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80‑250N.m乘用车用236循环圆液力变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9817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一种180‑250N.m乘用车用236循环圆液力变矩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轿车液力变矩器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80-250N.m乘用车用236循环圆液力变矩器。



背景技术:

在AT与CVT等型式自动档变速箱轿车中,液力变矩器是一个关键部件,现有的液力变矩器包括涡轮、导轮和泵轮,其能容混合透穿性较小。轿车要求具有较好的牵引力与车速、燃油经济性好,所以要求匹配的变矩器混合透穿性好,以适合于现有轿车的发动机及其动力性、经济性需要。且随着现有自动变速箱体积、质量越来越小,变矩器装配空间受空间制约严重,不仅是轴向空间受限,还有径向空间受限。

但现有的轿车液力变矩器普遍存在以下缺陷:在液力变矩器循环圆不变、其他特性基本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其能容值调整优化有限,不能很好的覆盖多款排量发动机及变速箱,造成变矩器结构种类过多,尺寸不一及外型过大、空间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180-250N.m乘用车用236循环圆液力变矩器,适用于1.6L~2.4L发动机,同时能适用于轴向及径向空间小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并且油耗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180-250N.m乘用车用236循环圆液力变矩器,包括罩轮组件、涡轮组件、泵轮组件、导轮组件以及闭锁离合器组件;

所述罩轮组件包括罩轮毂、罩轮壳;

所述涡轮组件包括涡轮毂、涡轮体;

所述泵轮组件包括泵轮毂、泵轮体;

所述导轮组件包括导轮体和座圈;

所述闭锁离合器组件包括从动板、保持架、摩擦片、弹簧;

其改进之处是:

所述液力变矩器循环圆直径为236±2mm;

各工作轮中间流线的平均进、出口半径R为:

泵轮体中间流线的进口平均半径RB1=73.3mm;

泵轮体中间流线的出口平均半径RB2=110.7mm;

涡轮体中间流线的进口平均半径RT1=109.7mm;

涡轮体中间流线的出口平均半径RT2=74.0mm;

导轮体中间流线的进口平均半径RD1=68.8mm;

导轮体中间流线的出口平均半径RD2=68.8mm;

各工作轮轴面流线长度L为:

泵轮体轴面流线长度:LB1=48.8mm;

涡轮体轴面流线长度:LT1=50.4mm;

导轮体轴面流线长度:LD1=18.4mm;

各工作轮叶片中间流线的进、出口角β为:

泵轮叶片进口角βB1=122°~127°;

泵轮叶片出口角βB2=52°~57°;

涡轮叶片进口角βT1=30°~35°;

涡轮叶片出口角βT2=140°~145°;

导轮叶片进口角βD1=45°~60°;

导轮叶片出口角βD2=20°~25°;

各工作轮流道宽度b为:

泵轮叶片进口流道宽度bB1=18.9;

泵轮叶片出口流道宽度bB2=14.9;

涡轮叶片进口流道宽度bT1=13.9;

涡轮叶片出口流道宽度bT2=20.5;

导轮叶片进口流道宽度bD1=23.7;

导轮叶片出口流道宽度bD2=23.7。

另外,该液力变矩器的扭矩为150NM~250NM,循环圆扁平比为0.178。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合理的循环圆与叶栅参数,达到所需性能,解决了如何减小正透穿性、提高高速比工况效率的技术难题,更适于特种运输车辆用发动机,使整车提高车速、降低油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泵轮叶栅外形示意图;

图3是涡轮叶栅外形示意图;

图4是各工作轮沿中间流线剖面的展开图;

图5是各工作轮的轴面图;

图6是液力变矩器原始特性曲线图;

附图标记如下:1-泵轮组件、2-涡轮组件、3-导轮组件、4-闭锁离合器组件、5-罩轮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罩轮组件、涡轮组件、导轮组件、泵轮组件及闭锁离合器组件几个组件组成。

罩轮组件5包括罩轮毂、罩轮壳;涡轮组件2包括涡轮毂、涡轮体;泵轮组件1包括泵轮毂、泵轮体;导轮组件3包括导轮体和座圈;闭锁离合器4组件包括从动板、保持架、摩擦片、大小弹簧;动力输入端由罩轮组件与泵轮组件构成,动力输出端由涡轮组件通过涡轮轴构成。

该液力变矩器循环圆直径为236±2mm;

各工作轮中间流线的平均进、出口半径:

泵轮体中间流线的进口平均半径ρB1=73.3mm;

泵轮体中间流线的出口平均半径ρB1=110.7mm;

涡轮体中间流线的进口平均半径ρT1=109.7mm;

涡轮体中间流线的出口平均半径ρT2=74.0mm;

导轮体中间流线的进口平均半径ρD1=68.8mm;

导轮体中间流线的出口平均半径ρD2=68.8mm;

各工作轮轴面流线长度:

泵轮体轴面流线长度:LB1=48.8mm;

涡轮体轴面流线长度:LT1=50.4mm;

导轮体轴面流线长度:LD1=18.4mm;

各工作轮叶片中间流线的进、出口角为:

泵轮叶片进口角βB1=122°~127°;

泵轮叶片出口角βB2=52°~57°;

涡轮叶片进口角βT1=30°~35°;

涡轮叶片出口角βT2=140°~145°;

导轮叶片进口角βD1=45°~60°;

导轮叶片出口角βD2=20°~25°;

各工作轮流道宽度(B)

泵轮叶片进口流道宽度BB1=18.9;

泵轮叶片出口流道宽度BB2=14.9;

涡轮叶片进口流道宽度BT1=13.9;

涡轮叶片出口流道宽度BT2=20.5;

导轮叶片进口流道宽度BD1=23.7;

导轮叶片出口流道宽度BD2=23.7。

如图6所示,三条曲线分别代表液力变矩器的泵轮千转公称力矩、变矩比和效率;通过上述的三条曲线看出,本发明设计的液力变矩器的对应的零速泵轮千转公称力矩MBg0=31×(1±5%)N.m,零速变矩比为K0=1.83×(1±5%),最高效率η≥85%,i=0.5时能容要求MBg0.5=34×(1±5%)N.m,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液力变矩器适用于180-250N.m乘用车,同时能适用于轴向及径向空间小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并且油耗较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