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机构,特别是一种用于水下装置的滑动轴承机构。
背景技术:
应急救助开孔设备等水下机械装置中,常常需要使用轴承装置来作为回转运动的支撑。
现有的水下装置用轴承大多为滚动轴承,其缺陷在于:(1)水下杂质较多,轴承转动摩擦力大,滚子磨损快,且易出现堵塞现象;(2)结构复杂,维修不便、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下装置用滑动轴承机构,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减小轴承机构的摩擦阻力,避免出现堵塞现象;(2)简化轴承结构,方便维修,降低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下装置用滑动轴承机构,包括主轴、套筒、固定环以及回转环;
所述主轴穿过套筒的内孔;
所述套筒下端面上设有与套筒内孔同轴的沉孔;
所述固定环固定安装在沉孔中:固定环的外圆柱面与沉孔的内圆柱面相配合,固定环的上表面与所述沉孔顶部的底面相接触,所述固定环的内孔与主轴相配合;
所述主轴下端具有沿径向方向向外凸出的翻边,所述固定环的下表面与所述翻边的上表面相接触;
所述回转环套装在主轴外壁上,所述回转环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环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回转环的外壁为向外鼓起的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与所述套筒的内孔相间隙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弧面上开设有若干上下走向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转环通过一对半圆卡键套装在主轴外壁上:所述主轴外圆柱面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半圆卡键卡装在所述环形槽中,所述半圆卡键下表面与所述回转环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半圆卡键与所述回转环之间通过螺钉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环通过螺钉安装在套筒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为滑动轴承,取消了滚子及相应结构,且轴承部件采用铝青铜材质,可利用海水等液体进行润滑,摩擦阻力小,耐腐蚀能力强;(2)回转环与套筒内壁相配合的外壁为圆弧面,允许主轴相对于套筒有一定的倾斜,从而有助于水中杂质通过轴承各接触面,避免杂质在各接触面处出现堵塞;(3)圆弧面上设有凹槽,可存储一部分水中杂质,从而进一步避免了轴承机构出现堵塞,延长了维护周期和使用寿命;(4)所述回转环通过半圆卡键安装在主轴上,安装拆卸方便,有效防止回转环脱位,可靠性高;(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部件数量少、成本低,拆装方便,降低了维修难度和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一种水下开孔器上所使用的滑动轴承机构,用于支撑开孔器的主轴部分旋转,包括主轴1、套筒2、固定环3以及回转环4;
所述主轴1穿过套筒2的内孔;
所述套筒2下端面上设有与套筒2内孔同轴的沉孔;
所述固定环3固定安装在沉孔中:固定环3的外圆柱面与沉孔的内圆柱面相配合,优选为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固定环3的上表面与所述沉孔顶部的底面相接触,所述固定环3的内孔与主轴1相配合,优选为间隙配合,所述固定环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套筒2上;
所述主轴1下端具有沿径向方向向外凸出的翻边,所述固定环3的下表面与所述翻边的上表面相接触;
所述回转环4通过一对半圆卡键5套装在主轴1外壁上:所述主轴1外圆柱面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半圆卡键5卡装在所述环形槽中,所述半圆卡键5下表面与所述回转环4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半圆卡键5与所述回转环4之间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回转环4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环3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回转环4的外壁为向外鼓起的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上开设有若干上下走向的凹槽,所述圆弧面与所述套筒2的内孔相配合,优选为间隙配合。
所述固定环3和回转环4材料均为铝青铜,具有耐腐蚀能力强的优点,同时还能以水或海水为润滑液进行自润滑。
使用时,主轴1在动力部件的驱动下相对于套筒2回转,回转时,回转环4与主轴1一同相对于套筒2和固定环3旋转,回转环4与固定环3之间、固定环3与主轴1之间以及回转环4与套筒2之间构成自润滑滑动轴承;同时,由于圆弧面和间隙的设定,主轴1相对于套筒2可发生一定角度的倾斜,水中的杂质一方面可以在主轴1倾斜晃动的过程中受离心力和回转力作用离开相对滑动区域,另一方面可以积攒在凹槽中,从而有效减小了摩擦力和回转阻力,避免出现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