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涂覆紧固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扭力耐机械冲击涂覆紧固件结构。
背景技术:
紧固件,是作紧固连接用且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类机械零件,紧固件,使用行业广泛,包括能源、电子、电器、机械、化工、冶金、模具、液压等等行业,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紧固件,是应用最广泛的机械基础件,它的特点是品种规格繁多,性能用途各异,而且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程度也极高,在一些机械部件的连接过程中,为了使紧固件具有一定的耐腐蚀与抗划伤性能,会使用经过涂覆处理的紧固件进行使用,现有的涂覆紧固件的结构较为简单,为了防止因机械冲击导致紧固件的松动,只是在紧固件使用的过程中加上一片弹性垫圈,不足以使紧固件与工件板之间的稳定性得到保障,依旧会有紧固件松动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扭力耐机械冲击涂覆紧固件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涂覆紧固件的结构较为简单,为了防止因机械冲击导致紧固件的松动,只是在紧固件使用的过程中加上一片弹性垫圈,不足以使紧固件与工件板之间的稳定性得到保障,依旧会有紧固件松动的情况发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扭力耐机械冲击涂覆紧固件结构,包括螺帽,所述螺帽的下表面中心固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正下方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底端左右两侧均设有防松动机构,所述圆杆的内部底端开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部顶端左右两侧均设有抵紧机构,所述圆杆的外壁加工有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螺母、弯杆、方板、螺杆、旋钮、圆球和弧形圆块,所述螺母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接有弯杆,两个所述弯杆的底端之间固接有方板,所述方板的下表面中心插入有螺杆,所述螺杆贯穿方板,所述螺杆与方板螺纹相连,所述螺杆的底端固接有旋钮,所述螺杆的顶端固接有与圆球,所述弧形圆块位于圆孔的内部,所述弧形圆块与圆孔间隙配合,所述圆球与弧形圆块相抵紧。
优选的,两个所述弯杆相对于螺母的中心点左右对称。
优选的,所述防松动机构包括凸块、支杆、销轴、套筒、压缩弹簧、垫片、滑杆和橡胶块,两个所述凸块分别固接在方板的下表面左右两侧,所述凸块的底端设有支杆,所述支杆通过销轴与凸块转动相连,所述支杆的底端固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顶端固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底端固接有垫片,所述垫片与套筒间隙配合,所述垫片的底端固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端固接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与旋钮相抵紧。
优选的,所述抵紧机构包括凹槽、通孔、滑槽、滑块、弧形板、橡胶垫和短杆,两个所述凹槽分别开设在圆杆的外壁顶端左右两侧,所述凹槽的内部左侧底端开有通孔,两个所述滑槽分别开设在螺帽的下表面左右两侧,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端固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左表面固接有多个橡胶垫,所述弧形板的右表面底端固接有短杆,所述短杆通过通孔贯穿圆杆,所述短杆与通孔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滑槽与滑块构成滑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扭力耐机械冲击涂覆紧固件结构,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螺帽、圆杆、防松动机构、驱动件和抵紧机构之间的配合,当螺帽与螺母与两个需要进行固定的工件板之间相抵紧后,在转动旋钮,能够使弧形板外侧表面的橡胶垫与工件板能够插入圆杆的孔洞内壁相抵紧,能够大大的增加紧固件与工件板之间的稳定性,即使在较强的机械冲击情况下依旧能够进行紧固,不会发生紧固件松动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弯杆、方板和旋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螺帽、圆杆和弧形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方板、旋钮和防松动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帽,2、圆杆,3、驱动件,301、螺母,302、弯杆,303、方板,304、螺杆,305、旋钮,306、圆球,307、弧形圆块,4、防松动机构,401、凸块,402、支杆,403、销轴,404、套筒,405、压缩弹簧,406、垫片,407、滑杆,408、橡胶块,5、圆孔,6、抵紧机构,601、凹槽,602、通孔,603、滑槽,604、滑块,605、弧形板,606、橡胶垫,607、短杆,7、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扭力耐机械冲击涂覆紧固件结构,包括螺帽1,螺帽1的外侧表面经过塑料涂覆工艺涂覆一层塑料,用来增强螺帽1外侧表面的抗腐蚀能力和抗划伤能力,螺帽1的下表面中心固接有圆杆2,圆杆2的正下方设有驱动件3,驱动件3的底端左右两侧均设有防松动机构4,圆杆2的内部底端开有圆孔5,圆孔5的内部顶端左右两侧均设有抵紧机构6,圆杆2的外壁加工有外螺纹7,外螺纹7能够与螺母301的内壁进行螺纹相连。
驱动件3包括螺母301、弯杆302、方板303、螺杆304、旋钮305、圆球306和弧形圆块307,螺母301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接有弯杆302,两个弯杆302的底端之间固接有方板303,螺母601、弯杆302和方板303的外侧表面经过塑料涂覆工艺涂覆一层塑料,方板303的下表面中心插入有螺杆304,螺杆304贯穿方板303,螺杆304与方板303螺纹相连,螺杆304的底端固接有旋钮305,螺杆304的顶端固接有与圆球306,弧形圆块307位于圆孔5的内部,弧形圆块307与圆孔5间隙配合,圆球306与弧形圆块307相抵紧,两个弯杆302相对于螺母301的中心点左右对称,两个弯杆302对螺母301的作用力相同。
防松动机构4包括凸块401、支杆402、销轴403、套筒404、压缩弹簧405、垫片406、滑杆407和橡胶块408,两个凸块401分别固接在方板303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凸块401的底端设有支杆402,支杆402通过销轴403与凸块401转动相连,支杆402能够以销轴403为中心进行转动,支杆402的底端固接有套筒404,套筒404的内部顶端固接有压缩弹簧405,压缩弹簧405的系数为5n/cm,压缩弹簧405的底端固接有垫片406,垫片406与套筒404间隙配合,垫片406的底端固接有滑杆407,滑杆407的底端固接有橡胶块408,橡胶块408为橡胶材质制成,常温下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增加滑杆407底端的摩擦力,橡胶块408与旋钮305相抵紧。
抵紧机构6包括凹槽601、通孔602、滑槽603、滑块604、弧形板605、橡胶垫606和短杆607,两个凹槽601分别开设在圆杆2的外壁顶端左右两侧,凹槽601的内部左侧底端开有通孔602,两个滑槽603分别开设在螺帽1的下表面左右两侧,滑槽603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块604,滑块604的底端固接有弧形板605,弧形板605位于凹槽601的内部,弧形板605与凹槽601间隙配合,弧形板605的左表面固接有多个橡胶垫606,橡胶垫606为橡胶材质制成,常温下具有一定的韧性,弧形板605的右表面底端固接有短杆607,两个短杆607的内侧均加工与半圆弧度,短杆607通过通孔602贯穿圆杆2,短杆607与通孔602间隙配合,滑槽603与滑块604构成滑动结构,滑槽603能够对滑块604起到限位作用,滑块604能够在滑槽603的内部左右滑动,但滑块604无法在滑槽603的内部上下前后的进行移动。
在使用高扭力耐机械冲击涂覆紧固件结构时,首先将两个滑块604分别插入到两个滑槽603的内部,使弧形板605位于凹槽601的内部,短杆607会通过通孔602贯穿立杆2,短杆607的内侧会在圆孔5的内部,然后在将圆杆2依次贯穿两个需要固定在一起的工件板,使螺帽1的下表面与工件板相贴合,这时两个凹槽601会位于工件板能够插入圆杆2的孔洞内部,然后在将螺母301与圆杆2外壁底端的外螺纹7进行螺纹相连,随着顺时针转动螺母301能够使螺母301在圆杆2的外壁向上进行移动,随着螺母301的向上移动能够使螺母301与工件板向抵紧,在螺母301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螺杆304顶端的圆球306会顶着弧形圆块307的底端,使弧形圆块307在圆孔5的内部向上移动,当螺母与工件板相抵紧后,在向上推动滑杆407,使压缩弹簧405进行压缩,然后向外侧转动支杆402,使橡胶块408与旋钮305相分离,这时在顺时针转动旋钮305,随着旋钮305的顺时针转动能够使弧形圆块307继续向上移动,可以使弧形圆块307对两个短杆607进行抵紧,两个短杆607能够在通孔602的内部向外侧进行移动,能够使弧形板605外侧表面的橡胶垫606与工件板能够插入圆杆2的孔洞内壁相抵紧,能够大大的增加紧固件与工件板之间的稳定性,即使在较强的机械冲击情况下依旧能够进行紧固,然后停止旋钮305的转动,然后在将支杆402向内侧转动,使滑杆407底端的橡胶块408与旋钮305相抵紧,对旋钮305产生一个向下抵紧的作用力,防止因旋钮305的自转进行弧形板605与工件板之间的松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