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列车粉末冶金闸片用抗剪型摩擦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4911发布日期:2018-11-16 21:1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制动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设计精巧、抗剪性能优越的高速列车粉末冶金闸片用抗剪型摩擦块。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列车的制动多采用列车盘式制动系统,其原理是通过制动闸片直接与制动盘摩擦吸收动能,使列车制动停车,特别是在300~350Km/h的时速下,制动能量较大,盘形制动装置的关键部件制动闸片受到的剪切力很大,现有技术中闸片上的摩擦块采用粉末冶金制成,其使用时与背板的安装处易形成扭动,容易形成损坏,缩短使用寿命,使闸片的更换周期缩短,增加了设备和施工成本,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抗剪性能优越、延长闸片使用寿命的摩擦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速列车粉末冶金闸片用抗剪型摩擦块,其设计精巧,安装方便,能够将粉末冶金摩擦块受到的剪切力转移到强度更大的金属支承块上,提高了摩擦块整体的抗剪性能,延长闸片的使用寿命,制动可靠性高,更好地满足高速列车的制动需求。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速列车粉末冶金闸片用抗剪型摩擦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粉末冶金摩擦块和金属支承块,所述粉末冶金摩擦块的外侧为摩擦面、内侧为与金属支承块连接的接触面,金属支承块的内侧与接触面连接、外侧中心设有中心柱和按中心柱中心对称的若干导柱,中心柱向外部延伸,中心柱的外壁上设有环形槽,粉末冶金摩擦块的接触面上设有与导柱适配的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支承块与粉末冶金摩擦块通过加压烧结方式结合,加压烧结过程中,由导柱在粉末冶金摩擦块的接触面上形成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导柱为从金属支承块的外侧向内冲压形成的突出于内侧表面的柱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支承块的表面设有镀铜层。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支承块的外侧与中心柱连接处设有向外拱起的球形突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精巧,安装方便,能够提高摩擦块整体的抗剪性能,延长闸片的使用寿命,制动可靠性高,更好地满足高速列车的制动需求。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金属支承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1中的粉末冶金摩擦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高速列车粉末冶金闸片用抗剪型摩擦块,包括相连接的粉末冶金摩擦块1和金属支承块2,粉末冶金摩擦块1的外侧为摩擦面、内侧为与金属支承块2连接的接触面,金属支承块2的内侧与接触面连接、外侧中心设有中心柱21和按中心柱21中心对称的若干导柱22,导柱22为从金属支承块2的外侧向内冲压形成的突出于内侧表面的柱状结构,中心柱21向外部延伸,中心柱21的外壁上设有环形槽211,粉末冶金摩擦块1的接触面上设有与导柱21适配的凹槽11,金属支承块2与粉末冶金摩擦块1通过加压烧结方式结合,加压烧结过程中,由导柱21在粉末冶金摩擦块1的接触面上形成用于安装的凹槽11,由于导柱为金属支承块冲压形成的结构,制动时,粉末冶金摩擦块上受到的剪切力能够较好地转移到金属支承块上,而金属支承块可采用强度优于粉末冶金的金属或金属合金,因此提高了摩撑块整体的抗剪性能。优选地,金属支承块2的表面设有镀铜层,镀层厚度可选择15~25微米,由于粉末冶金制成的摩擦块含有铜元素,在金属支承块的表面设置镀铜层,可以增强加压烧结的结合效果,在烧结过程中粉末颗粒发生相互流动、扩散、熔解、再结晶等物理化学过程,粉末体进一步致密,消除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孔隙,使结合更紧密,提高摩撑块整体的结构强度。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金属支承块2的外侧与中心柱21连接处设有向外拱起的球形突部23,由于摩擦块一般通过设有弧形凹部的安装结构安装在闸片的背板上,即通过中心柱上的凹槽与碟簧配合,环形突部能够实现与安装结构的浮动连接,更好地实现摩擦块整体在使用过程中与制动盘的磨合,提高运行可靠性。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粉末冶金摩擦块1的中心处优选设置盲孔12,可起到散热和存储碎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