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装饰壳卡扣防退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1379发布日期:2019-12-13 17:4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装饰壳卡扣防退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装饰壳卡扣防退构造。



背景技术:

如图2所示,将工件100与工件200连接时,因结构设计需要,工件100与工件200连接孔处存在一定的间距,传统所用卡扣将该两个工件连接时通常出现连接不牢固的现象,更为严重的则是无法安装,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连接不牢固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装饰壳卡扣防退构造,实现连接牢固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装饰壳卡扣防退构造,包括依次连接的顶盖、连接件及凸柱,所述连接件的径向尺寸小于凸柱的径向尺寸;

所述凸柱包括压持件,所述压持件设于凸柱并靠近顶盖,所述压持件的自由端朝向远离顶盖的方向倾斜,压持件的自由端低于压持件与凸柱的结合处,所述压持件为软胶件。

进一步的,所述压持件与凸柱中心轴的夹角为70-80°。

进一步的,所述压持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压持件以凸柱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设于凸柱的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凸柱远离压持件的一端呈锥状。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连接件、凸柱及压持件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压持件的厚度朝向远离凸柱的方向逐渐变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凸柱设置压持件,压持件的自由端朝向远离顶盖的方向倾斜,压持件的自由端低于压持件与凸柱结合处,使得压持件与外界工件存在部分干涉,实现连接的牢固性,从而实现外界工件与外界工件连接牢固的目的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两个工件的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装饰壳卡扣防退构造,包括依次连接的顶盖1、连接件2及凸柱3,所述连接件2的径向尺寸小于凸柱3的径向尺寸;

所述凸柱3包括压持件4,所述压持件4设于凸柱3并靠近顶盖1,所述压持件4的自由端朝向远离顶盖1的方向倾斜,压持件4的自由端低于压持件4与凸柱3结合处,所述压持件4为软胶件。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因结构设计需要,在垂直方向,外界工件100与外界工件200的连接部位存在容置空间300,首先凸柱3依次穿过外界工件100的通孔,旋转顶盖1,使得整个汽车装饰壳卡扣防退构造转动,直至压持件4完全进入容置空间300,凸柱3完全进入外界工件200的通孔,因压持件4的自由端朝向远离顶盖1的方向倾斜,故压持件4完全进入容置空间300后,压持件4的自由端压持在外界工件200的端面,压持件4的自由端低于压持件4与凸柱3结合处,使得压持件4的自由端与外界工件200存在干涉,实现紧固工件100与工件200的目的。

通过在凸柱3设置压持件4,压持件4的自由端朝向远离顶盖1的方向倾斜,压持件4的自由端低于压持件4与凸柱3结合处,使得压持件4与外界工件存在部分干涉,实现连接的牢固性,从而实现外界工件100与外界工件200连接牢固的目的的。

所述压持件4与凸柱3中心轴的夹角为70-80°,优选的,压持件4与凸柱3中心轴的夹角为75°,方便旋进工件100的通孔,压持件4的自由端远离凸柱3侧壁,增大与工件200的接触干涉面,提高连接稳固性。

所述压持件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压持件4以凸柱3的中心轴为对称轴对称设于凸柱3的侧壁,两个压持件4分别压持工件200,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固性。

所述凸柱3远离压持件4的一端呈锥状,锥状的自由端具有导向易操作的特点,具有快速连接的作用。

所述顶盖1、连接件2、凸柱3及压持件4一体成型,汽车装饰壳卡扣防退构造为塑胶成型,具体选择pp或者abs,或者pc与abs的混合胶料,具有成本低,弹性大的特点。

所述压持件4的自由端低于所述压持件4的厚度朝向远离凸柱3的方向逐渐变薄,厚度渐变,使得压持件4的端部的弹性变大,从而实现反弹性较大的特点,更加容易通过工件100的通孔。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