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缓冲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9963发布日期:2018-09-11 20:48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缓冲块。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工业的发展,人类对汽车的需求已经不单单仅作为代步工具的层面,现在更关注的它的舒适性即NVH性能,作为汽车上的橡胶零部件,其主要功能就是密封,防尘、减振、缓冲等,其中减振、缓冲是其最主要功能,也是NVH的最直接体现。

缓冲块作为减振、缓冲的一种橡胶零部件,一般是安装在整车纵梁上,当整车上跳下跳时,会撞击后桥部分,用于限位、缓冲和减振。对于该产品既要考虑其减振性能,又要考虑其疲劳性能(耐久性)。目前很多车型上的限位缓冲块基本都是方形或圆锥形,该类型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但该类产品的刚度偏低,疲劳可靠性差,因此我们设计一种汽车缓冲块,提高产品的疲劳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汽车缓冲块,采用该结构的缓冲块能够实现缓冲和限位的要求,在轴向压缩时,产品主要在剪切方向变形,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疲劳强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汽车缓冲块,包括橡胶主簧和垫片,所述垫片安装在所述橡胶主簧的下部,所述橡胶主簧内部为用于安装套管的腔室,所述橡胶主簧的内壁和外壁均呈波浪形;

且波浪形内壁的峰顶、峰谷与波浪形外壁的峰值、峰谷波动位置相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橡胶主簧包括上缓冲体和下缓冲体,且所述上缓冲体与所述下缓冲体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上缓冲体与所述下缓冲体连接位置的外侧开设有第三限位部。

作为优选,所述上缓冲体的内侧开设有第一限位部。

作为优选,所述下缓冲体包括下缓冲体主体和卡凸,所述下缓冲体主体和卡凸一体成型;

所述下缓冲体主体且位于卡凸下方的内壁与所述卡凸之间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垫片硫化连接,所述安装槽为圆柱形槽;

所述下缓冲体主体且位于卡凸上方的内壁与所述卡凸之间开设有第二限位部。

作为优选,所述卡凸形成的孔直径大于所述垫片中间开孔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三限位部均为环形凹陷结构;

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上缓冲体波浪形内壁的峰谷位置;

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下缓冲体波浪形内壁的峰谷位置;

所述第三限位部位于所述橡胶主簧外壁的峰顶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均为圆弧过渡。

作为优选,所述上缓冲体上方开设有两道条状的卡槽。

作为优选,所述上缓冲体的外侧面为光滑的圆弧面,所述下缓冲体的外侧面为圆柱面和锥面的组合。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橡胶主簧的内壁和外壁均加工为波浪形,并形成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能够在轴向压缩时,橡胶主簧剪切变形,所述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能够限制缓冲的变形量,减小产品的压缩变形。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缓冲块采用波浪形的结构,能够有效的限制橡胶主簧的变形量,保证静态刚度,减小产品的压缩变形,增大产品的剪切变形,有效的提高疲劳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断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橡胶主簧;101、上缓冲体;102、下缓冲体;1021、下缓冲体主体;1022、卡凸;1023、安装槽;103、第一限位部;104、第三限位部;105、第二限位部;2、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缓冲块,包括橡胶主簧1和垫片2,所述垫片2安装在所述橡胶主簧1的下部,所述橡胶主簧1内部为用于安装套管的腔室,所述橡胶主簧1的内壁和外壁均呈波浪形;

且波浪形内壁的峰顶、峰谷与波浪形外壁的峰值、峰谷波动位置相对应,能够形成凹陷的限位部,用于对橡胶主簧1的变形量限位。

为方便成型,并提高疲劳强度,所述橡胶主簧1包括上缓冲体101和下缓冲体102,且所述上缓冲体101与所述下缓冲体102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上缓冲体101与所述下缓冲体102连接位置的外侧开设有第三限位部104;所述上缓冲体101的内侧开设有第一限位部103。

所述下缓冲体102包括下缓冲体主体1021和卡凸1022,所述下缓冲体主体1021和卡凸1022一体成型;所述下缓冲体主体1021且位于卡凸1022下方的内壁与所述卡凸1022之间开设有安装槽1023,所述安装槽1023与所述垫片2硫化连接,可以有效的避免现有粘结方式失效,提高安装强度;所述安装槽1023为圆柱形槽;所述下缓冲体主体1021且位于卡凸1022上方的内壁与所述卡凸1022之间开设有第二限位部105。

所述第一限位部103、第二限位部105和第三限位部104能够有效的缓冲限位,兼顾减振和疲劳性能。

为方便安装用于支撑的套管,所述卡凸1022形成的孔直径大于所述垫片2中间开孔的直径。

为能够提高限位的性能,所述第一限位部103、所述第二限位部105与所述第三限位部104均为环形凹陷结构;

且所述第一限位部103位于所述上缓冲体101波浪形内壁的峰谷位置;

所述第二限位部105位于所述下缓冲体102波浪形内壁的峰谷位置;

所述第三限位部104位于所述橡胶主簧1外壁的峰顶位置。

为提高疲劳强度,所述第一限位部103、第二限位部105和第三限位部104均为圆弧过渡。

为方便安装,所述上缓冲体101上方开设有两道条状的卡槽。

为提高缓冲性能,所述上缓冲体101的外侧面为光滑的圆弧面,所述下缓冲体102的外侧面为圆柱面和锥面的组合。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橡胶主簧1的内壁和外壁均加工为波浪形,并形成第一限位部103、第二限位部105和第三限位部104,能够在轴向压缩时,橡胶主簧1剪切变形,所述第一限位部103、第二限位部105和第三限位部104能够限制缓冲的变形量,减小产品的压缩变形。

对该缓冲块的静态刚度和耐疲劳进行实验检测:

1、静态刚度

技术要求为:沿缓冲块的轴向施加载荷,压缩量为46mm时,力值为6747.3N-9128.7N。

试验结果为:当压缩量为46mm时,三次实验的力值分别为:8004.25N、8151.30N、8382.89N,均满足技术要求。

2、耐疲劳

技术要求为:沿缓冲块的轴向施加载荷,振幅0-30mm,频率为3Hz,要求50万次试验后产品无明显裂纹或畸形;

试验结果为:经过50万次的试验后无开裂、畸形现象,满足技术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