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减振器的阻尼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6340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用于减振器的阻尼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阻尼阀装置。



背景技术:

由DE 197 22 216 A1已知一种可调节的阻尼阀装置,其布置在减振器的外部容器的外侧。该外部容器具有用于容纳主级阀的径向管接头,该主级阀由前级阀借助于电磁致动器来操控。

在杯形容纳部中布置有致动器的线圈和电枢。容纳部的外壁形成用于电枢或线圈的轭铁罩盖的套筒区段使将推力施加到电枢上的磁通的回路闭合。

内侧密封件相对周围环境闭合完全以阻尼介质填充的管接头。在管接头与杯形容纳部之间存在形状配合连接。由此,液压压力没有作用到线圈上。线圈经由在杯形容纳部中的径向窗口与用于供电的连接电缆相连接。两个缺点与此相关。有缺陷的供电(例如电缆断裂)导致阻尼阀装置或减振器的完全失效。另一方面,线圈仅可与连接电缆一起使用,从而使得在装配期间在阻尼装置的两个单阀处的调校工作仅利用专门的装配线圈来进行。由此,当装配线圈的电气特性值与完成的阻尼阀装置的线圈不是绝对相同时,还会出现少许偏差。

如由DE 197 22 216 A1的图2可看出的那样,杯形容纳部具有用于电缆接头的侧部开口,湿气和污物可通过该开口侵入到阻尼阀装置中。虽然线圈通过填料得到保护,然而湿气通常是不利的,至少湿气导致不受欢迎的生锈。

由DE 38 07 913 C1已知一种阻尼阀装置,在其中使用独立的罐状轭铁和与线圈分开的电缆接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由现有技术已知的问题减小到最小程度。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由此实现,即,外部的壳体上部件是相对于壳体中间壁独立的构件,且内套筒不依赖于外部的壳体件与壳体中间壁耐压地连接,其中,相对于外部的壳体上部件独立的保护罩盖住该外部的壳体上部件。

阻尼阀装置的内部构件可利用保护罩更好地得到保护而不受外部污物影响。通过分开构件线圈结构单元、外部的壳体件与保护罩,可更容易地标准化地使用线圈单元。外部的保护罩的造型在细节上不再依赖于线圈结构单元。因此,线圈结构单元可在装配过程中同样在无保护罩的情况下进行装配和测试。

在另一设计方案中,线圈结构单元具有可与保护罩的配合触点耦联的触点,其中,保护罩实施成具有供电接口。因此,保护罩不仅满足保护功能,而且同样形成在供电电缆与线圈之间的电气连接。在阻尼阀装置的标准化的内部构造中,保护罩可根据客户来定制,以便例如使得确定的电缆走向变得容易。

为了简化装配过程,线圈结构单元具有与外部的壳体上部件的定位连接部。

例如,壳体上部件相对于保护罩具有扭转止动部。

优选地,外部的壳体上部件与线圈结构单元具有保持连接部。由此使线圈结构单元相对于保护罩定向,从而使得保护罩的装配、尤其关于在保护罩与线圈结构单元之间的触点接通变得容易。

外部的壳体上部件具有用于线圈结构单元的固定榫的至少一个容纳开口。固定榫是线圈支架的一部分且优选由塑料构成。通过简单的加热和变形,可在无添加物(Fremdstoff)的情况下实现在线圈结构单元与外部的壳体上部件之间的可承受高负荷的连接。

设置成,壳体中间壁与管件相连接。由此,外部的壳体件无须承受来自阀区域的压力。

鉴于在线圈结构单元与保护罩之间的良好的触点闭合,保护罩的底部支撑在内套筒的底部上。触点和固定区域彼此非常靠近,这对于触点闭合而言非常有帮助。

在此,保护罩由固定器件固定在内套筒的底部处。因此不仅存在在底部处的支撑,而且存在固定。保护罩的移动被减少到最低限度。

可设置成,保护罩的底部具有通孔,内套筒的底部穿过该通孔伸出,其中,固定器件与内套筒的底部达成固定连接。因此,内套筒的底部是类似于固定栓的固定器件。

为了保护固定连接不受外部影响,固定器件具有帽状截面。

可选地,可为通孔分配有密封件,以便完全封闭保护罩。

可设置成,保护罩具有管状突起,其沿轴向覆盖管件。该覆盖使得污物和/或湿气难于侵入到阻尼阀装置中。

对于特别苛刻的应用而言,在管状突起的内壁与管件之间可布置有至少一个密封件。

附图说明

借助下面的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其中:

图1显示了在减振器处的阻尼阀装置,

图2显示了阻尼阀装置的截面图示,

图3-5显示了带有外部的壳体上部件的线圈结构单元,

图6-8显示了作为单件的外部的壳体上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减振器具有缸体1,活塞杆3可沿轴向运动地布置在缸体中。引导和密封单元7将活塞杆3从缸体的上端引出。在缸体1内,在活塞杆3处固定有带有活塞阀组件11的活塞单元9。缸体1的下端通过带有底部阀组件15的底板13封闭。缸体1由容器管17包围。容器管17和中间管5形成环形空间19,其是平衡腔。在缸体1内的空间通过活塞单元9分成第一工作腔21a和第二工作腔21b。工作腔21a和21b被阻尼液填充。平衡腔19被液体填充直至水平19a,且在该水平之上被气体填充。在平衡腔19内形成第一导引路段、即高压部分路段23,其通过缸体1的钻孔25与第二工作腔21b连接。沿侧向安装在容器管17处的可调节的阻尼阀装置27与高压部分路段联接。第二导引路段、即低压部分路段29(未示出地)从该阻尼阀装置引导到平衡腔19中。

如果活塞杆3向上从缸体1移出,上工作腔21b变小。在上工作腔21b中建立超压,其仅可通过活塞阀组件11卸除到下工作腔21a中,只要可调节的阻尼阀27闭合。当可调节的阻尼阀装置27打开时,则液体同时从上工作腔21b通过高压部分路段23和可调节的阻尼阀装置27流到平衡腔19中。因此,减振器在活塞杆3移出时的阻尼特征取决于,可调节的阻尼阀装置27是或多或少地开启还是闭合。

当活塞杆3移入到缸体1中时,则在下工作腔21a中形成超压。液体可从下工作腔21a通过活塞阀组件11向上转移到上工作腔21b中。由于在缸体1内的活塞杆体积逐渐增加而挤出的液体通过底部阀组件15排出到平衡腔19中。在上工作腔21b中同样出现上升的压力,因为活塞阀组件11的流动阻力小于底部阀组件15的流动阻力。该上升的压力可在阻尼阀装置27打开时通过高压部分路段23又溢出到平衡腔19中。这意味着,当可调节的阻尼阀装置27打开时,在减振器的阻尼阀装置27打开的情况下,在移入时,此时同样具有较软的特征,而当阻尼阀装置27闭合时,具有较硬的特征,正如在活塞杆移出的情形中那样。应理解的是,通过旁路的高压部分路段23的流动方向总是相同的,与活塞杆是移入还是移出无关。

图2以截面图示显示了阻尼阀装置27。阻尼阀装置27包括带有管件33的阻尼阀壳体31,其布置成相对于容器管17基本上位置固定。在作为阻尼阀壳体31的一部分的壳体上部件35中布置有线圈结构单元37。该线圈结构单元37沿轴向支撑在壳体中间壁39上且包括线圈支架41,其如由图3至5可见的那样具有管状区段43,该管状区段具有端侧的环形罩盖45、47。第一环形罩盖45具有通至缠绕在线圈支架41上的线圈53的端部的两个触点49、51。此外,在第一环形罩盖45处例如实施有三个固定榫55,其穿过外部的壳体件35的同样三个容纳开口57。线圈支架41优选由塑料制成且与壳体上部件35以如下方式形成保持连接部59,即,沿轴向镦压固定榫55且由此沿径向在罩盖侧封闭容纳开口57,即在功能上形成铆接的形式。经由保持连接部59确保线圈结构单元37明确定位在外部的壳体上部件35内。

图6至8说明了外部的壳体上部件35的结构设计方案。壳体上部件35具有带有底部61的杯形形状,底部61具有容纳开口57。此外,空隙63实施成用于线圈结构单元37的触点49、51。在图6和7中可看出壳体上部件35的局部沿径向的扩展部65。

中央开口61用于穿引具有底部71的内套筒69。如图2显示的那样,内套筒69耐压地与壳体中间壁39连接。壳体中间壁39和具有底部71的内套筒69将阀区域73与线圈结构单元37和外部的壳体上部件35分开。内套筒69和底部71容纳电枢75,经由其操纵作用到主级阀79上的前级阀77。如图2进一步显示的那样,内套筒69由两个功能区段构成。底部71和与之紧接着的内套筒区段81由具有较小磁传导阻力的材料制成。绝缘套筒83作为内套筒69的一部分具有明显更大的磁传导阻力,以便可使线圈53的磁通以尽可能高的效率流动穿过电枢75。在线圈53的磁通中,外部的壳体上部件35构成轭铁。

壳体中间壁39还优选多件式地来构建且包括阶梯套筒85和朝电枢75的方向取向的底部87。电枢75、前级阀77和主级阀79的基本构造示例地已由DE 10 2013 209 926 A1已知。

壳体中间壁39的侧面区段89与外部的壳体上部件35的内壁的端部区域91形成过盈配合,从而使得由线圈结构单元37和外部的壳体上部件35构成的预装配的结构单元可固定在壳体中间壁39处。

图2还显示了相对于壳体上部件35独立的保护罩93。保护罩93盖住外部的壳体上部件35。保护罩93具有供电接口95,其与保护罩93的配合触点97相连接。保护罩93的配合触点97和线圈结构单元37的触点49、51实施成可耦联。

如在右侧的半截面中可看出的那样,保护罩93具有用于外部的壳体上部件35的径向的扩展部65的轴向容纳槽99。容纳槽99和径向的扩展部65形成在保护罩93与外部的壳体上部件35之间的形状配合的扭转止动部。由此可建立供电接口95相对阻尼阀装置27的明确取向。

壳体中间壁39与管件33牢固地相连接,例如借助于径向的凸肋(Versickung)101。密封件103防止阻尼液从阀区域73流出到周围环境中。在凸肋101已经闭合时,外部的壳体上部件35还可从壳体中间壁39移开。

保护罩93包括底部109,其沿轴向支撑在内套筒69的底部71上。内套筒69的底部71局部地实施成空心栓状的固定器件107,其穿过保护罩93的通孔109伸出,其中,独立的固定器件111与内套筒69的底部71或者栓状的固定器件107达成固定连接。由此,保护罩93相对内套筒69的底部71得以固定,内套筒69又与壳体中间壁39牢固连接。可看出在触点/配合触点与固定器件107、111之间的较小的径向和轴向间距,从而触点/配合触点实际没有受到保护罩相对内套筒的相对运动的影响。

固定器件111具有帽状的截面且因此盖住在保护罩93中的通孔109。可选地,还可为通孔109分配有密封件113,从而还密封在保护罩93与内套筒69的底部71之间的接触区域。

保护罩93不仅保护外部的壳体上部件35的区域,而且保护其内部构件。保护罩93的管状突起115沿轴向覆盖管件33。可选地,在管状突起115的内壁与管件33之间可布置有至少一个密封件117,从而还盖住在外部的壳体上部件35与壳体中间壁39之间的过渡区域且因此防止污物和湿气。

阻尼阀装置27的装配原则上以如下方式实现。在第一步中,使整个内套筒69与阶梯套筒85相连接,例如通过焊接方法。当保持该结构单元竖直地以底部指向下时,然后可将电枢75连同弹簧组件119引入到内套筒69中。其后,将壳体中间壁39的底部87固定在阶梯套筒85处。随后安装前级阀77和主级阀79。在阶梯套筒85的内壁处的局部变形部121可沿轴向固定主级阀79且进而固定前级阀77。

时间上并行地可将线圈结构单元37引入到外部的壳体上部件35中。基于固定榫55的几何布置,在周向方向上仅存在唯一的装配位置。图3显示了完成的局部总装。在此,线圈结构单元37的触点49、51穿过外部的壳体上部件35,且线圈结构单元37贴靠在外部的壳体上部件35的底部61内侧。在下部的环形罩盖47与壳体上部件35之间存在沿轴向突出的端部区域91。

紧接着将根据图3的局部结构单元推到带有内套筒69的壳体中间壁39上,直至线圈结构单元37贴靠在壳体中间壁39上,且外部的壳体上部件35的端部区域91与壳体中间壁39达到过盈配合。在该结构级中,还可对阻尼阀装置27与同样用在实际使用中的线圈结构单元37进行测试,且在需要时还可进行拆解,以便必要时重新调校或更换零件。

此后将阻尼阀装置27引入到管件33中、在周向方向上根据供电接口95的期望的位置取向且例如用肋状物进行固定。在下一工作步骤中,放上带有密封件117的保护罩93,其中,配合触点97与线圈结构单元37的触点49、51接合。由于在保护罩93与外部的壳体上部件35之间的扭转止动部,误装配得以排除。

附图标记列表

1 缸体

3 活塞杆

5 中间管

7 引导和密封单元

9 活塞单元

11 活塞阀组件

13 底板

15 底部阀组件

17 容器管

19 环形空间

21a/21b 工作腔

23 高压部分路段

25 钻孔

27 阻尼阀装置

29 低压部分路段

31 阻尼阀壳体

33 管件

35 外部的壳体上部件

37 线圈结构单元

39 壳体中间壁

41 线圈支架

43 管状区段

45 环形罩盖

47 环形罩盖

49 触点

51 触点

53 线圈

55 固定榫

57 容纳开口

59 保持连接部

61 底部

63 空隙

65 径向扩展部

67 中央开口

69 内套筒

71 底部

73 阀区域

75 电枢

77 前级阀

79 主级阀

81 内套筒区段

83 绝缘套筒

85 阶梯套筒

87 底部

89 侧面区段

91 端部区域

93 保护罩

95 供电接口

97 配合触点

99 容纳槽

101 凸肋

103 密封件

105 底部

107 固定器件

109 通孔

111 固定器件

113 密封件

115 管状突起

117 密封件

119 弹簧组件

121 局部变形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