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注油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点式注油泵。
背景技术:
轴承是常见的机械零部件,用于确定旋转轴与其他零件相对运动位置的零部件,主要起支承或导向作用。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轴承广泛应用于机床、电机、运输机、发电机等。轴承的寿命对设备的使用至关重要,但轴承一般处于高速、高温以及重载荷的环境中工作,其寿命受到较大影响。
通常一个设备中需要安装有多个轴承,例如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烟气处理系统中使用的核心设备喷雾头,喷雾头上安装有多个高速旋转的轴承。注油润滑是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改善轴承的磨损状况的常用方式,通常利用油气润滑装置为轴承输送油气进行润滑。但是,现有技术中,油气润滑装置中的油为一次性倾倒入油气混合室中,因而使油和气的混合不均匀,从而导致油气润滑装置为轴承输送油气过程中会出现润滑过度或者润滑不足的情况。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注油泵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多点式注油泵,用以使阀芯出油孔与不同的阀体出油孔形成多条供油通路,提高注油效率和注油稳定性,降低注油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点式注油泵,包括设有阀芯通道的阀体、部分容置于阀芯通道内的阀芯、与阀芯通道连通的进油接头、堵塞阀芯通道自由端的调节堵头、与阀体连接的气缸、与气缸连通的进气接头、位于气缸内且与阀芯抵接的活塞、连接在活塞与阀体间且穿套在阀芯外部的第一弹簧;所述阀体设有与气缸连通的排气孔,所述阀体设有若干个沿其纵长延伸方向依次排布的阀体出油孔;所述阀芯设有阀芯内空腔,所述阀芯内空腔连通有若干个环布在阀芯内空腔上的阀芯出油孔,所述阀芯内空腔中设有第二弹簧,所述阀芯内空腔自由端塞有阀芯堵头,所述阀芯内空腔中设有被第二弹簧压持且堵盖阀芯堵头的钢球;通过进气接头进气推动阀芯在阀芯通道中移动,阀芯出油孔依次与位于不同位置上的阀体出油孔连通,位于阀芯与调节堵头形成的密闭腔室中的油在压力作用下推开钢球进入阀芯内空腔中,再由阀芯出油孔流入阀体出油孔以完成注油过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堵头包括置于阀体外的调节脚和堵塞在阀芯通道中的堵头,所述堵头设有若干圈沿其纵长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凹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与气缸通过螺接方式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外接在进气接头上的电磁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连接在活塞与阀体间且穿套在阀芯和第一弹簧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固定在阀芯上的弹簧挡盖,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三弹簧一端均固定在弹簧挡盖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安装支架和并母,所述安装支架通过并母固定在阀体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容置于第二弹簧中的顶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上环布有若干个阀体出油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阀体出油孔匹配的通路堵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充气推动阀芯移动,使阀芯出油孔依次与位于不同位置上的阀体出油孔连通,从而使阀芯出油孔与不同的阀体出油孔形成多条供油通路,提高了注油效率和注油稳定性,降低了注油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多点式注油泵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多点式注油泵的轴向剖视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所示的调节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4所示的一种多点式注油泵,其主要用于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烟气处理系统,稳定地为该系统中高速电机的油气润滑装置输送润滑油,使油和气能够恒量、稳定、均匀地进行混合,确保油气润滑装置正常工作。
该多点式注油泵包括设有阀芯通道200的阀体2、部分容置于阀芯通道200内的阀芯8、与阀芯通道200连通的进油接头3、堵塞阀芯通道200自由端的调节堵头6、与阀体2螺接的气缸1、与气缸1连通的进气接头5、位于气缸1内且与阀芯8抵接的活塞7、连接在活塞7与阀体2间且穿套在阀芯8外部的第一弹簧911。还包括安装支架4和并母41,所述安装支架4通过并母41固定在阀体2上,该多点式注油泵通过安装支架4安装在设备(未示出)上。活塞7上设有O型圈921。
在本实施例中,阀体2呈六棱柱体,每个棱面上均设有三个沿阀体2纵长延伸方向依次排布的的阀体出油孔20,从而形成三组呈环状排布的阀体出油孔20。当然,阀体出油孔20的具体数量可根据需要增减。还设有与阀体出油孔20匹配的通路堵头201,从而将闲置的阀体出油孔20堵死。
所述阀芯8设有阀芯内空腔800,所述阀芯内空腔800连通有若干个阀芯出油孔80,在本实施例中,阀芯出油孔80的数量为六个且环布在阀芯内空腔800上并位于同一竖直面内。阀芯出油孔80的个数应当与位于同一垂直面内的阀体出油孔20的个数相同,此外,相邻的阀芯出油孔80间的夹角大小应当与位于同一垂直面内的相邻的阀体出油孔20间的夹角大小相同,从而使阀芯出油孔80能够与阀体出油孔20刚好连通。
阀芯8包括部分容置于阀芯通道200中的第一阀芯段81和完全容置于阀芯通道200中的第二阀芯段82,第二阀芯段82设有阀芯内空腔800。
所述阀芯内空腔800中设有第二弹簧912,所述阀芯内空腔800自由端塞有阀芯堵头95,所述阀芯内空腔800中设有被第二弹簧912压持且堵盖阀芯堵头95的钢球94。第二弹簧912中还设有顶针93,用以支撑第二弹簧912。
所述调节堵头6包括置于阀体2外的调节脚61和堵塞在阀芯通道200中的堵头62,所述堵头62设有若干圈沿其纵长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凹槽620。在本实施例中,凹槽620的个数为八个,位于阀芯通道200最内侧的凹槽620上设有O型圈922。调节脚61与阀体2之间设有O型圈923。通过沿凹槽620进行切割,可以减小堵头62的长度,从而可增大阀芯8与调节堵头6形成的密闭腔室(未示出)的体积,提高储油量,可为更多的阀体出油孔20供油。如图1所示,阀芯8往右移动盖住进油接头3即可与调节堵头6形成密闭腔室,密闭腔室用于预储存油。
还包括第三弹簧913,所述第三弹簧913连接在活塞7与阀体2间且穿套在阀芯8和第一弹簧911间。还包括固定在阀芯8上的弹簧挡盖52,所述第一弹簧911和第三弹簧913一端均固定在弹簧挡盖52上,第一弹簧911和第三弹簧913另一端固定在阀体2上。
还包括外接在进气接头5上的电磁阀(未示出),用以控制对气缸1的充放气。所述阀体2设有与气缸1连通的排气孔96,所述排气孔96通过通道97与气缸1连通。
进油接头3形成有进油通孔30,油通过进油通孔30进入阀芯通道200中。进气接头5形成有进气通孔50,压缩空气通过进气通孔50进入气缸1的空腔10中。阀芯堵头95形成有通孔950,从而连通阀芯通道200和阀芯内空腔800。
该多点式注油泵的使用过程如下:压缩空气由进气接头5进入气缸1中,在气压的作用下,活塞7向阀体2方向运动并推动阀芯8在阀芯通道200中移动,原先存在气缸1的空腔10中的空气通过排气孔96排出。当阀芯8继续往右移动即可盖住进油接头3的进油通孔30,阀芯8与调节堵头6则形成密闭腔室,位于密闭腔室中的油在压力作用下穿过阀芯堵头95并推开钢球94进入阀芯内空腔800中,再由阀芯出油孔80流入阀体出油孔20。随着阀芯8逐渐向右移动,阀芯出油孔80可依次与位于不同位置上的阀体出油孔20连通,形成多条供油通路以对位于不同部位的轴承进行直接注油或者将油分布均匀地输送至油气混合室(未示出)中,使油和气能够均匀混合。当阀芯8运动到最右端时,电磁阀工作,进气接头5停止进气并释放空腔10中的空气。第一弹簧911和第三弹簧913复位并将活塞7推至原位。阀芯8向左运动使进油接头3与阀芯通道200再次连通,第二弹簧912复位并推动钢球94堵住阀芯堵头95。以上为一次注油过程。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