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27603发布日期:2021-07-02 21:1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流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阀。



背景技术:

目前,控制阀可以用于控制系统介质的通断。近年来,电磁阀等控制阀的噪音已引起了人们很大的重视。控制阀产生噪音直接关系到现场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流体的扰动是控制阀内产生噪音的一个原因,例如,阀内流体不均匀压力的紊流冲击活动的零件会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阀,包括阀体、阀芯组件,所述阀体设有入口通道、出口通道、阀腔和阀口,所述入口通道与所述阀腔连通,所述阀口与所述出口通道连通,所述阀芯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阀腔,所述阀芯组件包括套管、动铁芯部件和密封组件,所述动铁芯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组件固定,所述密封组件设有开孔,所述动铁芯部件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开孔且所述动铁芯部件与所述开孔对应的内壁滑动配合,

所述阀芯组件具有电气腔,所述密封组件的一端和所述套管固定,使得所述阀腔与所述电气腔分隔,所述密封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阀口相对且能够相对所述阀口运动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阀口。

上述控制阀通过密封组件,可以将电气腔和阀腔隔开,防止阀腔内流体进入电气腔,减少阀腔内流体的不均匀压力的紊流对动铁芯的冲击,从而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控制阀关闭位置,密封组件阻断阀口与阀腔连通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控制阀开启位置,密封组件开启阀口与阀腔连通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控制阀剖面立体图;

图4为密封组件与动铁芯装配剖面示意图;

图5为弧形管剖面示意图;

图6为直管剖面示意图;

图7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控制阀关闭位置剖面示意图;

图8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控制阀开启位置剖面示意图;

图9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固定部示意图;

图10为控制阀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11为带有铆接件的固定部仰视图;

图12为带有铆接件的固定部正视图;

图13为密封组件和固定件铆接密封结构放大图;

图14为定位芯组件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控制阀主要用于控制系统介质的通断。请参考图1-3所示,图1为控制阀关闭位置,密封组件阻断阀口与阀腔连通的剖面图,图2为控制阀开启位置,密封组件开启阀口与阀腔连通的剖面图,图3为控制阀剖面立体图。本实施例中,一种控制阀,包括阀体1、阀芯组件2,阀体1设有入口通道11、出口通道12、阀腔13和阀口14,入口通道11一端与阀腔13连通,阀口14与出口通道12连通,阀芯组件2的至少部分位于阀腔13,阀芯组件2包括套管21、动铁芯22以及密封组件23,当然,本实施例中,动铁芯也可以是阀杆,套管21套在动铁芯22的至少部分,密封组件23设有开孔236,动铁芯22的部分穿过开孔236,套管21和密封组件23固定,套管和密封组件的连接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第三件间接连接,套管21和密封组件23形成电气腔24,密封组件23设置于阀腔13,密封组件23与阀口14相对,密封组件23分隔阀腔13与电气腔24,动铁芯22能相对套管21轴向移动,控制阀具有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在开启位置,阀口14与阀腔13连通;在关闭位置,密封组件23阻断阀口14与阀腔13连通。该阻断不限制为零流量,允许有略微的泄漏。密封组件设有开孔,动铁芯穿过开孔,能够避免流体冲击密封组件导致密封组件和阀口之间产生间隙,流体流入阀口,导致无法关闭阀口。该控制阀带有密封组件可以阻断电气腔和阀腔,防止介质进入电气腔24,减少阀内流体不均匀压力的紊流对动铁芯的冲击,从而降低噪音。

密封组件23包括固定部231,伸缩部232以及密封头233,固定部231一端与套管21连接,固定部231另一端与伸缩部232卡接,伸缩部232可在动铁芯22的中心轴轴向进行伸缩运动,伸缩部232朝向阀口的一端与所述密封头233连接,固定部231、伸缩部232与密封头233形成一个空腔,为电气腔的一部分,动铁芯22靠近阀口14的一端至少一部分由密封头233包覆且相对于密封头233固定。电气腔24内可冲注缓冲液或润滑剂,缓冲液或润滑剂优选为煤油或油脂,煤油或油脂可以吸收气流冲击动铁芯而产生的噪音。煤油还具有一定的润滑作用,可以减少动芯铁与套管的摩擦,提高阀体的寿命。

控制阀还包括套管,套管21包括套管主体部211以及套管连接部212,套管主体部211与套管连接部212连接,套管主体部211至少一部分套在动铁芯22,套管连接部212与密封组件23固定连接。动铁芯可以在套管的轴向上进行上下运动,套管具有导向作用。

控制阀包括固定件25,固定件25与阀体1固定,固定件25与密封组件23固定,套管21固定在固定件25和密封组件23之间,固定件25还设有第一贯穿孔251,套管21至少部分伸入第一贯穿孔251,套管21卡接在密封组件23和固定件25之间,控制阀还包括密封圈3,密封圈3位于固定件25和阀体1之间,阀体1开设有第一密封槽31,密封圈3置于第一密封槽31内。

参考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伸缩部232包括弹簧41和可压缩连接部42,弹簧41套在在可压缩连接部42的外侧,弹簧41的一端与固定部231抵接,弹簧41另一端与密封头233抵接,可压缩连接部42包括弹性固定部421和可压缩管422,弹性固定部421一端与固定部231抵接,弹性固定部421另一端与套管21抵接,可压缩管422一端与弹性固定部421连接,可压缩管422另一端与密封头233连接,密封头233和可压缩连接部42为一体结构,可压缩管422可以为波纹管4221、弧形管4222、直管4223。密封头和可压缩连接部为一体结构,由弹性材料制成,伸缩部可以抵消不均匀压力的紊流的冲击力,密封头在反复开启过程中不会对阀体造成机械磨损。

参考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可压缩管可以为弧形管4222,弧形管外套设弹簧,在弹簧带动下可进行轴向伸缩运动,当控制阀在开启位置,弧形管被压缩,当控制阀在关闭位置,弧形管被拉伸。

参考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可压缩管可以为直管4223,直管外套设弹簧,在弹簧带动下可进行轴向伸缩运动,当控制阀在开启位置,直管被压缩,当控制阀在关闭位置,直管被拉伸。

参考图1-3所示,密封头233包括第一连接部51与密封部52,第一连接部51与密封部52形成第一台阶部53,第一台阶部抵接所述弹簧41,密封头233还包括连接槽233’,连接槽233’位于密封头233的内部,连接槽233’包括第一壁和第二壁,第一壁与第二壁形成第二台阶部234,动铁芯22包括主体部221、第二连接部222、端部223,主体部221、第二连接部222、端部233为一体结构,第二连接部222与端部223连接处形成第三台阶部224,第三台阶部224与第二台阶部234相抵接,动铁芯22的端部完全置于连接槽233’内,动铁芯22的第二连接部222一部分置于连接槽233’内,另外一部分置于所述可压缩连接部42的空腔内,动铁芯22被所述连接槽233’包覆且相对于连接槽233’固定。

参考图2、10-14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件25包括上安装部252和下安装部253,上安装部252与下安装部253之间设有第三连接部254,上安装部252的中心设有第二贯穿孔255,下安装部253的各个角设有螺孔256,固定部231包括安装部2311,卡接部2312和第四连接部2313,安装部2311沿远离密封组件23的方向延伸,卡接部2312沿靠近密封组件23方向延伸,第四连接部2313连接安装部2311和卡接部2312,固定件和阀体通过螺钉连接,密封组件23与固定件25铆接固定,固定件25的下安装部253底面设有铆压件,密封组件23的固定部231设有铆接件,铆压件与铆接件铆接,铆压件为远离安装部底面向下凸起的四个凸起257,铆接件为位于固定部的安装部的四个凹槽234,凸起257与凹槽234铆接。该种铆接的密封结构能更好地固定套管和密封组件,密封组件拆卸方便。

参考图7-9所示,另一实施例中,固定件25包括上安装部252和下安装部253,上安装部252与下安装部253之间设有第三连接部254,上安装部252的中心设有第二贯穿孔255,下安装部253的各个角设有螺孔256,固定部231’包括安装部2311’,卡接部2312’和第四连接部2313’,安装部2311’沿远离密封组件23的方向延伸,卡接部2312’沿靠近密封组件23方向延伸,第四连接部2313’连接安装部2311’和卡接部2312’,所述固定件25通过螺钉与密封组件23以及阀体1固定连接,压紧密封圈3,弹性固定部421与波形可压缩连接带422连接处形成卡槽235,卡接部2312’卡入卡槽235内,弹性固定部421固定于套管21和卡接部2312’之间。

参考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控制阀还包括阀芯组件动力驱动机构6,阀芯组件动力机构包括电磁线圈61、线圈骨架62,线圈骨架62与固定件24固定连接,电磁线圈61绕设在线圈骨架62的外周面上。阀芯组件动力机构还包括定位芯组件63,定位芯组件63位于动铁芯22的正上方,定位芯组件63设置在线圈骨架62内,定位芯组件63包括封头631、推杆632、弹簧633以及钢球634,封头631的外表面至少部分与套管21内表面焊接,封头631中心轴设置一具有台阶部6311的第三贯穿孔635,推杆632、弹簧633、钢球634置于第三贯穿孔内,推杆632为一具有台阶部6321的推杆,推杆在动铁芯的带动下沿在第三贯穿孔内上下滑动,控制阀在开启位置,推杆的台阶部6321与第三贯穿孔的台阶部6311相互抵接,控制阀在关闭位置,推杆的台阶部与第三贯穿孔的台阶部分离。弹簧63一端抵接在推杆的上端面6322上,另一端与钢球634抵接,钢球634与封头631通孔过盈配合,用于控制弹簧的压缩量。封头的底面,第三贯穿孔的外圈开设有凹槽635,凹槽635内设有紫铜垫圈636。

参考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控制阀还包括衬套7,衬套7包括衬套主体部71以及衬套连接部72,衬套71卡接在线圈骨架62、套管21与密封组件之间,衬套主体部71的外表面711与线圈骨架抵接,衬套主体部的内表面712与套管抵接,衬套连接部的上表面713与线圈骨架抵接,衬套连接部的下表面714与固定件抵接。第一衬套为导磁体,增加此衬套具有更好的导磁作用。

参考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控制阀还包括支撑件8,支撑件8包括支撑件主体部81和支撑件连接部82,支撑件主体部81和支撑件连接部82形成第四台阶部83,支撑件套设在密封头33上,第四台阶部33与第一台阶部抵接,弹簧可抵接在支撑件的第四台阶部处。支撑件用于支撑弹簧,使弹簧更加稳固地固定在密封头上。

一实施例中,控制阀为电磁阀,缓冲液为煤油,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电磁线圈通电时,线圈内部会产生磁场,当电磁所产生的力大于弹簧的弹力,动铁芯向封头方向移动。由于动铁芯的端头被密封头包覆,动铁芯移动之后,带动密封头向上运动,当密封头向上运动,可压缩连接部被缓慢地压缩,此时,电气腔内的煤油在电气腔内动铁芯与套管间从上至下流动,阀口被开启。当动铁芯的上端面与推杆的底面相接触时,弹簧的弹力会相应地作用在动铁芯上,给动铁芯一个反向作用力,减少动铁芯的移动速度和加速度,有效地减小了动铁芯与封头的撞击力,从而有效地减小芯铁与封头之间的碰撞而产生噪音。当线圈断电时,线圈内部磁场消失,电磁力消失,动铁芯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向下缓慢移动,进而关闭阀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