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周向相位线性调整联轴器,能够进行圆周方向相位线性调整,能很好的解决机械传动中既要求回转直径小、传递扭矩大,又需要圆周方向能够进行相位线性调整的场合,尤其能够满足螺纹钢生产时,上下轧辊的相位线性调节需求。
背景技术:
联轴器在机械传动领域应用广泛,是用来传输扭矩的机械结构,联轴器追求的是小回转直径传递大扭矩的设计理念,这也是机械传动领域各种联轴器的设计目标。在机械传动领域的某些场合需要联轴器能够实现圆周方向的相位线性调整,这就给联轴器追求“小回转直径传递大扭矩”时带来很大的难度。要实现联轴器圆周方向的相位线性调整本身就有很大难度,近几年在此领域也出现了不少相位线性调整的结构,如:液压传扭式、芯轴柱销式、斜内花键式等。
这些结构也都很好的实现了传动轴的周向相位线性调整,但存在各种不足之处:液压传扭式在高速带有震动的工况时,保压效果不理想;芯轴柱销式在小回转直径传递大扭矩理念的解决上存在很大差距;斜内花键式对加工制造提出很高的要求,很难保证花键的接触面积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周向相位线性调整联轴器,相同回转直径内能够传递更大扭矩、加工制造更容易、圆周方向线性调整更方便。
本发明所述的周向相位线性调整联轴器,包括半联轴器1、连接螺栓组2、周向相位线性调整装置3。其中:半联轴器1为两件,通过连接螺栓组2连接,周向相位线性调整装置3安装在两件半联轴器1之间。
本发明所述半联轴器1圆周方向的螺栓孔半数加工成长孔,半数加工成圆孔。通过连接螺栓组2对其进行连接,连接螺栓组2选择自防松效果好的结构,使两件半联轴器1紧密贴合,但并不产生大的贴合压力。
本发明所述的周向相位线性调整装置3由调整螺柱31、传扭块32、连接耳轴33、中间芯轴34、卡块35、拨销36、碟簧组37、销柱38组成,调整螺柱31通过螺纹串联连接耳轴33和卡块35,传扭块32通过圆弧面卡在连接耳轴33上,卡块35装入芯轴34中,碟簧组37和销柱38支撑起两侧卡块35,卡块35上设置有拨销36。
本发明所述的周向相位线性调整联轴器,扭矩的传递是通过半联轴器1的平面、传扭块32的平面、传扭块2的圆弧面、连接耳轴33的圆弧面进行传递的,能够在小空间里传递大扭矩。
本发明所述的周向相位线性调整联轴器,通过旋转一边的调整螺柱31就能带动四块传扭块32上下位置变动和角度变化,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周向相位线性调整。
本发明所述的周向相位线性调整联轴器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述的周向相位线性调整联轴器,采用平面接触传递扭矩,实现了小空间大扭矩的传动理念。
2.本发明所述的周向相位线性调整联轴器,相位线性调整操作简单,仅仅通过转动一侧的调整螺柱31就能实现联轴器相位的线性调整。
3.本发明所述的周向相位线性调整联轴器,设计的零件全部能够通过简单的机加工实现,制造难度小、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半联轴器1、连接螺栓组2、周向相位线性调整装置3。
图2为本发明的三维爆炸视图。其中,半联轴器1、连接螺栓组2、周向相位线性调整装置3。
图3为本发明周向相位线性调整装置剖面的示意图。其中,调整螺柱31、传扭块32、连接耳轴33、中间芯轴34、卡块35、拨销36、碟簧组37、销柱38。
图4为本发明纵剖面示意图(相位线性调整的中位)。
图5为本发明纵剖面示意图(相位线性调整的极限位)。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周向相位线性调整联轴器,包括半联轴器1、连接螺栓组2、周向相位线性调整装置3。其中:半联轴器1为两件,通过连接螺栓组2连接,周向相位线性调整装置3安装在两件半联轴器1之间。
图2所示的周向相位线性调整联轴器,半联轴器1圆周方向的螺栓孔半数加工成长孔,半数加工成圆孔。通过连接螺栓组2对其进行连接,连接螺栓组2选择自防松效果好的结构,使两件半联轴器1紧密贴合,但并不产生大的贴合压力,周向相位线性调整装置3安装在两件半联轴器1之间形成转动副,这样两件半联轴器就能在设定范围内进行圆周方向相位线性调整。
图3所示的周向相位线性调整装置3由调整螺柱31、传扭块32、连接耳轴33、中间芯轴34、卡块35、拨销36、碟簧组37、销柱38组成。调整螺柱31通过螺纹串联连接耳轴33和卡块35,传扭块32通过圆弧面卡在连接耳轴33上,卡块35装入芯轴34中,碟簧组7和销柱38支撑起两侧卡块35,卡块35上设置有拨销36。
图4和图5所示的周向相位线性调整联轴器,通过旋转周向相位线性调整装置3中下方的调整螺柱31带动连接耳轴33和传扭块32向下移动,与此同时下方卡块35上的拨销36拨动上方卡块35上的拨销36,带动上方调整螺柱31转动,带动上方连接耳轴33和传扭块32向下移动,达到所需角度时,反向拧紧下方调整螺柱31,实现设定范围内的周向相位线性调整。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