所述泵壳上,所述压电驱动器用于在交变电流的作用下产生往复振动,以增大或减小所述液腔的容积。
7.可选地,所述泵壳包括沿所述泵体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进液口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流道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出液口形成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液腔均形成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压电驱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一流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流道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围绕所述进液口设置,所述第二流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流道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周向围绕所述液腔设置,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间隙与所述液腔连通。
8.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沿所述泵体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板和第一封板,所述进液口形成在所述第一端板上,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一封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凸块,多个所述第一凸块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围绕所述进液口设置,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一封板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流道;
9.所述第二壳体包括沿所述泵体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板和第二封板,所述第二封板位于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第二端板之间,所述出液口形成在所述第二端板上,所
述压电驱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板上,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第二封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凸块,多个所述第二凸块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凸块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中心轴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板和第二封板共同限定出所述液腔,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二端板和第二封板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流道;
10.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封板连接,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第二封板之间具有所述间隙,所述第二封板上形成有连通所述间隙与所述液腔的通孔。
11.可选地,所述第一端板上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封板的第一环形集液槽,所述第一环形集液槽位于所述第一封板的外侧,所述第一流道位于所述第一环形集液槽与所述进液口之间,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和所述间隙均与所述第一环形集液槽连通;
12.所述第二端板上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封板的第二环形集液槽,所述第二流道位于所述第二环形集液槽与所述液腔之间,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和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第二环形集液槽连通;
13.所述第二封板朝向所述第一环形集液槽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封板朝向所述第二环形集液槽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凸起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分别与所述第一环形集液槽和所述第二环形集液槽配合。
14.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有第一环形集液槽,所述第一流道位于所述第一环形集液槽与所述进液口之间,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和所述间隙均与所述第一环形集液槽连通;
15.所述第二壳体上形成有第二环形集液槽,所述第二流道位于所述第二环形集液槽与所述液腔之间,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端口和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第二环形集液槽连通。
16.可选地,所述泵壳上形成有凹槽,所述液腔和所述压电驱动器分别位于所述凹槽的底壁的两侧,所述压电驱动器连接于所述凹槽的底壁,所述压电驱动器能够在往复振动时带动所述凹槽的底壁产生形变,以增大或减小所述液腔的容积。
17.可选地,所述凹槽的底壁与所述凹槽的侧壁的连接处形成有削弱槽。
18.可选地,所述压电驱动器包括变幅杆和压电片,所述压电片用于在交变电流的作用下产生往复振动,所述变幅杆具有大头端和小头端,所述大头端的外径大于所述小头端的外径,所述压电片设置在所述大头端,所述小头端连接于所述泵壳。
19.可选地,所述泵体为两个,所述变幅杆为两个,所述压电片为多个,所述压电驱动器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变幅杆连接,多个所述压电片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并夹持在两个所述变幅杆之间。
20.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上述的液泵。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液泵通过压电驱动器驱动液腔的容积增大或者减小,泵体和外部的进液管道以及出液管道之间产生液体压力差,从而使得液体能够进入或者流出泵体,由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通流面积沿第一端口到其第二端口的方向逐渐增大,利用液体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进入或者流出泵体时受到的流动阻力不同,使得在整个“吸液”和“出液”的过程中,进液管道内的液体能够通过第一流道进入液腔,液腔中的液体能够通过第二流道流出至出液管道,而从液腔倒流回进液管道和从出液管道倒流回液腔的液体的量是很少的,从而实现了液泵能够“单向”泵送液体的功能。由于本公开提供的液泵是依靠压电驱动器的振动来改变液腔的容积,从而造成压差来泵送液体的,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电
磁驱动的液泵相比,其工作过程不会产生电磁干扰,且压电驱动器的质量相比传统的电磁泵中的电磁驱动机构的质量更小,因此,在本公开提供的液泵应用至无人机时,不会对无人机的通讯功能部件带来较大的影响,保证无人机定位精度、数据传输等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液泵整体质量更小,减小无人机的负重从而保证其续航能力。
22.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3.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24.图1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液泵的立体图;
25.图2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液泵的爆炸图;
26.图3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液泵的爆炸图(与图2的视角不同);
27.图4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液泵的第一端板的俯视图;
28.图5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液泵的第二端板的俯视图;
29.图6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液泵的俯视图;
30.图7是沿图6中“a-a”线进行剖切的断面图,其中,箭头示例性地示出了当压电驱动器驱动液腔容积增大时的液体流动路线;
31.图8是沿图6中“a-a”线进行剖切的断面图,其中,箭头示例性地示出了当压电驱动器驱动液腔容积减小时的液体流动路线;
32.图9是沿图6中“a-a”线进行剖切的断面图,其中,箭头示例性地示出了液泵在吸液和出液整个循环过程中的液体流动路线;
33.图10是图9中“b”部分的放大图;
34.图11是本公开另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液泵的主视图;
35.图12是沿图11中“c-c”线进行剖切后的截面图。
36.附图标记说明
37.1-泵体;10-泵壳;11-进液口;12-出液口;13-第一流道;14-第二流道;15-液腔;16-第一壳体;161-第一端板;1611-第一环形集液槽;162-第一封板;163-第一凸块;17-第二壳体;171-第二端板;1711-第二环形集液槽;172-第二封板;1721-第一定位凸起;1722-第二定位凸起;1723-通孔;173-第二凸块;174-凹槽;1741-底壁;1742-削弱槽;1743-侧壁;18-间隙;19-安装耳;2-压电驱动器;21-变幅杆;211-大头端;212-小头端;22-压电片;23-连接轴;24-正电极极片;25-接地电极极片;31-进液管道;32-出液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39.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厚度方向”是指如图1所示的厚度方向,“内、外”是指相对于部件或结构本身轮廓的内、外。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另外,在参考附图的描述中,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
40.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液泵,该液泵包括泵体1和压电驱动器2,泵体1包括泵壳10,泵壳10上形成有用于与进液管道31连通的进液口11和用于与出液管道32连通的出液口12,泵壳10内形成有第一流道13、第二流道14以及液腔15,第一流道13的第一端口与进液口11连通,第一流道13的第二端口与液腔15连通,第二流道14的第一端口与液腔15连通,第二流道14的第二端口与出液口12连通,第一流道13和第二流道14均沿与泵体1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沿从第一流道13的第一端口到第一流道13的第二端口的方向,第一流道13的通流面积逐渐增大(如图4所示),沿从第二流道14的第一端口到第二流道14的第二端口的方向,第二流道14的通流面积逐渐增大(如图5所示)。压电驱动器2设置在泵壳10上,压电驱动器2用于在交变电流的作用下产生往复振动,以增大或减小液腔15的容积。
41.这里,压电驱动器2指的是一种可以利用“逆压电效应”输出位移或振动的元件。例如,压电驱动器2可以包括压电片,压电片可以包括压电陶瓷和导体电极,在经过极化的压电陶瓷的两极加入导体电极,当两片导体电极上接通交流信号时,压电片会根据信号的电压和频率发生相应的形变,并输出相应的振动。
42.在上述的液泵中,由于第一流道13的通流面积沿从第一端口到第二端口的方向逐渐增大,液体通过第一流道13的第一端口向其第二端口流动时受到的流体阻力,相比于通过其第二端口向其第一端口流动时受到的流体阻力小,同理可得,液体通过第二流道14的第一端口向其第二端口流动时受到的流体阻力,相比于通过其第二端口向其第一端口流动时受到的流体阻力小。
43.使用上述的液泵泵送液体时,泵壳10上的压电驱动器2在交变电流的作用下可以产生往复振动,从而增大或减小液腔15的容积。当压电驱动器2驱动液腔15的容积增大时,如图7所示,图7中的箭头示例性地示出了液体的流动方向,由于液腔15内部的液压降低,进液管道31内的液体会在液体压力差的作用下,通过第一流道13流入液腔15,即泵体1进行“吸液”过程。同时,由于第二流道14也与液腔15连通,在液腔15内的液压降低时,出液管道32内的液体也会通过第二流道14回流进液腔15内,但由于液体从第二流道14的第二端口向其第一端口流动所受到的流动阻力大,通过第二流道14向液腔15中回流的液体的流量很少。因此,在上述的“吸液”过程中,液体主要通过第一流道13进入液腔15。
44.而当压电驱动器2驱动液腔15的容积减小时,如图8所示,图8中的箭头示例性地示出了液体的流动方向,由于液腔15内部的液压增大,液腔15内的液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通过第二流道14流向出液管道32,即进行“出液”过程。同时,由于液腔15和第一流道13连通,液腔15内的液体也会通过第一流道13流向进液管道31,但是由于液体从第一流道13的第二端口向其第一端口流动时受到的流动阻力大,通过第一流道13向进液管道31中回流的液体流量很少。因此,在这个“出液”的过程中,液腔15内的液体主要通过第二流道14流向出液管道32。
45.也就是说,在“吸液”过程中,进液管道31内的液体从第一流道13的第一端口向其第二端口流动,其受到的流动阻力小,而在“出液”过程中,液腔15内的液体通过第一流道13的第二端口向其第一端口回流,其受到的流动阻力大。因此,在液泵进行一次“吸液”和“出液”过程后,通过第一流道13进入液腔15的液体流量相比于通过第一流道13回流至进液管道31的液体流量更大。同理,在液泵进行一次“吸液”和“出液”过程后,通过第二流道14流出
液腔15的液体的流量相比于通过第二流道14回流至液腔15中的液体的流量更大。因此,当压电驱动器2在交变电流的作用下产生往复振动,以驱动液泵不断反复进行“吸液”和“出液”的过程中,如图9所示,液泵泵送液体在总体上的流动方向为:进液管道31的液体通过第一流道13进入液腔15,液腔15内的液体通过第二流道14进入出液管道32,即实现了液体的“单向”泵送。
4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液泵通过压电驱动器2驱动液腔15的容积增大或者减小,泵体1和外部的进液管道31以及出液管道32之间产生液体压力差,从而使得液体能够进入或者流出泵体1,由于第一流道13和第二流道14的通流面积沿第一端口到其第二端口的方向逐渐增大,利用液体从第一流道13和第二流道14进入或者流出泵体1时受到的流动阻力不同,使得在整个“吸液”和“出液”的过程中,进液管道31内的液体能够通过第一流道13进入液腔15,液腔15中的液体能够通过第二流道14流出至出液管道32,而从液腔15倒流回进液管道31和从出液管道32倒流回液腔15的液体的量是很少的,从而实现了液泵能够“单向”泵送液体的功能。由于本公开提供的液泵是依靠压电驱动器2的振动来改变液腔15的容积,从而造成压差来泵送液体的,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电磁驱动的液泵相比,其工作过程不会产生电磁干扰,且压电驱动器2的质量相比传统的电磁泵中的电磁驱动机构的质量更小,因此,在本公开提供的液泵应用至无人机时,不会对无人机的通讯功能部件带来较大的影响,保证无人机定位精度、数据传输等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液泵整体质量更小,减小无人机的负重从而保证其续航能力。
47.此外,由于第一流道13和第二流道14均沿与泵体1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能够降低泵体1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使得压电驱动器2的结构紧凑。由于无人机的体积较小,无人机上安装液泵的空间有限,而本公开提供的液泵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小,结构紧凑,在应用至无人机时能够降低对无人机上的安装空间的尺寸要求。
48.可选地,上述的液泵可以使用在无人机上,也可以使用在任意液体循环系统内,比如机器人的液冷散热系统等,本公开对于液泵的使用场景不做具体限制。在本公开提供的液泵具体应用至无人机时,可选地,上述的液泵的直径可以小于30mm,厚度可以小于5mm,重量可以在10g以内。此外,该液泵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个液泵在液体循环流路上串联布置。
49.在上述的液泵中,由于液体在从第一流道13和第二流道14进入或者流出泵体1时受到的流体阻力不同,液体在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之间流通时会产生流量差,从而实现了液体的单向流动。因此,为了提高液泵的泵液效率,可以进一步增大液体沿从第二端口到第一端口的方向流动时所受到的流体阻力,以提高单位时间内液体流经第一流道13和第二流道14时所产生的流量差。或者,可以通过增加第一流道13和第二流道14的数量,液体能够同时经过多条第一流道13和第二流道14进入或者流出泵体1,从而提高液泵的总体泵液效率。
50.作为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泵壳10可以包括沿泵体1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16和第二壳体17,进液口11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16上,第一流道13形成在第一壳体16内,出液口12形成在第二壳体17上,第二流道14和液腔15均形成在第二壳体17内,压电驱动器2设置在第二壳体17上,第一流道13为多个,多个第一流道13沿第一壳体16的周向围绕进液口11设置,第二流道14为多个,多个第二流道14沿第二壳体17的周向围绕液腔15设置,第一壳体16与第二壳体17之间具有间隙18,第一流道13的第二端口通过
间隙18与液腔15连通。
51.在压电驱动器2驱动液泵进行一次“吸液”和“出液”的过程中,由于同时设置有多个第一流道13和多个第二流道14,液体可以经过多条第一流道13进入液腔15,并通过多个第二流道14流出,液体流经第一流道13和第二流道14的流量差增大,从而提高了液泵的泵液效率。并且,由于多个第一流道13沿第一壳体16的周向围绕进液口11设置,多个第二流道14沿第二壳体17的周向围绕液腔15设置,间隙18连接在液腔15和第一流道13的第二端口之间,对液体的流动方向能够起到导向作用,液体从第一流道13的第二端口流出后通过间隙18能够改变流动方向,从而能够通过液腔15进入第二流道14的第一端口。在这种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6与第二壳体17之间的间隙18作为液体的流道,能够简化液泵的内部结构,并且使第一流道13和第二流道14在泵体1的厚度方向上的布置更加紧凑,在提高泵液效率的同时,保证液泵具有较小的体积。
52.由于多个第一流道13沿第一壳体16的周向围绕进液口11设置,即多个第一流道13的第二端口也围绕进液口11的周向分布,为了便于多个第一流道13的液体进入或者流出液腔15,可选地,第一壳体16上可以形成有第一环形集液槽1611,第一流道13位于第一环形集液槽1611与进液口11之间,第一流道13的第二端口和间隙18均与第一环形集液槽1611连通,第一流道13内的液体通过第二端口流进第一环形集液槽1611中,并通过间隙18于液腔15连通。同理,可选地,第二壳体17上可以形成有第二环形集液槽1711,第二流道14位于第二环形集液槽1711与液腔15之间,第二流道14的第二端口和出液口12均与第二环形集液槽1711连通。
53.上述的第一流道13和第二流道14可以为单独成型的管路,作为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泵体1内可以包括多个内径沿轴向方向渐扩的管路,多个管路沿第一壳体16的周向围绕进液口11设置,该管路的内部即为第一流道13,同理,多个管路沿第二壳体17的周向围绕液腔15设置,该管路的内部即为第二流道14,该管路可以通过粘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泵壳10的内部。
54.作为另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图2至图5所示,第一壳体16可以包括沿泵体1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板161和第一封板162,进液口11可以形成在第一端板161上,第一端板161与第一封板162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凸块163,多个第一凸块163沿第一壳体16的周向围绕进液口11设置,每相邻两个第一凸块163与第一端板161和第一封板162共同限定出第一流道13;第二壳体17可以包括沿泵体1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板171和第二封板172,第二封板172位于第一封板162与第二端板171之间,出液口12形成在第二端板171上,压电驱动器2设置在第二端板171上,第二端板171与第二封板172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凸块173,多个第二凸块173沿第二壳体17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凸块173靠近第二壳体17的中心轴线的一端与第二端板171和第二封板172共同限定出液腔15,每相邻两个第二凸块173与第二端板171和第二封板172共同限定出第二流道14;第一端板161与第二封板172连接,第一封板162与第二封板172之间具有间隙18,第二封板172上形成有连通间隙18与液腔15的通孔。
55.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多个第一凸块163沿第一壳体16的周向围绕进液口11设置,随着第一凸块163沿从第一端板161的中心向其外周的方向延伸,每相邻两个第一凸块163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从而使得第一流道13的流通面积从第一端口向第二端口逐
渐增大。上述的第一凸块163的截面可以形成为靠近第二端口的边长大于靠近第一端口的边长的梯形,或者尖角靠近第一端口的三角形,通过调整第一凸块163的具体形状,可以调整液体经过第一流道13的流通阻力,从而调整液泵的泵液效率。同理,通过调整第二凸块173的具体形状,能够调整第二流道14的流通阻力。本公开对于第一凸块163和第二凸块173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
56.在上述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凸块173靠近第二壳体17的中心轴线的一端与第二端板171和第二封板172共同限定出液腔15,压电驱动器2设置在第二端板171上,即,压电驱动器2位于液腔15外部,压电驱动器2不属于液腔15的一部分,压电驱动器2的振动作用于液腔15的腔壁,带动液腔15的腔壁变形,从而增大或减小液腔15的容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压电驱动器2也可以直接作为组成液腔15的结构部分,例如,多个第二凸块173靠近第二壳体17的中心轴线的一端与压电驱动器2和第二封板172共同限定出液腔15,也就是说,液腔15的一部分腔壁为压电驱动器2,从而通过压电片自身的形变改变液腔15内的容积。在液腔15的一部分腔壁为压电驱动器2的实施例中,压电驱动器2可以通过绝缘部件和液腔15内部的液体绝缘。
57.可选地,液泵的泵体1可以通过一体成型(例如通过3d打印技术一体成型),即,第一壳体16和第二壳体17可以分别一体成型,或者,第一壳体16和第二壳体17一同一体成型。或者,第一端板161、第一封板162、第二封板和第二端板171之间也可以通过焊接、涂胶粘接或者紧固件锁紧等方式固连。本公开对于泵体1的具体形成方式不做限定。
58.可选地,如图2、图3以及图9所示,第一端板161上可以形成有开口朝向第二封板172的第一环形集液槽1611,第一环形集液槽1611位于第一封板162的外侧,第一流道13位于第一环形集液槽1611与进液口11之间,第一流道13的第二端口和间隙18均与第一环形集液槽1611连通;第二端板171上形成有开口朝向第二封板172的第二环形集液槽1711,第二流道14位于第二环形集液槽1711与液腔15之间,第二流道14的第二端口和出液口12均与第二环形集液槽1711连通;第二封板172朝向第一环形集液槽1611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定位凸起1721,第二封板172朝向第二环形集液槽1711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定位凸起1722,第一定位凸起1721和第二定位凸起1722分别与第一环形集液槽1611和第二环形集液槽1711配合。
59.在安装上述的泵体1时,如图2和图9所示,第一环形集液槽1611的内壁可以抵接在第一定位凸起1721的外部,从而保证第一端板161和第二封板172能够精准对接,防止第一端板161和第二封板172之间出现缝隙而产生漏液等问题。同理,如图3所示,第二环形集液槽1711的内部可以卡接在第二定位凸起1722的外部,保证第二端板171和第二封板172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其中,第一端板161和第二封板172、第二端板171和第二封板172之间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或者涂胶粘接等方式固定,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60.由于压电驱动器2与泵壳10相连,为了便于压电驱动器2驱动液腔15的容积发生变化,可选地,如图2和图10所示,泵壳10上可以形成有凹槽174,液腔15和压电驱动器2分别位于凹槽174的底壁1741的两侧,压电驱动器2可以连接于凹槽174的底壁1741。由于凹槽174形成在泵壳10上,凹槽174内的底壁1741的厚度相比于泵壳10的其他位置的厚度更小,压电驱动器2的驱动力作用在凹槽174的底壁1741上,能够使得底壁1741发生较大的形变,从而增大或减小液腔15的容积,使得液腔15内部的液体压力发生变化。
61.在包括第二端板171和第二封板172的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凸块173靠近第二壳体
17的中心轴线的一端与第二端板171和第二封板172共同限定出液腔15,凹槽174可以形成在第二端板171上与液腔15相对的一侧,如图2所示,凹槽174内的底壁1741的厚度相比于第二端板171的其他位置的厚度更小,压电驱动器2的驱动力作用在凹槽174的底壁1741上,能够使得底壁1741发生较大的形变,底壁1742向液腔15内发生压缩或者向第二端板171外发生膨胀,可以造成液腔15内的容积减小或者增大,从而使得液腔15内产生液体压力的变化。
62.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凹槽174的底壁1741能够产生较大的形变,可选地,如图10所示,凹槽174的底壁1741与凹槽174的侧壁的连接处还可以形成有削弱槽1742。由于削弱槽1742的底壁的厚度相比于凹槽174的底壁1741的底壁更小,在受到压电驱动器2的作用力后,凹槽174的底壁1741会将作用力传递至削弱槽1742的底壁,以使得削弱槽1742的底壁发生较大的形变,从而增加液腔15的容积变化,提高泵液效率。同时,由于凹槽174的底壁1741能够将作用力向削弱槽1742的底壁分散,从而避免应力集中造成泵体1击穿等。
63.可选地,液泵可以通过焊接、粘接或者螺栓连接等方式进行安装(例如安装在无人机上),在使用螺栓连接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液泵的安装,如图6所示,泵体1上还可以设置有安装耳19,该安装耳19上形成有用于供螺栓穿过的安装孔,连接螺栓可以穿过该安装孔并与无人机上的螺纹孔连接,从而将液泵可拆卸地安装到其他结构(例如无人机)上。在泵壳10包括第二封板172的实施例中,安装耳19可以形成在第二封板172上。
64.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压电驱动器2可以包括压电片22,压电片22直接与泵壳10连接以使得液腔15的容积发生变化。
65.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压电驱动器2的驱动力,如图11和图12所示,压电驱动器2可以包括变幅杆21和压电片22,压电片22用于在交变电流的作用下产生往复振动,变幅杆21具有大头端211和小头端212,大头端211的外径大于小头段的外径,压电片22设置在大头端211,小头端212连接于泵壳10。由于变幅杆21与泵壳10接触的小头端212的外径小于其于压电片22接触的大头端211的外径,压电片22产生的驱动力通过变幅杆21能够更加集中地传递给泵壳10,以使得泵壳10能够产生更大的形变,提高液腔15容积的变化,从而提高泵液效率。
66.为提高泵送效率,液泵可以包括多个泵体1。例如,如图11和图12所示,泵体1可以为两个,变幅杆21为两个,压电片22可以为多个,压电驱动器2还包括连接轴23,连接轴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变幅杆21连接,多个压电片22套设在连接轴23上并夹持在两个变幅杆21之间。由于多个压电片22套设在连接轴23上,其形变可以彼此叠加,通过位于两端的变幅杆21将驱动力传递至泵体1,能够充分利用压电片22的形变,从而避免驱动力的浪费。同时,通过增加或者减少套设在连接轴23上的压电片22的数量,可以控制变幅杆21对泵体施加的形变大小,从而有效地控制液泵的驱动效率。
67.可选地,如图12所示,多个压电片22中相邻两个压电片22之间可以设置有正电极极片24,最靠近变幅杆21的大头端211的压电片22与变幅杆21的大头端211之间可以设置接地电极极片25,从而实现多个压电片22均能够受到交变电流的作用。
68.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上述的液泵。
69.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
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70.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71.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