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控制摊铺机机罩和顶棚举升的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19006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控制摊铺机机罩和顶棚举升的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摊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摊铺机机罩和顶棚举升的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摊铺机对于机罩和顶棚的举升不是通过手动栗举起就是通过人力抬起,而对于机罩,特别是摊铺机的机罩,当摊铺机每次启动前都需要将机罩举起,对发动机全面检查后,方可启动。摊铺机每次长途运输前都需要举升顶棚,但是摊铺机的顶棚重量大,需要用两只油缸来支撑,在施工完毕后,再通过人工操作降落顶棚,无疑是给疲劳的工人增加了负担。因此,急需设计一种能快速控制摊铺机机罩和顶棚举升的液压系统,并且控制方式要简单可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控制摊铺机机罩和顶棚举升的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结构简单,可通过第一电磁阀来控制第一机罩油缸、第二机罩油缸的伸缩,间接控制了机罩的举升,通过第二电磁阀来控制顶棚油缸的伸缩,间接控制了顶棚的举升,使用效果好,控制方式简单,有利于推广使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控制摊铺机机罩和顶棚举升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块、机罩油缸、以及第一顶棚油缸和第二顶棚油缸,所述阀块上安装有油箱、齿轮栗、电机、溢流阀、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齿轮栗与电机连接,所述油箱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齿轮栗的进油口连接,所述齿轮栗的出油口与总出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总出油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出油分管与第一电磁阀的进油口Pl连接,所述总出油管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二出油分管与第二电磁阀的进油口 P2连接,所述总出油管通过第八管路与油箱连通,所述溢流阀设置在第八管路上,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工作油口 Al通过第三管路与第一顶棚油缸的有杆腔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工作油口 BI通过第二管路与第一顶棚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工作油口 Al还通过第五管路与第二顶棚油缸的有杆腔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工作油口 BI还通过第四管路与第二顶棚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回油口 Tl与第一回油分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工作油口 A2通过第六管路与机罩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工作油口 B2通过第七管路与机罩油缸的有杆腔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回油口 T2与第二回油分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回油分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回油分管的另一端均与总回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总回油管的另一端与油箱连通。
[0005]上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摊铺机机罩和顶棚举升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安装在所述阀块上。
[0006]上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摊铺机机罩和顶棚举升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为三位四通换向阀。
[0007]上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摊铺机机罩和顶棚举升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出油管和总回油管通过第九管路连接,所述第九管路上安装有柱塞栗和单向阀,所述柱塞栗和单向阀安装在阀块上。
[0008]上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摊铺机机罩和顶棚举升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单向阀分别设置在柱塞栗两端的第九管路上。
[0009]上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摊铺机机罩和顶棚举升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第四管路和第六管路上均设置有液控单向阀。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1]1、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0012]2、本实用新型能够单人操作整个液压系统,并控制摊铺机的机罩和顶棚的举升,减少了人力投入,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实现了举升机罩和顶棚的自动化控制。
[0013]3、本实用新型可电动控制齿轮栗和电机,为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从而举升摊铺机机罩和顶棚,如果齿轮栗和电机出现故障则采用柱塞栗实现手动为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不会妨碍摊铺机机罩和顶棚举升的运行,使用更加保险,提高了安全系数,使用范围广。
[0014]4、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事故率。
[0015]5、本实用新型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控制方式简单,省时省力,便于推广应用。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I一油箱;2—齿轮栗;3—电机;
[0021]4—溢流阀;5—第一电磁阀;6—第二电磁阀;
[0022]7 一第一顶棚油缸;8—第二顶棚油缸;9 一机罩油缸;
[0023]10—柱塞栗;11 一单向阀;12—过滤器;
[0024]13—总出油管;14 一第一出油分管;15—第二出油分管;
[0025]16—总回油管;17—第一回油分管;18—第二回油分管;
[0026]19—阀块;20—第一管路;21—第二管路;
[0027]22—第三管路;23—第四管路;24—第五管路;
[0028]25—第六管路;26—第七管路;27—第八管路;
[0029]28—第九管路;29—液控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阀块19、机罩油缸9、以及第一顶棚油缸7和第二顶棚油缸8,所述阀块19上安装有油箱1、齿轮栗2、电机3、溢流阀4、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6,所述齿轮栗2与电机3连接,所述油箱I通过第一管路20与所述齿轮栗2的进油口连接,所述齿轮栗2的出油口与总出油管13的一端连接,所述总出油管1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出油分管14与第一电磁阀5的进油口 Pl连接,所述总出油管13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二出油分管15与第二电磁阀6的进油口 P2连接,所述总出油管13通过第八管路27与油箱I连通,所述溢流阀4设置在第八管路27上,所述第一电磁阀5的工作油口 Al通过第三管路22与第一顶棚油缸7的有杆腔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5的工作油口 BI通过第二管路21与第一顶棚油缸7的无杆腔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5的工作油口 Al还通过第五管路24与第二顶棚油缸8的有杆腔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5的工作油口 BI还通过第四管路23与第二顶棚油缸8的无杆腔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5的回油口 Tl与第一回油分管1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6的工作油口 A2通过第六管路25与机罩油缸9的无杆腔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6的工作油口 B2通过第七管路26与机罩油缸9的有杆腔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6的回油口 T2与第二回油分管1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回油分管17的另一端与第二回油分管18的另一端均与总回油管16的一端连接,所述总回油管16的另一端与油箱I连通。
[003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20上设置有过滤器12,所述过滤器12安装在所述阀块19上。
[003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6均为三位四通换向阀。
[003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路21、第四管路23和第六管路25上均设置有液控单向阀29,用于防止油液方向流动。
[0035]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电机3驱动齿轮栗2从油箱I中吸油,油液经第一管路20和过滤器12的过滤作用进入齿轮栗2,油液经齿轮栗2的加压作用后进入总出油管13,此时总出油管13的高压油液可经第一出油分管14进入第一电磁阀5的进油口Pl,总出油管13的高压油液也可经第二出油分管15进入到第二电磁阀6的进油口 P2;
[0036]当第一电磁阀5的右侧得电时,第一电磁阀5的工作油口BI的高压油液分别经过第二管路21和第五管路24进入第一顶棚油缸7的无杆腔和第二顶棚油缸8的无杆腔,第一顶棚油缸7和第二顶棚油缸8的活塞杆同时向外伸出,摊铺机顶棚上升。此时第一顶棚油缸7的有杆腔的油液和第二顶棚油缸8的无杆腔的油液分别通过第四管路23和第六管路25回到第一电磁阀的工作油口 Al,油液从第一电磁阀5的回油口 Tl流出依次经过第一回油分管17和总回油管16回到油箱I中。
[0037]当第一电磁阀5的左侧得电时,第一电磁阀5的工作油口Al高压油液分别经过第四管路23和第六管路25进入第一顶棚油缸7的有杆腔和第二顶棚油缸8的有杆腔,第一顶棚油缸7的活塞杆和第二顶棚油缸8的活塞杆缩回,摊铺机顶棚落下。此时第一顶棚油缸7的无杆腔的油液和第二顶棚油缸8的无杆腔的油液分别通过第二管路21和第五管路24回到第一电磁阀5的工作油口 BI,油液从第一电磁阀5的回油口 Tl流出依次经过第一回油分管17和总回油管16回到油箱I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