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供顶推力的中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7217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提供顶推力的中压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管施工设备,尤其是指一种可提供顶推力的中压架。



背景技术:

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顶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其原理是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等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坑内吊起。管道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埋设在两坑之间。

顶管施工在实际运用中经常出现由于两坑之间距离过长,导致顶推力不足,推进管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过大而无法继续前进的情况。现有一种注浆工艺,可利用触变泥浆套减少顶进过程中推进管外壁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但是仅采用这种方法,难以完全解决两坑之间距离过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提供顶推力的中压架,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顶管施工过程中出现顶推力不足时不易解决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提供顶推力的中压架,所述中压架一端嵌设在一第一推进管的承口内、另一端套设在一第二推进管的插口内,所述中压架包括一第一中压管与一第二中压管,所述第一中压管可相对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中压管外侧,并且该第一中压管与第二中压管通过设于所述中压架内侧的液压缸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中压管包括一承接部、一第一固定部以及一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所述承接部与第一滑动部之间,所述承接部嵌设在所述第一推进管的承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中压管包括一插接部、一第二固定部以及一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所述插接部与第二滑动部之间,所述插接部套设在所述第二推进管的插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滑动部相对滑动连接,并且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滑动部之间还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缸包括缸筒、活塞杆以及通过该活塞杆与缸筒传动连接的活塞,所述活塞与第一固定部连接,所述缸筒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承接部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筋板,并且该第一筋板还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动部的内侧壁上还设有第二筋板,并且该第二筋板还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进管的承口与所述中压架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推进管的插口与所述中压架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进管与第二推进管均为球墨铸铁管。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在第一推进管与第二推进管之间加设中压架,使得当单段施工长度过长导致顶推力不足时,前段推进管施工所需的顶推力能由中压架中设置的液压缸提供。

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筋板与第二筋板可以增加中压架的坚固度,使设备能够稳定运行。

3、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球墨铸铁管,其具有运行安全可靠,破损率低,施工维修方便、快捷,防腐性能优异等优点,适用于非开挖施工,广泛应用在过河、穿路、穿越建筑的管线施工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

图2为图1中所述第一中压管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所述第二中压管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半剖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可提供顶推力的中压架,一端嵌设在一第一推进管1的承口11内、另一端套设在一第二推进管2的插口21内。该中压架包括一第一中压管3与一第二中压管4,第一中压管3可相对滑动地套设在第二中压管4外侧,并且该第一中压管3与第二中压管4通过设于中压架内侧的液压缸5传动连接。通过在第一推进管1与第二推进管2之间加设中压架,使得当单段施工长度过长导致顶推力不足时,前段推进管施工所需的顶推力能由中压架中设置的液压缸5提供。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第一中压管3包括一承接部31、一第一固定部32以及一第一滑动部33,第一固定部32位于承接部31与第一滑动部33之间,承接部31嵌设在第一推进管1的承口11内。第二中压管4包括一插接部41、一第二固定部42以及一第二滑动部43,第二固定部42位于插接部41与第二滑动部43之间,插接部41套设在第二推进管2的插口21内。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第一滑动部33与第二滑动部43相对滑动连接,并且第一滑动部33与第二滑动部43之间还设有密封圈6。液压缸5包括缸筒51、活塞杆52以及通过该活塞杆52与缸筒51传动连接的活塞53,所述活塞53与第一固定部32连接,所述缸筒51与所述第二固定部42连接。另外,第一滑动部33朝向第二固定部42的端部、第二滑动部43朝向第一固定部32的端部均设有橡胶圈9,防止第一中压管3与第二中压管4碰撞造成中压架受损。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承接部31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筋板7,并且该第一筋板7还与所述第一固定部32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43的内侧壁上还设有第二筋板8,并且该第二筋板8还与所述第二固定部42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筋板7与第二筋板8可以增加中压架的坚固度,使设备能够稳定运行。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第一推进管1的承口11与中压架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6;第二推进管2的插口21与中压架的连接处也设有密封圈6。并且第一推进管1与第二推进管2均为球墨铸铁管。球墨铸铁管具有运行安全可靠,破损率低,施工维修方便、快捷,防腐性能优异等优点,适用于非开挖施工,广泛应用在过河、穿路、穿越建筑的管线施工中。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用户控制液压缸5运行,活塞53给第一固定部32施加推动力,从而让第一中压管3给第一推进管1提供顶推力,使第一推进管1与第二推进管能够克服外壁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继续前进。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