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钮切换阀的按钮壳体安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01462发布日期:2020-01-31 15:14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钮切换阀的按钮壳体安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钮切换阀的按钮壳体安装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按钮切换阀,由于墙体厚度不同,当墙面厚度太厚时会出现按钮壳体安装在切换阀芯上后按钮壳体会相对安装盘表面凹陷,导致按钮壳体安装后不美观,也无法满足安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钮切换阀的按钮壳体安装工具及安装方法,其克服了背景技术的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按钮切换阀的按钮壳体安装工具,按钮切换阀包括阀本体、切换阀芯、按钮壳体,阀本体通过安装盘固定安装在墙面上,安装盘开设有安装孔,切换阀芯活动装接在阀本体且与安装孔相对应,切换阀芯在初始位置和切换位置之间移动,该安装工具包括辅助安装螺母、螺套和调节螺杆,辅助安装螺母设有内螺纹,调节螺杆设有外螺纹,辅助安装螺母能装拆地安装在安装孔处,按钮壳体设有内螺纹,螺套设有外螺纹,螺套螺接在按钮壳体内,螺套与按钮壳体组成按钮组件;

当辅助安装螺母安装在安装孔处时,调节螺杆能与辅助安装螺母相螺接配合且转动调节螺杆能带动切换阀芯上下移动;

当调节螺杆带动切换阀芯从初始位置移动至切换位置且在保持辅助安装螺母与调节螺杆的位置不变时,通过螺套与按钮壳体的螺接配合以将螺套调节至顶抵在调节螺杆顶端;

当按钮组件与调节螺杆、辅助安装螺母相分离且在保持按钮壳体与螺套的位置不变时,切换阀芯与螺套相装接配合。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辅助安装螺母内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开设有上下贯穿的调节孔,所述辅助安装螺母的内螺纹设于调节孔孔壁,调节螺杆与调节孔相螺接配合,调节螺杆底端面与固定板底面之间的距离b和螺套顶面与按钮壳体内顶面之间的距离a相同。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调节孔之中心与切换阀芯之中心相对齐。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辅助安装螺母之纵向截面为h形,固定板将辅助安装螺母内腔分为用于对按钮壳体与螺套进行让位的上腔体和用于对切换阀芯行程进行让位的下腔体,当辅助安装螺母安装至安装孔处时调节螺杆底端从上腔体经过调节孔并伸入下腔体内以使调节螺杆底端面与切换阀芯顶端面相配合。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螺套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一装配腔,所述按钮壳体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二装配腔,所述按钮壳体之内螺纹设于第二装配腔腔壁,螺套与第二装配腔相螺接配合,所述切换阀芯顶端与第一装配腔相卡接配合。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装配腔凹设有卡槽,所述切换阀芯顶端外周设有卡凸,通过卡凸与卡槽的卡接配合以将按钮组件与切换阀芯装接在一起。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安装工具还包括扳手,扳手两端分别为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调节螺杆设有第一传动孔,所述螺套设有第二传动孔,通过第一传动杆与第一传动孔的传动配合带动调节螺杆沿着辅助安装螺母上下移动,通过第二传动杆与第二传动孔的传动配合带动螺套沿着按钮壳体上下移动。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传动孔孔径大于第二传动孔孔径,第一传动杆大小与第一传动孔孔径相匹配,第二传动杆大小与第二传动孔孔径相匹配,第二传动杆穿过第一传动孔后再与第二传动孔相传动配合以将螺套调节至顶抵在调节螺杆顶端的位置。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辅助安装螺母外周设有卡扣,所述安装孔孔壁设有l形卡槽,当卡扣与l形卡槽横向段相配合时辅助安装螺母与安装盘相对固定,当卡扣与l形卡槽竖向段相配合时辅助安装螺母与安装盘能分离。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该安装工具通过在按钮壳体内螺接螺套,并调整螺套相对按钮壳体的位置以适配不同厚度的墙体,以使按钮壳体与安装盘之间的距离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保证按钮壳体与安装盘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尤其是在墙体较厚的情况下,无需变动切换阀芯的长度或者按钮壳体的长度,通过增加螺套顶面与按钮壳体内顶面之间的距离以弥补墙体增加的厚度,以保证按钮壳体始终保持相同的安装位置,也保证了按钮壳体安装的美观性。

2.调节螺杆底端面与固定板底面之间的距离b和螺套顶面与按钮壳体内顶面之间的距离a相同,也即,调节螺杆向下移动的距离与螺套向下移动的距离一致,以快速确定螺套与按钮壳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3.调节孔之中心与切换阀芯之中心相对齐,当调节螺杆与调节孔相螺接配合时调节螺杆之中心轴线也与切换阀芯之中心轴线重合,使得调节螺杆与切换阀芯的传动效果更好,更省力。

4.切换阀芯顶端与第一装配腔相卡接配合,由于螺套更加靠近切换阀芯,使得按钮壳体的安装更加方便。

5.通过扳手的第一传动杆与第一传动孔的传动配合带动调节螺杆沿着辅助安装螺母上下移动,通过第二传动杆与第二传动孔的传动配合带动螺套沿着按钮壳体上下移动,采用同一扳手即可实现调节螺杆与螺套的安装调节,使用方便。

6.第二传动杆穿过第一传动孔后再与第二传动孔相传动配合以将螺套调节至顶抵在调节螺杆顶端的位置,不需调整辅助安装螺母或按钮壳体的方向即可实现螺套的位置调节,调节方便。

7.通过卡扣与l形卡槽的配合以将辅助安装螺母与安装盘能装拆地装接在一起,装拆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安装盘安装至墙体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此图省略了墙体。

图2绘示了按钮壳体、螺套与扳手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3绘示了螺套顶端面与按钮壳体内顶面相贴合时的剖视图。

图4绘示了辅助安装螺母安装在安装孔处的状态示意图。

图5绘示了扳手、调节螺杆和辅助安装螺母的配合示意图。

图6绘示了调节螺杆底端面刚接触切换阀芯顶端面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绘示了调节螺杆带动切换阀芯向下移动至切换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8绘示了按钮组件与辅助安装螺母、扳手的装配示意图。

图9绘示了螺套顶抵在调节螺杆顶端面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0绘示了按钮组件安装至切换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绘示了图10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至图11,一种按钮切换阀的按钮壳体安装工具的一较佳实施例。

所述按钮切换阀包括阀本体10、切换阀芯20、按钮壳体30,阀本体10通过安装盘40固定安装在墙面上,安装盘40开设有安装孔41,切换阀芯20活动装接在阀本体10且与安装孔41相对应,切换阀芯20在初始位置和切换位置之间移动。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孔41个数设有两个,切换阀芯20个数设有两个,且该切换阀还包括一开关阀芯50。如图6所示,切换阀芯20位于初始位置;如图7所示,切换阀芯20位于切换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41孔壁设有l形卡槽42。如图4所示,所述l形卡槽42个数设为两个且对称布置。

该安装工具包括辅助安装螺母100、螺套200和调节螺杆300。

所述辅助安装螺母100设有内螺纹,辅助安装螺母100能装拆地安装在安装孔41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安装螺母100内设有固定板110,固定板110开设有上下贯穿的调节孔111,所述辅助安装螺母100的内螺纹设于调节孔111孔壁。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孔111之中心与切换阀芯20之中心相对齐,当调节螺杆300与调节孔111相螺接配合时调节螺杆300之中心轴线也与切换阀芯20之中心轴线重合,使得调节螺杆300与切换阀芯20的传动效果更好,更省力。或者,也可设计为调节孔111之中心偏离切换阀芯20之中心,只需使得调节螺杆300底端能与切换阀芯20顶端面相接触即可,该种结构的传动效果略差些。

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辅助安装螺母100之纵向截面为h形,固定板110将辅助安装螺母100内腔分为用于对按钮壳体30与螺套200进行让位的上腔体112和用于对切换阀芯20行程进行让位的下腔体113,当辅助安装螺母100安装至安装孔41处时调节螺杆300底端从上腔体112经过调节孔111并伸入下腔体113内以使调节螺杆300底端面与切换阀芯200顶端面相配合。或者,辅助安装螺母100可设计为n形,仅具有下腔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安装螺母100外周设有卡扣120,当卡扣120与l形卡槽42横向段相配合时辅助安装螺母100与安装盘40相对固定,当卡扣120与l形卡槽42竖向段相配合时辅助安装螺母100与安装盘20能分离。通过卡扣120与l形卡槽42的配合以将辅助安装螺母100与安装盘40能装拆地装接在一起,装拆方便且快速。

按钮壳体30设有内螺纹,螺套200设有外螺纹,螺套200螺接在按钮壳体30内,螺套200与按钮壳体30组成按钮组件;当辅助安装螺母100安装在安装孔41处时,调节螺杆300能与辅助安装螺母100相螺接配合且转动调节螺杆300能带动切换阀芯20上下移动;当调节螺杆300带动切换阀芯20从初始位置移动至切换位置且在保持辅助安装螺母100与调节螺杆300的位置不变时,通过螺套200与按钮壳体30的螺接配合以将螺套200调节至顶抵在调节螺杆300顶端;当按钮组件与调节螺杆300、辅助安装螺母100相分离且在保持按钮壳体30与螺套200的位置不变时,切换阀芯20与螺套200相装接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螺套200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一装配腔210,所述按钮壳体30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二装配腔31,所述按钮壳体30之内螺纹设于第二装配腔31腔壁,螺套200与第二装配腔31相螺接配合,所述切换阀芯20顶端与第一装配腔210相卡接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配腔210凹设有卡槽211,所述切换阀芯20顶端外周设有卡凸21,通过卡凸21与卡槽211的卡接配合以将按钮组件与切换阀芯20装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所述螺套200设有第二传动孔220。如图2所示,第二传动孔220为正六边形,且位于螺套200之中心。

调节螺杆300设有外螺纹。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螺杆300与调节孔111相螺接配合,调节螺杆300底端面与固定板110底面之间的距离b和螺套200顶面与按钮壳体30内顶面之间的距离a相同。也即,调节螺杆300向下移动的距离与螺套200向下移动的距离一致,以快速确定螺套200与按钮壳体30的相对位置关系。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螺杆300设有第一传动孔301。如图8所示,第一传动孔301为正六边形,且位于调节螺杆300之中心。

本实施例中,该安装工具还包括扳手400,扳手400两端分别为第一传动杆410和第二传动杆420,通过第一传动杆410与第一传动孔301的传动配合带动调节螺杆300沿着辅助安装螺母100上下移动,通过第二传动杆420与第二传动孔220的传动配合带动螺套200沿着按钮壳体30上下移动。如图8所示,第一传动杆410与第二传动杆420之横截面均为正六边形,且第一传动杆410长度小于第二传动杆420之长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孔301孔径大于第二传动孔220孔径,第一传动杆410大小与第一传动孔301孔径相匹配,第二传动杆420大小与第二传动孔220孔径相匹配,第二传动杆420穿过第一传动孔301后再与第二传动孔220相传动配合以将螺套200调节至顶抵在调节螺杆300顶端的位置。

该安装工具的安装方法,包括:

步骤10,先将切换阀芯20安装在阀本体10,再将阀本体10安装至墙体(图中未示出)处;

步骤20,将安装盘40安装至墙体且安装孔41与切换阀芯20相对应,如图1所示;

步骤30,将螺套200装入按钮壳体30内以形成按钮组件,并旋至螺套200顶面与按钮壳体30内顶面相贴合,备用;如图3所示,通过扳手之第二传动杆420与第二传动孔220相配合以带动螺套200的向上移动;

步骤40,将辅助安装螺母100安装至安装孔41处;如图4所示,卡扣120从l形卡槽42的竖向段伸入l形卡槽42内并旋转至与l形卡槽42横向段相配合以将辅助安装螺母100装接在安装盘的安装孔41处;

步骤50,将调节螺杆300与调节孔111相对应并螺接配合以使调节螺杆300底端面与切换阀芯20顶端面相接触,继续旋转调节螺杆300以带动切换阀芯20向下移动直至切换阀芯20位于最底端的切换位置;如图6所示,此时切换阀芯20处于初始位置,通过第一传动杆410与第一传动孔301的传动配合以将调节螺杆300螺接至调节孔111内,且此时调节螺杆300底端面刚好与切换阀芯20顶端面相接触;旋转扳手400带动调节螺杆300向下移动以带动切换阀芯20向下移动,如图7所示,调节螺杆300带动切换阀芯20移动至切换位置;

步骤60,保持调节螺杆300与辅助安装螺母100的位置不变,将辅助安装螺母100从安装孔41处拆下;也即,反向转动辅助安装螺母100以使卡扣120从l形卡槽42的横向段移动至l形卡槽42的竖向段,以使辅助安装螺母100可以从安装41孔处脱离;

步骤70,将按钮组件置于辅助安装螺母100内且螺套200对应调节螺杆300,转动螺套200以使螺套200相对按钮壳体30向下移动直至螺套200顶抵在调节螺杆300顶端面;如图9所示,按钮组件位于上腔体112内,扳手的第二传动杆420从下腔体113经过第一传动孔301后再与第二传动孔220相传动配合,转动扳手400带动螺套200向下移动直至螺套之第一装配腔210内顶面以顶抵在调节螺杆300顶端面,此时,调节螺杆300底端面与固定板110底面之间的距离b和螺套200顶面与按钮壳体30内顶面之间的距离a相同;

步骤70,保持螺套200与按钮壳体30的位置不变,将按钮组件从辅助安装螺母100内取出,并将螺套200与切换阀芯20相装接配合以完成按钮壳体30的安装。如图10和图11所示,通过卡槽211与卡凸21的卡接配合以将按钮组件与切换阀芯20装接在一起,便完成了按钮壳体30与切换阀芯20的装配。

该安装工具通过在按钮壳体30内螺接螺套200,并调整螺套200相对按钮壳体30的位置以适配不同厚度的墙体,以使按钮壳体30与安装盘40之间的距离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保证按钮壳体30与安装盘40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

当墙体较薄时,切换阀芯20位于初始位置时其突出安装盘40的高度较高,则调节螺杆300顶抵切换阀芯20至切换位置时b值较小,对应的,a值也较小,螺套200向下移动的距离相对应的缩小;

当墙体较厚时,切换阀芯20位于初始位置时其突出安装盘40的高度较低,则调节螺杆300顶抵切换阀芯20至切换位置时b值较大,对应的,a值也较大,螺套200向下移动的距离相对应的增大;

尤其是在墙体较厚的情况下,无需变动切换阀芯20的长度或者按钮壳体30的长度,通过增加螺套200顶面与按钮壳体30内顶面之间的距离以弥补墙体增加的厚度,以保证按钮壳体30始终保持相同的安装位置,也保证了按钮壳体30安装的美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