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具用的双段式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1075发布日期:2019-08-16 21: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气具用的双段式减压阀,包括阀体、阀盖、压力弹簧、阀膜和减压阀芯组件,阀体上设有与阀腔相通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阀腔内设有与进气通道相通的阀芯座;阀膜设在阀腔的开口上,阀盖与阀腔扣合并将阀膜固定;减压阀芯组件与阀芯座和阀膜配合,压力弹簧与阀膜和阀盖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杆、移动座、阀膜座板、连接件和后减压阀,调节杆包括供旋转工具转动的头部、圆盘部和螺纹杆部;

移动座包括内螺纹套、环绕内螺纹套上端的导向盘和设在导向盘上的轴向导向槽;

阀盖包括盖体部、下开口的下容置腔部、上开口的上腔体部和盖板,下容置腔部的壁板上设有轴向导轨,上腔体部和下容置腔部之间的隔板上设有枢接孔,枢接孔下端设有沉孔;

阀膜座板与阀膜的上表面贴合,连接件将阀膜座板与阀膜连接成一体;调节杆的头部与枢接孔转动配合,圆盘部与沉孔配合,螺纹杆部与内螺纹套配合,导向槽与轴向导轨滑动配合,压力弹簧与导向盘和阀膜座板配合;减压阀芯组件与连接件连接;后减压阀的进气端与出气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具用的双段式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减压阀包括后阀体、后阀盖、后阀膜、上后阀膜座板、下后阀膜座板、主压力弹簧、副压力弹簧、调节盖、移动座、驱动杆、从动杆和后阀芯;

后阀体的阀腔上设有后阀芯座、与阀芯座相通的副进气通道和副出气通道,后阀芯座上设有枢接座;

后阀盖包括盖部、有上开口的调节腔部和盖板部,调节腔部上端设有上沉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

调节盖的外周向面上设有外螺纹,顶板的内表面上设有凸起;

从动杆包括位于中部的枢接部、位于一端的从动部和位于另一端的阀芯固定座部

副进气通道与所述阀体上的出气通道连通,阀体和后阀体一次成型制成;

上后阀膜座板设在后阀膜的上表面上,后阀膜设在后阀体的阀腔的上开口上,后阀盖的盖部与阀腔的上开口扣合并将后阀膜固定连接;调节盖与调节腔部螺合,盖板部与上沉孔嵌合,主压力弹簧一端与调节盖配合、另一端与上后阀膜座板配合,下后阀膜座板与后阀膜的下表面贴合,驱动杆上端穿过下后阀膜座板、后阀膜和上后阀膜座板与移动座连接,副压力弹簧一端上后阀膜座板配合、另一端与移动座配合;驱动杆的下端与从动杆的从动部活动配合;从动杆的枢接部与枢接座枢接,阀芯固定在固定固定座部上,阀芯与阀芯座之间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具用的双段式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包括圆形体部、下头部、贯通高度方向的长方形连接孔和与长方形连接孔垂直的长方形槽;

所述驱动杆包括横向杆部、上圆杆、腰形体部、位于腰形体部下端的托板部、下圆形连杆和圆形驱动头;

所述从动杆的从动部上设有驱动槽;

横向杆部与长方形槽嵌合,上圆杆与长方形孔中伸出,腰形体部与上后阀膜座板、后阀膜和下后阀膜座板的腰形孔配合,托板部支撑下后阀膜座板,下圆形连接杆嵌入驱动槽内,圆形驱动头部与驱动槽处的从动部的下表面配合;副压力弹簧与圆形体部和上后阀膜座板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具用的双段式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阀盖上设有压力平衡孔。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燃气具用的双段式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芯组件包括芯座体、调节导气件、浮动阀芯、阀杆和设在阀杆下部的下阀芯,

芯座体包括头部、外螺纹体部和芯腔,芯腔由上而下分为内螺纹调节腔部、倒圆锥台形芯座腔部和筒形腔部;

调节导气件包括上开口的外螺纹圆筒部、在一条直径线两端的外螺纹弧形板、设外螺纹弧形板上部的顶导向横板,顶导向横板上设有导向孔,外螺纹圆筒部的底板设有连接孔;

浮动阀芯包括沿高度方向的导气腔、设在导气腔内带导向孔的隔板、下芯体部和上芯部,上芯部的直径大于下芯体部的直径;导气腔的上端设有外翻边;

所述阀体的阀芯座上设有内螺纹腔,芯座体的外螺纹体部与内螺纹腔螺合,头部与阀芯座上端配合止位;调节导气件的外螺纹圆筒部和外螺纹弧形板部与内螺纹调节腔部螺合,浮动阀芯的上端穿过外螺纹圆筒部的连接孔,外翻边与外螺纹圆筒部的底板扣合,上芯部与倒圆锥台形芯座腔部配合、下芯体部与筒形腔部间隙配合;阀杆穿过顶导向横板上的导向孔、外螺纹圆筒部、浮动阀芯的导气腔、隔板上的导向孔伸出导气腔,阀杆下部的下阀芯与导气腔的下端配合。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