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减震器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205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减震器和车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减震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减震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生产及生活中,经常会因震动等因素产生振动现象,这种往返做功的能量几乎没得到充分利用。尤其在车辆运输领域,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身的下压力和上弹力,及路面起伏时车轮的上浮力和下弹力,都会导致减震伸缩运动,伸缩是一个消耗冲击做功的过程,这种消耗做功往往会造成大量能量流失,浪费。

因此,设计一种能充分利用上述消耗冲击力做功的能量,将废弃做功转换为有效能量源的装置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减震器,该多功能减震器可充分利用转换冲击力往复做功的能量,将废弃做功转换为有效能量源,环保节能,实用性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采用该多功能减震器,环保节能,实用性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减震器包括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压力弹簧、第一输出组件、第二输出组件和输出轴。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通过所述压力弹簧连接。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传动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部连接,且所述第一输出组件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部连接,且所述第二输出组件与所述输出轴连接。

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第二传动部相向运动,所述压力弹簧压缩,以使所述第一输出组件带动所述输出轴绕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第二传动部相背运动,所述压力弹簧拉伸,以使所述第二输出组件带动所述输出轴绕所述第一方向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出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和第一单向轴承,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输出轴通过所述第一单向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组件包括第三传动件、第四传动件和第二单向轴承,所述第三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件与所述第四传动件连接,所述第四传动件与所述输出轴通过所述第二单向轴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件为第一齿条,所述第二传动件为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输出轴通过所述第一单向轴承连接。所述第三传动件为第二齿条,所述第四传动件为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输出轴通过所述第二单向轴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单向轴承与所述第二单向轴承同向设置,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相对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减震器包括直线滑竿,所述直线滑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第一齿条远离所述第一传动部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板连接,所述第二齿条的远离所述第一传动部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部设置有滑竿通孔,所述直线滑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竿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减震器还包括直线轴承,所述直线滑竿与所述第二传动部通过所述直线轴承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第一传动杆和第一固定夹板,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第二传动杆和第二固定夹板,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通过所述压力弹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夹板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夹板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组件和所述第二输出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夹板连接,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二固定夹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减震器还包括输出轴固定架,所述输出轴固定架与所述第二传动部连接,所述输出轴固定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可旋转连接,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板,并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可旋转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减震器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一轴承连接,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二轴承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和多功能减震器,所述多功能减震器设置在所述车辆本体内。多功能减震器包括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压力弹簧、第一输出组件、第二输出组件和输出轴。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通过所述压力弹簧连接。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传动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输出轴连接。

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第二传动部相向运动,所述压力弹簧压缩,以使所述第一输出组件带动所述输出轴绕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第二传动部相背运动,所述压力弹簧拉伸,以使所述第二输出组件带动所述输出轴绕所述第一方向转动。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通过压力弹簧连接,具有减震作用。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相向运动时,挤压压力弹簧做功,使第一输出组件带动输出轴绕第一方向转动,输出有用功。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相背运动时,拉伸压力弹簧,使第二输出组件带动输出轴绕第一方向转动,输出有用功。因此,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相向运动,或者,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相背运动,都能带动输出轴绕第一方向转动,从而实现将废弃的往复做功均转换为有效能量源,环保节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个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减震器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减震器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减震器的第一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减震器的第一输出组件的运动状态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减震器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减震器的第二输出组件的运动状态图。

图标:100-多功能减震器;110-第一传动部;112-第一传动杆;1121-第一挡块;114-第一固定夹板;120-第二传动部;122-第二传动杆;1221-第二挡块;124-第二固定夹板;130-第一输出组件;132-第一传动件;134-第二传动件;136-第一单向轴承;140-第二输出组件;142-第三传动件;144-第四传动件;146-第二单向轴承;150-输出轴;160-输出轴固定架;162-第一固定板;1621-第一轴承;164-第二固定板;170-直线滑竿;172-限位板;180-压力弹簧;190-做功输出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有更明确的规定与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更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是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减震器100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和多功能减震器100。多功能减震器100设置在车辆本体内。由于车辆以及载物的重量,以及在行驶过程中,路面起伏的作用力,设置在车辆本体内多功能减震器100,会受到往复力作用,由于采用该多功能减震器100,可将往复力做功转换利用,成为新的能量源,节能环保。该车辆可以是汽车、轿车或者电动车等,相应的,该车辆本体为汽车本体、轿车本体或者电动车本体等。另外,该多功能减震器100也可以单独使用。当然,该多功能减震器100还可以应用于船只、储货舱底等其他能产生往复作用力的载体,将往复力做功转换利用,成为新的能量源,节能环保。

本实施例中,以车辆为汽车为例,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包括汽车本体和多功能减震器100。多功能减震器100设置在汽车本体内。

本实施例中,多功能减震器100包括第一传动部110、第二传动部120、压力弹簧180、第一输出组件130、第二输出组件140、输出轴150、输出轴固定架160、直线滑竿170和做功输出齿轮190。

第一传动部110和第二传动部120通过压力弹簧180连接。输出轴固定架160与第二传动部120连接,输出轴150与输出轴固定架160连接,并穿出输出轴固定架160。做功输出齿轮190与输出轴150穿出输出轴固定架160的一端连接。第一输出组件130的一端与第一传动部110连接,且第一输出组件130与输出轴150连接。第二输出组件140的一端与第一传动部110连接,且第二输出组件140与输出轴150连接。第一输出组件130的另一端与直线滑竿170连接,第二输出组件140的另一端与直线滑竿170连接。第二传动部120设置有滑竿通孔,直线滑竿170远离第一输出组件130和第二输出组件140的一端穿过滑竿通孔。

需要说明的是,受汽车及载物的重量,以及在行驶过程中,路面起伏的作用力的影响,第一传动部110可与第二传动部120相向运动,压力弹簧180压缩,使第一输出组件130带动输出轴150绕工作方向转动,转换为新的能量源。第一传动部110可与第二传动部120相背运动,压力弹簧180拉伸,使第二输出组件140带动输出轴150绕工作方向转动,转换为新的能量源。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减震器100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部110包括第一传动杆112和第一固定夹板114。第一固定夹板114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112的一端连接。优选地,第一固定夹板114与第一传动杆112垂直地连接。第一传动杆112用于与压力弹簧180连接,第一固定夹板114用于与第一输出组件130及第二输出组件140连接。

优选地,本实施中,第一传动杆112中部设置有第一挡块1121,用于与压力弹簧180的一端连接,并限制压力弹簧180的位移。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部120包括第二传动杆122和第二固定夹板124。第二固定夹板124的一端与第二传动杆122的一端连接。优选地,第二固定夹板124与第二传动杆122垂直地连接。第二传动杆122用于与压力弹簧180连接,第二固定夹板124用于与输出轴固定架160连接。

优选地,本实施中,第二传动杆122中部设置有第二挡块1221,用于与压力弹簧180的另一端连接,并限制压力弹簧180的位移。并且,第二传动杆122为管状结构,可供第一传动杆112伸入。

请参照图1,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输出轴固定架16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162和第二固定板164,第一固定板162和第二固定板164用于连接输出轴150。

优选地,第一固定板162呈L型,第二固定板164呈L型,第一固定板162和第二固定板164的底部通过滑块连接,输出轴固定架160呈U型。第一固定板162和第二固定板164的底部与第二固定夹板124连接,且第一固定板16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凹槽(图未示),第二固定板16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凹槽(图未示),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连接形成通孔(图未示),并且通孔与滑竿通孔连通,可供直线滑竿170穿过,起到限定直线滑竿170运动轨迹的作用。

输出轴150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162可旋转连接,输出轴150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固定板164,并与第二固定板164可旋转连接,并穿出第二固定板164。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做功输出齿轮190与输出轴150穿出第二固定板164的一端连接,用于输出输出轴150传递的第一方向功。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较佳实施例中,用于输出输出轴150传递的第一方向功的结构可以有不同变化,而不限于做功输出齿轮190。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减震器100的第一固定板162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3,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162上设置有第一轴承1621,第二固定板164上设置有第二轴承(图未示),输出轴150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162通过第一轴承1621连接,输出轴150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164通过第二轴承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输出轴150用于转换第一传动部110朝向或者远离第二传动部120做的功。第一轴承1621和第二轴承可以减小输出轴150与输出轴固定架160之间的摩擦,能更有效的将第一传动部110朝向或者远离第二传动部120做的功转换。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较佳实施例中,可不设计输出轴固定架160,输出轴150可直接与第二传动部120连接。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减震器100的第一输出组件130的运动状态图。请参照图4,第一输出组件130包括第一传动件132、第二传动件134和第一单向轴承136。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减震器100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5,第一传动件132的一端与第一传动部110连接,第一传动件132与第二传动件134连接,第二传动件134与输出轴150通过第一单向轴承136连接。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132为第一齿条,第二传动件134为第一齿轮,第一齿条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夹板114连接,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齿轮与输出轴150通过第一单向轴承136连接。

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4,应当理解,当第一传动部110朝向第二传动部120运动时,第一齿条向A1方向运动,带动第一齿轮朝第一方向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单向轴承136转动朝第一方向转动,从而带动输出轴150朝第一方向转动。当第一传动部110远离第二传动部120运动时,第一齿条向A2方向运动,带动第一齿轮朝第二方向转动,第一齿轮不能带动第一单向轴承136转动,因此,第一齿轮空转,不做功。

在其他较佳实施例中,只要能实现当第一传动部110朝向或远离第二传动部120运动,转换为输出轴150转动做功,第一传动件132和第二传动件134的结构可以有不同的变化。例如,第一传动件132为第一连接杆,第二传动件134为第一凸轮,第一凸轮与输出轴150通过第一单向轴承136连接,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夹板114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凸轮连接。当第一传动部110朝向或远离第二传动部120运动时,第一连接杆可带动第一凸轮转动。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减震器100的第二输出组件140的运动状态图。请参照图6,第二输出组件140包括第三传动件142、第四传动件144和第二单向轴承146。

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5,第三传动件142的一端与第一传动部110连接,第三传动件142与第四传动件144连接,第四传动件144与输出轴150通过第二单向轴承146连接。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三传动件142为第二齿条,第四传动件144为第二齿轮,第二齿条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夹板124连接,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输出轴150通过第二单向轴承146连接。

请参照图5,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第一单向轴承136与第二单向轴承146同向设置(图未示),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相对错位设置。

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6,应当理解,当第一传动部110朝向第二传动部120运动时,第二齿条向B1方向运动,带动第二齿轮朝第二方向转动,第二齿轮不能带动第一单向轴承136转动,因此,第二齿轮空转,不做功。当第一传动部110远离第二传动部120运动时,第一齿条向B2方向运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二单向轴承146转动朝第一方向转动,从而带动输出轴150朝第一方向转动。

在其他较佳实施例中,只要能实现当第一传动部110朝向或远离第二传动部120运动,转换为输出轴150转动做功,第三传动件142和第四传动件144的结构可以有不同的变化。例如,第三传动件142为第二连接杆,第四传动件144为第二凸轮,第二凸轮与输出轴150通过第二单向轴承146连接,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夹板114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凸轮连接。当第一传动部110朝向或远离第二传动部120运动时,第二连接杆可带动第二凸轮转动。

应当理解,在其他较佳实施例中,只要能实现第一传动部110朝向或远离第二传动部120运动,第一输出组件130和第二输出组件140均能将该往复做功转换为有效能量源,当第一传动件132为第一齿条,第二传动件134为第一齿轮,第三传动件142为第二齿条,第四传动件144为第二齿轮时,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位置关系可以有不同的变化,相应地,第一单向轴承136和第二单向轴承146的相对位置关系做适应性改变。

请继续参照图2,直线滑竿170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172。第一齿条远离第一传动部110的一端与限位板172连接,第二齿条的远离第一传动部110的一端与限位板172连接。直线滑竿170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通孔及滑竿通孔。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滑竿通孔处设置有直线轴承,直线滑竿170与第二传动部120通过该直线轴承滑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该直线轴承可减小直线滑竿170与第一传动部110的摩擦,能更有效地转换将第一传动部110朝向或者远离第二传动部120做的功。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较佳实施例中,只要能较佳的固定第一传动件132和第三传动件142,使第一传动部110朝向或远离第二传动部120做功时,第第二传动件134和第一传动件132保持啮合,且第四传动件144和第三传动件142保持啮合,可不设置直线滑竿170。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减震器100的工作原理是:

第一单向轴承136与第二单向轴承146同向设置,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相对错位设置。

当第一传动部110朝向第二传动部120运动时,第一齿条向A1方向运动,带动第一齿轮朝第一方向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单向轴承136转动朝第一方向转动,从而带动输出轴150朝第一方向转动。同时,第二齿条向B1方向运动,带动第二齿轮朝第二方向转动,第二齿轮不能带动第一单向轴承136转动,因此,第二齿轮空转,不做功。

当第一传动部110远离第二传动部120运动时,第一齿条向A2方向运动,带动第一齿轮朝第二方向转动,第一齿轮不能带动第一单向轴承136转动,因此,第一齿轮空转,不做功。同时,第一齿条向B2方向运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二单向轴承146转动朝第一方向转动,从而带动输出轴150朝第一方向转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减震器100可充分利用转换冲击力往复做功的能量,将废弃做功转换为有效能量源,环保节能,实用性强。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减震器100具有结构简单、功能易行、成本低、安装方便、可动性等优点,可移动到任何需要的场所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