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灌装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6418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涂料灌装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料灌装阀。



背景技术:

在现代的工业生产中,规模化、自动化生产是各行业的发展方向,对于大部分的液体产品来说,都需要用到液体灌装机。液体灌装机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液体灌装机领域,决定灌装机技术水平的关键部件之一就是灌装阀,灌装阀的结构直接决定了灌装精度和效率。液体灌装机的灌装阀为精准定量控制流量的开关型阀门。为了保证灌装精度和灌装效率,现有的灌装机一般都采用双速灌装的方式。即提供快速、慢速两种灌装速度,但是现有机构中,无法对慢速灌装速度进行调节,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以便捷地调节慢速灌装速度的涂料灌装阀,成为本行业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以便捷地调节慢速灌装速度的涂料灌装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涂料灌装阀包括用于供液体流动的阀体、用于放出液体的阀口、用于控制阀口液体流量的阀芯、用于控制阀芯活动的阀芯驱动机构,阀体上开设有用于液体进入阀体的入料口以及用于液体流出阀体的出料口,阀口固定在阀体的出料口处,阀口开设有供液体流出阀体的流出孔,阀芯驱动机构包括阀杆、下气缸、上气缸以及调节螺母套,所述下气缸包括下缸体、下气杆以及下活塞,所述上气缸包括上缸体、第一上气杆、第二上气杆、上活塞,所述阀杆的下端固定在阀芯上,所述阀杆的上端固定在下气杆的下端,下气杆的上端固定在下活塞的下端,下活塞滑动安装在下缸体内,上缸体固定在下缸体上,所述第一上气杆的上端固定在上活塞的下端,第二上气杆的下端固定在上活塞的上端,第二上气杆上开设有外螺纹,调节螺母套上开设有内螺纹孔,内螺纹孔和外螺纹通过螺纹配合,使得调节螺母套拧在第二上气杆上,调节螺母套位于上气缸的上方,上活塞滑动安装在上缸体内,下缸体的上端开设有可供第一上气杆从上而下插入下缸体内的穿入孔,阀体上开设有用于阀杆插入阀体内的插杆孔,所述插杆孔位于出料口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中,阀芯驱动机构不仅可以控制阀芯和阀口之间的距离稳定在三中不同的状态,从而可以达到流道等效面积不同的效果,从而实现快速、慢速、关闭三种灌装状态,而且可以通过转动调节螺母套,改变调节螺母套相对第二气杆的位置,调节阀口和阀芯之间的灌装阀流道大小,从而可以便捷地调节慢速灌装速度。

作为优选,所述流出孔为圆台形孔,所述阀芯呈圆台形,流出孔和阀芯的锥度相同,流出孔的轴线和阀芯的轴线共线设置。本实用新型流出孔和圆台形的设计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结构,适用于各种黏度的涂料灌装,能有效解决涂料灌装过程中的喷溅和滴漏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阀口和阀体的出料口通过快装卡箍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阀杆的下端开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阀芯上开设有阀芯连接孔,一连接螺栓穿入阀芯连接孔并拧入螺纹连接孔,从而将阀芯固定阀杆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控制阀芯和阀口之间的距离稳定在三中不同的状态,从而可以达到流道等效面积不同的效果,从而实现快速、慢速、关闭三种灌装状态,而且可以通过转动调节螺母套,改变调节螺母套相对第二气杆的位置,调节阀口和阀芯之间的灌装阀流道大小,从而可以便捷地调节慢速灌装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涂料灌装阀切换至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涂料灌装阀切换至快速灌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涂料灌装阀切换至慢速灌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涂料灌装阀改变调节螺母套位置后并切换至慢速灌装状态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当阀芯密封阀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当阀芯离开阀口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6,本实施例涂料灌装阀包括用于供液体流动的阀体1、用于放出液体的阀口2、用于控制阀口2液体流量的阀芯3、用于控制阀芯3活动的阀芯驱动机构,阀体1上开设有用于液体进入阀体1的入料口11以及用于液体流出阀体1的出料口12,阀口2固定在阀体1的出料口12处,阀口2开设有供液体流出阀体1的流出孔21,所述流出孔21与阀芯3相配合,使得阀芯3活动至一定位置时,可以封闭流出孔21,使得液体无法流出阀体1。阀芯驱动机构包括阀杆4、下气缸、上气缸以及调节螺母套68,所述下气缸包括下缸体61、下气杆62以及下活塞63,所述上气缸包括上缸体64、第一上气杆65、第二上气杆65、上活塞67,所述阀杆4的下端固定在阀芯3上,所述阀杆4的上端固定在下气杆62的下端,下气杆62的上端固定在下活塞63的下端,下活塞63滑动安装在下缸体61内,上缸体64固定在下缸体61上,所述第一上气杆65的上端固定在上活塞67的下端,第二上气杆65的下端固定在上活塞67的上端,第二上气杆65上开设有外螺纹,调节螺母套68上开设有内螺纹孔,内螺纹孔和外螺纹通过螺纹配合,使得调节螺母套68拧在第二上气杆65上,调节螺母套68位于上气缸的上方,上活塞67滑动安装在上缸体64内,下缸体61的上端开设有可供第一上气杆65从上而下插入下缸体61内的穿入孔,阀体1上开设有用于阀杆4插入阀体1内的插杆孔13,所述插杆孔13位于出料口12的上方。本实施例中,阀芯驱动机构不仅可以控制阀芯3和阀口2之间的距离稳定在三中不同的状态,从而可以达到流道等效面积不同的效果,从而实现快速、慢速、关闭三种灌装状态,而且可以通过转动调节螺母套68,改变调节螺母套68相对第二气杆的位置,调节阀口2和阀芯3之间的灌装阀流道大小,从而可以便捷地调节慢速灌装速度,具体工作原理如下,A)实现快速、慢速、关闭三种灌装状态的原理:本实施例中,阀芯驱动机构可以控制阀芯3和阀口2之间的距离稳定在三中不同的状态,从而可以达到流道等效面积不同的效果,从而实现快速、慢速、关闭三种灌装状态,具体原理如下:1)下气缸的下气杆62以及上气缸的上气杆都处于缩回状态时,阀杆4带动阀芯3一起向上运动,使阀芯3与阀口2紧密配合,此时灌装阀处于关闭状态,如图1所示。2)当下气缸的下气杆62处于伸出状态,阀杆4带动阀芯3一起向下运动,此时阀芯3与阀口2分离且两者间隙处于最大状态,此时物流从入料口11进入到阀体1的阀腔内,经阀芯3和阀口2之间的流道流出。此时灌装阀处于快速灌装状态,如图2所示。3)当上气缸的上气杆处于完全伸出状态,使得上气缸的上气杆从上而下插入下缸体61内,挡住下活塞63的向上移动,可以使得下气缸的下气杆62不能完全缩回,而是停在中间位置。此时阀芯3和阀芯3并未接触但流道的缝隙减小,此时灌装阀口2等效面积缩小,灌装阀处于慢速灌装状态,如图3所示。B)快速调节慢速灌装状态的灌装阀流道大小的原理如下:灌装时,下气缸带动阀杆4向下运动,阀杆4带动阀芯3一起向下运动,阀芯3与阀口2分离,灌装阀处于打开状态,此时,物料从进料口进入经过阀体1的阀腔,最后从阀芯3和阀口2之间的缝隙(即灌装阀流道)中流出。灌装阀流道大小与阀芯3和阀口2之间的距离有关,阀芯3向下运动的距离越远,其与阀口2之间形成的缝隙越大,灌装阀的等效口径就越大。在上气缸的第二上气杆65下移的过程中,调节螺母套68的下端顶在上缸体64上,第二上气杆65停止下移,上活塞67停止下移,通过改变调节螺母套68相对第二上气杆65的位置,即可调整上气缸的上气杆停留在下缸体61内的高度,从而限制活塞向上活动的高度,可以使得下气缸的第一下气杆62不能完全缩回,而是停在中间位置,即可调节灌装阀打开状态下阀芯3向下运动的距离。如图4就是改变了调节螺母套68的位置,此时灌装阀在慢速灌装状态下的等效口径就小于图3所示慢速灌装状态时的等效口径。综上,通过改变调节螺母套68的位置,即可很便捷的调节灌装阀的灌装口径,从而可以适应于不通黏度涂料的灌装要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流出孔21为圆台形孔,所述阀芯3呈圆台形,流出孔21和阀芯3的锥度相同,流出孔21的轴线和阀芯3的轴线共线设置。本实施例流出孔21和圆台形的设计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结构,适用于各种黏度的涂料灌装,能有效解决涂料灌装过程中的喷溅和滴漏问题,具体原理如下:物料从进料口进入经过阀体1的阀腔,最后从阀芯3和阀口2之间的缝隙中流出,如图5所示,由于流道呈环形,且由于流体上下表面分别与阀口2的流出孔21内壁面和阀芯3的外壁面接触,其润湿面积大,雷诺数较大,因此物流的流动状态呈现为层流,从而避免了因湍流引起的喷溅现象,同时,物料沿着圆台面向下流动,物料与阀芯3的底面没有接触,因此当灌装阀关闭时,如图6所示,阀芯3在阀芯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向上运动,阀芯3与阀口2紧密配合,完成灌装阀的密封和关闭。由于阀芯3底面并没有接触物料,因此灌装阀关闭后并不存在残余物料的滴漏问题,从而从根本上避免了灌装滴漏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阀口2和阀体1的出料口12通过快装卡箍7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阀杆4的下端开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阀芯3上开设有阀芯3连接孔,一连接螺栓8穿入阀芯3连接孔并拧入螺纹连接孔,从而将阀芯3固定阀杆4上。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