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的复原缓冲结构和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24926发布日期:2020-07-10 15: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减振器的复原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的复原缓冲结构设置在所述减振器的缸筒(1)中,并且位于所述缸筒(1)的上端和活塞杆(3)之间,所述复原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块(4)和筒套(5),所述缓冲块(4)固定于所述缸筒(1),所述活塞杆(3)穿过所述缓冲块(4),所述筒套(5)在所述缓冲块(4)的下方套设于所述活塞杆(3),并且所述筒套(5)的下端部分(51)固定于所述活塞杆(3),所述筒套(5)的上端部分(52)的内径大于所述活塞杆(3)的直径,以使得所述上端部分(52)与所述活塞杆(3)之间形成有容纳液压油液的油腔(53),所述缓冲块(4)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泄流槽(41),该泄流槽(41)从所述缓冲块(4)的下端面向上延伸,所述筒套(5)的上端部分(52)能够套设在所述缓冲块(4)的外侧,并且此时,所述筒套(5)的内表面与所述泄流槽(41)限定所述油腔(53)与所述缸筒(1)的工作腔之间的连通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的复原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流槽(41)的横截面的尺寸从下往上逐渐减小;和/或,

所述泄流槽(41)的横截面为v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的复原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流槽(41)平行于所述减振器的轴线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的复原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流槽(4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泄流槽(41)在所述缓冲块(4)的周向上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的复原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部分(51)和所述上端部分(52)通过台阶部分(54)连接,该台阶部分(54)构造为大致与所述活塞杆(3)的轴线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的复原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部分(52)的上边缘形成有外翻边(5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的复原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部分(52)构造为直筒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减振器的复原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1)的上端中设置有导向套(2),所述活塞杆(3)穿设于所述导向套(2),所述缓冲块(4)固定于所述导向套(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振器的复原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2)固定于所述缸筒(1),所述缓冲块(4)通过旋转卡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导向套(2)。

10.一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减振器的复原缓冲结构。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减振器的复原缓冲结构和减振器,该复原缓冲结构设置在减振器的缸筒中,并且位于缸筒的上端和活塞杆之间,复原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块和筒套,缓冲块固定于缸筒,活塞杆穿过缓冲块,筒套在缓冲块的下方套设于活塞杆,并且筒套的下端部分固定于活塞杆,筒套的上端部分的内径大于活塞杆的直径,以使得上端部分与活塞杆之间形成有容纳液压油液的油腔,缓冲块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泄流槽,该泄流槽从缓冲块的下端面向上延伸,筒套的上端部分能够套设在缓冲块的外侧,并且此时,筒套的内表面与泄流槽限定油腔与缸筒的工作腔之间的连通通道。该减振器的复原缓冲结构缓冲行程长,且能够在避免减振器内部发生撞击的同时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赵魏魏;陈佰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30
技术公布日:2020.07.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