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防松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8585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防松机构。



背景技术:

机床主轴轴承采用高性能的油脂润滑,以保持轴承的高速性能。但是往往受不良密封的影响,主轴冷却液或者润滑油往往会渗透到轴承中。因此,如何保护机床主轴的油脂不被杂质冷却液、润滑油渗入冲刷一直以来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防止主轴冷却液或者润滑油进入轴承中的密封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防松机构,用于主轴机构的密封,所述主轴机构包括主轴轴芯,轴承、轴套以及轴承端部固定装置,所述轴承的内壁和外壁分别与所述主轴轴芯和轴套连接,所述轴承端部固定装置连接在所述主轴轴芯上且与其滚动密封连接,用于所述轴承端部与外界的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防松机构位于所述轴承端部固定装置与所述轴承之间,其包括:

第一隔套,位于所述轴承端部固定装置与所述轴承之间,其转动连接在所述主轴轴芯上,所述第一隔套的外壁上连接有一环形且截面为“T”字形挡油部;

泄油孔,将所述轴承端部固定装置的外壁与所述挡油部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端部固定装置包括端盖以及位于所述端盖的外侧,且与所述主轴轴芯上的外螺纹螺纹联接的锁紧螺母,所述端盖径向夹紧在所述轴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隔套与所述端盖之间还设有环形第二隔套,所述泄油孔将所述轴承端部固定装置与第二隔套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隔套和第二隔套的外壁上均设有环形的漏油沟,所述漏油沟与泄油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隔套设置有挡油部,当杂质油渗透到第一隔套位置时,会将第一隔套压紧在主轴轴芯上,从而放置杂质油从隔套与主轴轴芯的间隙中渗透,另外还设置有与第一隔套连通的泄油孔,便于杂质油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2-主轴轴芯;4-轴承;6-轴套;8-第一隔套;10-挡油部;12-泄油孔;14-端盖;16-锁紧螺母;18-第二隔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主轴轴芯2,轴承4、轴套6以及轴承4端部固定装置,所述轴承4的内壁和外壁分别与所述主轴轴芯2和轴套6连接,所述轴承4端部固定装置连接在所述主轴轴芯2上且与其滚动密封连接,用于所述轴承4端部与外界的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防松机构位于所述轴承4端部固定装置与所述轴承4之间,其包括:

第一隔套8,位于所述轴承4端部固定装置与所述轴承4之间,其转动连接在所述主轴轴芯2上,所述第一隔套8的外壁上连接有一环形且截面为“T”字形挡油部10;

泄油孔12,将所述轴承4端部固定装置的外壁与所述挡油部10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4端部固定装置包括端盖14以及位于所述端盖14的外侧,且与所述主轴轴芯2上的外螺纹螺纹联接的锁紧螺母16,所述端盖14径向夹紧在所述轴套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隔套6与所述端盖14之间还设有环形第二隔套18,所述泄油孔12将所述轴承4端部固定装置与第二隔套18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隔套8和第二隔套18的外壁上均设有环形的漏油沟,所述漏油沟与泄油孔12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原理如下:

(1)第一隔套8设置有挡油部10,当杂质油渗透到第一隔套8位置时,会将第一隔套8压紧在主轴轴芯2上,从而放置杂质油从隔套与主轴轴芯2的间隙中渗透;

(2)第一隔套8、第二隔套18均连接有泄油孔12,便于将流经该位置的杂质油通过泄油孔12排出;

(3)在第一隔套8和第二隔套18上均设置有漏油沟,用于阻挡杂质油继续前进,同时;漏油沟与泄油孔12连通,便于泄油。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