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减压装置,尤其是一种自动调节减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热水器中,其冷水输入端通常直接与自来水管对接,对于某些地区或小区的自来水,其存在水压不稳定情况,供应的水压过高或过低均影响用户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即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调节减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调节减压装置,在减压管内设有可沿轴向往复窜动的调节阀杆,并利用弹性件进行自动复位控制,进水密封控制环和出水密封控制环则水调节阀杆窜动而相应部分遮挡及打开进水孔和出水孔,使得出水管流出恒压水流,具有结构简洁,无需额外电力控制,使用便捷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调节减压装置,包括减压管1和调节阀杆2,所述减压管1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堵住,所述减压管1沿轴向间隔地设有进水管3和出水管4,所述减压管1内间隔地设有分别与进水管3和出水管4连通的进水孔31和出水孔41,所述调节阀杆2可滑动地安装于减压管1内,所述调节阀杆2沿轴向间隔地设有与进水孔31和出水孔41相对应的进水密封控制环21和出水密封控制环22,所述进水密封控制环21和出水密封控制环22之间并与减压管1内形成有可连通进水孔31和出水孔41的减压腔23,所述减压管1开口一端设有封堵件5,所述减压管1内还设有弹性顶压于调节阀杆2与减压管1封堵端,或弹性顶压于调节阀杆2与封堵件5之间的弹性件6,当具有压力的水进入减压腔23时,调节阀杆2则在减压管1内往复运动并使出水管4流出恒压水流。
所述进水密封控制环21和出水密封控制环22沿周向上均设有用于与减压管1内壁密封抵接的弹性密封圈24。
所述弹性件6置于调节阀杆2与封堵件5之间。
所述进水密封控制环21或/和出水密封控制环22位于减压腔23侧设有导流斜角25。
所述出水管4内设有单向阀42。
所述减压管1开口端与封堵件5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调节阀杆2为中空结构,且一端开口另一端封堵住。
所述出水孔41具有两个且沿轴向分布,所述进水孔31的横截面大于每个出水孔41横截面。
所述减压管1沿横向设置,所述出水管4和进水管3分别上下垂直地连接于减压管1上,且分别左右错开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调节减压装置,无需额外电力连接控制,即利用进水管中的水压顶推位于减压腔侧的进水密封控制环或出水密封控制环侧壁,配合弹性件的作用,进而使得调节阀杆可沿轴向往复运动,当进水密封控制环使得进水孔变小时,出水密封控制环则相应使出水孔变大;当进水密封控制环使得进水孔变大时,出水密封控制环则相应使出水孔变小;故可自动地调节出水管恒压地流出,且不论进水管的水压多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阀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调节减压装置,包括减压管1和调节阀杆2,所述减压管1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堵住,所述减压管1沿轴向间隔地设有进水管3和出水管4,所述减压管1内间隔地设有分别与进水管3和出水管4连通的进水孔31和出水孔41,所述调节阀杆2可滑动地安装于减压管1内,如图4所示,所述调节阀杆2沿轴向间隔地设有与进水孔31和出水孔41相对应的进水密封控制环21和出水密封控制环22,所述进水密封控制环21和出水密封控制环22之间并与减压管1内形成有可连通进水孔31和出水孔41的减压腔23,所述减压管1开口一端设有封堵件5,所述减压管1内还设有弹性顶压于调节阀杆2与减压管1封堵端,或弹性顶压于调节阀杆2与封堵件5之间的弹性件6,当具有压力的水进入减压腔23时,调节阀杆2则在减压管1内往复运动并使出水管4流出恒压水流。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减压管、进水管、出水管采用一体成型,以保证其连接强度。
为了确保调节阀杆2与减压管1内侧壁密封抵接,使之具有足够的密闭性能,所述进水密封控制环21和出水密封控制环22沿周向上均设有用于与减压管1内壁密封抵接的弹性密封圈24,即在。
如图2所示,所述弹性件6为弹簧,且置于调节阀杆2与封堵件5之间。调节阀杆2的远离弹性件6的一端则抵接于减压管1的盲端内壁。
为了水流顺畅,减小流体阻力,在所述进水密封控制环21或/和出水密封控制环22位于减压腔23侧设有导流斜角25。
如图2所示,为了避免产生倒流现象,在所述出水管4内设有单向阀42。
如图3所示,所述减压管1开口端与封堵件5通过螺纹连接,该封堵件5为一封盖结构。
所述调节阀杆2为中空结构,且一端开口另一端封堵住。
所述减压管1沿横向设置,所述出水管4和进水管3分别上下垂直地连接于减压管1上,且分别左右错开设置。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正常工作时,调节阀杆2则随进水的水压变化不停的在减压管内往复运动。即当进水管3进水压力较大时,进入减压腔23的水在顶推进水密封控制环21侧面,并克服弹性件6的弹力,迫使调节阀杆2向弹性件6侧轴向移动,进而使得进水密封控制环21打开较大的进水孔31,同时出水密封控制环22则将出水孔41部分遮挡,使之出水孔41有效出水横截面减小;当进水管3进水压力减小至较小值时,在弹性件6的作用下,弹性顶推调节阀杆2向减压管1盲端移动,直至调节阀杆2的盲端抵接于减压管1盲端内壁,此时,进水密封控制环21部分遮挡住进水孔31,同时出水密封控制环22则将出水孔41完全打开。故通过弹性件及利用进水水压,通过本实用新型结构即可自动自适应地调整出水管的水流压力,并基本达到恒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