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有缓闭机构和防水锤止回阀的旋启式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6541发布日期:2019-09-21 02:27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有缓闭机构和防水锤止回阀的旋启式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有缓闭机构和防水锤止回阀的旋启式止回阀。



背景技术:

旋启式止回阀的阀瓣绕置于阀座的销轴,当介质从阀进口端进入阀体内时,介质冲开阀瓣,阀瓣绕销轴旋转开启,当阀进口端无介质进入时,阀瓣绕销轴旋转关闭,阀门达到止回的功能。

旋启式止回阀在实际使用中,要求快速的关闭,而在阀瓣关闭的瞬间,阀瓣的密封面对阀体的阀座密封面的冲击非常大,使密封面过早过快的磨损,同时介质是反向流动的,随着阀瓣的关闭,介质从最大到流速迅速降至零,而压力则迅速升高,即产生可能对管道和阀门有破坏作用的“水锤”。

目前防水锤的止回阀都是采用外旁通的结构,如申请好为201020144097.0的中国专利所示,这种结构可以起到防止水锤的产生,但防水锤的外旁通结构,使阀门多了外泄露点,阀门重量增加,成本提高了,同时外形尺寸偏大,安装空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内置有缓闭机构和防水锤止回阀的旋启式止回阀,缓闭机构使得旋启式止回阀阀瓣缓慢关闭,防水锤止回阀内置起到防水锤的作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有缓闭机构和防水锤止回阀的旋启式止回阀,包括旋启式止回阀阀瓣、旋启式止回阀阀体和旋启式止回阀阀座;旋启式止回阀阀体中设置有旋启式止回阀流道;旋启式止回阀阀体和旋启式止回阀阀座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闭机构和防水锤止回阀;旋启式止回阀阀瓣中设置有中孔,中孔左右贯穿旋启式止回阀阀瓣,中孔构成防水锤止回阀的流道;中孔分为中孔左部和中孔右部;防水锤止回阀包括弹性件、防水锤止回阀阀瓣和防水锤止回阀阀盖;防水锤止回阀阀盖固定在旋启式止回阀阀瓣上;防水锤止回阀阀瓣滑动安装在中孔右部,防水锤止回阀阀瓣与中孔左部配合;弹性件一端与防水锤止回阀阀瓣连接,另一端与防水锤止回阀阀盖连接;缓闭机构包括盖板、波纹管、导向座和安装座;安装座固定在旋启式止回阀阀座上;盖板固定在安装座上,盖板上设置有盖板内孔,盖板内孔与旋启式止回阀流道连通;导向座滑动安装在安装座中,导向座与旋启式止回阀阀瓣配合;波纹管一端与导向座连接,另一端与盖板连接,波纹管的管腔与盖板内孔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防水锤止回阀阀瓣上设置有阀瓣内孔和进液孔,进液孔一端与中孔右部连通,另一端与阀瓣内孔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进液孔的孔径由外而内逐渐增大。

本发明所述的弹性件采用弹簧。

本发明所述的缓闭机构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设置在导向座和安装座之间。

本发明还包括摇杆,摇杆通过螺母固定在旋启式止回阀阀瓣上,螺母和旋启式止回阀阀瓣之间设有防松垫片。

本发明所述的防松垫片由一对相互咬合的齿面垫片组合而成,齿面垫片一面上设置有楔形齿,另一面是设置有径向细齿,这对齿面垫片设置有楔形齿的一面相互咬合。

本发明所述的摇杆与防松垫片之间留有间隙。

本发明在防水锤止回阀阀瓣外表面的轴向上设置有流通槽,流通槽与一部分的进液孔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安装座中设置有安装座内孔,导向座滑动安装在安装座内孔中。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缓闭机构使得旋启式止回阀阀瓣缓慢关闭,防止密封面过早过快的磨损;防水锤止回阀起到防水锤的作用。同时缓闭机构和防水锤止回阀全部在阀体内部,没有外泄露点的存在,没有增加阀门的外形尺寸,使得阀门的安装空间不受任何限制,同时提高了阀门的可靠性,没有外泄露点的存在,阀门结构更紧凑,且具有防水锤和提高阀门密封面寿命的双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Ⅰ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Ⅱ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防水锤止回阀阀瓣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防水锤止回阀阀瓣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防松垫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7,本实施例包括旋启式止回阀阀瓣1、防松垫片2、旋启式止回阀阀体10、旋启式止回阀阀座11、摇杆12、销轴13、铰链14、旋启式止回阀阀盖15、缓闭机构和防水锤止回阀。

旋启式止回阀阀盖15采用螺栓与旋启式止回阀阀体10固定连接。旋启式止回阀阀体10中设置有旋启式止回阀流道17。

旋启式止回阀阀体10和旋启式止回阀阀座11采用焊接固定,焊缝做渗透探伤检测,防止介质泄露。旋启式止回阀阀座11外圆设有3*37.5的焊接坡口,旋启式止回阀阀体10安装阀座的内孔处设有3*37.5°的焊接坡口,此处焊接采用全自动钨机惰性气体保护焊。

铰链14通过螺栓固定在旋启式止回阀阀体10内。

摇杆12通过销轴13转动安装在铰链14的开档中间。

摇杆12通过螺母18固定在旋启式止回阀阀瓣1上,螺母18和旋启式止回阀阀瓣1之间设有防松垫片2,防止螺母18松动而导致旋启式止回阀阀瓣1,且无需要点焊螺母18与旋启式止回阀阀瓣1进行防松,提高装配效率。防松垫片2由一对相互咬合的齿面垫片21组合而成,齿面垫片21一面上设置有楔形齿,另一面是设置有径向细齿,这对齿面垫片21设置有楔形齿的一面相互咬合。防松垫片2利用楔形齿的机械结构增加预紧力防止松动,楔形齿的角度α大于螺纹的升角β,防松垫片2自锁就阻止了螺母18的松动。摇杆12与防松垫片2之间留有2mm的间隙,可以有效的防止摇杆12卡顿,使得旋启式止回阀阀瓣1和旋启式止回阀阀座11更好的实现密封。

旋启式止回阀阀瓣1中设置有中孔16,中孔16左右贯穿旋启式止回阀阀瓣1,即中孔16的左右两端均与旋启式止回阀流道17连通。中孔16构成防水锤止回阀的流道。中孔16分为中孔左部161和中孔右部162。

防水锤止回阀包括弹性件3、防水锤止回阀阀瓣4和防水锤止回阀阀盖5。

防水锤止回阀阀盖5通过焊接固定在旋启式止回阀阀瓣1上,防水锤止回阀阀盖5伸入中孔右部162。

防水锤止回阀阀瓣4滑动安装在中孔右部162中,防水锤止回阀阀瓣4与中孔左部161配合,能打开和关闭中孔左部161。防水锤止回阀阀瓣4的轴向上设置有阀瓣内孔41,径向上设置有进液孔42,进液孔42一端与中孔右部162连通,另一端与阀瓣内孔41连通。进液孔42的孔径由外而内逐渐增大,是一个喇叭口型孔,确保异物只要进来,就可以流出去;在进液孔42的内端倒圆角,保证孔壁和过渡处光滑,不会截留或挂住异物而堵住。为了提高防堵效果,提高进液孔42的表面粗糙度,粗糙度可达1.6μm。防水锤止回阀阀盖5与阀瓣内孔41配合实现导向。为了防水锤止回阀阀瓣4外表面周围的介质更顺畅的流动(流通槽43的作用如果没有写全可以补充进去),在防水锤止回阀阀瓣4外表面的轴向上设置有流通槽43,流通槽43与一部分的进液孔42连通。

弹性件3一端与防水锤止回阀阀瓣4连接,另一端与防水锤止回阀阀盖5连接。弹性件3采用弹簧。

缓闭机构包括盖板6、波纹管7、导向座8、密封圈9和安装座19。

安装座19固定在旋启式止回阀阀座11上。安装座19中设置有安装座内孔191。

盖板6通过焊接固定在安装座19上。盖板6上设置有盖板内孔61,盖板内孔61的左端与旋启式止回阀流道17连通。

导向座8滑动安装在安装座19的安装座内孔191中。导向座8与旋启式止回阀阀瓣1配合。

波纹管7位于安装座内孔191中,其一端与导向座8连接,另一端与盖板6连接。波纹管7的管腔与盖板内孔61的右端连通。采用波纹管可以实现有效的密封,避免介质进入到波纹管7的外侧,影响导向座8的移动距离,且波纹管的使用寿命更长。

在导向座8和安装座19之间设置密封圈9,起到密封作用,保证波纹管7外侧与安装座内孔191之间无介质进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1、初始状态时,旋启式止回阀流道17无介质流动,防水锤止回阀阀瓣4处于关闭状态;在弹性件3的弹力作用下,防水锤止回阀阀瓣4封住中孔左部161,使得中孔左部161关闭。

2、当管道内的介质正向流通时,介质压力推开旋启式止回阀阀瓣1,旋启式止回阀阀瓣1打开,同时介质从中孔左部161流入,介质压力作用在防水锤止回阀阀瓣4上,防水锤止回阀阀瓣4向右移动打开中孔左部161,同时弹性件3压缩。当介质反向流动,旋启式止回阀阀瓣1刚关闭时,防水锤止回阀阀瓣4还是处于打开状态,介质可以从整个中孔16流过,降低水锤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有效的防止介质倒流产生的振动对管道的破坏;随着介质继续反向流动,在弹性件3的作用力使得防水锤止回阀阀瓣4向左移动,最终防水锤止回阀阀瓣4又封住中孔左部161,使得中孔左部161关闭,从而使整个阀门处于密封状态,没有泄露,同时,介质还通过进液孔42流入阀瓣内孔41,介质的压力使防水锤止回阀阀瓣4更好的封住中孔左部161。

2、当介质正向流通时,介质通过盖板内孔61进入波纹管7的管腔,介质压力作用在导向座8上,导向座8向右移动凸出旋启式止回阀阀座11;当介质反向流动时,旋启式止回阀阀瓣1向下转动关闭,旋启式止回阀阀瓣1在与旋启式止回阀阀座11接触之前,先接触到导向座8,此时由于波纹管7的管腔内仍存在一定介质压力,从而导向座8对旋启式止回阀阀瓣1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使得旋启式止回阀阀瓣1缓慢关闭,防止密封面过早过快的磨损;最后旋启式止回阀阀瓣1与旋启式止回阀阀座11接触,阀门实现密封。波纹管7又给导向座8提供复位力,在旋启式止回阀流道17无介质流动时使得导向座8回退进行复位。

本申请中,左、右、上、下等方位的描述均基于图1进行。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而且,本发明各部分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