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扇及出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03416阅读:1138来源:国知局
电扇及出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扇及出风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常规的电风扇为了获得较大的出风角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让风机部分转动,即转叶风扇;另一种是通过导风板的转动改变空气流动方向。
[0003]然而,转动风叶或导流板的方式是将风场流向全部改变的,S卩,只有出风正对面一定角度有风,方向改变后,此处便无风或少风,影响人体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可调节出风角度且风场稳定的电扇及出风结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出风结构,包括:驱动装置;多个挡风板;联动机构,与驱动装置和多个挡风板连接,驱动装置通过联动机构驱动多个挡风板依次先后运动。
[0006]作为优选,联动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和第三传动部;第一传动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空间,第二传动部的朝向第一传动部的一侧形成有与第一限位空间配合设置的第一突起,第二传动部的远离第一传动部的一侧形成有第二限位空间,第三传动部上形成有与第二限位空间配合设置的第二突起;驱动装置与第一传动部连接,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和第三传动部上分别安装有一个挡风板。
[0007]作为优选,第二传动部包括多个子传动部,多个子传动部的一侧形成有第三突起、另一侧形成第四限位空间;相邻两个子传动部的远离第一传动部的那个子传动部的第三突起活动地设置在该相邻两个子传动部的靠近第一传动部的那个子传动部的第四限位空间内;多个子传动部中最靠近第一传动部的那个子传动部的第三突起构成第一突起,多个子传动部中最靠近第三传动部的那个子传动部的第四限位空间构成第二限位空间。
[0008]作为优选,第一传动部上设置有两个第四突起,两个第四突起之间形成第一限位空间,第二传动部上设置有两个个第五突起,两个个第五突起之间形成第二限位空间。
[0009]作为优选,第一限位空间是形成在第一传动部上的滑槽,第二限位空间是形成在第二传动部上的滑槽。
[0010]作为优选,驱动装置通过齿轮传动驱动第一传动部运动。
[0011]作为优选,驱动装置为电机,第一传动部上形成有驱动齿,电机通过与驱动齿啮合的传动齿轮驱动第一传动部转动。
[0012]作为优选,第一传动部的整个周向上或一部分周向上设置有驱动齿。
[0013]作为优选,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和第三传动部均安装在轴上。
[0014]作为优选,出风结构还包括锥形的导流部,导流部安装在轴上。
[0015]作为优选,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和第三传动部均具有圆环状结构。
[00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扇,包括上述的出风结构。
[0017]作为优选,电扇还包括:风叶和用于驱动风叶转动的风叶电机,出风结构设置在风叶的出风侧。
[0018]作为优选,电扇还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第一格栅,出风结构安装在第一格栅的远离风叶的一侧。
[0019]作为优选,电扇还包括底座和第二格栅,第二格栅与壳体的下部连接,且第二格栅支撑在底座的顶端。
[0020]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可通过联动机构使多个挡风板依次按时间先后顺序运动,从而通过挡风板的开度大小来调节出风角度的大小,增大了出风角度,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常规电扇转向时,风场不稳定的缺点,方便实现电扇稳定的大角度出风,给人以舒适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扇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00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联动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图4中的第三传动部的俯视图;
[0026]图6是图4中的第三传动部的仰视图;
[0027]图7是图4中的第二传动部的俯视图;
[0028]图8是图4中的第二传动部的仰视图;
[0029]图9是图4中的第一传动部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0030]图10是图4中的第一传动部的一个实施例的仰视图;
[0031]图11是图4中的第一传动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0032]图12是图4中的第一传动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仰视图;
[0033]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联动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4]图14是图13中的第三传动部的俯视图;
[0035]图15是图13中的第三传动部的仰视图;
[0036]图16是图13中的第二传动部的俯视图;
[0037]图17是图13中的第二传动部的仰视图;
[0038]图18是图13中的第一传动部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0039]图19是图13中的第一传动部的一个实施例的仰视图;
[0040]图20是图13中的第一传动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0041]图21是图13中的第一传动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仰视图。
[0042]附图标记说明:
[0043]1、驱动装置;2、挡风板;3、第一传动部;4、第二传动部;5、第三传动部;6、第一限位空间;7、第一突起;8、第二限位空间;9、第二突起;10、子传动部;11、第三突起;12、第四限位空间;13、驱动齿;14、传动齿轮;15、轴;16、导流部;17、风叶;18、风叶电机;19、壳体;20、第一格栅;21、底座;22、第二格栅;23、导流圈;24、上挡圈;26、下挡圈;27、螺钉孔;28、挡板连接槽;29、中间孔;30、联动机构;31、第四突起;32、第五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45]请参考图1至图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出风结构,其可用于电扇等装置中。该出风结构包括:驱动装置1 ;多个挡风板2 ;联动机构30,与驱动装置1和多个挡风板2连接,驱动装置1通过联动机构驱动多个挡风板2依次先后运动,优选地,该运动可以是指多个挡风板2的依次打开或闭合。优选地,挡风板2可以为曲弧状或平直的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挡风板2的一端与联动机构30固定,另一端到电扇的壳体的边缘处,且最下方的那个挡风板2与网罩边缘的实心部分接触,并润滑密封,且相邻的挡风板之间也润滑接触密封,以防止漏风。
[0046]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可通过联动机构使多个挡风板2依次按时间先后顺序运动,从而通过挡风板的开度大小来调节出风角度的大小,增大了出风角度,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常规电扇转向时,风场不稳定的缺点,方便实现电扇稳定的大角度出风,给人以舒适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0047]请参考图1、图2、图4和图13,优选地,联动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传动部3、第二传动部4和第三传动部5 ;第一传动部3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空间6,第二传动部4的朝向第一传动部3的一侧形成有与第一限位空间6配合设置的第一突起7,第二传动部4的远离第一传动部3的一侧形成有第二限位空间8,第三传动部5上形成有与第二限位空间8配合设置的第二突起9 ;驱动装置1与第一传动部3连接,第一传动部3、第二传动部4和第三传动部5上分别安装有一个挡风板2。其中,第一限位空间6和第二限位空间8可以形成为多种结构,只要能够起到限位作用即可,例如,可以是一个槽状结构,还可以是一个由两个突起之间限定的结构等。如图7、9、11、16、18、20所示,第一限位空间6和第二限位空间8的延伸范围对应于圆心角a所对应的范围。特别地,该圆心角a可以为直角。
[0048]这样,当第一传动部3转动时,第一限位空间6随之发生转动,然而,由于第一限位空间6具有一定的延伸长度,因此,当第一限位空间6的边缘未与插入其中的第一突起7接触时,就不会通过第一突起7驱动第二传动部4转动。只有当第一传动部3已经转动了足够大的角度,以使其上的第一限位空间6的边缘转动到与第一突起7接触的时候,才会驱动第二传动部4转动。这样,就实现了第一传动部3和第二传动部4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转动。同理,由于第二限位空间8的存在,第二传动部4和第三传动部5之间也会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转动。也就是说,实现了第一传动部3、第二传动部4和第三传动部5之间依次延时预定时间后才开始相继转动。于是,实现了挡风板的层层旋转式地开合,从而实现了对出风角度的调节。
[0049]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传动部4包括多个子传动部10,多个子传动部10的一侧形成有第三突起11、另一侧形成第四限位空间12 ;相邻两个子传动部10的远离第一传动部3的那个子传动部10的第三突起11活动地设置在该相邻两个子传动部10的靠近第一传动部3的那个子传动部10的第四限位空间内;多个子传动部10中最靠近第一传动部3的那个子传动部10的第三突起11构成第一突起7,多个子传动部10中最靠近第三传动部5的那个子传动部10的第四限位空间构成第二限位空间8。优选地,第四限位空间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