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一种适用于大平面度的瓦楞形模压防水垫圈,属于防水垫圈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我们的室外设备(如室外led电控部分),均需要做防水密封处理,通常的防水密封处理的办法有:打胶、使用胶条、使用防水垫片等。
考虑到设备的后期维护保养等因素,使用胶条和防水垫片都是比较方便的办法。胶条的优点是可以做成空心胶条后粘成圈,空心的结构可以吸收设备外壳的平面度公差,缺点也很明显,因粘圈工艺较为复杂,对于用量巨大的项目往往不合适;使用模压垫圈则可以适应用量巨大的项目,但是因为模压制品为致密实心结构,即便是用硬度很低的材料制作的制品,也具有较大的弹性模量,较难变形,不足以吸收设备外壳较大的平面度公差,或容易使得设备外壳变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平面度的瓦楞形模压防水垫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大平面度的瓦楞形模压防水垫圈,包括环形垫圈本体,所述环形垫圈本体包含环形内侧面、环形外侧面、环形上端面和环形下端面,该适用于大平面度的瓦楞形模压防水垫圈还包括形位公差吸收机构,所述形位公差吸收机构包含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在所述环形垫圈本体且位于环形内侧面和环形外侧面之间的位置上,环形上端面上设置环形凸起,环形下端面上设置与环形凸起相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垫圈本体的环形中心线、环形凸起的环形中心和环形凹槽的环形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形位公差吸收机构的数量为2个以上。
优选地,所述形位公差吸收机构的数量为2个。
优选地,所述环形垫圈本体的环形中心线、环形凸起的环形中心线和环形凹槽的环形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环形垫圈本体的各个棱角分别设置圆弧过渡。
优选地,所述环形凸起和环形垫圈本体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一体式结构的环形凸起和环形垫圈本体的各个棱角分别设置圆弧过渡。
优选地,所述环形凸起的端截面的外表面形状为弧形。
优选地,所述环形凹槽的端截面的内表面形状为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形位公差吸收机构,可以较大的吸收设备外壳形位公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环形垫圈本体上形位公差吸收机构的数量为1个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形位公差吸收机构的数量为3个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而公开提供下述一种原理,这一原理只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技术问题,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公开到此种程度,应当是已经能够完全实施出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如果在实施本技术方案时,如果遇到新的技术问题,则应当理解为是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做出二次或三次等继续研发的方向性问题,而不应当理解为通过新提出一个问题曲解本实用新型公开不充分或不能实施,都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明显可知的方式。如果本实用新型描述具体实施方式时所引用现有技术的部分,这一未具体描述的引用现有技术部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自然可作为现有技术理解。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大平面度的瓦楞形模压防水垫圈,包括环形垫圈本体1,环形垫圈本体1包含环形内侧面2、环形外侧面3、环形上端面4和环形下端面5,该适用于大平面度的瓦楞形模压防水垫圈还包括形位公差吸收机构(图中未示出),形位公差吸收机构包含环形凸起6和环形凹槽7,在环形垫圈本体1且位于环形内侧面2和环形外侧面3之间的位置上,环形上端面4上设置环形凸起6,环形下端面5上设置与环形凸起6相配合的环形凹槽7,环形垫圈本体1的环形中心线、环形凸起6的环形中心和环形凹槽7的环形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地,形位公差吸收机构的数量为2个以上。
优选地,形位公差吸收机构的数量为2个。
优选地,环形垫圈本体1的环形中心线、环形凸起6的环形中心线和环形凹槽7的环形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地,环形垫圈本体1的各个棱角分别设置圆弧过渡。
优选地,环形凸起6和环形垫圈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一体式结构的环形凸起6和环形垫圈本体1的各个棱角分别设置圆弧过渡。
优选地,环形凸起6的端截面的外表面形状为弧形。
优选地,环形凹槽的端截面的内表面形状为弧形。
在使用的时候,如图4所示,通过环形垫圈本体1上的环形凸起6和环形凹槽7使环形垫圈本体1形成类似于瓦楞形状的环形垫圈本体1,具有较大压缩空间,可以较大的吸收设备8外壳形位公差。
在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通过合乎逻辑分析和/或推理弥补本实用新型细节上一些不足,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加完善和优化。本实用新型或许会存在背景技术中为提及的缺陷,这一缺陷或许是实用新型人始料未及的缺陷,但在做一项技术研发中,很难研发出没有任何缺陷的技术,这一缺陷的解决方案可以作为现有技术理解,以及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人群仅限于需要在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环境使用和能忽略这一缺陷继续选择使用的用户。基于此,本申请要求保护的仅是背景技术提出问题对应的方案原理部分,而其他部分,例如,在本申请原理基础上如何更优化的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实施,显然不是通过一次研发和一次申请专利就可以完全实现的,因此本申请描述清晰的技术方案仅限于对应背景技术中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其他部分可在另外的研发和专利申请中完成,也可由本领域其他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方案的技术上继续改进,并申请专利,以达到最优使用效果,都属于本领域现有可知方式。
本实用新型附图仅仅是为了呈现出一种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原理。由于专利申请文件页面大小限制,为更清楚呈现原理,附图中各个部件之间的比例大小与实际产品可能存在不一致的地方,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例如在附图中为凸显某一部分的结构原理,故意把这一部分画大,而显得另一部分过小等,都可以以此种情况进行理解,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基础上上,自然可以利用工业化更加合理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将各个部件做的更小巧精致,更实用,都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方式,以及在申请过程中,如需对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某一描述不清楚部分的进行删除,基于这一描述不清楚部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未能理解到和进行实施部分,即未能理解到描述不清楚的部分的保护范围究竟是在哪个范围,因此,如果是在不知道哪个范围的情况下认为修改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明显是不合理的,因此,本申请中删除这一描述不清楚的部分应当简单理解为是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缺陷,删除描述不清楚部分,而为未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基于没有任何一个产品是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仅针对背景技术中特定环境使用,例如背景技术提及的场景,如一些用户考虑价格因素,不方便携带等等因素,则不建议购买本申请,本产品只针对和建议需要在背景技术中提及场景和能同时能接受和忽略其它负面因素的用户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