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拉机用分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0253发布日期:2019-01-08 20:18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拉机用分动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拖拉机传动系统。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拖拉机用分动箱。



背景技术:

拖拉机传动系统的功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给驱动轮,使拖拉机获得所需要的各种行驶速度和牵引力;并将动力传给动力输出轴以驱动各种农业机械。

一般四轮驱动轮式拖拉机的动力传动为机械式传动,路线为:发动机动力经离合器到变速箱,一部分动力经分动箱到前、后轮传动,一部分动力传给动力输出轴以驱动各种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一般挂设在拖拉机的后方,变速箱直接通过动力输出轴驱动各种农业机械,因为动力输出轴过长需要将其倾斜设置,因为这种设置突出车架表面,影响其它设备的安装,增加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拖拉机用分动箱。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拖拉机用分动箱,包括分动箱壳体,所述分动箱壳体内设有农机具动力传动系统,与所述农机具动力传动系统平行设置的行走动力传动系统;所述分动箱壳体外设有循环油泵系统。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农机具动力传动系统包括农机具传动轴,设置在所述农机具传动轴上的农机具传动齿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农机具传动轴包括农机具动力输入轴,与所述农机具动力输入轴平行设置的农机具动力输出轴,位于所述农机具动力输入轴和所述农机具动力输出轴之间的农机具中间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农机具传动齿轮包括

设置在所述农机具动力输入轴一端的第一动力齿轮;

设置在所述农机具中间轴两端的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

设置在所述农机具动力输出轴一端的第一输出齿轮;

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动力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啮合。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行走动力传动系统包括行走传动轴,设置在所述行走传动轴上的行走传动齿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行走传动轴包括行走动力输入轴,与所述行走动力输入轴平行设置的后轮动力输出轴,所述行走动力输入轴与所述后轮动力输出轴之间设有一根或者两根水平设置的行走动力中间轴,所述行走动力中间轴与所述行走动力输入轴平行设置,还包括与所述行走动力输入轴平行的前轮动力输出轴,与所述前轮动力输出轴水平设置的前轮中间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行走传动齿轮包括

设置在所述行走动力输入轴一端的行走动力齿轮;

依次设置在所述行走动力中间轴上的第一行走从动齿轮、第二行走从动齿轮和第三行走从动齿轮;所述第一行走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三行走从动齿轮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二行走从动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行走从动齿轮,所述第一行走从动齿轮与所述行走动力齿轮啮合;

依次设置在所述后轮动力输出轴上的第一后轮从动齿轮、第二后轮从动齿轮和第三后轮从动齿轮,所述第二后轮从动齿轮和第三后轮从动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后轮从动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一后轮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二后轮从动齿轮与所述后轮动力输出轴之间设有可水平滑动的第一花键箍,所述第一花键箍上设有控制其滑动的第一拨叉;所述第一后轮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行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后轮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三行走从动齿轮啮合;

设置在所述前轮中间轴上的前轮轴传动齿轮,所述前轮轴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三后轮从动齿轮啮合;

所述前轮动力输出轴为花键轴,且设有能滑动的前轮轴输出齿轮,所述前轮轴输出齿轮上设有控制其滑动的第二拨叉;所述前轮轴输出齿轮可与所述前轮轴传动齿轮啮合。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循环油泵系统包括农机具动力循环油泵系统和行走动力循环油泵系统。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农机具动力循环油泵系统包括:包括设置在所述农机具中间轴一端的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油泵上设有延伸至所述农机具动力输入轴一端的第一供油管路、延伸至所述农机具动力输出轴的第二供油管路、以及延伸至所述分动箱壳体下部的第一抽油管路。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行走动力循环油泵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前轮中间轴一端的第二油泵,所述第二油泵上设有延伸至所述行走动力输入轴的第三供油管路,所述第二油泵上还设有延伸至所述分动箱壳体下部的第二抽油管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拖拉机用分动箱,包括分动箱壳体,所述分动箱壳体内设有农机具动力传动系统,与所述农机具动力传动系统平行设置的行走动力传动系统;所述分动箱壳体外设有循环油泵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将所述农机具动力传动系统放置在所述分动箱壳体内,且所述农机具传动轴的结构设置可以让其与拖拉机车架平行,不会影响拖拉机其它设备的安装,让其结构紧凑,传动效率达到90%,本发明实现了同时作为农机具动力、行走动力的动力来源,解决了农机具动力直接通过变速箱引出的各种弊端,优化了拖拉机的整体设计。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去掉分动箱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图2的左视图。

附图4是本发明所述农机具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所述行走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图5的左视图。

附图7是图5的后视图。

附图8是图3a-a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附图1-附图8所示,一种拖拉机用分动箱,包括分动箱壳体1,所述分动箱壳体1内设有农机具动力传动系统,与所述农机具动力传动系统平行设置的行走动力传动系统;所述分动箱壳体1外设有循环油泵系统。

所述农机具动力传动系统包括农机具传动轴,设置在所述农机具传动轴上的农机具传动齿轮。

所述农机具传动轴包括农机具动力输入轴211,与所述农机具动力输入轴211平行设置的农机具动力输出轴212,位于所述农机具动力输入轴211和所述农机具动力输出轴212之间的农机具中间轴213。

所述农机具传动齿轮包括设置在所述农机具动力输入轴211一端的第一动力齿轮221;设置在所述农机具中间轴213两端的第一从动齿轮222、第二从动齿轮223;设置在所述农机具动力输出轴212一端的第一输出齿轮224;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22与所述第一动力齿轮221啮合,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23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224啮合。

所述行走动力传动系统包括行走传动轴,设置在所述行走传动轴上的行走传动齿轮。

所述行走传动轴包括行走动力输入轴311,与所述行走动力输入轴311平行设置的后轮动力输出轴312,所述行走动力输入轴311与所述后轮动力输出轴312之间设有两根水平设置的行走动力中间轴313,所述行走动力中间轴313与所述行走动力输入轴311平行设置,还包括与所述行走动力输入轴311平行的前轮动力输出轴314,与所述前轮动力输出轴314水平设置的前轮中间轴315;两根所述行走动力中间轴313的设置,可以分担所述行走动力中间轴313的受力,让所述后轮动力输出轴312的受力均匀,磨损减小,增加其使用寿命。

所述行走传动齿轮包括设置在所述行走动力输入轴311一端的行走动力齿轮321;依次设置在所述行走动力中间轴313上的第一行走从动齿轮322、第二行走从动齿轮323和第三行走从动齿轮324;所述第一行走从动齿轮322与所述第三行走从动齿轮324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二行走从动齿轮323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行走从动齿轮322,所述第一行走从动齿轮322与所述行走动力齿轮321啮合;依次设置在所述后轮动力输出轴312上的第一后轮从动齿轮325和第二后轮从动齿轮326和第三后轮从动齿轮327,所述第一后轮从动齿轮325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后轮从动齿轮326的直径,所述第一后轮从动齿轮325和所述第二后轮从动齿轮326与所述后轮动力输出轴312之间设有可水平滑动的第一花键箍33,所述第一花键箍33上设有控制其滑动的第一拨叉34;所述第一后轮从动齿轮325与所述第二行走从动齿轮323啮合,所述第二后轮从动齿轮326与所述第三行走从动齿轮324啮合;所述第一后轮从动齿轮325与所述后轮动力输出轴312之间设有第一轴承36,所述第一轴承36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后轮从动齿轮325的宽度,所述第二后轮从动齿轮326与所述后轮动力输出轴312之间设有第二轴承37,所述第二轴承37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后轮从动齿轮326的宽度,当所述第一拨叉34让所述第一花键箍33位于所述第一后轮从动齿轮325与所述后轮动力输出轴312之间,则所述第一后轮从动齿轮325跟随所述后轮动力输出轴312转动,当所述第一拨叉34让所述第一花键箍33位于所述第二后轮从动齿轮326与所述后轮动力输出轴312之间,则所述第二后轮从动齿轮326跟随所述后轮动力输出轴312转动;设置在所述前轮中间轴315上的前轮轴传动齿轮329,所述前轮轴传动齿轮329与所述第三后轮从动齿轮327啮合;所述前轮动力输出轴314为花键轴,且设有能滑动的前轮轴输出齿轮320,所述前轮轴输出齿轮320上设有控制其滑动的第二拨叉35;所述前轮轴输出齿轮320可与所述前轮轴传动齿轮329啮合。所述第二拨叉35控制所述前轮轴输出齿轮320滑动,控制其于所述前轮轴传动齿轮329啮合与否。

所述循环油泵系统包括农机具动力循环油泵系统和行走动力循环油泵系统。

所述农机具动力循环油泵系统包括:包括设置在所述农机具中间轴213一端的第一油泵411,所述第一油泵411上设有延伸至所述农机具动力输入轴211一端的第一供油管路412、延伸至所述农机具动力输出轴212的第二供油管路413、以及延伸至所述分动箱壳体1下部的第一抽油管路414。

所述行走动力循环油泵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前轮中间轴315一端的第二油泵421,所述第二油泵421上设有延伸至所述行走动力输入轴311的第三供油管路422,所述第二油泵421上还设有延伸至所述分动箱壳体1下部的第二抽油管路423。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结构相同,不同的部位在于所述行走动力输入轴311与所述后轮动力输出轴312之间设有一根行走动力中间轴31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