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3788发布日期:2018-07-13 18:5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速器传动装置的角度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减速器传动装置的角度调整结构采用蜗轮蜗杆传动的调节方式,而蜗轮蜗杆传动的调节方式的精度仅能达到0.05°,而且这种调节方式的旋转速度较慢,不能满足高精度和快速响应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定位速度快且精确度高的减速器传动装置的角度调整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角度调整结构,包括直线传动机构、转动台面、回转驱动元件、轴承、基座和引导装置,所述转动台面转动安装在基座上,所述引导装置包括滑块和滑轨,所述滑轨固定安装在基座上,所述滑块滑动配合安装在滑轨上,所述滑块还固定连接至直线传动机构,所述回转驱动元件固定安装在转动台面顶部外缘位置,所述轴承固定安装在滑块顶部,所述回转驱动元件下部设置有与轴承相配合的U型槽,所述轴承置于U型槽内,所述回转驱动元件的U型槽内壁上还设置有消隙块,所述消隙块安装在回转驱动元件上。

作为优选,所述消隙块上固定连接设置有销杆,所述销杆插入安装在回转驱动元件上,通过压紧销将消隙块压紧固定在回转驱动元件上。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台面顶部上开设有与回转驱动元件结构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回转驱动元件固定安装在凹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滑块与直线传动机构之间通过螺纹结构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本角度调整结构的调整精度高,相对于传统的蜗轮蜗杆定位精度0.05°,本结构的定位精度可达到0.01°,且具有非常稳定的重现能力,另外,本结构相较于蜗轮蜗杆传动具有可以更快速位移角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4是消隙块与回转驱动元件之间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角度调整结构,包括直线传动机构1、转动台面2、回转驱动元件3、轴承4、基座5和引导装置,所述转动台面2转动安装在基座5上,所述引导装置包括滑块61和滑轨62,所述滑轨62固定安装在基座5上,所述滑块61滑动配合安装在滑轨62上,所述滑块61还固定连接至直线传动机构1,所述回转驱动元件3固定安装在转动台面2顶部外缘位置,所述轴承4固定安装在滑块61顶部,所述回转驱动元件3下部设置有与轴承4相配合的U型槽31,所述轴承4置于U型槽31内,所述回转驱动元件3的U型槽31内壁上还设置有消隙块7,所述消隙块7安装在回转驱动元件3上,同时,所述消隙块7和消隙块7相对的U型槽31的内壁均与轴承4相贴紧,以保证本角度调整结构的精确度,所述直线传动机构1带动滑块61往复运动,进而滑块61上部的轴承推动回转驱动元件3进行转动,以实现对转动台面2旋转角度进行调节。

如图4所示,所述消隙块7上固定连接设置有销杆71,所述销杆71插入安装在回转驱动元件3上,通过压紧销72将消隙块7压紧固定在回转驱动元件3上,在需要对消隙块7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可松开压紧销72对消隙块7的位置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再通过压紧销72将消隙块7压紧。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转动台面2顶部上开设有与回转驱动元件3结构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回转驱动元件3固定安装在凹槽内,这样一来,所述转动台面2的顶面仍保持平整,可避免与减速器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作为滑块61与直线传动机构1之间的优选连接方式,所述滑块61与直线传动机构1之间通过螺纹结构固定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具有便于安装和拆卸的优点。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