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压缩机以及增压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620510阅读:来源:国知局
且,也可以如图4(b)所示的第一变形例那样,沿吸气空间11的主流所产生的回旋流的流动方向,而相对于轴8的径向使贯通路31倾斜地延伸。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在贯通路21流动的流体沿回旋流与主流合流,所以也难以使主流的流动紊乱。
[0063]并且,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贯通路21与轴8的径向平行地延伸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沿吸气空间11的主流中的轴8的轴向的流动,从孔19(参照图1)朝向吸气空间11而在沿轴8的轴向靠近压缩机叶轮10的朝向上,使贯通路倾斜地延伸。
[0064]图5是用于说明第二变形例的说明图。此外,在图5中,以箭头表示流体的流动。如图5所示,在第二变形例中,除缩径部24之外,还形成有间隔壁40。
[0065]间隔壁40在吸气空间11内位于比缩径部24的下游端24b靠近压缩机叶轮10侧。并且,间隔壁40沿轴8的旋转方向环状地延伸。在间隔壁40的外周面40a与形成吸气空间11的压缩机壳体6的壁面6d之间形成有环流路41。间隔壁40作为划分吸气空间11和环流路41的边界发挥功能,并与压缩机壳体6 —体地形成。
[0066]通过沿轴8的旋转方向延伸的环状的连通路42,环流路41在吸气空间11内与压缩机叶轮10所处的部分连通。因此,从连通路42流入环流路41后的流体通过环流路41而从压缩机叶轮10侧被引导至缩径部24侧,即从主流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被引导至上游侧。
[0067]而且,流体从形成于间隔壁40与缩径部24之间的缝隙43向主流(吸气流路11a)环流。其结果,在吸气流路11a流动的主流的流量增加,而抑制喘振。
[0068]并且,返回流路22的另一端22b分别相对于缩径部24的下游端24b以及间隔壁40在轴8的径向上一部分重叠。
[0069]从返回流路22的另一端22b流出后的流体与在环流路41流动的流体合流之后,从缝隙43向吸气流路11a流入。此时,从返回流路22的另一端22b流出后的流体的一部分与间隔壁40的外周面40a、或者缩径部24的外周面24d抵接而流速降低,并且沿间隔壁40的外周面40a、或者缩径部24的外周面24d而容易在环状路25流动。因此,进一步抑制因从返回流路22的另一端22b流出后的流体而引起的主流的紊乱。
[0070]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对形成从压缩机壳体6外引导流体的流路的导入部由内径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缩小的缩径部24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作为导入部,内径也可以恒定,也可以在内周面形成台阶(阶梯差)等而内径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不连续地缩小。其中,通过如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那样,导入部由内径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缩小的缩径部24构成,由此能够对从压缩机壳体6外被引导的流体的流动进行整流,从而能够抑制流体的流动的紊乱。
[0071]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吸气流路11a中,在比缩径部24靠近主流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设置有内径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渐减的锥形部lib。因此,对于从返回流路22的另一端22b流出后的流体进行合流后的主流,因锥形部lib也被整流,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流体的流动的紊乱。
[0072]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对缩径部24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形成于压缩机壳体6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缩径部24也可以一体形成于压缩机壳体6。此外,也可以在缩径部24的外周面24d等设置螺纹牙,并且在形成吸气空间11的压缩机壳体6的内壁形成与缩径部24的螺纹牙螺纹结合的螺纹槽,而通过螺纹紧固将缩径部24固定于压缩机壳体6。
[0073]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对形成环状路25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环状路25不是必需的结构。
[0074]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对如下情况进行了说明:环状路25比返回流路22的另一端22b朝向缩径部24的上游端24a侧延伸,并且轴8的径向上的截面面积从缩径部24的上游端24a侧朝向下游端24b侧扩大。但是,环状路25也可以不比返回流路22的另一端22b向缩径部24的上游端24a侧延伸,轴8的径向上的截面面积也可以不从缩径部24的上游端24a侧朝向下游端24b侧扩大,而是恒定或者缩小。
[0075]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对返回流路22的另一端22b与缩径部24在轴8的径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返回流路22的另一端22b也可以与缩径部24在轴8的径向上不重叠。
[0076]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当然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则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畴内,显然能够想到各种变更例或者修改例,并且了解到这些当然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0077]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78]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形成用于使压缩后的空气的一部分向上游侧环流的返回流路的离心压缩机以及增压器。
【主权项】
1.一种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压缩机叶轮,其固定于旋转轴的端部; 压缩机壳体,其容纳上述压缩机叶轮; 吸气空间,其设于上述压缩机壳体,在上述旋转轴的延长线上延伸,并且位于上述压缩机叶轮的正面侧; 下游侧流路,其相对于上述压缩机叶轮设于上述旋转轴的径向外侧,将从上述吸气空间抽吸且由该压缩机叶轮压缩了的流体引导至该压缩机壳体外; 返回流路,其一端在形成上述下游侧流路的上述压缩机壳体的壁面开口,另一端在形成上述吸气空间的该压缩机壳体的壁面开口,使被引导至该下游侧流路的流体从该下游侧流路向该吸气空间环流;以及 导入部,其是设于上述吸气空间的导入部,具有内周面,该内周面形成从上述压缩机壳体外朝上述吸气空间引导流体的流路,上述内周面中的该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下游端位于比上述返回流路的另一端所开口的该压缩机壳体的壁面靠近上述旋转轴的径向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导入部由缩径部构成,该缩径部的内径从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缩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比上述导入部靠近上述旋转轴的径向外侧,而且在比上述返回流路中的上述吸气空间侧的开口靠近该旋转轴的径向内侧,设有沿该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环状地延伸的环状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环状路比上述返回流路中的上述吸气空间侧的开口更向上述导入部的上游端侧延伸,而且在上述旋转轴的径向上的截面面积从该导入部的上游端侧朝向下游端侧扩大。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返回流路中的上述吸气空间侧的开口与上述导入部在上述旋转轴的径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叠。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中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导入部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设于上述压缩机壳体。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中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吸气空间内,且在比上述导入部的下游端靠近上述压缩机叶轮侧,设有沿上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环状地延伸的间隔壁, 在上述间隔壁的外周面与形成上述吸气空间的上述压缩机壳体的壁面之间,形成有从上述压缩机叶轮侧朝向上述导入部侧引导上述流体的环流路。8.一种增压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中所述的离心压缩机。
【专利摘要】离心压缩机具备容纳叶轮(10)的壳体(6)。壳体(6)具备:形成于叶轮(10)的入口侧的吸气空间(11);向壳体(6)外引导由叶轮(10)压缩后的流体的流路(14);在吸气空间(11)和流路(14)的各壁面开口、且使流路(14)内的流体的一部分不经由叶轮(10)地向吸气空间(11)环流的返回流路(22);以及设于吸气空间(11)且具有形成从壳体(6)外朝叶轮(10)引导流体的流路的内周面(24c)的导入部(24)。在内周面(24c),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下游端(24b)位于比返回流路(22)所开口的壳体(6)的壁面靠近轴(8)的径向内侧。
【IPC分类】F04D29/44, F04D29/66
【公开号】CN105378293
【申请号】CN201480039501
【发明人】村山友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Ihi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4年9月19日
【公告号】US20160131148, WO2015046036A1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