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流量耐冲击两端弯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5094发布日期:2019-12-24 20:4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流量耐冲击两端弯头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大流量耐冲击两端弯头管。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大流量耐冲击两端弯头管,它包括管体,管体包括主管体以及分别设置于主管体两端的弯头部。传统的管体,尤其是弯头部分,受到的冲击通常会比较大,也是最容易算坏的部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效果好,结构简单以及实用性强的弯头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流量耐冲击两端弯头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主管体以及分别设置于主管体两端的弯头部,所述管体内设有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包括设置于弯头部内的若干缓冲体、设置于各缓冲体上的缓冲斜面以及设置于弯头部出水口内壁上的缓冲组件,各缓冲斜面均呈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置于弯头部出水口内壁一侧的第一挡板以及与第一挡板相对设置的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呈倾斜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冲体、第二缓冲体以及第三缓冲体,第一缓冲体的高度、第二缓冲体的高度以及的第三缓冲体的高度由第一缓冲体往第三缓冲体方向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斜面的斜面朝向主管体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1.通过在弯头部上设置的缓冲机构,使得形成良好的缓冲效果,并且缓冲机构包括设置于弯头部内的若干缓冲体、设置于各缓冲体上的缓冲斜面以及设置于弯头部出水口内壁上的缓冲组件,各缓冲斜面均呈圆弧状,而圆弧状结构的缓冲斜面具备良好的缓冲效果,提高了耐冲击的能力,确保了良好的实用性;

2.通过将缓冲组件设置为包括设置于弯头部出水口内壁一侧的第一挡板以及与第一挡板相对设置的第二挡板,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设置的呈倾斜状的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则形成了良好的耐冲击的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3.通过将缓冲体设置为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冲体、第二缓冲体以及第三缓冲体,第一缓冲体的高度、第二缓冲体的高度以及的第三缓冲体的高度由第一缓冲体往第三缓冲体方向逐渐增大,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配合缓冲弧面,则形成逐渐的缓冲效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流量耐冲击两端弯头管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图。

图中附图标记,1-管体,10-主管体,11-弯头部,20-缓冲体,21-缓冲斜面,30-第一挡板,31-第二挡板,201-第一缓冲体,202-第二缓冲体,203-第三缓冲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大流量耐冲击两端弯头管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大流量耐冲击两端弯头管,包括管体1,管体1包括主管体10以及分别设置于主管体10两端的弯头部11,通过在弯头部11上设置的缓冲机构,使得形成良好的缓冲效果,并且缓冲机构包括设置于弯头部11内的若干缓冲体20、设置于各缓冲体20上的缓冲斜面21以及设置于弯头部11出水口内壁上的缓冲组件,各缓冲斜面21均呈圆弧状,而圆弧状结构的缓冲斜面21具备良好的缓冲效果,提高了耐冲击的能力,确保了良好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将缓冲组件设置为包括设置于弯头部11出水口内壁一侧的第一挡板30以及与第一挡板30相对设置的第二挡板31,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设置的呈倾斜状的第一挡板30以及第二挡板31,则形成了良好的耐冲击的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缓冲体2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冲体201、第二缓冲体202以及第三缓冲体203,第一缓冲体201的高度、第二缓冲体202的高度以及的第三缓冲体203的高度由第一缓冲体201往第三缓冲体203方向逐渐增大,通过将缓冲体20设置为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冲体201、第二缓冲体202以及第三缓冲体203,第一缓冲体201的高度、第二缓冲体202的高度以及的第三缓冲体203的高度由第一缓冲体201往第三缓冲体203方向逐渐增大,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配合缓冲弧面21,则形成逐渐的缓冲效果,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缓冲斜面21的斜面朝向主管体10一侧,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则提高了对流体的缓冲效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提高了良好的耐冲击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