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47223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旋转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空调机或制冷机等的旋转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公开有如下压缩机(例如,参考专利文献I),一种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其设置于制冷循环中,压缩不含氯的氟碳类制冷剂并使其循环,其中,构成压缩机构部的滑动部件中将叶片(vane)的母材设为钢铁材料,在所述母材的表面上形成氮化铬层,并且在所述母材与所述氮化铬层之间形成含有氮化铬的氮化铁层作为接合层,用N1-Cr-Mo铸铁形成作为对象部件的辊(环状活塞)。
[0003]以往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2175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0007]然而,例如,将使用上述以往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空调机作为供暖设备在低外部空气温度下使用时,需要制冷剂的吸入压力低,压缩比高,排出温度高的工作条件。在超过115°C的排出温度下使用旋转式压缩机时,存在导致N1-Cr-Mo铸铁制的环状活塞异常磨损的问题。
[0008]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即使在运行中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制冷剂排出温度超过115°C的情况下环状活塞也不会异常磨损的旋转式压缩机。
[0009]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0010]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达成目的,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具备压缩机箱体、压缩部及马达。压缩机箱体为上部设置有制冷剂的排出部,下部侧面设置有制冷剂的吸入部的密闭型立式压缩机箱体。压缩部配置于该压缩机箱体的下部,且具备环状气缸、具有轴承部及排出阀部且阻塞所述气缸的端部的端板、嵌合于支承在所述轴承部的旋转轴的偏心部且沿所述气缸的气缸内壁在该气缸内公转从而在与所述气缸内壁之间形成工作腔的环状活塞、从所述气缸的叶片槽内向所述工作腔内突出而抵接于所述环状活塞且将所述工作腔划分为吸入室和压缩室的叶片,该压缩部通过所述吸入部吸入制冷剂,通过所述压缩机箱体内而从所述排出部排出制冷剂。马达配置于所述压缩机箱体的上部,经由所述旋转轴驱动所述压缩部。另外,所述叶片由钢材形成,并且在与所述环状活塞的滑动面形成类金刚石碳层。所述环状活塞由添加了 0.15?0.45wt%的磷的N1-Cr-Mo铸铁形成,或者由铸铁或钢材形成,并且在外周面形成氮化铁层。
[0011]发明效果
[0012]根据本发明,得到即使运行中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制冷剂排出温度超过115°C环状活塞也不会异常磨损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实施例的纵剖面图。
[0014]图2是从实施例的第1、第2压缩部的上方观看的横剖面图。
[0015]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第1、第2环状活塞与第1、第2叶片的滑动部的局部剖面图。
[0016]图4是表示实施例2的第1、第2环状活塞与第1、第2叶片的滑动部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实施例。另外,该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
[0018]实施例1
[0019]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实施例的纵剖面图,图2是从实施例的第1、第2压缩部的上方观看的横剖面图。
[0020]如图1所示,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I具备:压缩部12,其设置在密闭型立式圆筒状的压缩机箱体10的下部;及马达11,其配置在压缩机箱体10的上部,经由旋转轴15驱动压缩部12。
[0021]马达11的定子111形成为圆筒状,且热套固定于压缩机箱体10的内周面。马达11的转子112配置于圆筒状的定子111的内部,且热套固定于机械地连接马达11与压缩部12的旋转轴15上。
[0022]压缩部12具备第I压缩部12S、及与第I压缩部12S并列设置且积层于第I压缩部12S的上侧的第2压缩部12T。如图2所示,第1、第2压缩部12S、12T具备在第1、第2侧方突出部122S、122T以放射状设置有第1、第2吸入孔135S、135T、第1、第2叶片槽128S、128T的环状第1、第2气缸121S、121T。
[0023]如图2所示,第1、第2气缸121S、121T中形成有与马达11的旋转轴15同心的圆形的第1、第2气缸内壁123S、123T。第1、第2气缸内壁123S、123T内分别配置有外径比气缸内径小的第1、第2环状活塞125S、125T。由此,第1、第2气缸内壁123S、123T与第1、第2环状活塞125S、125T之间形成有吸入制冷剂气体并进行压缩之后排出的第1、第2工作腔130S、130T。
[0024]第1、第2气缸121S、121T中从第1、第2气缸内壁123S、123T沿径向形成有横跨气缸高度整个区域的第1、第2叶片槽128S、128T。并且,平板状的第1、第2叶片127S、127T分别滑动自如地嵌合于第1、第2叶片槽128S、128T内。
[0025]如图2所示,第1、第2叶片槽128S、128T的深部形成有第1、第2弹簧孔124S、124T,其从第1、第2气缸121S、121T的外周部连通到第1、第2叶片槽128S、128T。第1、第2弹簧孔124S、124T中插入有按压第1、第2叶片127S、127T的背面的第1、第2叶片弹簧(未图示)。
[0026]旋转式压缩机I启动时,第1、第2叶片127S、127T通过该第1、第2叶片弹簧的推斥力,从第1、第2叶片槽128S、128T内向第1、第2工作腔130S、130T内突出。由此,其前端与第1、第2环状活塞125S、125T的外周面抵接,第1、第2工作腔130S、130T通过第1、第2叶片127S、127T被划分为第1、第2吸入室131S、131T和第1、第2压缩室133S、133T。
[0027]另外,在第1、第2气缸121S、121T中形成有第1、第2压力导入路径129S、129T,其通过图1所示的开口部R将第1、第2叶片槽128S、128T的深部和压缩机箱体10内部连通而导入压缩机箱体10内的被压缩的制冷剂气体,并通过制冷剂气体的压力对第1、第2叶片127SU27T施加背压。
[0028]第1、第2气缸121S、121T上设置有为了从外部将制冷剂吸入到第1、第2吸入室131SU31T而连通第1、第2吸入室131S、131T与外部的第1、第2吸入孔135S、135T。
[0029]另外,如图1所示,在第I气缸121S与第2气缸121T之间配置中间隔板140。并且,划分第I气缸12IS的第I工作腔130S(参考图2)和第2气缸12IT的第2工作腔130T (参考图2)并将其封闭。在第I气缸121S的下端部配置下端板160S来封闭第I气缸121S的第I工作腔130S。另外,在第2气缸121T的上端部配置上端板160T来封闭第2气缸121T的第2工作腔130T。
[0030]下端板160S形成有副轴承部161S,旋转轴15的副轴部151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副轴承部161S。上端板160T形成有主轴承部161T,旋转轴15的主轴部153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主轴承部161T。
[0031]旋转轴15具备相互错开180°相位而偏心的第I偏心部152S和第2偏心部152T。第I偏心部152S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嵌合于第I压缩部12S的第I环状活塞125S。第2偏心部152T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嵌合于第2压缩部12T的第2环状活塞125T。
[0032]旋转轴15旋转时,第1、第2环状活塞125S、125T沿第1、第2气缸内壁123S、123T在第1、第2气缸121S、121T内向图2的逆时针方向进行公转。随此,第1、第2叶片127S、127T进行往复运动。通过该第1、第2环状活塞125S、125T及第1、第2叶片127S、127T的运动,第1、第2吸入室131S、131T及第1、第2压缩室133S、133T的容积连续发生变化。由此,压缩部12连续吸入制冷剂气体并进行压缩之后排出。
[0033]如图1所示,下端板160S的下侧配置有下消音盖170S,在所述下消音盖170S与下端板160S之间形成有下消音室180S。而且,第I压缩部12S向下消音室180S开口。S卩,下端板160S的第I叶片127S附近设有将第I气缸121S的第I压缩室133S与下消音室180S连通的第I排出孔190S(参考图2)。第I排出孔190S处配置有防止被压缩的制冷剂气体逆流的第I排出阀200S。
[0034]下消音室180S为形成为环状的一个室,是使第I压缩部12S的排出侧通过贯穿下端板160S、第I气缸121S、中间隔板140、第2气缸121T及上端板160T的制冷剂通路136 (参考图2)与上消音室180T内连通的连通路的一部分。下消音室180S使排出制冷剂气体的压力脉动降低。并且,与第I排出阀200S重叠且用于限制第I排出阀200S的挠曲开阀量的第I排出阀压板201S与第I排出阀200S —同由铆钉固定。第I排出孔190S、第I排出阀200S及第I排出阀压板201S构成下端板160S的第I排出阀部。
[0035]如图1所示,上端板160T的上侧配置有上消音盖170T,在所述上消音盖170T与上端板160T之间形成有上消音室180T。上端板160T的第2叶片127T附近设置有连通第2气缸121T的第2压缩室133T与上消音室180T的第2排出孔190T(参考图2)。第2排出孔190Τ处配置有防止被压缩的制冷剂气体逆流的舌簧阀型的第2排出阀200Τ。并且,与第2排出阀200T重叠且用于限制第2排出阀200T的挠曲开阀量的第2排出阀压板201T与第2排出阀200T —同由铆钉固定。上消音室180T使排出制冷剂的压力脉动降低。第2排出孔190T、第2排出阀200T及第2排出阀压板201T构成上端板160T的第2排出阀部。
[0036]第I气缸121S、下端板160S、下消音盖170S、第2气缸121T、上端板160T、上消音盖170T及中间隔板140由多个贯穿螺栓175等紧固连结为一体。在由贯穿螺栓175等紧固连结为一体的压缩部12中,上端板160T的外周部通过点焊固结于压缩机箱体10。由此,将压缩部12固定在压缩机箱体10。
[0037]在圆筒状的压缩机箱体10的外周壁,沿轴向隔开间距地从下部依次设置有用于使第1、第2吸入管104、105通过的第1、第2贯穿孔101、102。并且,在压缩机箱体10的外侧部,由独立的圆筒状的密闭容器构成的储液器25通过储液器支架252及储液器固定带253来保持。
[0038]储液器25的顶部中心连接有与制冷循环的蒸发器连接的系统连接管255。设置于储液器25的底部的底部贯穿孔257上连接有一端延伸至储液器25的内部上方而另一端与第1、第2吸入管104、105的另一端连接的第1、第2低压联络管31S、31T。
[0039]通过储液器25将制冷循环的低压制冷剂导入第1、第2压缩部12S、12T的第1、第2低压联络管31S、31T经由作为吸入部的第1、第2吸入管104、105与第1、第2气缸121S、121T的第1、第2吸入孔135S、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