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灌溉用防堵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4132发布日期:2020-06-05 19:21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灌溉用防堵塞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业灌溉用防堵塞阀。



背景技术:

农作物的发展离不开水源的滋润灌溉,农业灌溉,主要是指对农业耕作区进行的灌溉作业,农业灌溉方式一般可分为为传统的地面灌溉、普通喷灌以及微灌,灌溉时,需要通过水阀对灌溉的水流进行控制,以便提高灌溉的有序性和科学性,使水源能够有效地进入田间浸润土壤,为了避免杂质,灌溉用的水阀内设置有过滤网,使其对水源内的杂质进行格挡,提高水质,利于农作物生长,但是现有的阀体使用中过滤网堵塞时,通常需要旋下外部水管进行清堵,导致操作不便和防堵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农业灌溉用防堵塞阀,解决了现有的阀体使用中过滤网堵塞时,通常需要旋下外部水管进行清堵,导致操作不便和防堵性较差的问题,达到便捷有效的对过滤网上的沾附物进行刷动清理,减少堵塞,提高操作效率和使用效果的优点。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农业灌溉用防堵塞阀,包括管体、进水管、出水管、阀把、阀板、过滤网和防堵机构,所述管体前后两端分别一致铸造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阀把底端转动安装在管体上,并且阀把底部穿过管体后固定安装有阀板,所述过滤网外壁与进水管固定连接,所述防堵机构左右两端与进水管螺栓连接,所述防堵机构由壳体、施力杆、圆轴、支架、刷板、刷毛、转把、防护机构、第一锥齿和第二锥齿组成,所述壳体底端和前端分别转动安装有施力杆和圆轴,并且壳体左右两侧中部垂直焊接有支架,所述刷板后侧中部与圆轴进行焊接,所述刷板前侧粘接设置有紧密排列的刷毛,所述施力杆底端固定安装有用于施力的转把,所述转把外侧套接设置有与手部接触的防护机构,所述第一锥齿焊接在施力杆顶端,并且第一锥齿左端与第二锥齿相互啮合,所述支架靠外端与进水管螺栓连接,所述施力杆外壁与进水管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机构由套圈、尼龙钩带和尼龙绒带组成,所述套圈内壁左端和外壁右端分别设置有尼龙钩带和尼龙绒带,所述套圈内壁套接设置在转把上。

进一步的,所述尼龙钩带和尼龙绒带相互粘接,所述套圈的厚度大小为2.5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锥齿左端与圆轴进行焊接,所述第一锥齿和第二锥齿的大小和机构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刷毛的长度尺寸大于刷板与过滤网间的间隔尺寸大小施力杆和圆轴外壁均为光滑表面,所述转把的外侧面摩擦系数大小为0.5。

进一步的,所述施力杆外壁与管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并且密封圈外壁与管体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在壳体左右两端对称分布,并且支架靠外端为与管体内壁相吻合的圆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套圈的材质为橡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齿和第二锥齿的材质为不锈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的阀体使用中过滤网堵塞时,通常需要旋下外部水管进行清堵,导致操作不便和防堵性较差的问题,通过在进水管上设置了防堵机构,再通过防护机构转动转把,使其随之进行转动,并使转杆带动第一锥齿一齐转动,并使第一锥齿随之将转动的传动传递到第二锥齿上,使第二锥齿转动后通过圆轴带动刷板进行转动,令刷板随之能够带动刷毛在过滤网上进行转动刷动,使过滤网上沾附的杂质能够在刷毛的刷动下进行疏通分离,达到便捷有效的对过滤网上的沾附物进行刷动清理,减少堵塞,提高操作效率和使用效果的优点,并且通过在转把上设置了防护机构,使套圈能够通过尼龙钩带和尼龙绒带的沾附套接围绕在转把外侧,达到便捷的为手部施力提供舒适性,增加施力效果的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管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堵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管体-1、进水管-2、出水管-3、阀把-4、阀板-5、过滤网-6、防堵机构-7、壳体-701、施力杆-702、圆轴-703、支架-704、刷板-705、刷毛-706、转把-707、防护机构-708、第一锥齿-709、第二锥齿-710、套圈-7081、尼龙钩带-7082、尼龙绒带-708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业灌溉用防堵塞阀:包括管体1、进水管2、出水管3、阀把4、阀板5、过滤网6和防堵机构7,管体1前后两端分别一致铸造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3,阀把4底端转动安装在管体1上,并且阀把4底部穿过管体1后固定安装有阀板5,过滤网6外壁与进水管2固定连接,防堵机构7左右两端与进水管2螺栓连接,防堵机构7由壳体701、施力杆702、圆轴703、支架704、刷板705、刷毛706、转把707、防护机构708、第一锥齿709和第二锥齿710组成,壳体701底端和前端分别转动安装有施力杆702和圆轴703,并且壳体701左右两侧中部垂直焊接有支架704,刷板705后侧中部与圆轴703进行焊接,刷板705前侧粘接设置有紧密排列的刷毛706,施力杆702底端固定安装有用于施力的转把707,转把707外侧套接设置有与手部接触的防护机构708,第一锥齿709焊接在施力杆702顶端,并且第一锥齿709左端与第二锥齿710相互啮合,支架704靠外端与进水管2螺栓连接,施力杆702外壁与进水管2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防护机构708由套圈7081、尼龙钩带7082和尼龙绒带7083组成,所述套圈7081内壁左端和外壁右端分别设置有尼龙钩带7082和尼龙绒带7083,所述套圈7081内壁套接设置在转把707上,增加与手部接触时的舒适度,利于施力。

其中,所述尼龙钩带7082和尼龙绒带7083相互粘接,所述套圈7081的厚度大小为2.5mm,便于对套圈7081进行安装和移出。

其中,所述第二锥齿710左端与圆轴703进行焊接,所述第一锥齿709和第二锥齿710的大小和机构一致,稳定的对传动进行传递,提高使用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刷毛706的长度尺寸大于刷板705与过滤网6间的间隔尺寸大小施力杆702和圆轴703外壁均为光滑表面,所述转把707的外侧面摩擦系数大小为0.5,摩擦力较小,利于进行转动。

其中,所述施力杆702外壁与管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并且密封圈外壁与管体1过盈配合,增加在进水管2内的密封性,增加使用稳定性。

其中,所述支架704在壳体701左右两端对称分布,并且支架704靠外端为与管体1内壁相吻合的圆弧面,使其与管体1进行贴合,提高安装固定效果。

其中,所述套圈7081的材质为橡胶,具有较好的弹性。

其中,所述第一锥齿709和第二锥齿710的材质为不锈钢,不易生锈

根据上表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锥齿709和第二锥齿710采用不锈钢,可以达到不易生锈的效果。

本专利所述的套圈7081是一种由橡胶材质制成的垫片,具有较好的弹性,其表面能够在受力后进行相对的弹性形变并回复,从而能够与接触面进行贴紧接触和保护,并增加贴紧力,所述的尼龙钩带7082和尼龙绒带7083整体又称魔术贴,分别是较硬带钩的刺毛和细小柔软的纤维圆毛,能够相互粘接安装。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进水管2和出水管3与外部管道进行连接,当外部水水源从进水管2流入后,先通过过滤网6对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后,随后,再通过逆时针方向的旋力旋动阀把4,使其带动阀板5转动,取消对水流的格挡,使水流能够通过管体1流出到出水管3内,完成输送,再通过顺时针方向的旋力回复转动阀把4,使阀板5转动复位,当需要对过滤网6进行搅动清理时,便可以通过用手握住套圈7081,并通过套圈7081逆时针方向转动转把707,使其随之进行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并使转杆707带动第一锥齿709一齐进行转动,并使第一锥齿709随之将转动的传动传递到第二锥齿710上,使第二锥齿710转动后随之通过圆轴703带动刷板705进行转动,令刷板705随之能够带动刷毛706在过滤网6上进行转动刷动,使过滤网6上沾附的杂质能够在刷毛706的刷动下进行疏通分离,有效的减轻过滤网6上的堵塞,使水源能够进行流通,从而能够达到便捷有效的对过滤网上的沾附物进行刷动清理,减少堵塞,提高操作效率和使用效果的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