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动力传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压离合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摩托车的离合器工作原理如下,请参考如图1,在离合器处于松弛状态时,弹簧116处于压缩状态,弹簧116的两端分别作用在压盘108和离合器从动盘111上。压盘108向左挤压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离合器从动盘111向右挤压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从而使摩擦片和从动片之间产生正压力。驱动齿轮113与离合器外罩112之间通过铆钉115连接,二者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弹簧114,驱动齿轮113的驱动力通过缓冲弹簧114传递给离合器外罩112,离合器外罩112将驱动力传递给摩擦片109,由于摩擦片109与从动片110之间有正压力,摩擦片109带动从动片110转动,从动片110又将驱动力传递给离合器从动盘111,离合器从动盘111带动传动轴转动,从而实现驱动力的传动。在需要切断传动时,操作手柄101产生驱动力,该驱动力通过由钢丝绳102、套管103、保护套104组成的离合器拉索传递到摇臂105,摇臂105摆动,驱动转轴106转动,转轴106的转动会导致转轴106上的齿轮和拉杆107上的齿条相啮合,从而使拉杆107右移,拉杆107带动压盘108右移,而离合器从动盘111不动,那么摩擦片109和从动片110之间的正压力消失,从而切断曲轴和传动轴之间的动力传递。
上述中手柄101的操纵力是通过钢丝绳102、套管103、保护套104组成的拉索传递到摇臂105处,在操纵力的传递过程中,钢丝绳102和套管103之间会产生机械摩擦,又因为拉索的弯曲布置,会导致钢丝绳102和套管103之间的摩擦力很大,这样就会造成操纵力的损失,导致操纵性不佳,操纵力传递不可靠。
因此,如何改变离合器的结构,从而优化手柄的操纵性能,确保操纵力传递的可靠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离合器装置,该液压离合器装置中手柄的操纵力在传递的过程中可靠、无损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压离合器装置,包括:弹簧、离合器从动件、压盘、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手柄装置,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于所述离合器从动件和所述压盘,使所述离合器从动件和所述压盘分别从所述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的两端将所述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压紧,所述离合器从动件与传动轴连接;所述手柄装置包括:
手柄;
上泵外壳;
上泵活塞;
推杆,所述手柄铰接于所述上泵外壳上,所述手柄转动时推动所述上泵活塞挤压所述上泵外壳内的液压油,所述液压油的压力推动所述推杆,所述推杆推动所述压盘远离所述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使所述摩擦片与所述从动片分离。
优选地,所述离合器从动件为离合器从动盘,所述弹簧为第一弹簧,所述推杆为第一推杆,所述上泵外壳为第一上泵外壳;
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抵接于第一弹簧盘上,所述第一弹簧盘与所述第一压盘连接,所述第一压盘从所述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的左端压紧所述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所述第一推杆能够推动所述第一弹簧盘;
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抵接于所述离合器从动盘,所述离合器从动盘从所述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的右端压紧所述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
还包括:位于所述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的右侧的第一下泵外壳,所述第一下泵外壳与所述第一上泵外壳连通;
位于所述第一下泵外壳内的第一下泵活塞,所述第一下泵活塞用于推动所述第一推杆。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下泵外壳内的第一下泵弹簧,所述第一下泵弹簧的左端抵接于所述第一下泵活塞,防止在松开所述手柄时,所述第一下泵活塞振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推杆穿过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位于轴承座内,所述轴承座压置于所述第一弹簧盘的右端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导柱上,所述第一弹簧盘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压盘连接,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导向柱。
优选地,所述离合器从动件为离合器中心套,所述弹簧为第二弹簧,所述压盘为第二压盘、所述推杆为第二推杆,所述上泵外壳为第二上泵外壳;
所述第二弹簧的左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压盘上,所述第二压盘从所述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的右端压紧所述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
所述第二弹簧的右端抵接于第二弹簧盘,所述第二弹簧盘与所述离合器中心套连接,所述离合器中心套从所述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的左端压紧所述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
还包括:位于所述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的左侧的第二下泵外壳,所述第二下泵外壳与所述第二上泵外壳连通;
位于所述第二下泵外壳内的第二下泵活塞,所述第二下泵活塞用于推动所述第二推杆。
优选地,所述第二上泵外壳通过过油螺栓与所述第二下泵外壳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下泵活塞内设置钢球,所述第二推杆的左端位于所述第二下泵活塞内,与所述钢球直接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二压盘具有轴承槽;所述第二推杆的右端设置于第二轴承内,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所述轴承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第二导柱上,所述第二弹簧盘通过第二螺栓与所述离合器中心套连接,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离合器中心套。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需要切断曲轴与传动轴之间的传动时,向下压手柄,手柄推动上泵活塞移动,从而压缩液压油,使液压油产生压力,该压力通过液压油传递给推杆,推杆推动压盘远离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使摩擦片与从动片分离,从而使摩擦片与从动片之间的正压力消失,曲轴与传动轴之间的传动断开。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拉锁传递手柄的操纵力,本实用新型中手柄的操纵力通过液压油传递,不存在操纵力损失,且操纵力传递可靠,从而优化了手柄的操纵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离合器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离合器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离合器装置的剖视图。
其中,101为手柄、102为钢丝绳、103为套管、104为保护套、105为摇臂、106为转轴、107为拉杆、108为压盘、109为摩擦片、110为从动片、111为离合器从动盘、112为离合器外罩、113为驱动齿轮、114为缓冲弹簧、115为铆钉、116为弹簧;
1为手柄、2为上泵活塞、3为上泵外壳、4为第一下泵弹簧、5为第一下泵外壳、6为第一下泵活塞、7为第一推杆、8为第一轴承、9为轴承座、10为第一弹簧、11为第一弹簧盘、12为离合器从动盘、13为第一压盘;
14为过油螺栓、15为第二下泵外壳、16为第二下泵活塞、17为钢球、18为第二推杆、19为第二轴承、20为第二弹簧盘、21为第二弹簧、22为第二压盘、23为离合器中心套、24为驱动齿轮、25为传动轴、26为第二下泵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离合器装置,该液压离合器装置中手柄的操纵力在传递的过程中可靠、无损失。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左和右与人骑在摩托车上时的左和右一致,并且附图2和附图3均是以人站在摩托车后部,面对摩托车时所得的图。
请参考图2-图3,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液压离合器装置包括弹簧、离合器从动件、压盘、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手柄装置。其中,离合器从动件与传动轴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于离合器从动件和压盘,从而使离合器从动件和压盘分别从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的两端将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压紧。
特别地,本实施例中的手柄装置包括:手柄1、上泵外壳3、上泵活塞2以及推杆。手柄1铰接在上泵外壳3上,在下压手柄1时,手柄1转动,从而推动上泵活塞2移动,挤压上泵外壳3内的液压油,从而使液压油产生压力,该压力通过液压油传递给推杆,推杆移动,并推动压盘远离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压盘远离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另一端的离合器从动件不动,摩擦片与从动片分离,那么摩擦片与从动片之间的正压力消失,从而切断了曲轴与传动轴的传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拉锁传递手柄的操纵力,本实用新型中手柄1的操纵力通过液压油传递,不存在操纵力损失,且操纵力传递可靠,从而优化了手柄1的操纵性能。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液压离合器装置的具体结构:上述中的离合器从动件具体为离合器从动盘12。上述中的弹簧为第一弹簧10,压盘为第一压盘13,推杆为第一推杆7。第一弹簧10的右端抵接于第一弹簧盘11上,左端抵接于离合器从动盘12上。第一弹簧盘11与第一压盘13连接。第一压盘13位于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的左端,给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向右的压力。离合器从动盘12位于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的右端,给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向左的压力。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下泵外壳5和第一下泵活塞6。第一下泵外壳5位于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的右侧,并且第一下泵外壳5与上泵外壳3连通。第一下泵活塞6用于推动第一推杆7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下压手柄1,上泵活塞2压缩液压油,产生压力,压力通过液压油传递到第一下泵活塞6,第一下泵活塞6推动第一弹簧盘11向左移动,由于第一弹簧盘11与第一压盘13连接,那么第一压盘13也向左移动,远离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摩擦片与从动片分离,从而使正压力消失,切断曲轴与传动轴的传动。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松开手柄1时,液压油的压力消失,第一下泵活塞6发生振动,可以在第一下泵外壳5内设置第一下泵弹簧4,第一下泵弹簧4的左端作用于第一下泵活塞6,液压油的压力消失后,第一下泵活塞6受到第一下泵弹簧4的作用力,不会发生任意振动,从而平稳复位。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上述中的第一推杆7推动第一弹簧盘11移动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第一推杆7穿过第一轴承8,第一轴承8设置在第一轴承座9内,第一轴承座9的端部压置在第一弹簧盘11的右端面上,这样,第一推杆7受到液压油的压力向左移动时,会通过第一轴承座9推动第一弹簧盘11向左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上述中第一弹簧盘11与第一压盘13的连接方式为:第一弹簧10套设在第一导柱上,第一弹簧盘11通过第一螺栓与第一压盘13连接,第一弹簧盘11位于第一弹簧10的右侧,第一压盘13位于第一弹簧10的左侧,第一螺栓穿过第一导柱将第一弹簧盘11和第一弹簧10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了液压离合器装置的另一种具体结构:上述中的离合器从动件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离合器中心套23。弹簧为第二弹簧21,压盘为第二压盘22,推杆为第二推杆18。第二弹簧21的左端抵接于第二压盘22上,右端抵接于第二弹簧盘20上。第二弹簧盘20与离合器中心套23连接。离合器中心套23位于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的左端,给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向右的挤压力。第二压盘22位于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的右端,给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向左的挤压力,从而将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压紧。
本实施例中还设置了第二下泵外壳15和第二下泵活塞16。第二下泵外壳15位于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的左侧。第二下泵活塞16位于第二下泵外壳15内。在液压油受压时,第二下泵活塞16推动第二推杆18向右移动,第二推杆18又推动第二压盘22向右移动,使第二压盘22远离摩擦片与从动片的组件,摩擦片与从动片之间的压力消失,曲轴与传动轴之间的传动切断。
进一步地,上述中的上泵外壳3通过过油螺栓14与第二下泵外壳15连通。过油螺栓14既能确保与第二下泵外壳15连接的牢固性,同时还能确保液压油的畅通。
为了确保第二下泵活塞16推动第二推杆18的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在第二下泵活塞16内设置了钢球17,第二推杆18的左端也位于第二下泵活塞16内,与钢球17直接接触。
上述中第二推杆18推动第二压盘22移动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第二推杆18的右端设置于第二轴承19内。第二压盘22具有轴承槽,第二轴承19设置于轴承槽内,从而实现了第二推杆18与第二压盘22的连接。第二推杆18向右移动时,第二压盘22也随之右移,从而使摩擦片与从动片之间的正压力消失。
上述中第二弹簧21套设在第二导柱上。第二弹簧盘20通过第二螺栓与离合器中心套23连接,第二弹簧盘20位于第二弹簧21的右端,离合器中心套23位于第二弹簧21的左端,第二螺栓穿过第二导柱将第二弹簧盘20和离合器中心套23连接为一体。
另外,为了防止松开手柄1时,液压油的压力消失,第二下泵活塞16发生振动,可以在第二下泵外壳15内设置第二下泵弹簧26,第二下泵弹簧26的右端作用于第二下泵活塞16,液压油的压力消失后,第二下泵活塞16受到第一下泵弹簧26的作用力,不会发生任意振动,从而平稳复位。
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