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好的延时阀及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2753发布日期:2020-10-09 18:1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性好的延时阀及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稳定性好的延时阀及设置有该延时阀的水龙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具有自动关闭功能的水龙头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第一种为设置有红外传感器的智能型水龙头,此类水龙头的启闭是通过设置于水龙头上的红外传感器进行控制,如当人的手接近红外传感器时,红外传感器会向水龙头上的控制芯片发送第一检测信号,使控制水龙头出水,当人的手远离红外传感器时,红外传感器会向水龙头上的控制芯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使控制水龙头关闭,但该类型的产品的缺点是红外传感器需要持续的待机工作,耗电量大,制造成本高,同时电子产品潮湿的环境下容易损坏。

第二种为设置有延时阀的水龙头,此类水龙头的启闭是通过延时阀内的机械结构进行控制,当按压延时阀的阀芯组件时,阀芯组件相对阀体滑动移动,使阀芯组件与阀体之间形成通路,从而使水经过该通路流出水龙头,同时,对阀芯组件进行复位的复位弹簧被压缩蓄能。当松开对阀芯组件的按压时,阀芯组件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进行复位,以使上述通路被关闭。而由于阀芯组件会受到阀体内压强差影响,使得阀芯组件的复位速度比较缓慢,产生延时关闭的效果,以在当使用者解除对阀芯组件的按压后,水龙头仍可以在预设时间内保持出水状态,并在超过该预设时间时自动关闭。然而,现有的延时阀存在的较多的缺陷,例如,阀芯组件结构复杂且零件多;内胆腔室的延时孔容易受堵,且延时针易在阀芯反复移动过程中被折断等等。上述缺陷均会使延时阀的控制稳定性变差,甚至会导致延时阀无法准确控制延时关闭时间,而当延时关闭过长时,会使水资源浪费;当延时关闭时间过短时,无法按满足使用者需求,甚至出现长时间使用后,按压阀芯组件时会出现水龙头不出水或阀芯组件被按压后无法实现延时关闭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工作可靠的延时阀。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延时阀的水龙头。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延时阀,包括阀体组件、阀芯组件和复位弹簧,阀体组件包括安装阀体、连接架和进水阀体,连接架连接在安装阀体和进水阀体之间,连接架上设置有出水口,进水阀体具有储水室,进水阀体上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位于储水室的开口处,且进水口可与出水口连通,阀芯组件沿延时阀的轴向可滑动地安装在阀体组件上,阀芯组件贯穿安装阀体和连接架,阀芯组件的第一端位于延时阀外,阀芯组件的第二端位于储水室内,阀芯组件的第二端将储水室分隔成第一水腔和第二水腔,第一水腔与进水口连通,复位弹簧连接在安装阀体和阀芯组件的第一端之间,复位弹簧驱动阀芯组件背向进水阀体移动,其中,储水室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导水槽,导水槽自储水室的底部延伸至储水室的开口处,导水槽连通第一水腔和第二水腔。

由上可见,导水槽用于在阀芯组件被按压时供第二水腔内水的排出;还用于在阀芯组件复位时,供进水口输入的水进入第二水腔,以逐渐消除第一水腔和第二水腔的压强差,实现阀芯组件的延时复位。此外,将导水槽设置于进水阀体上,能够有效的简化延时阀的结构,并使得阀体组件、阀芯组件的加工更加简单、方便,同时还能够消除现有延时阀存在的缺陷,使得延时阀的工作更加的稳定、可靠。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导水槽沿延时阀的轴向延伸;或导水槽沿储水室的周向螺旋上升。

由上可见,导水槽的延伸路径可根据延时阀所需延时关闭的时长进行设置,以通过改变导水槽的延伸路径来改变延时阀的复位时间。

进一步的方案是,导水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或矩形。

由上可见,导水槽的截面形状可根据进水阀体的形状进行修改,且导水槽的横截面大小可根据延时阀所需的延时关闭的时长进行设置。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阀芯组件包括按压杆、阀芯和第一密封圈,按压杆的第一端伸出延时阀,复位弹簧与连接在安装阀体和按压杆的第一端之间,阀芯的第一端与按压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阀芯的第二端伸入储水室,第一密封的内圈套装在阀芯的第二端,第一密封圈的外圈与储水室的周壁抵接。

由上可见,按压杆与阀芯呈分体结构设计,阀芯组件的加工更加的简单和方便,并降低阀芯组件的装配难度。而在阀芯的第二端上设置第一密封圈,能够更好的保证阀芯组件在进行复位时,由进水口进入的水仅能够通过导水槽进入第二水腔,从而保证了延时阀的延时关闭效果。

进一步的方案是,阀芯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嵌装在按压杆和安装阀体之间,第二密封圈位于安装阀体朝向连接架的一端上,第三密封圈套装在阀芯上,第三密封圈位于第一密封圈和连接架之间,第三密封圈可随阀芯沿延时阀的轴向移动至与连接架抵接。

由上可见,第二密封圈用于防止由进水口进入阀体组件的水从安装阀体和按压杆之间的连接缝隙处发生泄漏,避免延时阀出现渗水;第三密封圈用于防止延时阀处于关闭状态时,由进水口进入阀体组件的水从阀芯组件和连接架之间的连接缝隙处发生泄漏,避免延时阀的出水口出发生漏水,进而防止设置有该延时阀的水龙头在非使用状态下发生滴水现象。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密封圈为第一唇形密封圈,第一唇形密封圈的唇口朝向连接架设置,第二密封圈为第二唇形密封圈,第二唇形密封圈的唇口朝向连接架设置。

由上可见,第一密封圈采用第一唇形密封圈,使得当阀芯组件进行复位时,第一唇形密封圈的唇口能够趋向张开状态,从而避免进水口的水不经由导水槽进入第二水腔,保证了延时阀的延时关闭效果;第二密封圈采用第二唇形密封圈,使得当延时阀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唇形密封圈的出口能够趋向张开状态,从而避免由进水口进入阀体组件的水从按压杆和安装阀体的连接缝隙出发生渗透。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安装阀体上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沿延时阀的轴向朝向按压杆的第一端延伸,复位弹簧位于容纳槽内。

由上可见,上述结构设计使得复位弹簧具有较好的弹性形变空间,从而使得复位弹簧能够更好的驱动阀芯组件进行复位。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阀芯上设置有盲孔,盲孔自阀芯的第二端沿延时阀的轴向朝向阀芯的第一端延伸。

由上可见,在阀芯上设置盲孔能够使阀芯的结构更加紧凑,并避免阀芯成型过程中应力过度集中,同时还能够节省阀芯的生产用料,降低延时阀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想方案是,延时阀还包括过滤网,过滤网嵌装在进水阀体上,过滤网位于进水口处。

由上可见,过滤网用于滤除水中的杂质,避免杂质进入阀体组件造成阀芯组件滑动不顺或受阻,从而保证了延时阀工作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龙头,其中,包括上述的延时阀。

由上可见,设置有上述延时阀的水龙头具有延时关闭稳定性好,工作可靠且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延时阀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延时阀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延时阀第一实施例的安装阀体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延时阀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架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延时阀第一实施例的进水阀体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延时阀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省略部分组件后的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延时阀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省略部分组件后的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延时阀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延时阀第二实施例的进水阀体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延时阀第一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延时阀100应用在水龙头内,延时阀100用于控制水龙头的出水开启与延时关闭,从而达到在稳定延时条件下控制出水,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

参照图1和图2,延时阀100包括阀体组件1、阀芯组件2、复位弹簧3和滤网4。其中,阀体组件1包括安装阀体11、连接架12和进水阀体13,连接架12固定连接在安装阀体11和进水阀体13之间。结合图3,安装阀体1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使得安装阀体11能够与水龙头进行快速、可靠的连接。安装阀体11外套设有第四密封圈112,第四密封圈112能够避免安装阀体11与水龙头的连接处出现渗水。

安装阀体11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111,第一通孔111沿延时阀100的轴向延伸并贯穿安装阀体11,第一通孔111用于容纳阀芯组件2。安装阀体11朝向连接架12的一端设置有容纳腔113,容纳腔113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1131。安装阀体11远离连接架12的一端设置有容纳槽114,容纳槽114沿延时阀100的轴向自安装阀体11远离连接架12的端部朝向安装阀体11内延伸,容纳槽114用于容纳部分复位弹簧3,使得复位弹簧3能够更好的弹性形变空间,从而使得复位弹簧3能够更好的驱动阀芯组件2进行复位。

结合图4,连接架1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21,第二通孔121与第一通孔111共轴设置并贯穿连接架12,第二通孔121用于容纳阀芯组件2。连接架12具有第一限位部123、支撑部124和第一连接部125,其中,第一限位部123与安装阀体11邻接,且第一限位部123上设置有出水口122,支撑部124与安装阀体11固定连接并伸入安装阀体11的容纳腔113内,支撑部124的伸出端与容纳腔113的底部邻接,以对安装阀体11进行支撑。此外,第二通孔121靠近进水阀体13的开口处设置一圈斜面槽126。

结合图5,进水阀体13与连接架12的第一连接部125固定连接,进水阀体13具有进水口131、进水腔132和储水室133,进水口131位于储水室133的开口处,且进水口131通过进水腔132与储水室133连通。此外,进水口131可通过连接架12上的第二通孔121与出水口122连通。储水室133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导水槽134,导水槽134自储水室133的底部延伸至储水室133的开口处,使得导水槽134与进水腔132连通。其中,导水槽134沿延时阀100的轴向延伸,且导水槽134的横截面为半圆形;而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案,导水槽134的横截面也可设置为矩形。可见,导水槽134的截面形状可根据进水阀体13的形状进行修改,且导水槽134的横截面大小可根据延时阀100所需的延时关闭的时长进行设置。

结合图6,阀芯组件2穿过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且阀芯组件2可沿延时阀100的轴向相对阀体组件1滑动。阀芯组件2的一端位于延时阀100外,阀芯组件2的第二端位于储水室133内。具体地,阀芯组件2包括按压杆21、阀芯22、限位架23、第一密封圈24、第二密封圈25和第三密封圈26。

按压杆21穿过第一通孔111,且按压杆21的第一端伸出安装阀体11外。按压杆2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部211,复位弹簧3抵接在第二限位部211和容纳槽114的底部之间,以驱动按压杆21背向进水阀体13移动。按压杆21上设置有螺纹孔212,螺纹孔212沿延时阀100轴向自按压杆21的第二端部朝向按压杆21内延伸。

阀芯22具有第二连接部221和第三限位部222,第二连接部221位于阀芯22的第一端,且第二连接部221上设置有外螺纹,使得阀芯22能够通过第二连接部221快速与按压杆21的螺纹孔212螺纹连接,使得阀芯22与按压杆21之间的快速装配。第三限位部222位于阀芯22的第二端,且第三限位部222位于储水室133内。第三限位部222将储水室133分隔成第一水腔1331和第二水腔1332,其中,第一水腔1331位于第三限位部222与进水腔132之间,且第一水腔1331通过进水腔132与进水口131连通。第二水腔1332位于第三限位部222和出水室的底部之间,导水槽134连通第一水腔1331和第二水腔1332。阀芯22的第三限位部222用于当按压杆21被按压时,将第二水腔1332的水通过导水槽134挤压到第一水腔1331,以使得第二水腔1332内的水排出,并使第一水腔1331和第二水腔1332之间形成压强差,即使得第三限位部222的两侧形成压强差。

此外,阀芯22上设置有盲孔224,盲孔224自阀芯22的第二端沿延时阀100的轴向朝向阀芯22的第一端延伸,盲孔224的设置能够使阀芯22的结构更加紧凑,并避免阀芯22成型过程中应力过度集中,同时还能够节省阀芯22的生产用料,降低延时阀100的生产成本。

限位架23和第一密封圈24均套装在阀芯22上,第一密封圈24位于限位架23的第一端和阀芯22的第三限位部222之间,且限位架23用于使第一密封圈24抵接在第三限位部222上以对第一密封圈24进行固定,并保证第一密封圈24与阀芯22之间的气密性,避免第一密封圈24与阀芯22的连接处渗水。第一密封圈24的外圈与出水室的周壁抵接,以使得阀芯组件2在进行复位时,由进水口131进入的水仅能够通过导水槽134进入第二水腔1332,从而保证了延时阀100的延时关闭效果。

第一密封圈24优选采用第一唇形密封圈,第一唇形密封圈的唇口朝向连接架12设置,使得当阀芯组件2进行复位时,第一唇形密封圈的唇口能够趋向张开状态,从而避免进水口131的水不经由导水槽134进入第二水腔1332,保证了延时阀100的延时关闭效果。

第二密封圈25嵌装在安装阀体11的安装槽1131内,且按压杆21穿过第二密封圈25的内圈,第二密封圈25用于防止由进水口131进入阀体组件1的水从安装阀体11和按压杆21之间的连接缝隙处泄漏处延时阀100外,避免延时阀100出现渗水。第二密封圈25优选采用第二唇形密封圈,第二唇形密封圈的唇口朝向连接架12设置,使得当延时阀10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唇形密封圈的出口能够趋向张开状态,从而避免由进水口131进入阀体组件1的水从按压杆21和安装阀体11的连接缝隙出发生渗透。

此外,阀芯22的周壁上还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223,第一环形凹槽223位于连接架12和第三限位部222之间,限位架23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231,在阀芯22的轴截面上,第一环形槽223凹的横截面呈半圆设置,第二环形凹槽231的横截面呈四分之一圆设置,且第一环形凹槽223和第二环形凹槽231围成四分之三圆。

第三密封圈26为o型密封圈,第三密封圈26嵌装在第一环形凹槽223和第二环形凹槽231之间,并与第一环形凹槽223和第二环形凹槽231过盈配合,第三密封圈26对限位架23起到限位作用,以防止限位架23沿阀芯22的轴向窜动。第三密封圈26还用于防止延时阀100处于关闭状态时,由进水口131进入阀体组件1的水从阀芯组件2和连接架12的第二通孔121之间的连接缝隙处发生泄漏,避免延时阀100的出水口122出发生漏水,进而防止设置有该延时阀100的水龙头在非使用状态下发生滴水现象。当延时阀100处于关闭状态时,在复位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第三密封圈26露出第一环形槽223和第二环形槽231的部分与连接架12的斜面槽126抵接,从而避免进水口131进入的水通过第二通孔121。

结合图7,过滤网4嵌装在进水阀体13上,过滤网4位于进水腔132内,并对进水口131进行遮挡。过滤网4用于滤除水中的杂质,避免杂质进入阀体组件1造成阀芯组件2滑动不顺或受阻,从而保证了延时阀100工作的可靠性。

以下结合图8对延时阀100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当按压杆21被按压时,按压杆21带动阀芯22沿延时阀100的轴向向储水室133底部移动,在阀芯22向储水室133底部移动移动过程中,复位弹簧3逐渐被压缩,第三密封圈26脱离与连接架12的斜面槽126的抵接,使得连接架12的第二通孔121连通进水口131和出水口122。此时,由进水口131进入阀体组件1的水经由进水腔132第二通孔121排出至出水口122,使得水龙头的出水口122出水;同时,阀芯22配合第一密封圈24将第二水腔1332的水通过导水槽134挤出第二水腔1332,此时,阀芯22的盲孔224内会存储一定量的水,且第一密封圈24的两侧形成压强差,即第一水腔1331和第二水腔1332之间形成压强差。

当解除对按压杆21的按压时,按压杆21在复位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带动阀芯22进行复位。在阀芯22复位过程中,进水口131处的水通过进水腔132和导水槽134进入第二水腔1332,使得第一密封圈24两侧的压强差逐渐减小,而由于该压强差的存在,使得阀芯22进行缓慢的复位,以起到阀芯22延时关闭的效果。当按压杆21和阀芯22复位完成时,第三密封圈26重新与连接架12的斜面槽126抵接,使得第二通孔121被关闭,进水口131进入的水无法排出至出水口122,此时,水龙头关闭,停止出水。

其中,可通过控制导水槽134的大小、延伸路径来控制水回流至第二水腔1332的速度,以实现对阀芯组件2复位速度的控制,从而可稳定有效地控制延时阀100的延时关闭时间。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延时阀优化了延时阀的结构,有效的减少了延时阀的零件数量,并降低延时阀的生产成本,同时还提高了延时阀的可控性,实现稳定控制导水槽的流水速度,使延时阀具有稳定、有效的延时关闭时间。

延时阀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9,本实施例与延时阀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导水槽的设置结构,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导水槽51并非沿延时阀的轴向延伸,而是沿储水室52的周向螺旋上升,从而增加了延时阀的延时关闭时间。

可见,导水槽的延伸路径可根据延时阀所需延时关闭的时长进行设置,以通过改变导水槽的延伸路径来改变延时阀的复位时间。

水龙头实施例:

水龙头包括上述延时阀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中的延时阀,而设置有上述延时阀的水龙头具有延时关闭稳定性好,工作可靠且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