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排轴承的转子主支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0332发布日期:2018-06-30 04:46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转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排轴承的转子主支点结构。



背景技术:

转子的运转需要支点,主支点除为转子提供径向支承外,还要承担可能的轴向力,一般采取一个球轴承,即单排轴承,轴向力要控制在轴承的承受范围内。但单排轴承除非更换更高等级的轴承,否则无法提高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排轴承的转子主支点结构,克服或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排轴承的转子主支点结构,设置在轴与轴承座之间,包括两轴承、中央油管以及间隙调节器,两轴承及间隙调节器均套装在轴与轴承座之间,其中间隙调节器位于两轴承之间,用以调节两轴承内外圈轴向位置;中央油管贯穿轴承座设置且插入间隙调节器,其插入间隙调节器一端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润滑两轴承的出油嘴。

优选地是,所述轴承为球轴承。

优选地是,所述中央油管上的出油嘴朝两所述轴承方向各设置一处喷口。

优选地是,所述间隙调节器为环形构件,其内外两圈分别与两所述轴承的内外两圈抵触相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排轴承的转子主支点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现有轴承条件下,通过并列布置提高支点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排轴承的转子主支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间隙调节器、2-中央油管、3-轴承、4-轴、5-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双排轴承的转子主支点结构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双排轴承的转子主支点结构,设置在轴4与轴承座5之间,包括两轴承3、中央油管2以及间隙调节器1。轴承3选择球轴承,两轴承3及间隙调节器1均套装在轴4与轴承座5之间,其中间隙调节器1位于两轴承3之间,用以调节两轴承3内外圈轴向位置,该间隙调节器1选择设置为环形构件,并将其内外两圈分别与两轴承3的内外两圈抵触相接。中央油管2贯穿轴承座设置且插入间隙调节器1,其插入间隙调节器1一端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润滑两轴承3的出油嘴,并且选择将出油嘴朝两轴承3各设置一处喷口。

装配时通过间隙调节器1调整两个轴承3内外圈轴向位置,保证两个轴承3各自内外圈相对位置相同,即保证两个轴承3同时承载且均分载荷。中央油管2位于两个轴承3中间,两侧出油嘴同时润滑两侧轴承3。两个轴承3间距小,对于长度、跨距较大的转子来说可认为是一个单一支点,由于两个轴承3同时分担载荷,可增大支点承载能力50%以上,进而能够更好地保障转子高速运行安全和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