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压合结构的结束覆盖层的管道隔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7446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具有压合结构的结束覆盖层的管道隔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有压合结构的结束覆盖层的管道隔热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管道隔热装置,其包括压合结构的结束覆盖层,并且能够在用于管道隔热装置的结束覆盖层的制造过程中简化工艺,并可提高刚性和精度。

背景技术:
通常,在发电厂(例如核电厂和热发电厂)、石化厂等中安装用于传送高温和高压蒸汽的管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管道由于高温和高压蒸汽被腐蚀,从而管道壁变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管道壁的变薄会使管道中产生小孔,导致严重的事故。出于这个原因,每年进行一次计划中的维护,由此在管道上进行壁变薄的检查,并记录和报告检查的结果。在进行这种壁变薄的检查的情况下,如果在管道上已经应用现有的绝热体,则随后除去管道外侧的结束金属覆盖层和绝热体,然后进行壁变薄的检查。在进行壁变薄的检查后,附着新的绝热体,然后利用结束覆盖层进行结束加工。这种在壁变薄的检查后应用绝热体的方式,会引起大量的浪费,例如绝热体和结束覆盖层,其导致材料的大量浪费。尤其是,在弯头或T型接头部上应用绝热体的情况下,相比于在直管上应用绝热体的情况需要更高的技术,并且如果错误地应用绝热体,则可形成热缺口,由此可增加热应力,相应部分的壁变薄会显著地进行,由此,整个管道装置的寿命可能会降低。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已在韩国专利号10-1184392中提出(注册于2012年9月13日)。在韩国专利号10-1184392(注册于2012年9月13日)中,管道隔热装置包括弯头隔热单元、T型接头隔热单元、直管隔热单元和凸缘隔热单元,并且每个隔热单元包括两个或更多的段,并且每个段由多个隔热层组成,并覆盖有结束金属覆盖层。根据相关技术的结束覆盖层具有组装有多个组件段55a(或板)的结构,以便于对应韩国专利号10-1184392(注册于2012年9月13日)中的图10所示出的弯头21的弯曲表面。所述多个组件段55a具有弯曲组件端部55b。加强连接件56具有连接端部56b,其在与组件端部55b的弯曲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弯曲。加强连接件56安装在组件段55a的组件端部55b上,然后以轧制过程等进行压缩,由此多个组件段55a在圆周方向上进行连接。然而,制造具有上述结构的结束覆盖层的过程需要弯曲和连接组件段的端部和加强连接件的端部的过程,并因此该过程是复杂的并且精度低,加强连接件和组件端部经常是分离的,从而产生了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压合结构的结束覆盖层的管道隔热装置,能够解决相关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管道隔热装置,其包括压合结构的结束覆盖层,并能够使工艺简化,并可提高一定程度的连接精度。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管道隔热装置,其包括压合结构的结束覆盖层,并能改善结束覆盖层的刚性,并可提高连接部分的连接强度。技术方案根据用于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一部分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管道隔热装置包括:应用在管道弯头的外表面上的弯头隔热单元;应用在管道的T型接头的外表面上的T型接头隔热单元;应用在管道的直管外表面上的直管隔热单元;以及应用在管道的凸缘部外表面上的凸缘隔热单元。在管道隔热装置中,弯头隔热单元、T型接头隔热单元、直管隔热单元以及凸缘隔热单元中的每一个包括多个段,其连接为以便沿着分割线是可分离的,并且所述多个段中的每一个由多个隔热层组成,并且是由结束覆盖层所覆盖。该结束覆盖层包括:至少一个联合底架,其由软金属材料制成,并具有分别形成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上的第一插入凹槽和第二插入凹槽,以及具有形成在每个第一插入凹槽和第二插入凹槽的内侧表面上的锯齿形第一突起和在另一内侧表面上与第一突起交替地形成的锯齿形第二突起;以及多个由软金属材料制成的板。在某种方式中,其中是多个板中的任一个的第一板的一个端部插入到第一插入凹槽中,并且与第一板相邻的第二板的一个端部插入到第二插入凹槽中,然后压缩至少一个联合底架,使得第一板和第二板连接、多个板和至少一个联合底架连接,以对应于管道的曲面。所述至少一个联合底架可具有H形的横截面,或在中间部分弯曲,使得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形成预定的角度。所述至少一个联合底架和所述多个板中的每一个都可由铝材料制成。结束覆盖层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结束底架,其包含软金属材料,并且具有形成在一个端部上的第三插入凹槽并具有U形,以及具有以规则的间隔形成在第三插入凹槽的一个内侧表面上的锯齿形第一突起和在另一侧表面上与第一突起交替地形成的锯齿形第二突起。在某个状态下,其中仅有板的一个端部连接到至少一个联合底架上,另一端部插入到第三插入凹槽中,所述板是多个板中的一个并构成结束覆盖层的端部,可压缩至少一个结束底架,使得所述板和所述至少一个结束底架相连。所述多个段的每一个可包括内隔热层、在所述内隔热层的径向方向上布置在外侧上的外隔热层以及插入在内隔热层和外隔热层之间的中间隔热层。有益效果根据本发明,安装和拆卸很容易,并且能够一定程度的提高连接精度,并能够实现工艺简化。此外,能够提高结束覆盖层的刚性,并增加连接部分的连接强度。因此,能够提高管道隔热装置的刚性。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管道隔热装置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了已经拆卸了图1的弯头隔热单元、T型接头隔热单元以及凸缘隔热单元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已经拆卸了图1的直管隔热单元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沿图1的线A-A的剖视图。图5是弯头隔热单元的结束覆盖层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了沿图5的线B-B的横截面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了在压缩前后图6的部分“C”的状态的放大图。图8是示出了在压缩前后图6的部分“D”的状态的放大图。图9是用于说明T型接头的结束覆盖层的结构和连接(组装)方法的示意图。图10是用于说明直管的结束覆盖层的结构和连接(组装)方法的视图。图11是用于说明凸缘的结束覆盖层的结构和连接(组装)方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以下详细的描述,目的是仅向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本发明的透彻理解。图1至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管道隔热装置的视图。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管道隔热装置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了已经拆卸了图1的弯头隔热单元、T型接头隔热单元以及凸缘隔热单元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已经拆卸了图1的直管隔热单元的状态的示意图,以及图4是沿图1的线A-A的剖视图。如图1至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管道隔热装置10容易地连接到管道(21、22、23)的外表面上并与其分离,并且管道(21、22、23)通过弯头21、T形接头22、直管23等的连接在预定方向上延伸。在管道(21、22、23)的弯头21、T形接头22、直管23等的端部设置了凸缘部24。这些凸缘部24通过紧固件接合,由此连接弯头21、T形接头22、直管23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管道隔热装置10是由应用在弯头21的外表面上的弯头隔热单元11、应用在T型接头22的外表面上的T型接头隔热单元12、应用在直管23的外表面上的直管隔热单元13以及应用在用于连接管道21、22、23的凸缘部24的外表面上的凸缘隔热单元14组成。(弯头隔热单位)弯头隔热单元11包括多个段11a和11b,其具有对应于弯头21的形状,以便于包围该弯头21的外表面。多个段11a和11b沿着分割线31分割,并且所述段11a和11b在弯头21的外表面上可分离地接合。如图4所示,各段11a或11b包括布置成与弯头21的外表面接触的内隔热层51、在所述内隔热层51的径向方向上布置在外侧上的外隔热层53以及插入在内隔热层51和外隔热层53之间的中间隔热层52。内层隔热层51和外隔热层53可由例如玻璃棉或矿棉的材料制成,并且在流过所述管道21、22、23的流体具有低的温度的情况下也可由例如发泡聚乙烯的材料制成。内隔热层51和外隔热层53可由相同的绝热体制成。中间隔热层52可配置为具有夹套结构,其具有填充空气或氩气的空间52a。可选择地,中间隔热层52可由适用于高温的绝热体制成,例如HITLIN,或者中间隔热层52可由不同于内隔热层51和外隔热层53的绝热体制成。此外,内隔热层51、外隔热层53和中间隔热层52可通过绝热体保护层覆盖和保护。在所述多个段11a和11b的外表面上布置了结束覆盖层55。结束覆盖层55可由软金属材料制成,以便能够稳定地保护和保持所述内隔热层51、中间隔热层52、外隔热层53等。在所述段11a和11b相互接触的端部,提供了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以便相互对应。多个段11a和11b由第一连接部41及第二连接部42牢固和精确地连接。图5至8是用于说明弯头的结束覆盖层55的结构和连接(组装)方法的示意图。图5是结束覆盖层55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了沿图5的线B-B的横截面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了在压缩前后图6的部分“C”的状态的放大图,以及图8是示出了在压缩前后图6的部分“D”的状态的放大图。如图5至8所示,组装多个板55a和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以对应于弯头21的弯曲表面,由此组装结束覆盖层55并用作构成弯头隔热单元11的所述段11a或11b的外部覆盖层。结束覆盖层55具有组装或连接有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和多个板55a的结构。此外,结束覆盖层55的端部可与至少一个结束底架58连接。构成结束覆盖层55的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多个板55a以及至少一个结束底架58可包含软金属材料(例如铝材料)。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具有与所述段11a或11b的长度对应的长度,并可具有预定的宽度。在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的第一组件端部,沿纵向方向形成了长的第一插入凹槽56a,并且在相反侧的第二组件端部,沿纵向方向形成了长的第二插入凹槽56b。在每个第一插入凹槽56a和第二插入凹槽56b的一个内侧表面上,形成了锯齿形第一突起56c,并且在另一内侧表面上,形成了与第一突起56c交替的锯齿形第二突起56d。可形成多个第一突起56c和多个第二突起56d。第一突起56c和第二突起56d形成为不彼此面对。即,在面对形成第一突起56c的部分的另一内侧部的部分上未形成第二突起56d,并且在靠近面对形成第一突起的部分的另一内侧部的部分的一部分上形成所述第二突起56d,以便能够在压缩期间与所述第一突起咬合。因此,如图7的(a)部分所示,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可具有H形的横截面,并可具有与弯头21的弯曲表面对应的平板形状或弯曲形状。多个板55a具有与所述段11a或11b的长度对应的长度,并且可具有与弯头21的弯曲表面对应的平板形状或弯曲形状,并且可具有多种宽度,以便能够围绕弯头21的弯曲表面。多个板55a与所述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组装如下。如图7的(a)部分所示,多个板55a的任何一个的第一板55a的一个端部,插入到第一突起56c中,并且邻近第一板55a的第二板55a的一个端部插入到第二突起56d中。此后,当压缩该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时,因为该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和板55a是软金属材料,第一突起56c和第二突起56d在板55a的端部插入在它们之间的状态下,以相互咬合的方式与板55a压缩到一起,如图7的(b)部分所示。因此,在所述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介入在中间的前提下,精确和牢固地连接两个相邻的板55a。多个板55a与所述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可以上述方式连接为弯曲的形状,以对应于弯头21的弯曲表面,从而配置该结束覆盖层55。另外,为了提高结束覆盖层55的端部刚性,所述至少一个结束底架58可连接到该结束覆盖层55。所述至少一个结束底架58具有与所述段11a或11b的长度对应的长度,并可具有预定的宽度。如在图在8的(a)部分中所示,至少一个结束底架58具有形成在装配端部上的第三插入凹槽58a,从而具有U形的横截面。第三插入凹槽58a的一个内侧表面上形成了锯齿形第一突起58c,并在另一内侧表面上与第一突起58c交替地形成了锯齿形第二突起58d。可形成有多个第一突起58c和多个第二突起58d。第一突起58c和第二突起58d形成为不相互面对。即,在面对形成第一突起58c的部分的另一内侧部的一部分上未形成第二突起58d,并且在靠近面对形成第一突起的部分的另一内侧部的部分的一部分上形成所述第二突起58d,以便能够在压缩期间与所述第一突起咬合。所述至少一个结束底架58可连接到端板55ab的另一端部上,该端板55ab是所述多个板55a中的一个板,并且构成结束覆盖层55的端部。即,在其中只有端板55ab的一个端部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上的情况下,另一端部插入到第三插入凹槽58a中,如图8的(a)部分所示。然后,当压缩至少一个结束底架58时,因为该至少一个结束底架58和端板55ab是软金属材料,所述第一突起58c和第二突起58d在端板55a的另一端部插入在它们之间的状态下与端板55ab压缩在一起,使得它们相互接合,如图8的(b)部分所示。因此,至少一个结束底架58精确地和牢固地连接到插入在它们之间的端板55ab的端部上。或者如果必要,所述至少一个结束底架58可连接用于提高刚性。(T型接头隔热单位)T型接头隔热单元12包括多个段12a和12b,具有对应于T型接头22的形状,以便围绕T型接头22的外表面。该多个段12a和12b沿着分割线32分隔开,段12a和12b在T型接头22的外表面上以可分离的方式连接。T型接头隔热单元12的每个段12a或12b包括:布置为与T型接头22的外表面接触的内隔热层51;在内隔热层51的径向布置于外侧上的外隔热层53;以及插入在内隔热层51和外隔热层53之间的中间隔热层52。隔热层51、52、53的结构与弯头隔热单元11的结构相同。在T型接头隔热单元12或各段12a或12b的外表面上布置有结束覆盖层65。结束覆盖层65可由软金属材料制成,以便能够稳定地保护和保持所述内隔热层51、中间隔热层52、外隔热层53等。在相互接触的段12a和12b的端部部分上,提供了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以便相互对应。多个段12a和12b由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牢固且精确地连接。图9是用于说明T型接头的结束覆盖层65的结构和连接(组装)方法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多个板65a和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57组装为对应于T型接头22的弯曲表面,从而组装结束覆盖层65,并且用作构成T型接头隔热单元12的段12a或12b的外部覆盖层。T型接头结束覆盖层65具有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57和多个板65a、65b、65c相连接的结构。另外,虽然未示出,T型接头结束覆盖层65的端部可以与弯头结束覆盖层55的相同方式与至少一个结束底架58相连。构成T型接头结束覆盖层65的所述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57、所述多个板65a、65b、65c以及至少一个结束底架58可包含软金属材料(例如铝材料)。构成T型接头结束覆盖层65的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57可由两种类型组成。第一联合底架56具有与构成弯头结束覆盖层55的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相同的结构。即,第一联合底架具有与段12a或12b的长度对应的长度,并且可具有预定的宽度。在该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的第一组件端部上,沿纵向方向形成了长的第一插入凹槽56a,并在相反侧的第二组件端部上,沿纵向方向形成了第二插入凹槽56b。在每个第一插入凹槽56a和第二插入凹槽56b的一个内侧表面上,形成了锯齿形第一突起56c,在另一内侧表面上与第一突起56c交替地形成了锯齿形第二突起56d。可形成有多个第一突起56c和多个第二突起56d。第一突起56c和第二突起56d形成为不相互面对。即,在面对形成第一突起56c的部分的另一内侧部的一部分上未形成第二突起56d,并且在靠近面对形成第一突起的部分的另一内侧部的部分的一部分上形成所述第二突起56d,以便能够在压缩期间与所述第一突起接合。因此,如图7的(a)部分所示,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可具有H形的横截面,并可具有与弯头21的弯曲表面对应的弯曲形状。第一联合底架56用于平行连接两个板65a和65b。第二联合底架57可在中间部分弯曲,使得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形成预定的角度,并且它的横截面形状变成L形。即,第二联合底架可通过以直角或预定的角度弯曲第一联合底架56的中间部分来配置。因此,在联合底架57的第一组件端部上,沿纵向方向形成长的第一插入凹槽57a,并在相反侧的第二组件端部上,沿纵向方向形成第二插入凹槽57b。在每个第一插入凹槽57a和第二插入凹槽57b的一个内侧表面上形成锯齿形第一突起57c,以及在另一内侧表面上形成与第一突起57c交替的锯齿形第二突起57d。并可形成多个第一突起57c和多个第二突起57d。第一突起57c和第二突起57d形成为不相互面对。即,在面对形成第一突起57c的部分的另一内侧部的一部分上未形成第二突起57d,并且在靠近面对形成第一突起的部分的另一内侧部的部分的一部分上形成所述第二突起57d,以便能够在压缩期间与所述第一突起接合。因此,如在图9的下部剖视图中所示,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7可具有L形的横截面,并且可具有与T型接头22的弯曲表面对应的弯曲形状。第二联合底架57可用于以直角或预定的角度连接两个板65a和65c或65b和65c。多个板65a、65b、65c具有与段12a和12b的长度对应的长度,并且可具有与T型接头22的弯曲表面对应的平板形状或弯曲形状,并且可具有多种宽度,以便能够围绕T型接头22的弯曲表面。连接(组装)多个板65a、65b、65c和所述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57的方式与相对于所述弯头结束覆盖层55的所描述方式相同。(直管隔热单位)直管隔热单元13包括多个段13a和13b,该段具有与直管23对应的形状,以包围所述直管23的外表面。多个段13a和13b沿着分割线33分隔开,段13a和13b在直管23的外表面上以可分离的方式连接。直管隔热单元13的各段13a或13b包括布置为与直管23的外表面接触的内隔热层51、在内隔热层51的径向上布置于外侧的外隔热层53以及插入在内隔热层51和外隔热层53之间的中间隔热层52。隔热层51、52、53的结构与弯头隔热单元11的结构相同。在直管隔热单元13或段13a或13b的外表面上布置直管结束覆盖层75。直管结束覆盖层75可由软金属材料制成,以便能够稳定地保护和保持所述内隔热层51、中间隔热层52、外隔热层53等。在相互接触的段13a和13b的端部上,提供了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以便相互对应。多个段12a和12b由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牢固且精确地连接。图10是用于说明直管结束覆盖层75的结构和连接(组装)方法的视图。如图10所示,组装多个板75a和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以便对应于直管23的弯曲表面,从而组装直管结束覆盖层75,并且用作构成直管隔热单元13的段13a或13b的外部覆盖层。直管结束覆盖层75具有连接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和多个板75a的结构。另外,虽然未示出,直管结束覆盖层75的端部可以与弯头结束覆盖层55的相同方式与至少一个结束底架58相连。构成直管结束覆盖层75的所述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所述多个板75a以及至少一个结束底架58可包含软金属材料(例如铝材料)。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具有与构成弯头结束覆盖层55的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相同的结构。即,至少一个联合底架具有与段13a或13b的长度对应的长度,并且可具有预定的宽度。在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的第一组件端部上,沿纵向方向较长的形成第一插入凹槽56a,并在相反侧的第二组件端部上,沿纵向方向形成第二插入凹槽56b。在每个第一插入凹槽56a和第二插入槽56b的一个内侧表面上形成锯齿形第一突起56c,以及在另一内侧表面上形成与第一突起56c交替的锯齿形第二突起56d。并可形成多个第一突起56c和多个第二突起56d。第一突起56c和第二突起56d形成为不相互面对。即,在面对形成第一突起56c的部分的另一内侧部的一部分上未形成第二突起56d,并且在靠近面对形成第一突起的部分的另一内侧部的部分的一部分上形成所述第二突起56d,以便能够在压缩期间与所述第一突起咬合。因此,如图7的(a)部分所示,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可具有H形的横截面,并可具有与直管23的弯曲表面对应的弯曲形状。联合底架56用于平行连接两个板75a。多个板75a具有与段13a或13b的长度对应的长度,并且可具有与直管23的弯曲表面对应的平板形状或弯曲形状,并且可具有多种宽度,以便能够包围直管23的弯曲表面。连接(组装)多个板75a和所述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6的方式与通过所述弯头结束覆盖层55描述的方式相同。(凸缘隔热单元)管21、22、23通过凸缘部24连接。例如,直管23和直管23、直管23和弯头21、T型接头22和直管23等可通过凸缘部24相连。在这样的凸缘部24的外表面上提供了凸缘隔热单元14,以便包围凸缘部。凸缘隔热单元14包括多个段14a和14b,该段具有对应于凸缘部24的形状,以便包围凸缘部24的外表面。多个段14a和14b沿着分割线34分隔开,段14a和14b在凸缘部24的外表面上可分离的连接。每个凸缘隔热单元14的段14a或14b包括布置为与凸缘部24的外表面接触的内隔热层51、在内隔热层51的径向方向布置在外侧上的外隔热层53以及插入在内隔热层51和外隔热层53之间的中间隔热层52。隔热层51、52、53的结构与弯头隔热单元11的结构相同。在凸缘隔热单元14或段14a或14b的外表面上布置凸缘结束覆盖层85。凸缘结束覆盖层85可由软金属材料制成,以便能够稳定地保护和保持所述内隔热层51、中间隔热层52、外隔热层53等。在相互接触的段14a和14b的端部上,提供了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以便相互对应。多个段12a和12b由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牢固地且精确地连接。图11是用于说明凸缘的结束覆盖层85的结构和连接(组装)方法的视图。如图11所示,组装多个板85a和85b以及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7,以便对应于段14a或14b的弯曲表面,由此组装结束覆盖层85,并且用作构成凸缘结束覆盖层85的段14a或14b的外部覆盖层。凸缘结束覆盖层85具有连接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7和多个板85a和85b的结构。另外,虽然未示出,凸缘结束覆盖层85的端部可以与弯头结束覆盖层55的相同方式与至少一个结束底架58相连。构成凸缘结束覆盖层85的所述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7、所述多个板85a和85b以及至少一个结束底架58可包含软金属材料(例如铝材料)。构成凸缘结束覆盖层85的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7具有与参照图9所描述的第二联合底架57相同的结构和连接方式,但可在与第二联合底架相反的方向上形成曲线。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7可在中间部分弯曲,使得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形成预定的角度,并且它的横截面形状变成L形。即,至少一个联合底架可通过以直角或预定的角度弯曲第一联合底架56的中间部分来配置。因此,在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7的第一组件端部上,沿纵向方向较长的形成第一插入凹槽57a,并在相反侧的第二组件端部上,沿纵向方向形成第二插入凹槽57b。在每个第一插入凹槽57a和第二插入凹槽57b的一个内侧表面上形成锯齿形第一突起57c,以及在另一内侧表面上形成与第一突起57c交替的锯齿形第二突起57d。并且可形成多个第一突起57c和多个第二突起57d。第一突起57c和第二突起57d形成为不相互面对。即,在面对形成第一突起57c的部分的另一内侧部的一部分上未形成第二突起57d,并且在靠近面对形成第一突起的部分的另一内侧部的部分的一部分上形成所述第二突起57d,以便能够在压缩期间与所述第一突起咬合。如图11的右上部剖视图所示,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7可具有L形的横截面,并且可具有与段14a和14b的弯曲表面对应的弯曲形状。为了参考,图11的右上部剖视图示出了在压缩联合底架57以及板85a和85b之前的形式。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7能够用于以直角或预定角度连接两个板85a和85b。多个板85a和85b具有与段12a或12b的长度对应的长度,并且可具有与凸缘部24的弯曲表面对应的平板形状或弯曲形状,并且可具有多种宽度,以便能够包围凸缘部24的弯曲表面。具体地,可提供弯曲的矩形板85a和半圆形板85b,并以直角连接。连接(组装)多个板85a和85b以及所述至少一个联合底架57的方式与通过所述T型接头结束覆盖层65描述的方式相同。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安装和拆卸是容易的,并且能够提高一定程度的连接精度,并能够实现工艺简化。此外,它能够提高结束覆盖层的刚性,并增加连接部分的连接强度。为了对本发明进行更透彻的理解已经参照附图将上述实施方式作为实施例进行了描述,而这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此外,显而易见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做出多种修改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