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耗能器及机械开关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594435阅读:来源:国知局
弱。运动部件通过活塞杆带动活塞21从第二端盖13侧向第一端盖12侧运动,活塞21压缩缸体的阻尼介质,产生阻尼力。被压缩的阻尼介质中存储着能量,阻尼介质通过活塞上的阻尼孔23从高压侧流向低压侧,即从第一腔室流向第二腔室,释放储存的部分能量,缓冲所产生的阻尼力。活塞21运动到泄压阀芯31的阀芯杆部312的端部处,即泄压阀芯的泄压触发行程处,泄压触发行程指阀芯杆部312的端部到第一端盖下端面之间的距离,活塞21碰撞阀芯杆部312,推动泄压阀芯31远离阀芯座36,触发泄压装置3泄压,第一腔室的阻尼介质通过泄压装置3流出,经通道4回流到第二腔室,阻尼介质中存储的能量被释放,耗能器的阻尼力得以解除。即本发明的耗能器在行程前段产生阻尼,行程末段解除阻尼,避免耗能器的阻尼力促进与本发明耗能器相连接的运动部件在行程末段减速及在行程终点处产生反弹。
[0040]实施方式2
[0041]实施方式2和实施方式1的区别仅在于:如图2所示,所述通道4包括第一通道41、第二通道42和第三通道43。第一通道41内置于所述第一端盖12内且和泄压腔35密封连通,沿第一端盖12的径向分布;第二通道42设置于缸体1的外部,沿缸筒11的轴心线方向分布;第三通道43设置于缸筒11的缸筒壁内且位于第二端盖13侧的和第二腔室密封连通,沿缸筒11的径向分布。所述第一通道41、第二通道42和第三通道43依次密封连通,调节阀6设置在第二通道42上并和其密封连通。
[0042]实施方式3
[0043]实施方式3和实施方式1的区别仅在于:如图3所示,所述泄压装置3装配于缸筒11的缸筒壁的上端部,即位于第一端盖12 —侧。泄压装置3的泄压腔35设置在缸筒11的缸筒壁的上端,其由底壁和侧壁构成,顶端开口,即在缸筒11的外侧端开口,此处以泄压装置3的轴线方向确定泄压装置3的空间方位的顶和底,远离耗能器的一方向为顶。所述泄压阀芯31的阀芯杆部312伸入到缸体1内的部分为球冠状,也可以是斜面状或凸轮状,以方便活塞侧壁面挤压泄压阀芯,不会对活塞侧壁面造成碰撞损坏。如图3所示,所述通道4包括第二通道42和第三通道43。第二通道42内置于缸筒11的缸筒壁内且和泄压腔35密封连通,沿缸筒11的轴心线方向分布;第三通道43设置于缸筒11的缸筒壁内且位于第二端盖13侧的和第二腔室密封连通,沿缸筒11的径向分布;所述第二通道42、调节阀6和第三通道43依次密封连通。更换具有不同长度阀芯杆部的泄压阀芯,改变阀芯杆部的球冠状、斜面状或凸轮状的端部在缸筒11内表面上位于活塞上端面侧的突出位置,实现调节泄压触发行程,所述泄压触发行程是指上述突出位置到第一端盖下端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突出位置处的阀芯杆部的端部和缸筒11内表面之间平滑过度,以方便活塞侧面挤压伸缩杆的端部。当活塞21从第二端盖13侧向第一端盖12侧运动时,活塞21压缩阻尼介质产生阻尼,活塞21运动到泄压阀芯31的阀芯杆部312的端部处,即泄压触发行程处,活塞21的侧壁面挤压泄压阀芯的阀芯杆部312,推动泄压阀芯31远离阀芯座36,触发泄压装置3泄压,耗能器的阻尼力得以解除。本发明的耗能器在行程前段产生阻尼,行末段解解除阻尼,避免与本发明耗能器相连接的运动部件在行程终点产生反弹。
[0044]所述通道4还有另一种布局方式(图中未画出),所述通道4包括第一通道41、第二通道42和第三通道43。第一通道41固定于第一压板33上并和泄压腔35密封连通,且位于缸体1外部,沿缸筒11的径向分布;第二通道42设置于缸体1外部,沿缸筒11的轴心线方向分布;第三通道43设置于缸筒11的缸筒壁内且位于第二端盖13侧的和第二腔室密封连通,沿缸筒11的径向分布。所述第一通道41、第二通道42和第三通道43依次密封连通,调节阀6设置在第二通道42上并和其密封连通。
[0045]泄压装置3装配于所述缸体1的缸筒壁上,安装、维护及更换泄压阀芯时,均不需要把耗能器从与其连接的运动部件上拆下来,操作非常简便,维护效率更高。
[0046]在使用时,把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耗能器的缸体固定,活塞杆与需要缓冲的运动部件固定连接。运动部件通过活塞杆带动活塞从第二端盖侧向第一端盖侧运动,活塞压缩缸体内的阻尼介质,产生阻尼力,阻尼力随活塞运动速度的加快而快速增强,同时促进运动部件进行减速。被压缩的阻尼介质中存储着能量,阻尼介质通过活塞上的阻尼孔从高压侧流向低压侧,即从第一腔室流向第二腔室,释放储存的部分能量,缓冲所产生的阻尼力。在行程末段,活塞的运动速度相对前阶段的非常高,被压缩的阻尼介质中存储着更高的能量,产生的阻尼力更大,对运动部件的减速促进作用更强。当活塞运动到阻尼解除的泄压触发行程处,即泄压阀芯的阀芯杆部的端部处,活塞撞击或挤压耗能器上的泄压装置的泄压阀芯,阻尼介质通过泄压装置流出,释放储存的能量,耗能器的阻尼力得以解除,消除阻尼力,去除促进运动部件减速的阻尼力,使运动部件维持较高的速度快速向行程终点运动;当运动部件运动到行程终点处,耗能器中的阻尼介质所储存的能量已被消除,耗能器的阻尼力被解除,不会导致运动部件反弹,有利提高动运部件的动态性能。此外,调整调节阀的开度来调节阻尼解除的强弱,使耗能器和与其相连接的运动部件协同作用,以进一步优化运动部件的动态性能。所述泄压装置和第二腔室间采用通道连通,在泄压解除阻尼时,缸体第一腔室内的阻尼介质从泄压装置流出,经通道流回缸体的第二腔室,缸体内的阻尼介质的总量保持不变,耗能器可以连续工作,不需要频繁注入阻尼介质,减少维护工作量,也可以降低成本。所述泄压装置装配在耗能器的缸体上,安装、维护泄压装置,均不需要拆卸耗能器,只需要拆装泄压装置的第一压板,即可以更换具有不同泄压触发行程(也即具有不同长度阀芯杆部)的泄压阀芯,在日常使用中便于维护,效率更高。
[0047]实施方式4
[0048]本发明的一种机械开关,如图6所示,由三个单极开关9及控制电路构成,其中三个单极开关9的结构构造均相同,下面将对其中一个单极开关进行描述。所述单极开关9包括真空泡91、绝缘筒92、电磁驱动器93,所述真空泡91、绝缘筒92、电磁驱动器93和本发明的耗能器94轴向连接并固定。所述绝缘筒92内置有蓄能装置95,所述蓄能装置95包括设置在绝缘筒92内的缸体951、弹簧954、活塞952和活塞杆953。绝缘筒92的缸体951是由底端盖9513、缸筒9512和顶端盖9511构成的密闭体,缸筒9512的下端固定于底端盖9513的边侧,进一步地,缸筒9512和底端盖9513 —体成型,方便于加工制造;所述顶端盖9511盖合在缸筒9512的顶端,并和顶端面密封配合。所述活塞952设置在缸体951内部,活塞952的侧表面和缸筒9512的内表面滑动密封配合,所述活塞杆953的一端部穿过顶端盖9511中部的通孔伸入到缸体951内部,并和设置在缸体951内的活塞952固定,活塞杆953和活塞952密封配合,活塞杆953和顶端盖9511中部的通孔滑动密封配合;所述弹簧954设置在缸体951的底端盖9513和活塞952之间,并相互贴合。绝缘筒92的缸体951内填充阻尼油,也可以阻尼气或其它阻尼介质。所述真空泡91的动触头的引出轴和绝缘筒92内嵌的蓄能装置95的活塞杆固定,绝缘筒92的下端轴和电磁驱动器93 —端轴相固定,电磁驱动器93的另一端轴和本发明耗能器94的活塞杆相固定,耗能器94的缸体和机械开关的机架相固定。所述真空泡91的动触头的引出轴、绝缘筒92、电磁驱动器93的端轴构成机械开关的运动部件。
[0049]当前现有技术中,采用了蓄能装置和耗能器技术的高、低压开关设备,其真空泡的动触头在分、合闸特别是合闸时时常会产生动触头弹跳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合闸时,开关设备的电磁驱动器带动该耗能器内部的活塞开始运动,活塞压缩阻尼介质产生阻尼,此阶段活塞的运动速度相对较低,产生的阻尼力较小;在行程末段即将合闸前,活塞的运动速度相对前阶段的非常高,产生的阻尼力非常大。所述阻尼力的方向与动触头运动的方向相反,对动触头具有更强减速作用,会增加合闸时间;阻尼力的方向又与动触头合闸弹跳的方向相同,在合闸时会促进动触头反向运动,诱发动触头合闸弹跳,影响开关设备的合闸性能。所以,采用耗能器可以提高机械开关的分闸性能,但同时会降低其合闸性能。
[0050]本发明的机械开关和本发明的耗能器配合使用,耗能器和机械开关的用于分合闸的运动部件轴向固定连接。耗能器的缸体上设置泄压装置,泄压装置内置有用于触发泄压的泄压阀芯,泄压阀芯的阀芯杆部伸入到所述耗能器的缸体内。在即将合闸前,本发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