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平衡高密封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9868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平衡高密封调节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流体控制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非平衡高密封调节阀。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工厂的自动控制中,调节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调节阀又名控制阀,通过接受调节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借助动力操作去改变流体流量。调节阀一般由执行机构和阀门组成。如果按其所配执行机构使用的动力,调节阀可以分为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三种,另外,按其功能和特性分,线性特性,等百分比特性及抛物线特性三种。而在流量的分配中有一种非平衡调节阀,为了满足大流量的要求,这种平衡阀通常使用的都是平底式阀芯,但是在工作时,流体的作用力完全作用在阀芯上,会使阀杆动作需要很大的力,这样不仅使得阀杆动作困难而且流量大的情况下,对于阀芯冲击很大,很容易出现调节阀的密封性能差的问题。

为此设计一种在高压大流量流体调节中使用的高密封调节阀是十分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突破了现有技术的难题设计了一种在高压大流量流体调节中使用的高密封调节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非平衡高密封调节阀,包括:阀体、阀座、阀杆、阀盖,其特征在于:阀体的中央开设有阀孔,阀孔的底部开设有阀道一,阀孔的一侧开设有阀道二,阀孔的底部内套有阀座,阀座与阀体相接触的位置设有阀座垫片,阀座的上方设有套筒,套筒的外缘设有环状突起,环状突起与阀体卡合固定,套筒的中央纵向贯穿有阀杆,阀杆的底端设有阀芯,阀杆两侧的套筒位置分别开设有竖直向上的通气通道,阀体的上方采用双头螺栓固定有阀盖,阀盖与阀体相接触的位置铺设有阀盖垫片,阀盖两侧的上方分别采用卡箍与气动执行机构件相固定,阀盖一侧上方的卡箍还采用六角螺栓与压板的一侧相固定,阀杆的顶端贯穿阀盖、压板与气动执行机构件相连接,所述阀杆中央的外侧分别套设有导向套、衬套、填料组和填料压盖,所述阀芯的外形为圆帽状,阀芯的圆帽状顶部设有微凸尖点,阀芯的圆帽状底部的两侧外缘设有微凸卡台,微凸卡台与阀座配合限位。

所述阀盖的下表面不仅与阀体的上表面相接触,还与套筒的上表面紧密接触。

所述套筒的中央横向贯穿开设有通孔。

所述填料压盖位于填料组上方,填料组位于衬套上方,衬套位于导向套上方。

所述压板下表面与阀杆接触的连接面为内凹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套筒的外缘增加了环状突起,使得套筒与阀体的链接更为稳固,同时对阀芯的外形做了改进,将原本的平底式阀芯改为了圆帽状阀芯,同时在阀芯与阀座的接触位置设计了微凸卡台,使得阀芯与阀座的密封更为紧密,阀芯的顶端还设计了微凸尖点,使得流体在通过时最先冲击到微凸尖点,产生一定的阻挡力,使得部分流体回弹,消除后续流体一部分的冲击力,同时也因为微凸尖点的存在,使得冲击到阀体上的冲击力被尖点分散承受,缓解了阀芯所承受一部分冲击力,使得阀芯使用寿命被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阀芯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和图2,1为阀体,2为阀座,3为套筒,4为阀芯,5为阀杆,6为阀盖,7为导向套,8为衬套,9为填料组,10为填料压盖,11为压板,12为气动执行机构件,13为阀孔,14为阀道一,15为阀道二。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非平衡高密封调节阀,包括:阀体、阀座、阀杆、阀盖,其特征在于:阀体1的中央开设有阀孔13,阀孔13的底部开设有阀道一14,阀孔13的一侧开设有阀道二15,阀孔13的底部内套有阀座2,阀座2与阀体1相接触的位置设有阀座垫片,阀座2的上方设有套筒3,套筒3的外缘设有环状突起,环状突起与阀体1卡合固定,套筒3的中央纵向贯穿有阀杆5,阀杆5的底端设有阀芯4,阀杆5两侧的套筒3位置分别开设有竖直向上的通气通道,阀体1的上方采用双头螺栓固定有阀盖6,阀盖6与阀体1相接触的位置铺设有阀盖垫片,阀盖6两侧的上方分别采用卡箍与气动执行机构件12相固定,阀盖6一侧上方的卡箍还采用六角螺栓与压板11的一侧相固定,阀杆5的顶端贯穿阀盖6、压板11与气动执行机构件12相连接,所述阀杆5中央的外侧分别套设有导向套7、衬套8、填料组9和填料压盖10,所述阀芯4的外形为圆帽状,阀芯4的圆帽状顶部设有微凸尖点,阀芯4的圆帽状底部的两侧外缘设有微凸卡台,微凸卡台与阀座2配合限位。

本实用新型中阀盖6的下表面不仅与阀体1的上表面相接触,还与套筒3的上表面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套筒3的中央横向贯穿开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中填料压盖10位于填料组9上方,填料组9位于衬套8上方,衬套8位于导向套7上方。

本实用新型中压板11下表面与阀杆5接触的连接面为内凹圆弧状。

在具体实施中,气动执行机构件12控制阀杆5带动阀芯4向上运动,将阀道一14打开,流体从阀道二15进入,流进套筒3开设的通孔中,然后由通孔进入阀道一14,大流量流体在进入套筒3的时候会对套筒3本身造成很大的压力,使得套筒3与阀体1之间出现缝隙,但是本实用新型在两者的链接中在套筒3外缘增加了环状突起,从而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同时本实用新型对阀芯4的外形做了改进,将原本的平底式阀芯改为了圆帽状阀芯,同时在阀芯与阀座的接触位置设计了微凸卡台,使得阀芯与阀座的密封更为紧密,阀芯的顶端还设计了微凸尖点,使得流体在通过时最先冲击到微凸尖点,产生一定的阻挡力,使得部分流体回弹,消除后续流体一部分的冲击力,同时也因为微凸尖点的存在,使得冲击到阀体上的冲击力被尖点分散承受,缓解了阀芯所承受一部分冲击力,使得阀芯使用寿命被延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