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0017发布日期:2020-06-26 21:26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压减压阀。



背景技术:

减压阀是通过调节,将进口压力减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压力,并依靠介质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压力自动保持稳定的阀门。从流体力学的观点看,减压阀是一个局部阻力可以变化的节流元件,即通过改变节流面积,使流速及流体的动能改变,造成不同的压力损失,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然后依靠控制与调节系统的调节,使阀后压力的波动与弹簧力相平衡,使阀后压力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保持恒定。

现有的减压阀一般采用软密封或硬密封的一种形式,其中,硬密封一般会存在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密封性能较差等缺点;而软密封则同样存在容易老化、易磨损而导致寿命短的弊端,尤其在高压使用环境中,对硬密封的制造要求格外严格使得需要耗费更多的制造成本,以及软密封的使用寿命就变得更加短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减压阀,该高压减压阀通过软硬结合的密封形式提高了密封性能增长了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减压阀,包括有阀体、互相连通并且设置在阀体左右两端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设置在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的阀座、密封安装在阀体顶部的阀盖、以及升降活动连接在阀体内的阀杆,所述阀杆的下端设置有能够与阀座构成密封启闭的阀瓣,所述阀杆的上端设置有够将出水通道与阀盖内的空腔分隔开的膜片压板,所述膜片压板设置有两个并且上下对称设置,两膜片压板之间设置有能够将上下液体隔绝开的弹性膜片,所述阀盖空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膜片压板和阀盖抵接并且驱使膜片压板向下;

所述阀盖顶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通道与进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外接管道,所述出水口与出水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二外接管道,所述第一外接管道上设置有检测流经第一外接管道内液体压力的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一压力表与进水口之间设置有控制第一外接管道液体流量的针阀,所述第二外接管道上设置有检测流经第二外接管道内液体压力的第二压力表,所述第二压力表与出水口之间设置有减压导阀,所述第二压力表与出水通道之间设置有控制出水口液体流量的第一球阀,所述第二压力表与第二外接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二球阀,所述第一压力表与第一外接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三球阀;

所述阀瓣与阀座之间设置有软材质制成的密封圈,所述阀瓣朝向阀座的一侧设置有供密封圈放置的限位槽,所述密封圈与限位槽之间设置有供密封圈径向形变的形变间隙,所述密封圈的轴向尺寸大于限位槽的深度尺寸,所述阀瓣朝向阀座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密封面,所述阀座朝向阀瓣的一面设置有能够分别与密封圈软密封、与第一密封面硬密封的第二密封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瓣的周向外侧壁上设置有贯穿至限位槽内的安装螺孔,所述安装螺孔设置有多个并且沿阀瓣的周向外侧壁等距排列,所述密封圈上对应安装螺孔的位置设置有插接孔,所述安装螺孔内螺接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朝向插接孔的一端设置有能够插入到插接孔内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直径尺寸小于插接孔的直径尺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盖内设置有滑移通道,所述阀杆的上端穿过膜片压板并且与滑移通道滑移配合,所述阀杆的下端能够穿过阀瓣向下延伸设置,所述弹簧套设在阀杆外,所述膜片压板的上侧设置有能够将膜片压板紧固在阀杆上的第一螺母,所述阀瓣的下侧设置有能够将阀瓣紧固在阀杆上的第二螺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座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朝向阀杆的一端设置有防止阀杆抖动偏移的限位扣,所述限位扣上设置有供阀杆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尺寸与阀杆的外径尺寸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盖通过多个锁紧螺栓与阀体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膜片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锁紧螺栓的螺接处,所述弹性膜片上设置有供锁紧螺栓穿过的穿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密封面与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面的设计,实现软硬结合的技术,使得阀瓣在向下移动过程中,密封圈能够先于阀座上的第二密封面先抵接使得密封圈发生形变,将密封圈内的形变间隙全部填充满,这时第二密封面与第一密封面抵接实现硬密封。通过硬密封与软密封的配合提高密封效果,即便在0.6mpa至6.4mpa高压情况下,都能够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除此之外降低硬封闭制造要求,减少制造成本,提高制造效率,以及外部的金属对内部的密封圈进行保护,从而减小密封圈的磨损,有效增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压减压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阀瓣阀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阀瓣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阀体;11、进水通道;12、出水通道;13、阀座;131、第二密封面;132、固定板;133、限位扣;14、阀杆;15、阀瓣;151、限位槽;152、第一密封面;153、形变间隙;154、安装螺孔;155、安装螺栓;156、限位杆;16、膜片压板;17、弹性膜片;18、弹簧;19、密封圈;191、插接孔;2、阀盖;21、滑移通道;22、第一螺母;23、第二螺母;24、锁紧螺栓;25、进水口;26、出水口;3、第一外接管道;31、第一压力表;311、第三球阀;32、针阀;33、减压导阀;34、第二压力表;341、第二球阀;35、第一球阀;36、第二外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减压阀,包括有阀体1、互相连通并且设置在阀体1左右两端的进水通道11和出水通道12、设置在进水通道11和出水通道12之间的阀座13、密封安装在阀体1顶部的阀盖2、以及升降活动连接在阀体1内的阀杆14,阀杆14的下端设置有能够与阀座13构成密封启闭的阀瓣15,阀杆14的上端设置有够将出水通道12与阀盖2内的空腔分隔开的膜片压板16,膜片压板16设置有两个并且上下对称设置,两膜片压板16之间设置有能够将上下液体隔绝开的弹性膜片17,阀盖2空腔内设置有弹簧18,弹簧18的两端分别与膜片压板16和阀盖2抵接并且驱使膜片压板16向下;

阀盖2顶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25和出水口26,进水通道11与进水口25之间设置有第一外接管道3,出水口26与出水通道12之间设置有第二外接管道36,第一外接管道3上设置有检测流经第一外接管道3内液体压力的第一压力表31,第一压力表31与进水口25之间设置有控制第一外接管道3液体流量的针阀32,第二外接管道36上设置有检测流经第二外接管道36内液体压力的第二压力表34,第二压力表34与出水口26之间设置有减压导阀33,第二压力表34与出水通道12之间设置有控制出水口26液体流量的第一球阀35,第二压力表34与第二外接管道36之间设置有第二球阀341,第一压力表31与第一外接管道3之间设置有第三球阀311;

阀瓣15与阀座13之间设置有软材质制成的密封圈19,阀瓣15朝向阀座13的一侧设置有供密封圈19放置的限位槽151,密封圈19与限位槽151之间设置有供密封圈19径向形变的形变间隙153,密封圈19的轴向尺寸大于限位槽151的深度尺寸,阀瓣15朝向阀座13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密封面152,阀座13朝向阀瓣15的一面设置有能够分别与密封圈19软密封、与第一密封面152硬密封的第二密封面131。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高压水流进入到进水通道11内产生进水压力,再通过外接管道3再在针阀32的作用下通过进水口25进入阀盖2的空腔内,并且建立向下的液体压力。出水通道12内的压力通过外接管道3在减压导阀33的作用下先与弹簧18先对抗。当出水压力超过减压导阀33弹簧18设定值时,减压导阀33关闭,阀盖2空腔内的谁排泄量为0,液体压力达到最大值,阀瓣15紧密贴合阀座13,减压阀关闭。当下游压力大于减压导阀33的弹簧18设定值时,减压导阀33开启,阀盖2空腔内的液体将通过出水口26再经过减压导阀33、第一球阀35流向出水通道12。由于针阀32的开度较小,并且外接管道3的入口端的直径比外接管道3出口端的直径小,所以排水速度大于补水数度,由此阀盖2空腔内的液体压力逐渐减小,进水通道11内的进水压力将阀瓣15托起,打开减压阀,进水通道11内的液体直接流向出水通道12,排水量与补水量保持稳定,出水通道12压力保持稳定。

通过第一密封面152与密封圈19以及第二密封面131的设计,实现软硬结合的技术,使得阀瓣15在向下移动过程中,密封圈19能够先于阀座13上的第二密封面131先抵接使得密封圈19发生形变,将限位槽151内的形变间隙153进行填充,这时第二密封面131与第一密封面152抵接实现硬密封。通过硬密封与软密封的配合提高密封效果,即便在0.6mpa至6.4mpa高压情况下,都能够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除此之外降低硬封闭制造要求,减少制造成本,提高制造效率,以及外部的金属对内部的密封圈19进行保护,从而减小密封圈19的磨损,有效增长密封圈19的使用寿命。

阀瓣15的周向外侧壁上设置有贯穿至限位槽151内的安装螺孔154,安装螺孔154设置有多个并且沿阀瓣15的周向外侧壁等距排列,密封圈19上对应安装螺孔154的位置设置有插接孔191,安装螺孔154内螺接有安装螺栓155,安装螺栓155朝向插接孔191的一端设置有能够插入到插接孔191内的限位杆156,限位杆156的直径尺寸小于插接孔191的直径尺寸,该设计能够在后续使用中,即便密封圈19出现质量问题需要更换时,可以通过将安装螺栓155从安装螺孔154内拆卸下来,解除对密封圈19的限位作用,再进行更换密封圈19操作,并且通过限位杆156的设计能够在对密封圈19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时不妨碍其径向形变,通过限位槽151与密封圈19之间安装结构的设计可以加长产品使用寿命,不会因为密封圈19的损坏造成整个产品的报废。

阀盖2内设置有滑移通道21,阀杆14的上端穿过膜片压板16并且与滑移通道21滑移配合,阀杆14的下端能够穿过阀瓣15向下延伸设置,弹簧18套设在阀杆14外,膜片压板16的上侧设置有能够将膜片压板16紧固在阀杆14上的第一螺母22,阀瓣15的下侧设置有能够将阀瓣15紧固在阀杆14上的第二螺母23,该设计能够将阀盖2、膜片压板16、阀瓣15通过阀杆14的串联在一起,从而十分方便的起到中心轴在同一直线在,保证在使用过程中,阀瓣15的移动以及膜片压板16的移动稳定不会出现偏移的现象。

阀座13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32,固定板132朝向阀杆14的一端设置有防止阀杆14抖动偏移的限位扣133,限位扣133上设置有供阀杆14穿过的通孔,通孔的内径尺寸与阀杆14的外径尺寸相适配,该设计能够在高压进水的情况下对进水通道11内的阀杆14起到二次固定的作用,防止在高压水的冲击下造成抖动、摇晃等现象,从而保证减压阀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阀盖2通过多个锁紧螺栓24与阀体1螺纹连接,该设计不仅安装牢固,而且拆装方便,在使用过程中,想要更换密封圈19可以通过解除锁紧螺栓24从而达到分离阀体1和阀盖2的作用。

弹性膜片17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锁紧螺栓24的螺接处,弹性膜片17上设置有供锁紧螺栓24穿过的穿孔,该设计能够方便将弹性膜片17固定在阀盖2与阀体1的连接处,从而保证弹性膜片17安装的牢固性,除此之外再在阀盖2与阀体1处设置有密封结构,可以一物双用,不仅防止内部的液体通过螺接处外漏,还能够防止出水通道12内的液体与阀盖2内腔内的液体相互流通。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