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器室内机的室内机壳体通常采用钣金件。而钣金件因模具加工能力等因素不能像注塑件一样整体成型,因此室内机壳体需要多个部件拼接而成。在现有技术中,钣金件之间通常采用螺钉固定安装。因此空调器室内机的室内机壳体的安装需要安装的螺钉数量过多,效率较低。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室内机壳体的装配效率较低。
另外,空调器室内机的回风方式可以通过更换回风盖板的位置进行切换,但是回风盖板在售后需要更换位置时,螺钉数量过多较易导致售后漏打螺钉,而漏打螺钉会造成空调器室内机运行异响,影响空调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以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机壳体装配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体,室内机壳体包括机壳、回风盖板和卡接结构,回风盖板的至少一个侧边通过卡接结构与机壳连接,卡接结构包括卡槽结构和与卡槽结构配合的卡扣结构,卡槽结构和卡扣结构中的一个设于回风盖板的板体上,卡槽结构和卡扣结构中的另一个设于机壳的板体上。
进一步地,卡槽结构包括卡槽,卡扣结构包括与卡槽卡接配合的卡扣,其中,卡槽结构还包括卡槽折边,卡槽折边为设置于卡槽结构41所在的板体的边缘处的折边,卡槽开设于卡槽折边上;和/或,卡扣结构还包括卡扣折边,卡扣折边为设置于卡扣结构所在的板体的边缘处的折边,卡扣的第一端连接于卡扣折边上,卡扣的第二端向卡槽结构的一侧延伸至卡槽内。
进一步地,卡槽折边朝向室内机壳体内侧弯折;和/或,卡扣折边朝向室内机壳体内侧弯折。
进一步地,卡扣的第一端与卡槽的靠近卡槽结构所在的板体的卡槽边缘相抵接。
进一步地,卡槽折边与卡扣折边抵接以限制回风盖板相对于机壳的位置。
进一步地,卡扣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卡扣,卡槽结构包括与至少两个卡扣一一对应地设置的至少两个卡槽。
进一步地,卡扣的第二端与卡扣结构所在的板体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卡扣的第一端与卡扣结构所在的板体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卡扣折边包括平边,卡扣包括设置于所述平边上的平板,平边与设置于其上的平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地,卡扣折边垂直于卡扣结构所在的板体。
进一步地,卡槽折边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卡槽折边和第二卡槽折边,第一卡槽折边为连接于卡槽结构所在的板体的边缘处并相对于该板体弯折的折边,第二卡槽折边为连接于第一卡槽折边上并从第一卡槽折边朝向卡扣结构弯折的折边。
进一步地,卡扣折边的远离卡扣结构所在的板体的一端与第二卡槽折边的靠近卡槽结构所在的板体的侧面相抵接。
进一步地,卡扣折边的侧面与第一卡槽折边侧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第一卡槽折边垂直于卡槽结构所在的板体;和/或,第二卡槽折边垂直于第一卡槽折边。
进一步地,卡槽结构设于机壳的板体上,卡扣结构设于回风盖板的板体上。
进一步地,卡槽结构设置于机壳的板体上,卡扣结构设于回风盖板的板体上,室内机壳体包括设置于机壳的不同板体上的两个以上卡槽结构,卡扣结构可选择地与两个以上卡槽结构中的一个配合以使得回风盖板连接于机壳的不同位置;或者,卡槽结构设置于回风盖板的板体上,卡扣结构设于机壳的板体上,室内机壳体包括设置于机壳的不同板体上的两个以上卡扣结构,卡槽结构可选择地与两个以上卡扣结构中的一个配合以使得回风盖板连接于机壳的不同位置。
进一步地,室内机壳体还包括固定件,回风盖板的第一侧通过卡接结构与机壳连接,回风盖板的第二侧通过固定件与机壳连接。
进一步地,回风盖板的第二侧的两端通过固定件与机壳连接。
进一步地,卡槽结构与其所在的板体为一体成形的钣金件;和/或,卡扣结构与其所在的板体为一体成形的钣金件。
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为风管式空调器室内机。
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体,室内机壳体包括机壳、回风盖板和卡接结构。回风盖板的至少一个侧边通过卡接结构与机壳连接。卡接结构包括卡槽结构和与卡槽结构配合的卡扣结构。卡槽结构和卡扣结构中的一个设于回风盖板的板体上,卡槽结构和卡扣结构中的另一个设于机壳的板体上。回风盖板的至少一个侧边通过卡接结构与机壳连接,与现有技术中的回风盖板只采用螺钉进行固定安装相比,安装过程简单方便,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机壳体装配的效率。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机壳体的回风盖板设于机壳的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机壳体的回风盖板设于机壳的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风盖板及卡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卡扣结构的M部(卡扣所在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卡扣结构的卡扣与卡扣折边之间夹角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壳及卡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卡槽结构的N部(卡槽所在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卡扣结构与卡槽结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卡扣结构与卡槽结构配合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分别代表:
1-机壳;2-回风盖板;3-固定件;4-卡接结构;41-卡槽结构;411-第一卡槽折边;412-第二卡槽折边;413-卡槽;42-卡扣结构;421-卡扣折边;422-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体,室内机壳体包括机壳、回风盖板和卡接结构。回风盖板的至少一个侧边通过卡接结构与机壳连接。卡接结构包括卡槽结构和与卡槽结构配合的卡扣结构。本实施例中,卡扣结构设于回风盖板的板体上,卡槽结构设于机壳的板体上。在一个附图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卡槽结构可以设置于回风盖板的板体上,卡扣结构设于机壳的板体上。
回风盖板的至少一个侧边通过卡接结构与机壳连接,与现有技术中的回风盖板只采用螺钉进行固定安装相比,安装过程简单方便,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机壳体装配的效率。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室内机壳体包括机壳1、回风盖板2和卡接结构4。回风盖板2的一个侧边通过卡接结构4与机壳1连接。卡接结构4包括卡槽结构41和与卡槽结构41配合的卡扣结构42。卡扣结构42设于回风盖板2的板体上。卡槽结构41设于机壳1的板体上。
回风盖板2的一个侧边通过卡接结构4与机壳1连接,安装过程简单方便,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机壳体装配的效率。
为了使回风盖板2相对于机壳1的位置更加准确且不易松动,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室内机壳体还包括固定件3。回风盖板2的第一侧通过卡接结构4与机壳1连接,回风盖板2的第二侧通过固定件3与机壳1连接。
具体地,固定件3为螺钉。回风盖板2的第一侧通过卡接结构4与机壳1连接,回风盖板2的第二侧通过螺钉与机壳1连接。当需要切换空调室内机的回风方式时,卡接结构4的设置使得切换装配过程简单高效。另外,通过螺钉将回风盖板2的第二侧与机壳1连接,有效保证了回风盖板2在机壳1上的位置更加精确且连接更加稳固。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机壳体通过固定件3和卡接结构4的配合使用,不仅提高室内机壳体的装配效率,而且也能有效保证回风盖板2相对于机壳1不易松动。
优选地,回风盖板2的第二侧的两端通过固定件3与机壳1连接。回风盖板2的第二侧的两端通过固定件3与机壳1连接可使得回风盖板2在较稳固地安装于机壳1的基础上,组装更加方便。
更优地,为了使回风盖板2的第二侧与机壳1之间更好地连接,回风盖板2的第二侧设有装配折边。固定件3用于连接装配折边与机壳1。
优选地,室内机壳体包括设置于机壳1的不同板体上的两个以上卡槽结构。卡扣结构42可选择地与两个以上卡槽结构中的一个配合以使得回风盖板2连接于机壳1的不同位置。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室内机壳体包括设置于壳体1的不同的两块板体上的两个卡槽结构。两个卡槽结构分别为设置于下板体(图1中位于上方的板体)上的卡槽结构41和设置于后板体(图2中位于前侧的板体)上的卡槽结构41。卡扣结构42可选择地与两个卡槽结构中的一个配合以使得回风盖板2连接于机壳1的不同位置。
如图1所示,当卡扣结构42与设置于下板体上的卡槽结构41配合时,回风盖板2设于机壳1的第一位置。此时,回风盖板2位于机壳1的下部,空调室内机的回风方式为后回风。如图2所示,当卡扣结构42与设置于后板体上的卡槽结构41配合时,回风盖板2设于机壳1的第二位置。此时,回风盖板2位于机壳1的后部,空调室内机的回风方式为下回风。
本实施例中,由于后板体的面积很小(图1和图2中的前侧底部板体),因此,后板体与上板体一体压制成形。
在一个附图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卡槽结构可以设置于回风盖板的板体上,卡扣结构设于机壳的板体上。室内机壳体包括设置于机壳的不同板体上的两个以上卡扣结构。卡槽结构可选择地与两个以上卡扣结构中的一个配合以使得回风盖板连接于机壳的不同位置。
下面将根据图3至图9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扣结构及卡槽结构的具体结构以及两者之间的配合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卡槽结构41设置于机壳1上,卡扣结构42设置于回风盖板2上。
卡槽结构41包括卡槽折边和卡槽413。卡槽折边为设置于机壳1板体的边缘处的折边,卡槽413开设于卡槽折边上。
卡扣结构42还包括与卡槽413卡接配合的卡扣422和卡扣折边421。卡扣折边421为设置于回风盖板2的板体的边缘处的折边,卡扣422的第一端连接于卡扣折边421上,卡扣422的第二端向卡槽结构41一侧延伸至卡槽413内。卡扣422的第二端向卡槽结构41的一侧延伸至卡槽413内使得卡扣422被卡槽折边41卡滞,从而将回风盖板2连接于机壳1上。
卡槽折边朝向室内机壳体内侧弯折。卡扣折边也朝向室内机壳体内侧弯折。此设置使得卡扣结构42与卡槽结构41之间的配合在室内机壳体内侧完成,从而使得室内机壳体的整体结构紧凑。并且使得卡扣结构42与卡槽结构41之间的卡接配合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配合更可靠。
卡扣422的第一端与卡槽413的靠近机壳1的板体的卡槽边缘相抵接。卡扣422的第一端与卡槽413的靠近机壳1的板体的卡槽边缘相抵接,卡扣折边421与卡槽413之间的抵接限制了卡扣422相对于卡槽413的位置,从而提高卡接结构4的可靠性。
更优地,卡槽折边与卡扣折边421抵接以限制回风盖板2相对于机壳1的位置。卡槽折边与卡扣折边421抵接对卡扣422与卡槽413之间的配合构成限位,进一步提高卡接结构4的可靠性。
为了使回风盖板2更好地连接到机壳1上,卡扣结构42包括至少两个卡扣422。至少两个卡扣422在卡扣折边421上间隔设置。卡槽结构42包括与至少两个卡扣422一一对应设置的至少两个卡槽413。
优选地,上述至少两个卡扣422均匀分布于卡扣折边421上。对应地,上述至少两个卡槽413也均匀分布于卡槽折边上。
优选地,卡扣422的第二端与回风盖板2的板体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卡扣422的第一端与回风盖板2的板体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如图5所示,卡扣折边421为平边,卡扣422为平板。卡扣折边421与卡扣422夹角a为锐角。
优选地,夹角a为20°~80°。在此角度范围内,卡扣结构42与卡槽结构41之间的配合紧密、组装方便。
优选地,卡扣折边421为平边,卡扣折边421垂直于回风盖板2的板体。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9所示,卡槽折边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卡槽折边411和第二卡槽折边412。第一卡槽折边411为连接于机壳1的板体的边缘处并相对于机壳1的板体弯折的折边(具体为平边),第二卡槽折边412为连接于第一卡槽折边411上并从第一卡槽折边411朝向卡扣结构42弯折的折边(具体为平边)。且卡扣折边421的远离回风盖板1的板体的一端(图9中的底端)与第二卡槽折边412的靠近卡槽结构41所在的板体的侧面(图9中的上侧面)相抵接。
卡扣折边421的底端与第二卡槽折边412的上侧面相抵接对卡扣422与卡槽413之间的配合构成限位,进一步提高卡接结构4连接的可靠性。
优选地,卡扣折边421的侧面与第一卡槽折边411的侧面相贴合。卡扣折边421的侧面与第一卡槽折边411的侧面相贴合对卡扣422与卡槽413之间的配合构成了进一步的限位,有效防止卡扣422相对于卡槽413的移动,使得回风盖板2相对于机壳1的位置更加准确,不易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槽折边411垂直于机壳1的板体。第一卡槽折边411垂直于第二卡槽折边412。第二卡槽折边412垂直设置于第一卡槽折边411的下端使第二卡槽折边412的上侧面与卡扣折边421的底端相抵接,同时卡扣折边421的侧面与第一卡槽折边411的侧面相贴合,从而提高卡接结构连接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卡槽结构41与其所在的板体可以为一体成形的钣金件。卡扣结构42与其所在的板体为一体成形的钣金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