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9834发布日期:2018-11-20 19:18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装式水龙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龙头主体与开关外壳多为一体浇注成型,这种方法虽然制造出来的水龙头十分美观,但是在后续的抛光,以及电镀工艺较难操作,人工花费较大,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更方便的进行抛光、电镀等工序的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装式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为中空的筒体,所述主体一侧设置有一通孔,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阀体开关,所述阀体开关设置于所述主体上,并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主体外部;

开关外壳,所述开关外壳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阀体开关位于所述开关外壳内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体开关包括:

混合阀,所述混合阀底部与所述主体相连,所述混合阀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为控制端,所述混合阀位于所述开关外壳内,所述开关外壳限制所述混合阀与所述主体脱离;

所述进水口包括冷水进口和热水进口;

还包括冷水管和热水管,所述冷水管与所述冷水进口相连,所述热水管与所述热水进口相连。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混合阀的控制端相连。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螺纹管,所述螺纹管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螺纹管套接于所述冷水管和热水管的外部;

还包括一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螺纹管相匹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口连接,形成一水路通道。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管为一L型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主体和开关外壳分开制造,然后组装,从而将主体和开关外壳有效的分为了两个单独的部分,从而可以单独制造,然后单独抛光、电镀,之后再进行组装,有效改善了现有技术抛光、电镀操作麻烦,人工花费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案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案例拆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3,一种组装式水龙头,包括主体10,所述主体10为中空的筒体,所述主体10一侧设置有一通孔20,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阀体开关,所述阀体开关设置于所述主体10上并穿过所述通孔20延伸至主体10外部;开关外壳40,所述开关外壳40与所述主体10可拆卸连接,所述阀体开关位于所述开关外壳40内部,所述开关外壳40与所述主体10优选为螺纹连接,次优选为通过粘结剂进行连接。

为了能使本实用新型既能提供冷水又能提供热水,所述阀体开关优选还包括一混合阀30,所述混合阀30位于所述开关外壳40内,所述混合阀30底部与所述主体10相连,所述混合阀30远离所述主体10的一端为控制端,所述开关外壳40用于限制所述混合阀30与所述主体10脱离。还包括两根进水管70,所述进水口包括冷水进口和热水进口,所述两根进水管70一根为冷水管,一根为热水管,所述冷水管与所述冷水进口相连,所述热水管与所述热水进口相连,所述水流通过所述进水管70流入所述主体10,通过所述主体10和混合阀30的共同作用来调节水温,然后从所述出水口流出。为了更好的控制混合阀30,优选还包括一把手50,所述把手50与所述混合阀30的控制端相连,通过所述把手50可以调节所述混合阀30从而起到对水流温度的调节作用。

为了出水更为灵活方便,优选还包括一出水管60,所述出水管60与所述出水口连接,形成一水路通道,优选所述出水管60为一根L型管,次优选为一鹅颈管。

为了能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水池等地方,优选还包括一螺纹管80,所述螺纹管80与所述主体10相连,所述螺纹管80套接于所述进水管70的外部,还包括一螺母81,所述螺母81与所述螺纹管80相匹配。安装时,在需要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水池等部件上开设一个不小于所述螺纹管80直径的孔,将所述螺纹管80插入水池上,然后在底部将所述螺母81旋入所述螺纹管80上,通过所述螺母81与所述螺纹管80夹紧从而将本实用新型固定于水池等需要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地方。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