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罐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540802阅读:来源:国知局
2首先熔融乃至炭化变性而使突出部83的密封性丧失。
[0123][间隙部的形成]
[0124]当弹性部件82变性使突出部83的密封性丧失时,凸状部64与自密封部件8的基材部81发生抵接,因而,在密封面63a与自密封部件8之间形成有与凸状部64的高度相当的间隙部P (参照图8)。
[0125]如图8所示,间隙部P是构成从密封面63a的外缘部连通至压力液体流入口 61的流路的间隙,该流路将高压气体G及压力液体Q从设置在密封面63a的凸状部64上的隔离部64a导入,使之通过密封面63a与自密封部件8 (基材部81)间的间隙并流至配置于压力液体流入口 61的开口缘部的排出槽65而排出。
[0126]如图7(b)所示,例如,当自密封部件8因气室3的压力作用而发生挠曲时,会使位于压力液体流入口 61的开口缘部的间隙部P的高度变低,造成第一液室41内的压力液体Q难以流出,因而,配置排出槽65的目的在于,使压力液体流入口 61的开口缘部上的间隙部P的高度增大,从而确保充分的流路而使第一液室41内的压力液体Q易于排出。
[0127]另外,排出槽65还具有可靠地防止因基材部81抵接压力液体流入口 61的开口缘部而将压力液体流入口 61封闭的情况发生的功能。
[0128]此外,在图7(b)中,为便于说明,对自密封部件8的弯曲作了夸张的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确保间隙部P具有更高的高度而在压力液体流入口 61的开口缘部设置了排出槽65,然而,对于排出槽的位置、数目及形状等并不作特别限定,且当利用凸状部64能够充分确保间隙部P的高度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排出槽65。
[0129]此外,在图7(b)中,为便于说明,对弹性部件82熔融乃至炭化而丧失密封性的情形作了夸张的图示,因而未将弹性部件82示于图中,不过,凸状部64及隔离部64a的形状及尺寸设定成,即使在弹性部件82残存的情况下也能使间隙部P从密封面63a的外缘部连通至压力液体流入口 61。
[0130][液室内的压力液体的排出]
[0131]由于储罐I形成有从密封面63a的外缘部连通至压力液体流入口 61的间隙部P,因此,如图7(b)所示,在非常规工作时,能够通过间隙部P将第二液室42内的压力液体Q迅速且可靠地排出(参照图8)。
[0132][波纹管的破损]
[0133]并且,通过将第二液室42内的压力液体Q排出而降低第二液室42内的压力,会使作用于波纹管5的内周壁的气室3的高压气体G的压力过度地高于作用于波纹管5的外周壁的压力液体Q的液压,因此该高压气体G会作用于区隔第二液室42与气室3的波纹管5,如图9 (a)所示,能够有意地使波纹管5破损而从气室3向第二液室42释放高压气体G。
[0134][气室内的高压气体的排出]
[0135]储罐I以此方式迅速且可靠地使波纹管5破损而将气室3内的高压气体G向第二液室42释放。
[0136]向第二液室42释放的高压气体G通过从接口部6的外缘部连通至压力液体流入口 61的间隙部P而从压力液体流入口 61迅速排出,从而使气室3的高压气体G的压力下降。
[0137]由此,储罐I能够利用在接口部6设置凸状部64的简易的结构而减少加工工时,在常规工作时能够可靠地防止弹性部件82的损伤并提高其耐久性,从而实现稳定可靠的动作,并且,在内压、温度比常规工作时过度上升的非常规工作时,能够使凸状部64与自密封部件8的基材部81抵接而迅速且可靠地释放气室3内的高压气体G。
[0138]此外,为便于说明,简明易懂地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储罐I的各动作进行了划分,在说明中曾叙述成:在液室4内的压力液体Q排出之后气室3内的高压气体G才通过液室4被释放,然而,实际上的动作是同时进行的,例如,当液室4内的液压处于充分下降的状态,则高压气体G会穿过液室4内的压力液体Q而迅速释放。
[0139]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经适宜变形后进行实施。例如,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a)所示,将凸状部64配置于密封区域部SA的径向外侧,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凸状部64A配置于密封区域部SA的径向内侧(参照图10(a)),并且,如图10(b)所示,也可以在密封区域部SA的径向外侧及径向内侧两方同时配置凸状部64及凸状部64A。
[0140] 此外,由于图10(a)中的隔离部64Aa与图3中的隔离部64a具有同样的结构,因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主权项】
1.一种储鍾,包括: 内部形成有气室与液室的壳体; 以能够自由伸缩的状态收纳于所述壳体内,对所述气室与所述液室进行分隔的波纹管; 设置于所述壳体,形成有向所述液室开口的压力液体流入口的接口部;以及 以与所述接口部相互面对的状态配置于所述波纹管的前端部的自密封部件, 当所述液室的压力相对于所述气室的压力比预设的规定压力低时,所述自密封部件与所述接口部的密封区域部抵接而将所述压力液体流入口封闭,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密封部件包括:基材部;配置于该基材部的表面并与所述密封区域部相互面对的弹性部件;以及形成于该弹性部件,与所述密封区域部抵接而进行密封的突出部, 所述接口部包括:与所述突出部抵接,形成有所述密封区域部的密封面;以及配置于该密封面上的除所述密封区域部之外的部位的凸状部, 当所述气室的温度与常规工作时相比过度上升时,所述弹性部件的所述突出部发生变性,所述凸状部与所述基材部抵接,在所述密封面与所述自密封部件之间形成有从所述密封面的外缘部连通至所述压力液体流入口的间隙部,通过该间隙部释放所述气室的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区域部在所述压力液体流入口的周围形成为环状, 所述凸状部配置于比所述密封区域部更位于所述压力液体流入口的径向外侧的位置和比所述密封区域部更位于所述压力液体流入口的径向内侧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状部在所述压力液体流入口的周围,在圆周方向上设置隔离部而配置成不连续的圆环状。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状部配置于比所述密封区域部更位于所述压力液体流入口的径向外侧的位置,所述接口部包括在所述密封面上的所述压力液体流入口的开口缘部朝径向外侧延伸的排出槽。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口部相对于所述壳体分体构成。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的一方的端面部上配置有所述接口部, 所述波纹管的前端部的相反侧的基端部支承于所述壳体的另一方的端面部。
【专利摘要】一种储罐,当温度过度上升时能够迅速释放气室的内压。包括:以能够自由伸缩的状态收纳于壳体(2)内的波纹管(5);形成有向液室(4)开口的压力液体流入口(61)的接口部(6);以及以与接口部(6)相面对的状态配置于波纹管(5)的前端部的自密封部件(8),该储罐(1)在液室(4)的压力相对于气室(3)的压力比规定压力低时,使自密封部件(8)与接口部(6)的密封区域部(SA)抵接而将压力液体流入口(61)封闭,自密封部件(8)包括:基材部(81);配置于基材部(81)的表面的弹性部件(82);以及形成于弹性部件(82)且与密封区域部(SA)抵接并进行密封的突出部(83),接口部(6)包括:与弹性部件(82)抵接的、形成有密封区域部(SA)的密封面(63a);以及配置于该密封面(63a)上的除密封区域部(SA)之外的部位的凸状部(64)。
【IPC分类】F15B1-08
【公开号】CN104863908
【申请号】CN201510083845
【发明人】水上博嗣
【申请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6日
【公告号】EP2910794A1, US20150240839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