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平衡调节阀及具有其的管道压力平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0586发布日期:2018-10-26 19: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平衡调节阀,包括阀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内设置有压力感应腔(11)和旁路导流腔(12);

所述压力感应腔(11)用于与管道压力平衡系统的主管道的输入侧和输出侧均连通;所述旁路导流腔(12)用于与所述管道压力平衡系统的旁路管道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均连通;所述压力感应腔(11)内设置有压力作动组件(20),所述旁路导流腔(12)内设置有调节阀芯(30),所述压力作动组件(20)与所述调节阀芯(30)驱动连接;

其中,所述旁路管道的入口端与所述主管道的输入侧连通;所述旁路管道的出口端与所述主管道的输出侧连通;所述压力作动组件(20)用于在所述主管道的输入侧和输出侧的压力的共同作用下驱动所述调节阀芯(30)运转以调节所述旁路导流腔(12)的开闭度以使所述主管道的输入侧和输出侧的压力达到平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腔(11)为管形结构,所述压力感应腔(11)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用于与所述主管道的输入侧连通,所述第二端口用于与所述主管道的输出侧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平衡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作动组件(20)包括:

活塞结构(21),沿所述压力感应腔(11)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压力感应腔(11)内并与所述调节阀芯(30)驱动连接,所述活塞结构(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力感应腔(11)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对应,以在所述主管道的输入侧和输出侧的压力的共同作用下沿所述压力感应腔(11)的延伸方向移动以驱动所述调节阀芯(30)运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平衡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结构(21)包括:

第一活塞头(211),所述第一活塞头(211)与所述压力感应腔(11)的所述第一端口相对以承受所述主管道的输入侧的压力;

第二活塞头(212),所述第二活塞头(212)与所述压力感应腔(11)的所述第二端口相对以承受所述主管道的输出侧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平衡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结构(21)还包括:

连接臂(213),所述连接臂(2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塞头(211)和所述第二活塞头(212)连接以跟随所述第一活塞头(211)和所述第二活塞头(212)沿所述压力感应腔(11)的延伸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连接臂(213)与所述调节阀芯(30)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调节阀芯(30)运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平衡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作动组件(20)还包括:

齿条(22),沿所述连接臂(213)的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连接臂(213)上;

从动齿轮(23),设置在所述调节阀芯(30)上,所述齿条(22)与所述从动齿轮(23)相互啮合,以在所述活塞结构(21)沿所述压力感应腔(11)的延伸方向移动时通过所述齿条(22)和所述从动齿轮(23)驱动所述调节阀芯(30)运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平衡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23)通过齿轮连接轴(24)与所述调节阀芯(30)的上端面连接以驱动所述调节阀芯(30)绕所述齿轮连接轴(24)的轴线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平衡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连接轴(24)穿过所述阀体(10)并由所述压力感应腔(11)延伸至所述旁路导流腔(12);

其中,所述齿轮连接轴(24)上套设有密封橡胶圈(25),所述密封橡胶圈(25)用于将所述压力感应腔(11)和所述旁路导流腔(12)相互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平衡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头(211)和所述第二活塞头(212)上均套设有活塞环(21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芯(30)上具有导流缺口(31),以在所述调节阀芯(30)运转时通过所述导流缺口(31)调节所述旁路导流腔(12)的开闭度。

11.一种管道压力平衡系统,包括主管道(40)、旁路管道(50)以及与所述主管道(40)和所述旁路管道(50)均连通的自平衡调节阀(60),所述旁路管道(50)的入口端与所述主管道(40)的输入侧连通,所述旁路管道(50)的出口端与所述主管道(40)的输出侧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平衡调节阀(60)为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平衡调节阀。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