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刚度和车身高度可调的空气弹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3498阅读:9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刚度和车身高度可调的空气弹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空气弹簧,具体涉及到一种刚度和车身高度可调的空气弹簧。



背景技术:

空气弹簧是一种弹性吸振元件,它的弹性主要由橡胶气囊内部高压气体的反力提供,主要由上盖板、气囊、下盖板等部件构成。空气弹簧凭借其减震效果好、刚度易调节、非线性特性、使用寿命长、可有效减轻车身重量等优势,在大型客车、高档轿车以及重型卡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可以通过对气囊的充放气,来调节弹簧刚度和车身的高度,当通过恶劣的路面时,提升车身高度,以提高车辆的通过性;而当在较为平顺的路面行驶时,可以降低车身高度,以获得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当车辆的左右两侧的载荷不均衡时,也可通过对气囊的充放气,来保证整车姿态的水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刚度和车身高度可调的空气弹簧,一方面在不改变空气弹簧刚度的前提下来调节车身高度,另一方面在调节车身高度的同时,调节空气弹簧刚度。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刚度和车身高度可调的空气弹簧,包括空气弹簧总成、刚度与高度调节系统;

所述空气弹簧总成包括上盖板、外扣环、内扣环、中心环、气囊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下端面的中心固定设置有内扣环;所述内扣环为圆环结构;沿内扣环的外环侧且在上盖板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数个外扣环;所述下盖板下端面的中心固定设置有内扣环;沿内扣环的外环侧且在下盖板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数个外扣环;所述气囊上端置于上盖板、内扣环和外扣环之间,并通过中心环卡紧;所述气囊下端置于下盖板、内扣环和外扣环之间,并通过中心环卡紧;所述中心环内置于内扣环和外扣环之间;所述中心环为中空的圆台结构;

所述刚度与高度调节系统包括刚度调节缸、高度调节缸、活塞、活塞杆和密封件;所述刚度调节缸为倒U形结构;所述刚度调节缸的密闭端置于气囊内;所述刚度调节缸侧壁与下盖板中心开设的孔配合,并通过密封件密封;所述刚度调节缸内置有高度调节缸,且高度调节缸外侧壁和刚度调节缸内侧壁填料密封;

所述高度调节缸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密封端,且高度调节缸密封端直径大于刚度调节缸的直径;所述高度调节缸开口端置于刚度调节缸内;所述高度调节缸密封端中心处开设有孔A;所述高度调节缸内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与活塞杆相连接;所述活塞杆带动活塞沿高度调节缸侧壁上下移动;

所述活塞杆一端延伸出活塞;所述活塞杆另一端延伸出高度调节缸的密封端;所述活塞杆为中空结构;所述活塞杆伸出高度调节缸端与软油管相连接;所述第一软油管上连接有电磁阀M1;所述第一软油管与第二软油管并联;所述第一软油管与第二软油管的输入端与软油管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软油管上连接有电磁阀M1;所述第二软油管上连接有电磁阀M2;所述软油管上连接有电磁阀M;所述第二软油管输出端与所述高度调节缸密封端上开设的孔配合;所述软油管输入端与油泵连接;所述电磁阀M、电磁阀M1、电磁阀M2和输油泵均与ECU相连接;

所述活塞杆与第一软油管连接处设置有反射板式光电传感器;所述反射板式光电传感器一端与ECU连接;所述上盖板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置于上盖板上开设的孔内,并通过导线a与连接ECU的导线b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与高度调节缸之间填料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阀M、电磁阀M1、电磁阀M2均为一位一通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外扣环结构为L形。

进一步的,所述外扣环外设置有环形卡箍。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环楔形坡度为α,环形卡箍楔形坡度为β;所述环形卡箍楔形坡度β大于中心环楔形坡度为α。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环内外表面均呈凹凸结构或者螺纹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环高度为H,内扣环的高度h1应不小于0.5H,h1取(0.5~0.6)H;外扣环的高度h2应不大于H,h2取(0.8~0.9)H。

本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1)该空气弹簧及其刚度与高度调节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多种工作模式,且刚度和车身高度的调节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2)利用中心环外表面和气囊接口处内表面两个楔形面的配合,连接气囊与上下盖板,而且冲击越强,压紧力越大,很好地保证了空气弹簧的气密性和连接的可靠性;

(3)通过中心环、盖板、内外扣环的配合,使得气囊与盖板的连接更紧密,与传统的空气弹簧连接方式相比,气密性更可靠;

(4)制作过程不需对气囊两端断面进行卷边处理,而且不需使用钢丝圈加固,可简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该空气弹簧装配图;

图2是上盖板总成三维图;

图3是中心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气囊与盖板连接部分受力分析图;

图5是空气弹簧调节系统工作流程图。

附图标记如下:

1-气囊;2-环形卡箍;3-上盖板;4-外扣环;5-内扣环;6-压力传感器;7-导线;8-气嘴;9-橡胶密封圈;10-连接螺栓;11-垫圈;12-中心环;13-下盖板;14-密封件;15-活塞杆;16-第一软油管;17-软油管;18-反射板式光电传感器;19-第二软油管;20-高度调节缸;21-活塞;22-刚度调节缸;23-输油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

一种刚度和车身高度可调的空气弹簧,包括空气弹簧总成、刚度与高度调节系统;

所述空气弹簧总成包括上盖板3、外扣环4、内扣环5、中心环12、气囊1和下盖板13;所述上盖板3下端面的中心固定设置有内扣环5;所述内扣环5为圆环结构;沿内扣环5的外环侧且在上盖板3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数个外扣环4;所述下盖板13下端面的中心固定设置有内扣环5;沿内扣环5的外环侧且在下盖板13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数个外扣环4;所述气囊1上端置于上盖板3、内扣环5和外扣环4之间,并通过中心环12卡紧;所述气囊1下端置于下盖板12、内扣环5和外扣环4之间,并通过中心环12卡紧;所述中心环12内置于内扣环5和外扣环4之间;所述中心环12为中空的圆台结构;

所述刚度与高度调节系统包括刚度调节缸22、高度调节缸20、活塞21、活塞杆15和密封件14;所述刚度调节缸22为倒U形结构;所述刚度调节缸22的密闭端置于气囊1内;所述刚度调节缸22侧壁与下盖板13中心开设的孔配合,并通过密封件14密封;所述刚度调节缸22内置有高度调节缸20,且高度调节缸20外侧壁和刚度调节缸22内侧壁填料密封;

所述高度调节缸20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密封端,且高度调节缸20密封端直径大于刚度调节缸22的直径;所述高度调节缸20开口端置于刚度调节缸22内;所述高度调节缸20密封端中心处开设有孔A;所述高度调节缸20内置有活塞21;所述活塞21与活塞杆15相连接;所述活塞杆15带动活塞21沿高度调节缸20侧壁上下移动;

所述活塞杆15一端延伸出活塞21;所述活塞杆15另一端延伸出高度调节缸20的密封端;所述活塞杆21为中空结构;所述活塞杆21伸出高度调节缸20端与软油管16相连接;所述第一软油管16上连接有电磁阀M1;所述第一软油管16与第二软油管19并联;所述第一软油管16与第二软油管19的输入端与软油管17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软油管16上连接有电磁阀M1;所述第二软油管19上连接有电磁阀M2;所述软油管17上连接有电磁阀M;所述第二软油管19输出端与所述高度调节缸20密封端上开设的孔配合;所述软油管17输入端与油泵连接;所述电磁阀M、电磁阀M1、电磁阀M2和输油泵23均与ECU相连接;

其中,所述活塞杆21与第一软油管16连接处设置有反射板式光电传感器18;所述反射板式光电传感器18一端与ECU连接;所述上盖板3设置有压力传感器6。所述压力传感器6置于上盖板3上开设的孔内,并通过导线a与连接ECU的导线b相连接。所述活塞21与高度调节缸20之间填料密封。所述电磁阀M、电磁阀M1、电磁阀M2均为一位一通电磁阀。所述外扣环4结构为L形。所述外扣环4外设置有环形卡箍2。所述中心环12楔形坡度为α,环形卡箍2楔形坡度为β;所述环形卡箍2楔形坡度β大于中心环12楔形坡度为α。所述中心环12内外表面均呈凹凸结构或者螺纹结构。所述中心环12高度为H,内扣环5的高度h1应不小于0.5H,h1取(0.5~0.6)H;外扣环4的高度h2应不大于H,h2取(0.8~0.9)H。

如图1所示,下盖板13中心处留有直径为D1的圆孔,在圆孔上加装密封件14后装入外径为D2的刚度调节缸22,孔径D1的选取由下盖板13的外径和空气弹簧容积决定,刚度调节缸22的长度由空气弹簧高度决定;必要时可通过增大孔径D1和刚度调节缸22的长度来增大刚度的调节范围。高度调节缸20通过密封圈与刚度调节缸22相接,密封圈镶嵌在高度调节缸20上,高度调节缸20下部与车体固定连接。活塞21与活塞杆15相连,活塞杆15为中空杆,既是活塞21的支撑杆,也是刚度调节缸22的供油管,活塞杆15下端伸出高度调节缸20,与软油管16相连。

如图1~3所示,一种刚度和车身高度可调空气弹簧,包括空气弹簧总成、刚度与高度调节系统。空气弹簧总成包括气囊1、上盖板3、气嘴8、连接螺栓10、中心环12、环形卡箍2、下盖板13等部件。如图2所示,上盖板3为盘型结构,可采用压铸工艺加工;外扣环4为一组上宽下窄的L型钢材,可采用冲压工艺生产,按圆周排列布置,采用焊接工艺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安装个数必须保证在装配后不出现较大空隙,以保证空气弹簧气密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进行装配前需要对焊点进行打磨,以防止尖锐部位刺破气囊1;如图2:安装前外扣环4张开,安装后在环形卡箍2的约束下变形收紧;在上盖板3圆心位置钻孔安装气嘴8;在气嘴附近位置安装一个PTS403型压力传感器6;在靠近上盖板3外缘适当位置安装连接螺栓10,相邻两螺栓间夹角为120°。中心环12高度为H,为保证气密性,内扣环5高度h1不小于0.5H,具体实施时取(0.5~0.6)H;外扣环4高度h2不大于H,具体实施时取(0.8~0.9)H,外部夹紧装置为环形卡箍2。中心环12与气囊1接触的部分,表面加工成细微凹凸状或浅螺纹状,增大气囊1与中心环12的接触面积,以提高空气弹簧气密性。

如图4所示,中心环12外表面呈楔形,楔形的坡度为α,气囊1连接部分内表面呈楔形,楔形的坡度为β;由公式:tanθ=F/N=fN/N=f,楔形面摩擦角θ的正切等于静摩擦系数,橡胶与45钢在无润滑条件下静摩擦系数为0.15,θ为8.5°,根据连接效果与加工难易程度,中心环12楔形面坡度α取8°;为保证连接效果,β应大于α,由计算结果,取β=α+k,k=1°。本发明中心环12和气囊1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约束力F1=F2,相互抵消;在竖直方向上F3=F4,但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合成后形成一个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力矩M,旋转力矩的表现形式为将环形卡箍2向中心环12径向压紧;在行驶过程中,当车辆因路况差而产生剧烈震动时,会导致空气弹簧被急剧压缩,气囊1会受到一个瞬时冲击载荷,力F4值增大,M值增大,环形卡箍2与中心环12会被压缩的更为紧密,因此能够很好地保障空气弹簧在复杂路况下连接的可靠性。

工作过程:

压力传感器6用来检测空气弹簧的刚度,反射板式光电传感器18用来检测空气弹簧高度,反射板式光电传感器18内部有发射器和接收器。

当驾驶员设定空气弹簧刚度为P0时,压力传感器6开始工作,将检测到的物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送到电子控制单元(ECU),运算得到空气弹簧刚度为P1。如果P1小于P0,说明空气弹簧刚度较低,ECU控制一位一通电磁阀M和一位一通电磁阀M1开启,一位一通电磁阀M2关闭,液压泵开机供油,油液经过一位一通电磁阀M、一位一通电磁阀M1和活塞杆15进入刚度调节缸22,直到P1等于P0,一位一通电磁阀M和一位一通电磁阀M1关闭,液压泵停机;如果P1大于P0,说明空气弹簧刚度过高,ECU控制一位一通电磁阀M和一位一通电磁阀M1开启,一位一通电磁阀M2关闭,在车身自重作用下,刚度调节缸22向下运动,刚度调节缸22内的油液经过M1和一位一通电磁阀M流回储油缸,直到P1等于P0,一位一通电磁阀M和一位一通电磁阀M1关闭。

当驾驶员设定空气弹簧高度为H0时,反射板式光电传感器18开始工作,发射器发出红外线,被接收器接收转换为电信号,传送到电子控制单元(ECU),运算得到空气弹簧高度为H1。如果H1小于H0,说明车身过低,ECU控制一位一通电磁阀M和一位一通电磁阀M2开启,一位一通电磁阀M1关闭,输油泵23开机供油,油液经过一位一通电磁阀M和一位一通电磁阀M2进入高度调节缸20,直到H1等于H0,一位一通电磁阀M和一位一通电磁阀M2关闭,输油泵23停机;如果H1大于H0,说明车身过高,ECU控制一位一通电磁阀M和一位一通电磁阀M2开启,一位一通电磁阀M1关闭,在车身自重作用下,活塞15相对高度调节缸20向下运动,高度调节缸20内的油液经过M2和一位一通电磁阀M流回储油缸,直到H1等于H0,一位一通电磁阀M和一位一通电磁阀M2关闭。

综上所述,该技术方案提供的空气弹簧及其控制系统,兼有调节刚度和高度两种功能,可实现无极调节,且刚度和高度的调节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使用上述新型连接结构,可保证空气弹簧的气密性和连接的可靠性;可达到简化现有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所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