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涨套式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4524发布日期:2020-05-20 01:2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涨套式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涨套式联轴器。



背景技术:

联轴器,是用来连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联轴器根据应用产品及场景的不同,具有多种形式,比如凸缘联轴器、径向键凸缘联轴器、套筒联轴器、平行轴联轴器及夹壳联轴器等。涨套式联轴器也是一种常见的联轴器形式,在大扭矩的电机中,通常采用涨套式联轴器。涨套式联轴器包括联轴器和内涨套,内涨套的外周面和联轴器的内周面均具有一定的锥度,将内涨套装入联轴器的内孔中,二者通过彼此之间的锥度结构实现紧固装配,主动轴与从动轴的连接处通过内涨套的收缩力实现固定,以实现两根轴的共同旋转。对于额定扭矩大的电机而言,联轴器的尺寸一般都比较大而笨重,导致在安装混合拆卸内涨套时,需要很大的外力才能够将内涨套与转轴装配为一体或者将内涨套与转轴分离,不便于操作。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涨套式联轴器,实现内涨套与转轴之间的轻松安装及拆卸。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涨套式联轴器,包括联轴器和内涨套,所述联轴器具有内孔,所述内涨套设于所述内孔内,所述内涨套具有外端面,所述内涨套的周壁上沿其轴向方向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卡接孔,所述卡接孔的一端与所述外端面连接,所述卡接孔从所述外端面向所述内涨套的另一端延伸,所述卡接孔沿其轴向方向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涨套式联轴器还包括:顶撑件,其具有顶杆和设于所述顶杆上下两侧的卡接件,两个所述卡接件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所述卡接件固定设于所述卡接孔内,所述顶杆竖直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顶杆的上端经所述缺口与位于上部的所述卡接孔抵接,所述顶杆的下端经所述缺口与位于下部的所述卡接孔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杆为双头螺杆,其具有上螺纹杆、下螺纹杆、以及固定设于所述上螺纹杆和所述下螺纹杆之间的螺母,所述上螺纹杆和所述下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卡接件为柱销,所述柱销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轴向方向与所述柱销的轴向方向垂直,位于上部的所述柱销的所述螺纹孔与所述上螺纹杆螺接,位于下部的所述柱销的所述螺纹孔与所述下螺纹杆螺接。

进一步的,所述柱销的外周轮廓形状为圆形,所述卡接孔的内周轮廓形状为圆形,所述缺口的开口距离小于所述卡接孔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柱销的外周轮廓形状为方形,所述卡接孔的内周轮廓形状为方形,所述缺口的开口距离小于所述卡接孔的边长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包括连通的第一段开口和第二段开口,所述第一段开口的开口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段开口的开口距离,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一段开口连通,所述螺母位于所述第一段开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内涨套包括内涨套本体和设于所述内涨套本体一端的周向端板,所述卡接孔设于所述周向端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周向端板上沿其周向方向设有多个顶丝孔和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顶丝孔与所述固定孔交错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安装时,先将顶撑件装入内涨套上,卡接件卡设入卡接孔内,顶杆竖直位于上下两个卡接孔之间,调节上下两个卡接件之间的距离,使内涨套撑开,便可将转轴轻松装入内涨套内;然后调节两个卡接件之间的距离,使内涨套缩小,即可将内涨套和转轴装配为一体;最后将顶撑件从内涨套上拆卸下来,再将联轴器与内涨套连接即可。拆卸时,先将联轴器与内涨套分离;然后将顶撑件装入内涨套上,调节两个卡接件之间的距离,使内涨套撑开,便可将转轴轻松地从内涨套内脱离。本实用新型通过顶撑件对内涨套的撑开及缩小作用,实现内涨套与转轴之间的轻松安装及拆卸。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涨套式联轴器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涨套式联轴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涨套式联轴器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d部放大图;

图8本实用新型涨套式联轴器实施例的主视图(未安装顶撑件)。

其中,100-内涨套,110-内涨套本体,120-周向端板,121-外端面,130-开口,131-第一段开口,132-第二段开口,133-阶梯面,140-卡接孔,141-缺口,200-联轴器,210-内孔,300-顶撑件,310-顶杆,311-上螺纹杆,312-下螺纹孔,313-螺母,320-卡接件,321-螺纹孔,510-固定孔,520-顶丝孔;

x-内涨套的轴向方向,d1-第一段开口的距离,d2-第二段开口的距离,d3-缺口的距离,d4-卡接孔的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涨套式联轴器,参照图1,其包括联轴器200和内涨套100,联轴器200具有内孔210,内孔210具有锥度,内涨套100的外周面也具有锥度,二者通过锥度面的配合实现固定连接,以将内涨套100固定设于内孔210内。参照图2、图4至图6,内涨套100具有外端面121,内涨套100的周壁上沿其轴向方向x设有开口130,开口130使得内涨套100在与联轴器200连接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缩紧,也即开口130不断缩小,以便将需要连接的主动轴和从动轴紧固在一起,保证二者的同轴转动。开口130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卡接孔140,卡接孔140的一端与外端面121连接,卡接孔140从外端面121向内涨套100的另一端延伸,卡接孔140沿其轴向方向设有缺口141,缺口141与开口130连通。涨套式联轴器还包括顶撑件300,其具有顶杆310和设于顶杆310上下两侧的卡接件320,上下两个卡接件320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卡接件20固定设于卡接孔140内,顶杆310竖直设于开口130处,顶杆310的上端经缺口141与位于上部的卡接孔140上壁抵接,顶杆310的下端经缺口141与位于下部的卡接孔140下壁抵接。

安装时,先将顶撑件300装入内涨套100上,卡接件320卡设入卡接孔140内,顶杆310竖直位于上下两个卡接孔140之间,调节上下两个卡接件320之间的距离,使内涨套100撑开,便可将转轴轻松装入内涨套100内;然后调节两个卡接件320之间的距离,使内涨套100缩小,即可将内涨套100和转轴装配为一体;最后将顶撑件300从内涨套100上拆卸下来,再将联轴器200与内涨套100连接即可。

拆卸时,先将联轴器200与内涨套100分离;然后将顶撑件300装入内涨套100上,调节两个卡接件320之间的距离,使内涨套100撑开,便可将转轴轻松地从内涨套100内脱离。

因为内涨套100与转轴之间是过盈配合的,如果直接装配较为困难,本实用新型通过顶撑件对内涨套的撑开及缩小作用,实现内涨套与转轴之间的轻松安装及拆卸。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参照图3,顶杆310为双头螺杆,其具有上螺纹杆311、下螺纹杆312、以及固定设于上螺纹杆311和下螺纹杆312之间的螺母313,上螺纹杆311和下螺纹杆312的螺纹方向相反,螺母313与螺纹杆固定连接。卡接件320为柱销,卡接件320上设有螺纹孔321,螺纹孔321的轴向方向与卡接件320的轴向方向垂直,位于上部的卡接件320的螺纹孔321与上螺纹杆311螺接,位于下部的卡接件320的螺纹孔321与下螺纹杆312螺接。通过拧动螺母313,可以调节上下两个卡接件320之间的距离,也即可以调节开口130的大小。根据不同规格的转轴,顶撑件300可以将开口130的大小调节至便于安装和拆卸的范围,顶撑件300的适用性更强。

顶撑件300由现有的机械配件组装而成,成本低、且易于制作。

优选地,卡接件320的外周轮廓形状为圆形,卡接孔140的内周轮廓形状为圆形,圆形结构使得卡接件320非常容易穿入卡接孔140内,便于安装。并且,缺口141的开口距离d3小于卡接孔140的直径d4,这样,当卡接件320穿入卡接孔140内时,卡接件320不会经缺口141从卡接孔140内脱落,保证卡接件320与卡接孔141之间的固定连接。同时,缺口141便于上螺纹杆311和下螺纹杆312的穿入,以使上螺纹杆311与位于上部的卡接孔140抵接、下螺纹杆312与位于下部的卡接孔140抵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接件320与卡接孔140的形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比如方形,卡接件320的外周轮廓形状为方形,卡接孔140的内周轮廓形状为方形,缺口141的开口距离d3小于卡接孔140的边长的长度,也能够达到与上述圆形结构相同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内涨套100包括内涨套本体110和设于内涨套本体110一端的周向端板120,卡接孔140设于周向端板120上,外端面121即为周向端板120的端面。

优选地,参照图2、图5及图7,开口130包括连通的第一段开口131和第二段开口132,第一段开口131的开口距离d1大于第二段开口132的开口距离d2,当顶撑件300安装至内涨套100上后,开口较大的第一段开口131为螺母313的安放提供了一定空间,以使螺母313能够位于第一段开口131处。第一段开口131与第二段开口132之间形成阶梯面133,该阶梯面133对螺母313也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缺口141与第一段开口131连通,这样,上下设置的两个卡接孔140及缺口141、第一段开口131都是上下连通的,顶撑件300从外端面121侧推入即可将其装入内涨套100内,安装便捷。

进一步的,参照图8,周向端板120上沿其周向方向设有多个顶丝孔520和固定孔510,顶丝孔520用于顶丝使用,以便将内涨套100与联轴器200分离,固定孔510用于内涨套100与联轴器200的收紧配合。

固定孔510与顶丝孔520交错设置,便于安装及拆卸。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