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性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4832发布日期:2019-05-11 00:55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性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控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线性阀。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线性阀通过改变线圈电流的大小,可以改变中轴位移的大小,从而改变阀口的开度大小,实现对出口流量的控制。

目前,公告号为CN206592616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线性阀,包括:阀壳,阀壳内限定有阀腔,阀腔的一端具有与外界连通的出口;铁质基座,铁质基座设在阀腔的另一端,铁质基座内限定有沿阀腔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延伸的阀孔,铁质基座的邻近出口的一端设有环绕阀孔设置的敞口槽;磁铁和铁芯,磁铁和铁芯分别形成为环形且设在敞口槽内;阀杆,阀杆沿阀孔的轴向可活动地设在阀孔内,阀杆的一端可活动地止抵在出口上,阀杆的一端的外周面上设有适于与铁质基座和铁芯中的至少一个止抵的止挡部;线圈,线圈与阀杆相连且伸入敞口槽内;螺旋弹簧,螺旋弹簧止抵在止挡部和阀壳的内壁面之间且沿阀孔的轴向可变形。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一种线性阀,其出口靠近阀帽的一侧尺寸较小,在注塑时难以成型,且盖体一般是由塑料注塑成型,容易使开口的内壁产生毛边,影响线性排气速率的稳定性,因而还有待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阀,具有便于出口成型,减小毛边产生,以提高线性排气速率稳定性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性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阀腔,所述阀腔的一端设与外界连通的出口,所述出口内设置有由硬质材料制成的镶件,所述镶件过盈配合于所述出口内,且所述镶件内形成有与所述出口连通的排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口注塑成型过程中,可先将镶件放置在出口成型的位置,再进行浇注,以便于出口的成型;另外,相对于塑料注塑成型的出口,在出口内放置由硬性材料制成的镶件,能够减小出口内壁毛边的产生,避免毛边对线性排气速率产生影响,提高线性排气速率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镶件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镶部、第二镶部和第三镶部,所述第一镶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镶部的直径,所述第二镶部的直径小于第三镶部的直径,所述排气口贯穿所述第一镶部、第二镶部以及第三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镶部、第二镶部和第三镶部构成的镶件呈阶梯状,使得镶件在与出口配合时更加紧密,进而提高了镶件安装后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镶部的下端面延伸有呈圆台状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内形成有与所述排气口连通的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排气口处于封闭状态时,接触部与阀体内的阀杆相抵,以密封排气口;而圆台状设计的接触部,能够使密封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和排气口的直径范围为0.5-1.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开口和排气口的直径范围设置在0.5-1.5mm内,能够使线性排气速率较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触部顶部的截面厚度范围为0.05-0.3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接触部顶部的截面厚度范围为0.05-0.35mm内,能够使线性排气速率较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镶件为金属或陶瓷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金属或陶瓷材料制成的镶件产生毛边的几率较低,从而能够减小出口内壁上的毛边,确保线性排气速率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包括主壳体和盖体,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主壳体的上端,所述盖体与所述主壳体盖合时形成阀腔,所述出口设置在所述盖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阀体拆分成主壳体和盖体,不仅能够便于阀体内部零件的安装,同时能够便于维修,减小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腔内穿设有阀杆和用于驱动所述阀杆朝所述出口方向和远离所述出口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阀杆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出口的橡胶垫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橡胶垫片具有封闭出口的第一位置和打开出口的第二位置,实现出口流量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垫片朝向所述出口的一侧表面为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阀杆移动的过程中,出口朝向橡胶垫片一侧的遮挡面积可以逐渐改变,进而可以实现出口的开度调节,使该线性阀能够对流体进行连续控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出口内放置由硬性材料制成的镶件,能够减小出口内壁毛边的产生,避免毛边对线性排气速率产生影响,提高线性排气速率的稳定性;

2、通过第一镶部、第二镶部和第三镶部构成呈阶梯状的镶件,使得镶件在与出口配合时更加紧密,进而提高了镶件安装后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镶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未安装镶件时的线性阀流量-电流特性图;

图5是本实施例安装镶件时的线性阀流量-电流特性图。

附图标记说明:1、阀体;2、阀腔;3、出口;4、阀杆;5、驱动组件;6、橡胶垫片;7、主壳体;8、盖体;9、T形铁;10、磁片;11、线圈;12、环形铁;13、弹片;14、镶件;15、排气口;16、第一镶部;17、第二镶部;18、第三镶部;19、接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线性阀,如图1所示,包括阀体1,阀体1内设置阀腔2,阀腔2的一端设与外界连通的出口3,阀腔2内穿设有阀杆4和用于驱动阀杆4朝出口3方向和远离出口3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5,阀杆4的上端固定有用于密封出口3的橡胶垫片6,橡胶垫片6具有封闭出口3的第一位置和打开出口3的第二位置。

如图1所示,阀体1包括主壳体7和盖体8,盖体8通过螺栓安装在主壳体7的上端,盖体8与主壳体7盖合时形成阀腔2,出口3设置在盖体8上,通过将阀体1拆分成主壳体7和盖体8,不仅能够便于阀体1内部零件的安装,同时能够便于维修,减小生产成本。

如图1、2所示,驱动组件5包括T形铁9、磁片10、线圈11、环形铁12和弹片13。具体地,T形铁9、磁片10、线圈11、环形铁12和弹片13采用申请号为“CN201520331870.7”中公开的T形铁9、磁片10、线圈11、环形铁12和弹片13,其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具体赘述。

进一步地,橡胶垫片6朝向出口3的一侧表面为斜面,即在阀杆4移动的过程中,出口3朝向橡胶垫片6一侧的遮挡面积可以逐渐改变,进而可以实现出口3的开度调节,使该线性阀能够对流体进行连续控制。

如图1所示,出口3内设置有由硬质材料制成的镶件14,镶件14过盈配合在出口3内,且镶件14内形成有与出口3连通的排气口15,通过镶件14能够减小出口3内壁毛边的产生,避免毛边对线性排气速率产生影响,提高线性排气速率的稳定性。具体地,镶件14为金属或陶瓷材料制成,由于金属或陶瓷材料相对于塑料产生毛边的几率小,从而能够减小出口3内壁上的毛边,确保线性排气速率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镶件14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镶部16、第二镶部17和第三镶部18,第一镶部16的直径小于第二镶部17的直径,第二镶部17的直径小于第三镶部18的直径,排气口15贯穿第一镶部16、第二镶部17以及第三镶部18。因此,由第一镶部16、第二镶部17和第三镶部18构成的镶件14呈阶梯状,使得镶件14在与出口3配合时更加紧密,进而提高镶件14安装后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三镶部18的下端延伸有呈圆台状的接触部19,接触部19内形成有与排气口15连通的开口,排气口15和开口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且开口和排气口15的直径范围均为0.5-1.5mm。因此,在排气口15处于封闭状态时,接触部19与橡胶垫片6相抵,以密封排气口15;而圆台状设计的接触部19,能够使密封效果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排气口15的排气速率取决于排气口15的大小,因此为了能够使线性排气速率较为稳定,本实施例中接触部19顶部的截面厚度范围设置为0.05-0.35mm。

结合图4、5所示,图4为未安装镶件14时的线性阀流量-电流特性图,图5为安装镶件14时的线性阀流量-电流特性图,根据图4和图5的对比,在安装镶件14后,能够使该线性阀的排气速率更加平缓、稳定。

工作原理:在出口3注塑成型过程中,可先将镶件14放置在出口3成型的位置,再进行浇注,以便于出口3的成型,且相对于塑料注塑成型的出口3,在出口3内放置由硬性材料制成的镶件14,能够减小出口3内壁毛边的产生,避免毛边对线性排气速率产生影响,提高线性排气速率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