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波纹管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4427发布日期:2019-09-03 19:3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波纹管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波纹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波纹管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波纹管是指用可折叠皱纹片沿折叠伸缩方向连接成的管状弹性敏感元件,其主要包括橡胶塑料波纹管、金属管口橡胶波纹管和不锈钢波纹管。但是,在波纹管轴向运动中会发生偏离轴心的偏差,波纹管的长度越长,发生偏离轴心的偏差越大,从而使波纹管发生变形,影响管路的密封性,导致波纹管内物质泄漏,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波纹管的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波纹管的保护装置,包括第一保护环、第二保护环和设置在第一保护环和第二保护环之间的弹性连接机构,所述第一保护环和第二保护环为设有豁口的环状弹性卡环,所述弹性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一端固定在第一保护环上与第一保护环同轴设置,另一端设有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与第一连接环同轴设置并贯穿整个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内部设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与第一开槽相连通,所述环形空腔的内径大于第一开槽的内径,所述第二连接环一端固定在第二保护环上,另一端设有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设置在环形空腔内,第一卡接件为环形与环形空腔相配合,所述第二连接环穿过第一开槽与第一卡接件相连,所述第一开槽与第二连接环相配合,所述环形空腔内等距均匀设有若干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固定设置在环形空腔的腔壁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卡接件上;

所述第一保护环内环壁上设有第一环形垫片,第一保护环左环壁上设有第二环形垫片,第一环形垫片和第二环形垫片相连且在第一环形垫片和第二环形垫片的连接处设有倒角;

所述第二保护环内环壁上设有第三环形垫片,第二保护环右环壁上设有第四环形垫片,第三环形垫片和第四环形垫片相连且在第三环形垫片和第四环形垫片的连接处设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该保护装置设置在波纹管的波谷处,在波纹管轴向运动中,避免波纹管发生偏离轴心的偏差,防止波纹管变形影响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弹性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第一保护环,102-第二保护环,103-第一连接环,104-第二连接环,105-第一开槽,106-环形空腔,107-第一卡接件,108-复位弹簧,109-第一环形垫片,110-第二环形垫片,111-第三环形垫片,112-第四环形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波纹管的保护装置,包括第一保护环、第二保护环和设置在第一保护环和第二保护环之间的弹性连接机构,所述第一保护环和第二保护环为设有豁口的环状弹性卡环,所述弹性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一端固定在第一保护环上与第一保护环同轴设置,另一端设有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与第一连接环同轴设置并贯穿整个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内部设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与第一开槽相连通,所述环形空腔的内径大于第一开槽的内径,所述第二连接环一端固定在第二保护环上,另一端设有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设置在环形空腔内,第一卡接件为环形与环形空腔相配合,所述第二连接环穿过第一开槽与第一卡接件相连,所述第一开槽与第二连接环相配合,所述环形空腔内等距均匀设有若干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固定设置在环形空腔的腔壁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卡接件上;

所述第一保护环内环壁上设有第一环形垫片,第一保护环左环壁上设有第二环形垫片,第一环形垫片和第二环形垫片相连且在第一环形垫片和第二环形垫片的连接处设有倒角;

所述第二保护环内环壁上设有第三环形垫片,第二保护环右环壁上设有第四环形垫片,第三环形垫片和第四环形垫片相连且在第三环形垫片和第四环形垫片的连接处设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该保护装置设置在波纹管的波谷处,在波纹管轴向运动中,避免波纹管发生偏离轴心的偏差,防止波纹管变形影响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