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刹车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8342发布日期:2020-05-12 17:59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刹车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刹车装置零件,特别涉及一种刹车盘。



背景技术:

刹车盘是盘式刹车装置中的重要部件,以刹车卡钳控制两片刹车片去夹持固定在车轮上的刹车盘,在刹车片夹持刹车盘的制动部分时,其两者之间会发生摩擦,从而达到车辆行车制动的目的。

目前刹车盘可分为一体化刹车盘和浮动刹车盘两种,浮动刹车盘通过将刹车盘固定在车轮上的部分和有效制动部分分开,使得制动部分有一定的膨胀空间,解决了一体化刹车盘由于刹车产生高温膨胀而变形的问题,且浮动刹车盘质量较轻被广泛用于高性能的车辆中。

授权公告号为cn208417341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摩托车的多功能刹车盘,包括内盘和外盘,内盘和外盘通过铆接连接在一起,内盘用于连接在车轮上,用质量较轻强度较大的材料制成。外盘为有效制动部分,主要由摩擦因数较大且耐高温的金属材料制成,通过刹车盘夹持外盘,利用刹车片和外盘的摩擦力进行对车辆的制动。

上述结构中,内盘和外盘的连接处除安装铆钉位置均为平直的,在用铆钉将内盘和外盘连接后,当刹车时外盘受到刹车片的夹持减速,内盘由于惯性有继续转动的趋势,因此内盘和外盘在两者相互连接的位置对铆钉施加一个方向相反的力,内盘、外盘、铆钉在铆接处均受到一个挤压力,容易使内盘、外盘、铆钉发生挤压变形,使得刹车盘容易损坏,刹车盘的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刹车盘,在刹车时能对外盘进行支撑,分担外盘、内盘、铆钉在铆接处所受到的挤压力,使刹车盘不易损坏,从而达到提高刹车盘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刹车盘,包括内盘和外盘,内盘与外盘通过铆接相连,内盘上开设有供轮胎的轮轴穿过的安装孔,且内盘上开设有用于供固定螺栓穿过并将内盘固定在轮胎上的螺栓孔,所述内盘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内铆接槽,所述外盘的内侧壁上固定有铆接凸起,铆接凸起朝向内盘的面上开设有外铆接槽,内铆接槽和外铆接槽相互配合形成供铆钉穿过并进行铆接的铆接孔,内盘的外侧壁上固定与铆接凸起相互配合的支撑脚对,支撑脚对朝向铆接凸起的侧壁与铆接凸起的侧壁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刹车时,即外盘被刹车片夹紧时支撑脚对于铆接凸起的侧壁相抵,对外盘进行支撑,分担内盘、外盘、铆钉在铆接处所受到的挤压力,使刹车盘不易损坏,从而达到提高刹车盘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盘的侧壁位于支撑脚对和内铆接槽之间的部分固定有支撑块,所述铆接凸起的端面上沿铆接凸起朝向内盘的面上开设有与支撑块相配合的支撑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支撑块嵌入支撑槽内,在刹车时,即外盘被刹车片夹紧时支撑块的侧壁与支撑槽的侧壁相抵,支撑块对外盘起到支撑作用,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分担了铆接处各部分相互作用产生的挤压力,进一步使得铆接处的内盘和外盘以及铆钉所承受的挤压力减小,使刹车盘不易损坏,从而达到提高刹车盘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盘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刹车时,刹车片夹紧刹车盘,两者之间发生较大的摩擦,摩擦将使刹车盘上产生大量的热,在长时间刹车或大力刹车时刹车盘上产生的大量的热无法及时排除使热量将会积累,使得刹车盘过度膨胀,刹车盘过度膨胀产生的应力可能会使刹车盘发生变形,使得整个刹车装置失灵,严重影响到行车安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散热孔增加了刹车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刹车盘上因刹车产生的热量从散热孔中排出,提高刹车盘的散热性,使刹车盘不易受热变形,从而达到提高刹车系统稳定性的目的。同时刹车片和刹车盘摩擦产生的小颗粒可以从散热孔中落出离开刹车盘的刹车面,减少留在刹车盘的刹车面上的小颗粒,防止过多的小颗粒在刹车盘上摩擦使刹车盘损耗过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孔在外盘上呈均匀间隔分布,且散热孔的开口处设置为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散热孔在外盘上呈均匀间隔分布,使得外盘上各部分能均匀散热,防止刹车盘出现部分温度过高使得刹车盘膨胀变形。另一方面,散热孔呈均匀间隔分布使整个刹车盘更加美观。在刹车片夹紧刹车盘时,刹车片在散热孔的开口处不断剐蹭,使得刹车片的损耗加快。将散热孔的开口处设置为圆角,减少刹车片在掠过散热孔开口时的剐蹭力度,减少散热片的损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盘外侧壁上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散热槽的顶杆。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散热槽增加了外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外盘由于摩擦产生的一部分热量可从散热槽的空腔中散发到空气中,进一步提高刹车盘的散热性,从而使得刹车盘不易发生受热形变,达到提高刹车系统可靠性的目的。顶杆在散热槽中起到支撑散热槽的作用,提高散热槽处的强度,从而减少散热槽处受到外界的挤压而变形的可能,达到提高刹车盘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盘端面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所述减重孔在内盘上呈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内盘上开设减重孔,可在不影响刹车盘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减小刹车盘整体的质量,较轻的刹车盘使得轮胎制动后的惯性较小,制动距离更短,整体的刹车性能更佳。另一方面,外盘与刹车片摩擦使产生的一部分热量传到内盘中,内盘上的减重孔能提高内盘的散热性,从而提高刹车盘整体的散热性。减重孔在内盘上呈均匀分布,使得盘各部分的质量、强度更均匀,防止出现部分变形的情况,同时使整个刹车盘更美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盘的端面上开设有观测槽,观测槽的深度为所述观测槽的开口出设置为圆角,所述观测槽分为第一观测槽和第二观测槽,第一观测槽的深度小于第二观测槽的深度。

刹车盘与刹车片摩擦容易发生磨损,如果继续使用过度磨损的刹车盘可能出现刹车乏力甚至损伤整个刹车系统,时间长了容易影响到行车安全,因此在刹车盘磨损到一定程度后需要更换刹车盘。在刹车盘安装在车轮上时很难正面看到刹车盘的侧壁,难以直观地对刹车盘的磨损程度做出判断。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刹车盘上设置观察槽,刹车盘在磨损时会慢慢将观察槽磨平,当观察到观察槽已经被磨平,说明刹车盘已磨损了与观察槽深度相同的厚度,便于判断刹车盘的磨损程度。不同观测槽深度代表不同的磨损度,当第一观测槽被磨平即无法观测到第一观测槽,而第二观测槽依然可见时说明刹车盘已磨损的厚度为大于第一观测槽的深度小于第二观测槽的深度;当第二观测槽被磨平时即无法观测到第二观测槽时,说明刹车盘已磨损的厚度为大于或等于第二观测槽的深度。通过观测不同的观测槽对刹车盘的磨损程度做出更加精准的判断,用户可根据车辆的需求及时对刹车盘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盘的内侧壁上固定有散热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散热凸起增加了外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因刹车产生的一部分热量可以从散热凸起的表面散发到空气中,从而提升刹车盘的散热性能,使刹车盘不易发生受热形变,达到提高刹车系统可靠性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刹车时,支撑脚与铰接凸起的侧壁相抵,支撑块与支撑槽的侧壁相抵,支撑脚和支撑块对外盘起到支撑作用,分担了外盘和内盘的铆接处的铆钉、外盘、内盘受到的挤压力,从而使刹车盘不易损坏。

2.外盘上的散热孔、散热槽都提高了刹车盘的散热性,使刹车盘不易膨胀变形,提高刹车盘的稳定性。

3.观测槽的设置方便用户对刹车盘的磨损程度做出直观的判断,在刹车盘过度磨损时可得到及时的判断和处理,提高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刹车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内盘铆接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铆接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观测槽的剖视图;

图5是散热槽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内盘;11、内铆接槽;12、支撑脚对;13、支撑块;14、减重孔;15、安装孔;16、螺栓孔;2、外盘;21、铆接凸起;22、外铆接槽;23、支撑槽;24、散热孔;25、散热槽;251、顶杆;26、观测槽;261、第一观测槽;262、第二观测槽;27、散热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刹车盘,包括内盘1和外盘2,内盘1中央位置开设有供轮胎的轮轴穿过的安装孔15,内盘1上在安装孔15的周围等距开设有六个供固定螺栓穿过并将内盘1固定在轮胎上的螺栓孔16。内盘1端面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14,减重孔14在内盘1上呈均匀分布。内盘1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支撑脚对12,内盘1的外侧壁位于支撑脚对12中间位置开设有内铆接槽11,内盘1的外侧壁位于支撑校对和内铆接槽11之间的部分固定有支撑块13。

如图3和图4所示,外盘2为环状,外盘2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多个散热凸起27,且外盘2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与支撑脚对12相配合的铆接凸起21,铆接凸起21朝向外盘2圆心的面上开设有外铆接槽22,外铆接槽22和内铆接槽11相配合形成供铆钉穿过的铆接孔,铆接凸起21朝向外盘2圆心的面上开设有与支撑块13相配合的支撑槽23。外盘2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24,散热孔24在外盘2上呈均匀分布,散热孔24的开口处呈圆角。外盘2的刹车面上开设有观测槽26,观测槽26分为第一观测槽261和第二观测槽262,观测槽26的开口处呈圆角,第一观测槽261的深度小于第二观测槽262的深度。

如图5所示,外盘2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散热槽25,散热槽25内固定有连接散热槽25两端面的顶杆251。

内盘1和外盘2通过铆钉穿过内铆接槽11和外铆接槽22所形成的铆接孔内后进行铆接的方式相连。

具体实施过程:刹车时,外盘2被刹车片夹紧,外盘2减速限制内盘1转动使内盘1减速,内盘1减速限制车轮的轮轴转动使车轮减速,在外盘2减速时,支撑脚对12于铆接凸起21的侧壁相抵,支撑块13与支撑槽23的侧壁相抵,支撑脚对12和支撑块13分担了刹车时外盘2和内盘1在铆接处以及铆钉所受到的挤压力,从而使刹车盘不容易受损的,达到增加刹车盘的寿命的目的。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