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耐磨耐高温滚动轴承,属于滚动轴承领域。
背景技术:
滚动轴承是将运转的轴与轴座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损失的一种精密的机械元件,滚动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内圈的作用是与轴相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外圈作用是与轴承座相配合,起支撑作用;滚动体是借助于保持架均匀的将滚动体分布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其形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滚动轴承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保持架能使滚动体均匀分布,防止滚动体脱落,引导滚动体旋转起润滑作用。
现有公开技术申请号为:CN201220341049.X一种管磨机的滚动轴承,包括设置在管磨机筒体上的中空轴,中空轴上设置有滚动轴承,中空轴通过滚动轴承支撑在轴承座上,滚动轴承上罩有轴承上盖,在滚动轴承和轴承座之间安装有球面轴承座圈,滚动轴承的一侧靠在中空轴的台阶上,另一侧通过挡圈与中空轴上的槽配合卡紧,轴承上盖、轴承座以及滚动轴承两侧的密封空间形成一个密封的轴承室,可以减少灰尘的进入。用滚动轴承取代滑动轴承,变滑动轴承为滚动轴承,可以减少摩擦系数,降低磨机筒体转动的阻力,节省电机功率。现有的滚动轴承滚动体都采用钢珠,重量更重,弹性模量低,受力时容易变形,降低工作速度,且不具有耐高温、耐磨、耐腐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耐高温滚动轴承,以解决现有的滚动轴承滚动体都采用钢珠,重量更重,弹性模量低,受力时容易变形,降低工作速度,且不具有耐高温、耐磨、耐腐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耐磨耐高温滚动轴承,其结构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保持架、防油密封圈、环形阵列的陶瓷球、方形陶瓷体,在环形阵列的陶瓷球中至少设有四个十字相对的钢珠球,轴承外圈上设有防油密封圈,防油密封圈与轴承外圈内壁固定连接,轴承内圈上设有轴承内壁,轴承内壁与轴承内圈固定连接,轴承外圈内壁与轴承内圈外壁上设有保持架、陶瓷球和方形陶瓷体,陶瓷球和方形陶瓷体均装设有在保持架上,陶瓷球与方形陶瓷体相连接,陶瓷球材料为ZrO,SiN,或SiC,保持架与轴承内圈相连接,轴承外圈通过保持架与轴承内圈相连接。
进一步地,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为金属材质。
进一步地,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采用轴承钢或不锈钢。
进一步地,陶瓷球和方形陶瓷体均与轴承内圈外壁上相连接。
进一步地,滚动轴承为混合陶瓷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陶瓷滚动小球的密度比钢低,重量更要轻得多,因此转动时对外圈的离心作用可降低40%,进而使用寿命大大延长;陶瓷轴承具有耐高温、耐磨、耐腐蚀、高转速等特性,可用于极度恶劣的环境及特殊工况,且受力时不易变形,因此有利于提高工作速度,并达到较高的精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耐磨耐高温滚动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轴承外圈-1、轴承内圈-2、轴承内壁-3、保持架-4、防油密封圈-5、陶瓷球-6、方形陶瓷体-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磨耐高温滚动轴承,其结构包括轴承外圈1、轴承内圈2、保持架4、防油密封圈5、环形阵列的陶瓷球6、方形陶瓷体7,在环形阵列的陶瓷球6中至少设有四个钢珠球,两两钢珠球有90度弧度的夹角,钢珠球用于支撑轴承外圈1、轴承内圈2,轴承外圈1上设有防油密封圈5,防油密封圈5与轴承外圈1内壁固定连接,轴承内圈2上设有轴承内壁3,轴承内壁3与轴承内圈2固定连接,轴承外圈1内壁与轴承内圈2外壁上设有保持架4、陶瓷球6和方形陶瓷体7,陶瓷球6和方形陶瓷体7均装设有在保持架4上,陶瓷球6与方形陶瓷体7相连接,保持架4与轴承内圈2相连接,轴承外圈1通过保持架4与轴承内圈2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陶瓷滚动小球的密度比钢低,重量更要轻得多,因此转动时对外圈的离心作用可降低40%,进而使用寿命大大延长;陶瓷轴承具有耐高温、耐磨、耐腐蚀、高转速等特性,可用于极度恶劣的环境及特殊工况,且受力时不易变形,因此有利于提高工作速度,并达到较高的精度。
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将普通轴承的滚动体换成陶瓷球6和方形陶瓷体7,在陶瓷球6和方形陶瓷体7相互作用下使滚动轴承具有具有耐高温、耐磨、耐腐蚀等特性,可广泛应用在强酸、强碱、无机、有机盐、海水等领域,如:电镀设备,电子设备,化工机械、船舶制造、医疗器械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